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學家庭作業,受到家長廣泛好評,孩子需要提高自理能力

2021-01-11 餘昭琴

輔導孩子做家庭作業對於家長來說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不僅要花很多時間陪在孩子身邊,還不得不面對孩子稀奇古怪的問題,著實讓人費神。可是最近上海一小學給孩子布置的家庭作業卻受到了家長的廣泛好評,它的特點是沒有大家所熟悉的「背誦」、「練習冊」、「朗讀」之類的內容,而是把家務能力列入了考核之中,培養起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學校的教育工作者還把作業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需要孩子獨立完成的自理崗位,如穿衣、打包、洗澡等;另一部分是需要孩子幫助家長的服務崗位,如晾衣服、掃地、購物等,等等,這個作業也按年級分成很多部分。讓適當年級的孩子做適當的家務。另外,這個作業不是孩子一個人完成的,還需要家長的幫助。因為家長也需要給孩子的每一個表現打分,班上最好的孩子都會被評為優秀。

一方面,這個作業會受到家長的歡迎。另一方面,它將使家長從教孩子拼音和算術的痛苦中解脫出來。另一方面,孩子們學會照顧自己,這可以拯救父母很多東西。很多孩子在這項作業中學到了很多技巧,家長們還曝光了孩子完成作業的照片,因此網友們可以看到學生們在廚房切土豆,在浴室洗書包。過去一切依靠父母的孩子,學會了根據自己的需要做家務的習慣,也積極幫助父母。

其他省市的家長希望家庭作業能在全國推廣,因為做家務不僅能提高孩子的獨立性,還能讓孩子對家庭更加負責。但很多孩子在做家務時也會犯錯誤,比如在麵條中加入糖作為鹽,在洗衣服時加入大量的洗滌液,在洗衣機中放入各種顏色的衣服。在很多家長看來,這只是一個無奈的問題,但他們犯錯也是正常的。我們不應該責怪或阻止他們的孩子做家務,因為他們有時會犯錯。這可能導致孩子的自理能力越來越低,總是依靠父母的幫助。父母應該鼓勵和引導他們。如果他們的孩子第一次失敗了,他們應該教他們第二次和第三次失敗。家務活不難,但多練習後會做,最好多欣賞孩子,孩子會有積極性去做家務。

此外,家長不應該要求孩子做太難的家務。最好根據他們的年齡來安排。先容易後難,讓孩子覺得家務活更有動力。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們理解家務的意義。有一次,一位家長問兒子,為什麼面對孩子的懷疑,總是讓她做家務。」家務是生活的一部分,長大後要學會承擔」,而家長也提到,如果孩子能承擔家務,那麼他未來的生活會很幸福,和他一起度過一生的人也會很幸福。讓孩子明白這一切,可以促使他自己做家務,不去完成作業或父母的要求。

