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體育教育,「軟任務」漸成「硬指標」?

2021-02-28 熱練國際莊

威縣一中學生在操場上進行「兩人三足跑」趣味體育活動。河北日報趙永輝/攝

教育部近日印發《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也稱「強基計劃」),決定今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近日,「強基計劃」首批36所試點高校陸續公布2020年招生簡章,其中超過一半的高校明確提出,不參加體育測試或者體育測試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對此,河北省高中學校、學生、家長怎麼看?未來體育科目在河北省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或高考評價中會不會佔據一定權重?

● 體測成績成部分試點高校招生「硬指標」

據統計,36所試點高校中,有23所表示在今年「強基計劃」招生時體育測試成績具有一票否決權,即無論考生的高考成績和學校考核(筆試、面試)成績有多高,如果無故缺席體育測試或體育測試成績不合格,均直接失去錄取資格;有10所高校表示在同等條件下,將對體育測試成績較高者優先錄取;有3所高校表示會將考生的體育測試成績作為錄取參考依據。

記者在中國人民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中看到,「原則上所有入圍校測的考生均須參加體育測試,測試項目為肺活量、立定跳遠、50米跑」。「綜合成績中,高考成績(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佔85%,校測成績佔15%。校測成績=筆試成績+面試成績。」

中國健康管理協會運動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吳廣亮表示,近年來,我國大學生體質呈下降趨勢。「強基計劃」招生中納入體育測試,表明有關高校中對學生體質和運動能力更加重視。持續推行下去,勢必有利於大學生體質的不斷增強,使他們終生受益。

事實上,中國人民大學在去年本科自主招生中就開始嘗試加入體育測試內容,但去年還是「軟政策」,體測成績只是一項參考;今年則明確「體育測試成績將作為錄取時同分比較的優先條件之一」,成了「硬指標」。

對「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在招生中引入體育測試的做法,不少受訪者表示贊同。

河北棗強中學校長孔繁峰表示,高校招生政策作為指揮棒,深深影響著考生的選擇。試點高校在招生中引入體育測試內容,勢必讓有志報考的學生更加重視體育鍛鍊。

「十幾年前體育測試,班裡不滿分的很少;如今再測,班裡能滿分的很少。」石家莊二中實驗學校高中組體育老師田徑說,相關高校在高考招生中引入體育測試內容,對忙於應試的學生是加強體育鍛鍊的很好督促。

據了解,試點高校將在體育測試中使用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版),相比30多年前已經大幅降低要求。比如高三男生1000米跑的及格成績,現在是4分35秒,而在1985年是3分54秒,降低了41秒;高三女生800米跑的及格成績,現在是4分36秒,1985年是3分48秒,降低了48秒。

作為一名高二學生家長,河北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系副主任王海英表示:「目前高中體育課受重視不夠,恐怕沒有達到體育鍛鍊的應有目標。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能讓學校重視學生體質的培養,為高中生全面發展『強基』。」

即將參加高考的高三學生對此怎麼看呢?

棗強中學高三學生路文濤對記者說:「我詳細看了試點高校的體育測試內容,都是常見的項目,要求並不是很高,因此是可以接受的。」

也有高三學生和家長表示,高考競爭激烈,學生壓力本來就比較大,如果有關高校再引入體育測試內容,勢必增加一些考生的負擔。

但對此,另外一些老師和家長並不認同,認為即便想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考入心儀的高校,也要有個好身體。況且,適當的體育鍛鍊不但不會影響文化課學習,恐怕還有助於學習成績的提高。

邢臺市第十九中學高三學生在踢足球。河北日報趙永輝/攝

● 體育納入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或高考利於學生全面發展

「強基計劃」首批36所試點高校中並沒有河北省高校。記者聯繫了幾所河北省省屬高校,得到的信息是他們在高考招生方面還沒有列入體育測試內容。河北大學、河北科技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省屬高校高考招生需不需要加入體育測試內容,要看河北省的高招政策要求。

儘管如此,受訪者還是對試點高校的做法予以肯定。河北大學教務處處長張鋒表示:「體育成為人才選拔的標準之一,意味著這些高校招生越來越傾向於德智體美綜合評價。這無疑將起到『指向標』的作用。」

有專家認為,試點高校在招生中引入體育測試內容,不是偶然的。去年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提出:將高中體育科目納入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或高考綜合評價體系,鼓勵高校探索在特殊類型招生中增設體育科目測試。試點高校的做法顯然是貫徹落實國家有關精神的探索。

而今年4月印發的《健康中國·河北行動(2020—2030年)》中,也有上述內容,文字表述完全相同。這意味著,從長遠看,體育納入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或體育入高考是大勢所趨。

對此,大家又是怎麼看的呢?

