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縣一中學生在操場上進行「兩人三足跑」趣味體育活動。河北日報趙永輝/攝
教育部近日印發《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也稱「強基計劃」),決定今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近日,「強基計劃」首批36所試點高校陸續公布2020年招生簡章,其中超過一半的高校明確提出,不參加體育測試或者體育測試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對此,河北省高中學校、學生、家長怎麼看?未來體育科目在河北省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或高考評價中會不會佔據一定權重?
● 體測成績成部分試點高校招生「硬指標」
據統計,36所試點高校中,有23所表示在今年「強基計劃」招生時體育測試成績具有一票否決權,即無論考生的高考成績和學校考核(筆試、面試)成績有多高,如果無故缺席體育測試或體育測試成績不合格,均直接失去錄取資格;有10所高校表示在同等條件下,將對體育測試成績較高者優先錄取;有3所高校表示會將考生的體育測試成績作為錄取參考依據。
記者在中國人民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中看到,「原則上所有入圍校測的考生均須參加體育測試,測試項目為肺活量、立定跳遠、50米跑」。「綜合成績中,高考成績(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佔85%,校測成績佔15%。校測成績=筆試成績+面試成績。」
中國健康管理協會運動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吳廣亮表示,近年來,我國大學生體質呈下降趨勢。「強基計劃」招生中納入體育測試,表明有關高校中對學生體質和運動能力更加重視。持續推行下去,勢必有利於大學生體質的不斷增強,使他們終生受益。
事實上,中國人民大學在去年本科自主招生中就開始嘗試加入體育測試內容,但去年還是「軟政策」,體測成績只是一項參考;今年則明確「體育測試成績將作為錄取時同分比較的優先條件之一」,成了「硬指標」。
對「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在招生中引入體育測試的做法,不少受訪者表示贊同。
河北棗強中學校長孔繁峰表示,高校招生政策作為指揮棒,深深影響著考生的選擇。試點高校在招生中引入體育測試內容,勢必讓有志報考的學生更加重視體育鍛鍊。
「十幾年前體育測試,班裡不滿分的很少;如今再測,班裡能滿分的很少。」石家莊二中實驗學校高中組體育老師田徑說,相關高校在高考招生中引入體育測試內容,對忙於應試的學生是加強體育鍛鍊的很好督促。
據了解,試點高校將在體育測試中使用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版),相比30多年前已經大幅降低要求。比如高三男生1000米跑的及格成績,現在是4分35秒,而在1985年是3分54秒,降低了41秒;高三女生800米跑的及格成績,現在是4分36秒,1985年是3分48秒,降低了48秒。
作為一名高二學生家長,河北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系副主任王海英表示:「目前高中體育課受重視不夠,恐怕沒有達到體育鍛鍊的應有目標。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能讓學校重視學生體質的培養,為高中生全面發展『強基』。」
即將參加高考的高三學生對此怎麼看呢?
棗強中學高三學生路文濤對記者說:「我詳細看了試點高校的體育測試內容,都是常見的項目,要求並不是很高,因此是可以接受的。」
也有高三學生和家長表示,高考競爭激烈,學生壓力本來就比較大,如果有關高校再引入體育測試內容,勢必增加一些考生的負擔。
但對此,另外一些老師和家長並不認同,認為即便想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考入心儀的高校,也要有個好身體。況且,適當的體育鍛鍊不但不會影響文化課學習,恐怕還有助於學習成績的提高。
邢臺市第十九中學高三學生在踢足球。河北日報趙永輝/攝
● 體育納入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或高考利於學生全面發展
「強基計劃」首批36所試點高校中並沒有河北省高校。記者聯繫了幾所河北省省屬高校,得到的信息是他們在高考招生方面還沒有列入體育測試內容。河北大學、河北科技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省屬高校高考招生需不需要加入體育測試內容,要看河北省的高招政策要求。
儘管如此,受訪者還是對試點高校的做法予以肯定。河北大學教務處處長張鋒表示:「體育成為人才選拔的標準之一,意味著這些高校招生越來越傾向於德智體美綜合評價。這無疑將起到『指向標』的作用。」
有專家認為,試點高校在招生中引入體育測試內容,不是偶然的。去年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提出:將高中體育科目納入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或高考綜合評價體系,鼓勵高校探索在特殊類型招生中增設體育科目測試。試點高校的做法顯然是貫徹落實國家有關精神的探索。
而今年4月印發的《健康中國·河北行動(2020—2030年)》中,也有上述內容,文字表述完全相同。這意味著,從長遠看,體育納入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或體育入高考是大勢所趨。
對此,大家又是怎麼看的呢?
吳廣亮表示,將高中體育科目納入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或高考綜合評價體系,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定要試點成熟後再推開。他建議,要設置合理緩衝期,如可以當年出臺政策,第二年執行,讓學生做足身心準備。另外,要科學設置測試內容。
張鋒認為,要合理設置測試權重和標準。「應保證大部分高中學生能達標,但要取得較好成績還要稍有緊迫感,這樣才能達到在文化課學習同時兼顧體質增強的效果。」
石家莊外國語學校副校長劉樹青談到,體育測試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讓學生學習體育技能、得到較高分數,更重要的是通過訓練和強化,促進體育鍛鍊習慣的養成。因此,要加強頂層設計,形成體育測試的體系,讓學生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學都有體育測試的內容,並很好地銜接。廣大學生應增強對體育鍛鍊重要性的認識,主動參加體育活動、培養鍛鍊習慣,真正成為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孔繁峰、田徑都表示,高中生在校時間較長,所以要重視上好學校體育課,並利用好大課間,開展好課外活動。
田徑介紹,石家莊二中南校區高三學生除了每周要上兩節體育課,還增設了兩節體(育)活(動)課,另外還有很多體育社團活動和體育競賽,「雖然疫情期間體育課和體活課都暫時減少了次數,但疫情過後我們會恢復正常,引導更多學生養成熱愛體育、積極健身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