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孩子做家庭作業對於家長來說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不僅要花很多時間陪在孩子身邊,還不得不面對孩子稀奇古怪的問題,著實讓人費神。可是最近上海一小學給孩子布置的家庭作業卻受到了家長的廣泛好評,它的特點是沒有大家所熟悉的「背誦」、「練習冊」、「朗讀」之類的內容,而是把家務能力列入了考核之中,培養起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學校的教育工作者還把作業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需要孩子獨立完成的自理崗位,如穿衣、打包、洗澡等;另一部分是需要孩子幫助家長的服務崗位,如晾衣服、掃地、購物等,等等,這個作業也按年級分成很多部分。讓適當年級的孩子做適當的家務。另外,這個作業不是孩子一個人完成的,還需要家長的幫助。因為家長也需要給孩子的每一個表現打分,班上最好的孩子都會被評為優秀。
一方面,這個作業會受到家長的歡迎。另一方面,它將使家長從教孩子拼音和算術的痛苦中解脫出來。另一方面,孩子們學會照顧自己,這可以拯救父母很多東西。很多孩子在這項作業中學到了很多技巧,家長們還曝光了孩子完成作業的照片,因此網友們可以看到學生們在廚房切土豆,在浴室洗書包。過去一切依靠父母的孩子,學會了根據自己的需要做家務的習慣,也積極幫助父母。
其他省市的家長希望家庭作業能在全國推廣,因為做家務不僅能提高孩子的獨立性,還能讓孩子對家庭更加負責。但很多孩子在做家務時也會犯錯誤,比如在麵條中加入糖作為鹽,在洗衣服時加入大量的洗滌液,在洗衣機中放入各種顏色的衣服。在很多家長看來,這只是一個無奈的問題,但他們犯錯也是正常的。我們不應該責怪或阻止他們的孩子做家務,因為他們有時會犯錯。這可能導致孩子的自理能力越來越低,總是依靠父母的幫助。父母應該鼓勵和引導他們。如果他們的孩子第一次失敗了,他們應該教他們第二次和第三次失敗。家務活不難,但多練習後會做,最好多欣賞孩子,孩子會有積極性去做家務。
此外,家長不應該要求孩子做太難的家務。最好根據他們的年齡來安排。先容易後難,讓孩子覺得家務活更有動力。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們理解家務的意義。有一次,一位家長問兒子,為什麼面對孩子的懷疑,總是讓她做家務。」家務是生活的一部分,長大後要學會承擔」,而家長也提到,如果孩子能承擔家務,那麼他未來的生活會很幸福,和他一起度過一生的人也會很幸福。讓孩子明白這一切,可以促使他自己做家務,不去完成作業或父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