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工結合 強強聯手 西北工業大學醫學研究院正式成立

2020-12-17 中國教育在線

  為健全學校學科體系,進一步促進多學科交叉融合,全面推進學校「雙一流」建設,9月1日,西北工業大學醫學研究院(以下簡稱為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

  據悉,研究院由西北工業大學、空軍軍醫大學和陝西省人民醫院三方合力共同建設。研究院以「醫工結合」為突破點,以航天航空醫學和生物醫電為切入點,立足地域需求、行業特色和學科優勢,依靠西北工業大學高端科研平臺和空軍軍醫大學、陝西省人民醫院醫學技術研究需求,整合區域醫學資源,構建臨床醫學、基礎醫學、特種醫學、生物醫學工程等多學科交叉融合高水平教學科研平臺,凝聚一批高水平研究團隊,圍繞國家發展戰略需求,開展具有國際領先和創新思想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培養醫學領域拔尖創新人才。

  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教司副司長閆為革,陝西省委高教工委副書記陳乃霞,陝西省政府學位委員會秘書長袁寧,陝西省衛計委副主任孫振霖,陝西省科技廳總工程師楊柳,美國工程院院士、卡內基梅隆大學教授Krzysztof Matyjaszewski,卡內基梅隆大學顛覆醫學研究院院長Alan Russell教授,空軍軍醫大學(原第四軍醫大學)副校長蘇景寬、原副校長王茜,陝西省人民醫院院長徐永剛、副院長王岐山,以及學校領導張煒、汪勁松、黃維、張駿、何國強等參加揭牌儀式。

  張煒、汪勁松和蘇景寬、徐永剛等為研究院成立揭牌。

  徐永剛首先代表陝西省人民醫院,對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祝賀。他說,陝西省人民醫院與西北工業大學共商合作大計、共建合作平臺、共享合作成果,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將共同努力把研究院辦好。

  2016年12月,西北工業大學與第四軍醫大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今年7月,原第四軍醫大學轉隸空軍,新組建的空軍軍醫大學成立。蘇景寬表示,空軍軍醫大學將和西北工業大學緊密配合,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推動航空航天醫學學科建設。

  卡內基梅隆大學教授、顛覆醫學研究院院長Alan Russell表示,「成功需要合作夥伴,很高興能加入研究院建設團隊」,國際合作交流將為研究院的建設注入重要的活力元素。他說,在生物醫學領域的重視和投入,對於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是非常重要的。

  閆為革代表上級主管部門,對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祝賀。他期待研究院能聚合資源優勢,共謀事業發展;強化基礎創新,探索成果轉化新機制;強化內涵建設,創建發展品牌。他說,三方共建研究院,是一次多平臺跨領域多層次的創新實踐,有助於軍民深度融合理念在醫學教育領域落地並落實。他希望,研究院未來能更好地促進學校「雙一流」建設,更好地服務陝西當地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

  汪勁松代表學校,對各方給予研究院的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他說,成立醫學研究院是學校經過廣泛調研、反覆研討、充分論證後作出的決策,對學校事業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汪勁松表示,對西工大而言,發展醫學學科是學校內涵式發展的必然選擇,加強醫學學科建設可以催生一批新的學科方向,推動學校基礎研究能力和原始創新能力的提升。學校將充分發揮好西工大的工科辦學優勢,走好「醫工結合」特色發展之路,集中優勢力量推動研究院的穩步發展。