吳廣亮表示,將高中體育科目納入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或高考綜合評價體系,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定要試點成熟後再推開。他建議,要設置合理緩衝期,如可以當年出臺政策,第二年執行,讓學生做足身心準備。另外,要科學設置測試內容。

張鋒認為,要合理設置測試權重和標準。「應保證大部分高中學生能達標,但要取得較好成績還要稍有緊迫感,這樣才能達到在文化課學習同時兼顧體質增強的效果。」

石家莊外國語學校副校長劉樹青談到,體育測試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讓學生學習體育技能、得到較高分數,更重要的是通過訓練和強化,促進體育鍛鍊習慣的養成。因此,要加強頂層設計,形成體育測試的體系,讓學生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學都有體育測試的內容,並很好地銜接。廣大學生應增強對體育鍛鍊重要性的認識,主動參加體育活動、培養鍛鍊習慣,真正成為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孔繁峰、田徑都表示,高中生在校時間較長,所以要重視上好學校體育課,並利用好大課間,開展好課外活動。

田徑介紹,石家莊二中南校區高三學生除了每周要上兩節體育課,還增設了兩節體(育)活(動)課,另外還有很多體育社團活動和體育競賽,「雖然疫情期間體育課和體活課都暫時減少了次數,但疫情過後我們會恢復正常,引導更多學生養成熱愛體育、積極健身的習慣。」