相關焦點

  • 自理能力對孩子影響非凡,家長掌握這3個方法,提高孩子自理能力
    近兩年來有一個很流行的詞語,那就是「媽寶男」,「媽寶男」的意思是做事情沒有自己的主見,一切都是聽從媽媽的意思,而且生活能力差,身邊的大小事務都需要媽媽幫忙操辦。社會中,對「媽寶男」的批判聲音也很大,所以作為家長,我們需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杜絕孩子成為「媽寶男」的可能性。
  • 為什麼有些孩子不需要家長陪寫作業
    一說到陪寫作業,尤其是小學作業,無數家長就頭疼不已,吐槽聲四起。一方面是孩子不能自己寫作業,另一方面是作業還得自己批改。為了改善後半部分情況,遼寧省教育廳在11月10日率先下發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對中小學生作業管理工作進一步提出了明確、具體要求,還設置了舉報電話。
  • 【象芽塔學院】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這反映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70%的孩子因為自理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表達能力不行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所以在孩子上學以前家長們應該先幫孩子做好自理能力的培養發起 / 象芽塔 SUNYATA對於每一個人來說生活自理的能力都十分的重要,對於孩子來說,更是如此。據有關專業機構的信息顯示,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行為習慣一般都在學齡前,也就是說孩子在6歲以前是養成生活自理能力的黃金時間。
  • 教師與家長需要共同努力,相互配合,促使幼兒自理能力的提高
    由於幼兒自身的特殊性,導致自理能力培養工作有效開展,在此情況下,教師與家長需要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將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作為幼兒教育的重點,最終促使幼兒自身素質不斷提高,使得幼兒全面發展。1 培養幼兒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在新時期的背景下,我國社會需要源源不斷的高素質人才,這就對我國教育教學活動提出了新的要求。
  • 孩子自理能力差?很可能是家長忽略這一能力的培養,別錯怪孩子!
    "其實呀,就是你家孩子精細能力發展不夠完善,不願意動手的背後是做不到呀!""啊?什麼是精細能力?那我們該怎麼去引導呢?"就好比如:自理能力很差的孩子,總是需要父母給他換衣褲、洗澡、甚至是餵飯;學校布置的手工或實踐作業,也總是一拖再拖交給媽媽。但是孩子卻是想要自己完成的,可惜能力不允許,多次的失敗導致孩子的放棄。
  • 家長要懂得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拒絕溺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甚至還有專家指出,孩子能力與習慣的培養是在學前期作為家長應該不放過孩子成長了一個關鍵的時期。想要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長要做的就是要懂得放手,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果家長認為自己幫助孩子完成生活中的瑣事,是在關心孩子,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這是限制了孩子自理能力的發展,其實培養孩子自理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 家長煩惱:孩子作業知多少——家庭作業丨寫作業丨幼兒園作業丨小學...
    做樹葉畫、用蔬菜做動物、拼水果拼盤、做小報、收集石頭……眼下一些幼兒園布置的手工作業,讓不少家長很糾結:做,作業基本上由家長代勞;不做,孩子難向幼兒園交差。這樣的家庭作業到底是在鍛鍊孩子還是在折騰家長?
  • 4個小妙招,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過的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但是,只有學會自立和自理,才能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有更大的競爭力。今天,優媽給大家說幾個小妙招,幫助孩子提高自理能力。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總之,家長就是忍不住給孩子更多的照顧。但做得多了,就會讓孩子更加依賴他人。比如讓孩子自己刷牙、洗臉、穿衣服,這都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如果家長總是代勞,其實也是剝奪了孩子發展自理能力的機會。
  • 神童魏永康因生活不能自理被退學!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必要
    直到高中,魏永康還是母親餵飯,大學還需要母親進宿舍陪讀。毫無自理能力的他甚至還曾冬天穿著單衣拖鞋到天安門閒逛。然而,中科院的獨立研究模式依舊令他難以適應。被退學後,他幾乎崩潰,母親也後悔不及。可是,這又怪誰呢?
  • 家庭作業變成「家長作業」! 家長籤名該不該?
    近期,浙江一所小學叫停家庭作業家長籤名,引發網絡廣泛關注。
  • 做家務列入家庭作業值得點讚
    關鍵詞:學生做家務近來,一則關於上海市樹德小學將做家務列入家庭作業的消息登上了微博熱搜榜,引發了社會廣泛熱議。談及設置「家務清單」的初衷,該校校長表示,現在很多孩子都生活在十分優越的環境中,承擔一定的家務能讓他們更好地體驗家庭的責任感。
  • 進入小學一年級,孩子這些心理素質教育,家長需要重視起來
    進入小學一年級,孩子這些心理素質教育,家長需要重視起來孩子進入小學一年級,希望孩子提前小學拼音、算術甚至英語單詞的家長最多,原因無外乎是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然而,小學生最應該受到關注和訓練的,並不是知識,而是心理素質。
  • 錢志亮:如何有效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總有一些孩子晚上不睡、早上不起,上課總遲到;總有一些孩子丟三落四,書包收不好;總有一些孩子下課光顧著玩,上課再往廁所跑······每年到了小學新生入學的報名時間,很多家長都忙著給孩子找家教送學習班。但一項調查顯示,孩子從幼兒園向小學過渡期間,遇到的最大困難不是學不會知識,而是不適應學校的生活。
  • 是否應該把做家務列入學生家庭作業 港城家長有話說
    近來,一則關於上海市某學校將做家務列入家庭作業的消息,登上了微博熱搜榜,引發了社會廣泛熱議。業內人士表示,做家務列入家庭作業值得點讚,但在實際操作中應該根據孩子年齡特點布置適合他們年齡階段的家務作業。正方支持將做家務列入家庭作業範疇「我覺得應該將做家務列入家庭作業,讓孩子從小培養自理能力。」學生家長唐莉說,現在,許多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主要精力都用來學習,業餘時間奔波在各種興趣班之中,或者沉迷於玩電腦和玩手機,其他什麼也不會做。
  • 小學老師讓家長給孩子檢查家庭作業、籤字,到底對不對
    01讓家長檢查並籤字小學老師在給孩子布置家庭作業的時候,經常附上一條:讓家長檢查並籤字。也就是說家庭作業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複習鞏固當天學過的舊知識,查漏補缺,把沒學會的再學一遍,學會的加強記憶;第二個就是預習新東西,以便再聽新課時,好抓住重點,提高聽課的效率。
  •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怎麼辦?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自理能力?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怎麼辦?開學第一天,寧波一小學為學生們準備了豐盛的午餐。其中,每個學生的餐盤裡都盛有三隻肥美的大蝦。然而,很多孩子看到蝦竟「無動於衷」——原來,有半數孩子不會剝蝦。只能在臉上寫滿「明明很想吃」表情,卻不知該從何處下手,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自理能力?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老師、家長看過來......
    利用榜樣等教育形式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班杜拉在社會學習理論中引入了替代性強化這個概念,即學生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受到獎勵或懲罰而影響自己的行為。榜樣示範就是一種替代性強化。例如,老師給那些做的棒的孩子獎勵小紅花,別的孩子看見了,自然也會向得到獎勵的孩子看齊,這就是替代性強化的作用。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單靠老師往往不行,家庭環境大於天,孩子在家更是一個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好時機。為此,老師要和家長做好以下約定。
  • 「孩子還小,需要父母幫忙」,不想把娃養廢,要儘早培養自理能力
    一天,老師讓磊磊媽媽去學校一趟,到了學校媽媽發現磊磊由於不會自己脫褲子,情急之下尿在了褲子裡,因為這件事,全家開了一次家庭會議,奶奶反思了自己對磊磊的溺愛行為,表示以後不會幫孩子做事情,而是應該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
  • 培養孩子自理能力,需要從哪幾方面入手?
    「三歲看大,七歲知老」,人的行為習慣就是從小養成的,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強弱很大程度在於早期的培養。那麼,我們怎樣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呢?這是我們作為家長值得探討的問題。1、 家長一定要有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識。
  • 家庭作業不得變為家長作業
    製圖/高翔   孩子的家庭作業,家長必須檢查麼?必須籤字麼?B家長贊成強烈反對檢查作業  迫於老師要求一直照做  對於《指導意見》提出「學校不得佔用學生自習、午休時間」,成都一小學五年級家長劉靜拍手叫好。當下不少學校為了安全考慮,課間要求學生在室內活動,例如看書、誦讀等。「讓孩子在下課期間做點自己喜歡的事,走出教室動動手腳,勞逸結合,對提高學習效率有很大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