  揭牌儀式後,西北工業大學和陝西省人民醫院合作備忘錄籤署儀式隨即舉行。汪勁松和徐永剛代表雙方籤署合作備忘錄。

  根據協議,雙方將以航空航天醫學和生物醫電為特色,共建臨床醫學、基礎醫學、特種醫學、生物醫學工程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高水平教學科研平臺,在平臺共享、人員互聘、學生聯合培養、打造高水平研究團隊等方面開展合作。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精準醫學研究院啟動6大醫工結合研究中心
    7月12日,清華大學精準醫學研究院啟動6大醫工結合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精準醫學研究院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7月12日電 (記者 杜燕)清華大學精準醫學研究院今天宣布,啟動6大醫工結合研究中心,包括臨床大數據中心、數字醫療與醫療機器人中心、人工心肺中心、智慧健康中心、醫學轉化影像中心、可穿戴/可植入醫療設備中心,每個中心實行雙主任制,由清華大學理工學科領軍學者與臨床醫學院醫學專家共同擔綱,開展醫工交叉學科的研究,研發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性能醫療產品
  • 天津大學醫學部成立 醫工結合探索新醫科發展「天大路線」
    天津大學醫學部瞄準「健康中國2030」的國家戰略發展目標,以「醫工結合」為起點,它的建立將全面提升天津醫學教育科研和醫療衛生服務水平,開創我國醫學人才培養、醫學科技和醫療衛生發展的新局面,為實現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偉目標貢獻天大力量。
  • 哈爾濱工業大學:醫工結合 攜手抗疫
    哈工大建築學院、建築設計研究院聯合牽頭完成《黑龍江省大空間建築用於應急醫療隔離設施(呼吸類)設計導則》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針對東北地區嚴寒氣候條件對防疫、抗疫工作的不利影響,為黑龍江省防疫、抗疫工作提供技術保障,我校充分發揮人才和技術優勢,協同多學科、多部門力量,積極開展科技應急公關項目。
  • 西北地區高校教學發展研究院在西北工業大學揭牌成立
    7月30日,國內首個區域高校教師教學發展研究院——「西北地區高校教師教學發展研究院」在陝西西安西北工業大學成立。西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張煒出席會議並致歡迎辭。當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陝西省教育廳、西北工業大學三方籤訂合作備忘錄,由西北工業大學主體負責,建設集研究、培訓、評價、諮詢和指導等職能為一體的區域高校教師教學發展機構。
  • 航空醫學工程中心在京成立 助力「醫工結合」創新發展
    中新網北京新聞4月21日電 (田琨 張建房)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航空醫學工程中心,重點推進航空醫學工程醫、研、教、防、訓「五位一體」發展,為中國航空工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交大-二醫合併十周年 醫工深度融合,共建「兩個一流」
    上海交通大學擁有一百多年悠久歷史、有深厚的學科交叉基礎,以強大的工科以及具有優勢的理科,在國內眾多的高等院校中久負盛名;合併後的上海交大醫學院在臨床與基礎醫學的研究上具有雄厚的實力。強強聯合,使這所百年名校學科建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醫工結合也隨之走上一條快車道,學校事業蓬勃發展,醫學院也獲得了新的生機,強大的生命醫學學科成為上海交通大學建設世界一流的重要內容和強大支柱。
  • 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揭牌成立—新聞—科學網
    作為對國家和人民重大醫療需求的正面回應,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今天正式揭牌成立。 依託交大多學科交叉優勢打造政產學研醫用「創新鏈條」 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是校級醫工(理)交叉平臺,由上海交大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牽頭校內醫、機、電、材、物、數等多個學科,特別邀請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帝國理工哈姆林手術實驗室主任楊廣中院士擔任研究院院長。
  • 航空總醫院將成北航附屬醫院 或成「醫工結合」新樣板
    儘管尚未官方正式宣布,但航空總醫院成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附屬醫院」已成定局。由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下稱北航)確定的學科建設方針中明確提及「優勢醫工」,因此航空總醫院與前者的「醫工結合」未來可期。這個「附屬」不尋常事實上,成為北航的附屬醫院在航空總醫院內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 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揭牌成立
    作為對國家和人民重大醫療需求的正面回應,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於2017年12月21日在交大閔行校區文選醫學大樓正式揭牌成立。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幹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林忠欽院士,閔行區委副書記、區長倪耀明出席揭牌儀式,為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揭牌並致辭。上海交大黨委常委、副校長吳旦主持研究院現有手術機器人成果展示。
  • 「第三屆北京大學國際腦研究高峰論壇——航天醫學與醫工結合論壇...
