引言
在十六世紀的歐洲社會中,宗教改革的出現對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在宗教改革運動中,「伯格音運動」就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伯格音運動興起於13世紀,一般來說,人們認為1215年是伯格音運動的初始年,但實際上,伯格音運動真正的時間應該更早。13-14世紀中,伯格音運動也發展壯大,在15世紀開始後,該運動走向了衰落階段,直到16世紀,伯格音運動也正式停止。
在中世紀的歐洲,伯格音運動是唯一一次以婦女作為主體的宗教改革,在教會改革的時代背景之下,女性的獨立意識也逐漸覺醒。雖然說伯格音運動曾有過一段輝煌的發展時期,但最終這種運動還是在社會的發展浪潮中末落下來了。
教會改革促使人們嚮往清貧文化
所謂的伯格音運動是由「伯格音」這一群體所發起的,而伯格音所知的就是一些世俗婦女修道運動的參與人。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這些婦女與那些有過永久性宣誓的真正修女之間並沒有什麼關係,雖然說她們普遍以修女的生活方式生活,但實際上,她們卻始終與世俗活動保持著密切的聯繫,除此之外,這部分女人也一直是通過自己的勞動而過著獨立的生活的。
在十二世紀的歐洲社會中,基督教用有著絕對的權威,這種權威中不僅僅有宗教的因素,更有政治方面的因素。對於當時的歐洲人來說,基督教的存在也為人們提供了一種模式化的生活。
隨著一系列教會改革的出現,世俗人士與宗教人士之間的矛盾也逐漸顯現出來。在當時的城市中,人們的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兩極分化的社會階層也為城市帶來了不穩定的發展因素。
在中世紀的歐洲社會中,一部分人開始嚮往清貧文化,許多接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也紛紛認為教會對人們生活進行了過分限制,清貧文化才是他們追求的終極目標。而這種清貧的精神理念,也就成為了伯格音運動的中心思想。
「女性問題」的產生推動人們對宗教生活的新訴求
在崇尚清貧的社會中,伯格音運動的興起主要有兩個原因。
首先,中世紀歐洲的基督教為人們的生活規定了基本的框架,信徒的生活方式也被教會加以限制,在這個宗教醞釀時期當中,很多宗教團體都在此時崛起。雖然說在伯格音的行列中,並不是所有人都是自願加入其中的,但即使是被強制加入伯格音的團體,但這些人都一樣嚮往清貧、簡單、自由的生活。其次,在伯格音運動興起之前,婦女們的權利也受到了社會的限制,在當時的歐洲社會中,人們普遍認為婦女就是應該以順從的姿態生活。在這種社會背景之下,成為比較獨立、自由的修女就成為了女性們新的生活寄託。
由此可見,宗教只是伯格音運動的催化劑,中世紀歐洲的女性崛起才是伯格音運動的內在動力。通過伯格音運動的開展,許多未婚女性的社會訴求也得到了認同,在這種情況下,伯格音運動的出現也為女性們開闢了全新的社會空間。
在1216年教皇霍諾裡厄斯三世即位後,伯格音運動也得到了讚許,從此之後,伯格音也成為了頗具規模的社會運動。
在世俗的歧視下伯格音運動走向沒落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伯格音運動都以非常輝煌的姿態發展,然而由於當時的社會中,關於女性地位的論述還比較複雜,因此這種以女性崛起作為主導的運動最終也將歸於沒落。
雖然說一些教會在表面上宣揚男女平等的思想,但實際上,在教義落實的過程中,男女平等卻成為了一種空談。在《聖經》中就有這樣的記錄:
「我不允許女人講道,也不允許她管理男人,因為上帝先造的是亞當,後造的是夏娃。」
由此可見,在當時的很多人看來,女性雖然能夠以思想運動的方式崛起,但實際上,她們仍然是男性的附庸。如此一來,在男性主導社會的思想影響之下,伯格音運動也自然成為了大部分男人唾棄的對象。
結語
雖然說在表面上看來,伯格音運動的結果是失敗的,但作為一場以女性為主題的改革運動,伯格音運動的出現缺位當時社會中的女性開闢了一個全新的社會地位,在伯格音運動的影響之下,中世紀歐洲的女性也開始敢於向所謂的社會規範發出挑戰,而在此時,男性對應於她們的控制也逐漸衰微。
伯格音運動的出現,無論是對於中世紀歐洲的女性還是現代歐洲社會的女性而言,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其為女性創造的改革目的值得被歷史永遠銘記。
參考資料:《聖經》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