相關焦點

  • 教育部:體美勞教育將從「軟任務」變「硬指標」
    央視網消息:記者從2月召開的202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獲悉,針對德智體美勞「五育」中,一直被視為短板弱項的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教育部今年將精準發力,推動教體相融合、劃出美育硬槓槓、構建勞動教育責任鏈條。深化學校體育中考等評價改革。
  • 2020教育部通知:美育將從「軟任務」變為「硬指標」!
    202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針對德智體美勞的「五育」。教育部部長提出:新的一年要對準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發力,推動教體相融合、劃出美育硬槓槓,構建勞動教育責任鏈條。把美育納入督導評估和考核體系在202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說,教育部門要主動與體育部門建立常態化協商溝通機制,共同推進青少年體育工作。要深化學校體育中考等評價改革,引導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 教育部:退役運動員補充師資 體美勞將成考試「硬指標」
    昨天(10日),202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要用好符合條件的退役運動員,補充體育教育師資。場地、培訓和競賽體系等資源,要探索融合利用的有效辦法。教育部門要主動與體育部門建立常態化協商溝通機制,共同推進青少年體育工作。
  • 教育部長陳寶生:2020年對短板弱項進行發力,體育教育將從「軟任務...
    在德智體美勞「五育」中,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一直被視為短板。教育部部長陳寶生10日表示,2020年要對準這些短板弱項精準發力,推動教體相融合、劃出美育硬槓槓、構建勞動教育責任鏈條,讓「軟任務」變為「硬指標」。  在202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陳寶生說,教育部門要主動與體育部門建立常態化協商溝通機制,共同推進青少年體育工作。
  • 教育部:2020美育將從「軟任務」變「硬指標」
    ​在202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針對德智體美勞的「五育」。教育部部長提出:2020年要對準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發力,推動教體相融合、劃出美育硬槓槓、構建勞動教育責任鏈條。要持續推進學生藝術素質測評,總結地方將藝術科目納入中考的經驗做法,把學校美育工作納入督導評估和考核體系,讓「軟任務」成為「硬指標」。
  • 教育部:2020美育將從「軟任務」變「硬指標」
    在202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針對德智體美勞的「五育」。教育部部長提出:2020年要對準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發力,推動教體相融合、劃出美育硬槓槓、構建勞動教育責任鏈條。要持續推進學生藝術素質測評,總結地方將藝術科目納入中考的經驗做法,把學校美育工作納入督導評估和考核體系,讓「軟任務」成為「硬指標」。
  • 仟葉教育:美術教育將從「軟任務」變為「硬指標」,你知道嗎?
    在202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針對德智體美勞的「五育」。教育部部長提出:新的一年要對準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發力,推動教體相融合、劃出美育硬槓槓、構建勞動教育責任鏈條。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為加強美育,2020年要在改條件、改教學、改評價上攻堅。
  • 2020年藝術學科喜提「上位」,美育將從「軟任務」變為「硬指標」!
    202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針對德智體美勞的「五育」,教育部部長提出,新的一年要對準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發力推動教體相融合、劃出美育硬槓槓構建勞動教育責任鏈條。
  • 把「軟任務」變成「硬指標」 ​東坡區多悅鎮築牢築實黨建工作
    分解任務,明確職責,層層籤訂責任書,制定黨建工作責任清單,把責任落實到人頭;明確班子成員分管領域黨建責任,探索建立班子領導、駐村組長、駐村幹部「三位一體」的黨建聯繫工作制度,班子成員定期到聯繫點指導黨建工作;充分發揮第一書記作用,將駐村幫扶與黨建工作緊密結合,推動村級黨組織黨建目標任務與駐村幫扶主責主業有機融合。健全制度,夯實基礎。
  • 今日話題:體美勞將從「軟任務」 變為「硬指標」〡早安,張家界(第...
    # 體美勞將從「軟任務」 變為「硬指標」#1月10日,202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強調,針對德智體美勞「五育」中被視為短板弱項的體育、美育及勞動教育, 教育部今年將精準發力,推動教體相融合 、劃出美育硬槓槓、構建勞動教育責任鏈條。對此,您怎麼看?歡迎留言!
  • 藝術教育迎來大變革 這些將成加分項
    近年來,藝術教育迎來了大改革,作為藝考生及家長,一定要時刻關注藝考政策及形式,今天為大家整理有哪些改革趨勢,一起來看!美育將從「軟任務」變為「硬指標」202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針對德智體美勞的「五育」,教育部部長提出,新的一年要對準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發力,推動教體相融合、劃出美育硬槓槓,構建勞動教育責任鏈條,把美育納入督導評估和考核體系。
  • 將「女排精神」融於教育,高中體育老師力壓群雄奪冠
    12月23日,第二屆廣東省中小學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大賽高中教育組總決賽在廣州市第二中學高中部舉行。來自深圳市鹽港中學的體育與健康教師林琳,將「女排精神」融入教育教學,獲得總決賽冠軍。高中教育是學生學習歷程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人格教育與價值觀樹立的重要階段。
  • 202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傳遞了這些...
    「2、體美勞教育將從「軟任務」變「硬指標」」在德智體美勞教育中,體美勞一直被視為「短板」。2020年要對準這些短板弱項發力,推動教體相融合、劃出美育硬槓槓、構建勞動教育責任鏈條。陳寶生說,教育部門要主動與體育部門建立常態化協商溝通機制,共同推進青少年體育工作。要深化學校體育中考等評價改革,引導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為加強美育,2020年要在改條件、改教學、改評價上攻堅。
  • 體測成高考「強基計劃」硬指標!清華北大等36所一流大學都考體育
    作為教育部立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在今年推出的重大教育改革舉措,「強基計劃」取代的是實施長達16年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試,這也被外界解讀為新高考在新時代的新突破,集中體現了新高考的改革方向,因此引發廣泛關注。而將體育納入多維度考核評價的硬性指標當中,明確體現了國家對於優秀人才培養要求的新突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將不再僅僅是一句口號。
  • 教育部最新通知:2020年起美育變為「硬指標」!藝術成為必修課
    近日,在202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針對德智體美勞的「五育」,教育部部長提出,新的一年要對準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發力推動教體相融合、劃出美育硬槓槓構建勞動教育責任鏈條。再一次強調,藝術不再是「興趣課」,而是「必修課」!
  • 從今天開始,請重視孩子的體育教育
    個別省份學生總體近視率竟高達73.6%,其中,高中和大學學段的近視率都接近90%。中考體育改革旨在強化學校體育教育,引導廣大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養成自覺鍛鍊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增強身體素質,培養體育興趣,鍛鍊意志品質,提高綜合素質,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 蓬勃發展的本溪二高中體育特色教育
    本溪市第二高級中學於2011年被市政府、市教育局確定為《本溪市教育十二五發展規劃》藝體特色教育試點學校,為體育特長生搭建了接受高中繼續教育的平臺,為學校創建體育特色品牌高中規劃了藍圖,注入了力量。二高中體育人秉承著敢於亮劍的精神,以「健康第一、育人為本」為指導思想,以「超越自我,走向成功」為教育主題,以「招進來、送出去」「向更高層次推進,向名牌大學衝刺」的辦學策略,打造山城本溪體育特色教育名片,盡最大可能讓每一名體育特長生享受到最優質的教育。經過近十年的實踐,本溪二高中的體育特色教育已經走上了規範化、制度化、專業化的軌道,碩果纍纍。
  • 素質教育平臺漸成規模引發關注,非凡小獅直指興起背後3大原因
    近年來素質教育火熱催生市場繁榮,一些素質教育平臺也跟著興起漸成規模,日益引起大眾的關注和重視,這些都是時代社會環境大變遷影響的,究其背後主要影響因素有3大原因:原因1:隨著80後、 90後等陸續升級為父母,文化教育需求整體進一步提高,素質教育理念更加普及
  • 政策加持推動藝術教育「剛需化」
    美育已經逐步成為綜合教育培養中的重要一環,有藝術特長不僅能為孩子增光添彩,也將成為一項升學考核標準。其實早在2020年初,教育部就已經指出,體美勞教育將從「軟任務」變成「硬指標」,這意味著藝術教育在整個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意見》指出,今後各地要配齊配好美育教師,加大中小學美育教師補充力度,未配齊的地區應每年劃出一定比例用於招聘美育教師。
  • 「硬指標」讓藝術生佔先機?
    根據教育部相關規定,將全面取消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跡等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不過,藝術特長生並不在其中?!這是在202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針對德智體美勞的「五育」所提出的:「瞄準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