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8寸晶圓供應緊張,先進的12寸晶片,卻又沒那麼緊張?

2020-12-20 只談科技

最近到處都是8寸晶圓缺貨的消息,臺媒甚至報導稱為了賣個好價格,某老牌晶圓廠,甚至把8寸晶圓按片賣,漲價幅度最高達50%,還很多IC廠搶著下單。

事實上我們知道28nm以下的晶片製造都是採用12寸的晶圓了,只有成熟工藝的晶片,比如28nm以上的晶片,才使用8寸晶圓。

按2019年的數據,全球的晶圓出貨中,12寸以上的晶圓佔比高達67%,而8寸的晶圓大約在20%左右,此外還有一些6寸的、4寸的晶圓也有少量銷售。

那麼問題就來了,代工廠商們都在努力的發展先進技術,成熟製程並不被看好,認為是落後技術了,為何現在反而落後技術的晶圓缺貨,先進的12寸的,卻沒這麼缺貨呢?

首先我們要分析下今年究竟是什麼晶片爆發,其實是隨著AI、5G、AloT的大爆發,以及疫情的影響,導致功率器件、電源管理 IC、影像傳感器、指紋識別晶片和顯示驅動 IC 等供不應求,這些晶片大多是28nm或更成熟的晶片。

同時這幾年廠商們不斷的升級技術,都往先進位程升級,成熟的工藝及產能卻在減少,導致大家28nm或以上的產能下降了。

於是當28nm或以上的晶片需求大增時,產能反而跟不上,因為大家都關注更先進的技術去了,把相對落後的技術冷落了。

當然在這個緊急關頭,這些廠商們也不太可能再去擴產成熟的技術,畢竟也就急在一時,緩過勁來後,這些製程產能過剩,就造成投資的大浪費了。

所以短時間之內,變成了成熟製程的8寸晶圓緊缺,反而先進的12寸晶圓卻沒那麼緊缺,也是讓人哭笑不得。

不過最哭笑不得的還是消費者,反正最終晶片的漲價,都會反應到產品上,產品最終是消費者購的,最終韭菜都是【消費者】,誰也搶不走。

相關焦點

  • 8寸晶圓按片賣,不被看好的國產成熟晶片工藝,反而供不應求了?
    眾所周知,製造晶片的原材料是晶圓,也就是砂子變成矽,再加工成矽片後的產品。 而隨著晶片工藝的不斷提升,晶圓的尺寸與工藝是反比,也就是工藝越先進,晶圓的尺寸越大,因為越大的晶圓,製造成晶片時,利用率越高,成本越下降。
  • 12寸晶圓價格變化趨勢_12寸晶圓能產多少晶片
    2017年Q1季度空白的12英寸晶圓漲價10-20%,理由是空白晶圓的產能有限。8寸、12寸晶圓短缺的原物料並不只裸晶圓而已,還包括玻璃纖維、研磨漿料、石英等,在未來都有可能變成晶圓製造的不確定因素。面對半導體矽晶圓產業恐醞釀近16年來最大一波景氣向上循環,持續時間將為2017年全年,晶圓代工業者紛紛關注矽晶圓後續價格走勢。
  • 8寸晶圓廠老兵不死,馬來西亞Silterra重現生機!
    隨著市場對8寸晶圓廠的需求捲土重來,讓馬國當地的半導體業者見到了成長的機會。諸如X-Fab以及Silterra等馬來西亞自家的晶圓廠以其現有的8寸晶圓產能,具備充分利用這一市場需求的優勢。 根據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指出,2020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預估將成長5.1%至4,331億美元(2019年銷售為4,123億美元),2021年則將成長8.4%。
  • 8寸晶圓產能擠爆,2021年LDDI供應更緊張
    反觀上遊供應端8吋晶圓受到其他高毛利晶片的產能排擠影響,導致LDDI的供需比由2019年的3.3%下降至2020年的1.7%,呈現供給緊縮態勢。另一方面,TrendForce分析師Jeff Yang表示,LDDI市場一直呈現價格上漲的趨勢,這是確保2020供應增加的前提。由於上遊和下遊半導體供應鏈的發展,2020的兩個季度中LDDI價格環比上漲20-30%。