    此次論壇以「跨界、融合、創新、引領」為主題,圍繞航天醫學發展、醫工結合等諸多議題展開研討。航天醫學與醫工結合論壇旨在搭建大健康領域產、學、研各界精英人士的跨界交流和合作平臺。隨著醫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臨床醫學與理工學科交叉發展,逐漸成為引領未來醫學創新的主導方向。
  •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亮達醫療康復工程技術研究院成立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亮達醫療康復工程技術研究院成立 2015-12-21 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與吉林省亮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簡稱亮達醫療公司)聯合成立「康復工程技術研究院」。
  • 醫工結合漫談 | 系列1:醫工結合與「中國製造2025」
    早在2015年5月8日,國務院組織編制並正式發布《中國製造2025》,明確了建設製造強國的戰略任務和重點,提出我國製造業由大變強「三步走」戰略目標:2025年邁入世界製造強國行列;2035年達到世界製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到2045年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把我國建設成為引領世界製造業發展的製造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基礎。
  • 「十四五」規劃大家談 醫學研究院:聚焦「醫工結合」,打造「特色...
    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將「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列入到科技工作「四個面向」新坐標中;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要把醫學教育擺在關係教育和衛生健康事業優先發展的重要地位,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學校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建設與世界一流大學目標相適應的「工、理、文、醫」協調發展的特色學科體系的目標。
  • 醫工結合讓治療更精準
    人工智慧技術不斷發展,會為患者乃至社會帶來哪些影響和變化,以及如何使其更好地與醫療相結合,這些都是公眾極為關心的問題。  日前,清華大學精準醫學研究院啟動了六大醫工結合研究中心,即臨床大數據中心、數字醫療與醫療機器人中心、人工心肺中心、智慧健康中心、醫學轉化影像中心、可穿戴/可植入醫療設備中心。
  • 北京大學醫學部醫學技術研究院成立
    北京大學醫學部醫學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醫研院)近日成立。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詹啟敏院士、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理事長趙自林,教育部科技司基礎處處長鄒暉,科技部社發司生物技術與醫藥處處長張兆豐,國家衛健委醫管中心藥械處處長趙靖,工信部裝備工業司機械處三級調研員趙奉傑出席大會並致賀辭。
  • 東北大學與中國醫科大學全面戰略合作,共建醫工結合研究
    在當今生命科學與醫學領域飛速發展,醫學領域與高端智能技術、生物和材料科學等領域深度融合是重要發展方向,醫工結合是推動「新醫學」發展的新動能。東北大學和中國醫科大學作為兩所同樣位於遼瀋地區的知名高校,以「優勢互補、學科交叉、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為原則開展全面合作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下面筆者就兩個學校培養方面和科研實力方面進行一下探討。
  • 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今天揭牌成立
    央廣網上海12月21日消息(記者吳善陽)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今天揭牌成立。  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是校級醫工(理)交叉平臺,由上海交大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牽頭校內醫、機、電、材、物、數等多個學科,特別邀請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帝國理工哈姆林手術實驗室主任楊廣中院士擔任研究院院長。
  • 西北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重建醫學院到底是為了啥?
    2018年1月20日,西北工業大學醫學研究院正式成立。同天,陝西省人民醫院增掛「西北工業大學附屬醫院」牌匾。2017年9月30日,西北大學與西安市第一醫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當日,「西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正式掛牌儀式,這也是西北大學現實意義上的首家附屬醫院。
  • 前海、香港強強聯手!又一所大學來了,一口氣成立兩個研究院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深圳數據經濟研究院在前海掛牌成立
  • 上理工與交大醫學院共建醫工交叉創新研究院
    利用金屬3D列印技術研發多型號定製型植入器械、用我國自主研發的材料和工藝升級手術縫合針、藉助光學力量打造裸眼3D臨床手術顯示器,今天揭牌成立的上海理工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工交叉創新研究院」和「醫工交叉研究生院」已將這些高科技醫用新品列為今後的攻關項目,並通過醫學與工學、理學緊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