  • 中芯對比臺積電:中芯8寸晶圓產能全球最高,臺積電12寸最高
    眾所周知,臺積電是全球最強的晶片代工廠,目前拿下了全球55%+的晶片代工訂單,也是全球市值最高的晶片企業,目前的掌握的製造技術是5nm。其實總的一句話可以概括兩者的差異,那就是臺積電主要靠先進工藝賺錢,目前7nm、16nm、5nm工藝是臺積電賺錢的三架馬車,佔到營收的60%+。而中芯主要靠成熟工藝賺錢,主要營收來自於150/180nm、55/65nm、40/45nm,這三種工藝佔到了64%左右。
  • 為什麼7nm、5nm的晶片用12寸的晶圓?一塊晶圓可生產多少晶片?
    眾所周知,現在我們常見到的晶片,全部是矽基晶片,即利用矽晶圓製作出來的。而矽晶圓是一種厚度大約在0.8mm以下,呈圓形的矽薄片。而這種圓形薄片有很多替代,比如8英寸大小,12英寸大小,18英寸大小,甚至更大的。
  • 樹挪死、人挪活,6寸晶圓廠挪了會怎樣?
    目前業界以8寸晶圓廠居多,12寸晶圓則多用於生產價格高、毛利高的晶片產品。 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市面上的8寸晶圓產能就開始供不應求,到現在為止,聯電、世界先進等晶圓代工廠2021年的產能都被預訂一空,而且是漲價後也賣完了。
  • 快充晶片缺貨、全球汽車晶片斷供……8英寸晶圓到底怎麼了
    全球第一條8英寸晶圓生產線是IBM聯合西門子在1990年聯合建立的,到了90年代末,8英寸晶圓的產能開始提升,逐漸成為行業先進標準;到了1995年,全球8英寸晶圓廠產線已經到了70條,2007年更飆升到199條,產能也達到560萬片/月的歷史高點。
  • 為什麼7nm、5nm晶片用12寸晶圓?一塊晶圓可生產多少晶片?
    為什麼7nm、5nm晶片用12寸晶圓?一塊晶圓可生產多少晶片?晶片的生產最重要的就是晶圓,晶圓就是矽半導體電路的矽晶片,高純度的多晶矽經過多重的工藝製作之後就會變成晶圓片,而我國的晶圓生產線多半都是以8英寸和12英寸為主的。那麼你們知道為什麼7nm以及5nm的晶片要用12寸的晶圓?還有一塊晶圓到底可以生產出多少的晶片呢?
  • 晶片缺貨告急背後!又漲價又外包,誰能拯救8英寸晶圓產能:智東西內參
    8 英寸主要用於成熟製程及特種製程,在應用端,對 8 英寸晶圓代工的強勁需求主要來源於功率器件、電源管理 IC、影像傳感器、指紋識別晶片和顯示驅動 IC 等;12 英寸主要適用於 28nm 以下的先進位程,主要成長動力來自於存儲和邏輯晶片。8 英寸產線因折舊完畢具有成本優勢,同時在模擬電路、高功率等晶圓生產具有優勢。
  • MicroLED 走向 12 寸晶圓!法國近日宣布成功生產
    MicroLED 晶片有望在 12 寸矽晶圓上生產。法國新創公司 Aledia 近日宣布,與法國研究單位 CEA-Leti 成功在 12 寸矽晶圓上生產 MicroLED 晶片;如此一來,可望提供更好的成本效益,且更容易與採用先進位程的電子產品(Electronics)整合。
  • 18寸晶圓之路漸行漸遠?18寸晶圓到底會不會來?
    在最近於美國舉行的SEMI年度產業策略高峰會(Industry Strategy Symposium)上,幾乎沒人提起18寸晶圓;但不過在幾年前,包括G450C成員在內的主要晶片廠商都積極推動18寸晶圓設備能最快在2018年就能於晶圓廠裝機。
  • 8寸晶圓仍是一座金礦
    先進位程不斷演進的過程中,略顯過時的8英寸晶圓代工卻在悶聲發大財。近日,臺灣地區的臺積電、聯華電子等晶圓代工廠,都已經提高了8英寸晶圓的製造報價,上調了10%~20%。世界先進(VIS)的8英寸晶圓生產線也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可見的訂單已經延長至未來兩個月。根據VIS的報告,由於大尺寸顯示驅動器IC(DDIC)、電源管理晶片(PWM IC),以及新收購的新加坡8英寸晶圓廠的訂單增加,其2020年第二季度的收入環比增長4.9%,達到2.8億美元,為連續第二個季度創歷史新高。新冠疫情是這波行情的催化劑。
  • 創辦大陸首家晶片代工廠,唯一12寸晶圓廠
    有兩大典型事例可以說明,第一是他創辦了中國大陸首家晶片代工企業,它就是中芯國際。第二是他創辦了中國大陸唯一一家12寸晶圓廠,它就是上海新昇。要知道到中國來創辦一家晶片代工廠,需要什麼樣的勇氣和壓力,畢竟美國打壓,國內的基礎太弱,設備全部靠進口,要找美國拿出口許可證,還要巨大的投資。但他頂住壓力,中芯國際成功了,如今是中國最強的晶片製造企業,實現了14nm技術,全球排第5,未來前期無限。
  • 晶圓產能將持續緊缺至2022年後,客戶已出現恐慌!問題根源在哪?
    但是在供應方面,目前半導體產業如果要興建新的晶圓廠,一定會優先投資製程更為先進的晶圓廠,而對於像40nm或28nm等成熟製程的晶圓廠的投資則很少。並且,新建晶圓廠的成本高昂,從建廠到量產需要三年左右的時間,而近期在成熟製程上,很少有新的投資建廠計劃。    目前力積電擁有2座8英寸及3座12英寸晶圓廠,產能利用率已達100%。
  • 晶片廠商稱聯華電子已提高12英寸晶圓代工報價 因產能緊張
    【TechWeb】1月6日消息,在此前的報導中,已出現了晶片代工報價上漲由8英寸晶圓延伸到12英寸晶圓的趨勢,英文媒體此前就提到,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商臺積電,在今年將取消給予大客戶的12英寸晶圓代工折扣,變相提高代工價格。
  • 晶圓漲、封測漲、晶片漲、材料漲…漲價的野火燒到哪了?
    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包括臺積電、聯電、世界先進、力積電等第四季訂單全滿,明年上半年先進位程及成熟製程產能已被客戶全部預訂一空。火災導致的短期供應緊張、替代難;代理商和渠道商少;暴漲下的「需求滿天飛」都是本次AKM漲價的重要因素。總得來看,AKM缺貨漲價已成定局,後續供應情況有賴於AKM代工補充產能以及穩定的替代產品的出現。
  • 一塊晶圓可以生產多少晶片?
    每年,全球的手機的出貨量是以數十億部以上計算,那麼這麼尖端的光刻機可以同時刻多少顆晶片才能滿足全球手機的出貨需求量?以荷蘭阿斯麥公司為例,作為全球光刻機的龍頭企業,2019年一共才賣了26臺EUV光刻機,有一半是賣給了臺積電。 作為阿斯麥最大的客戶,臺積電在晶圓代工領域獨佔半壁江山,在先進工藝製程研發上也是業界領先。
  • 產能緊張!傳聯華電子提高12英寸晶圓代工報價
    1月6日消息,在此前的報導中,已出現了晶片代工報價上漲由8英寸晶圓延伸到12英寸晶圓的趨勢,英文媒體此前就提到,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商臺積電,在今年將取消給予大客戶的12英寸晶圓代工折扣,變相提高代工價格。
  • 8寸晶圓代工廠競標搶產能,新一輪的漲價潮來了?
    打開APP 8寸晶圓代工廠競標搶產能,新一輪的漲價潮來了? 滿天芯 發表於 2020-12-15 13:56:28   要說8寸晶圓產能緊缺到什麼地步,前有某老總下跪求產能,後有聯發科買設備租給代工廠保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