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醫療過錯與患者損害之間的相當因果關係

2021-01-08 孫博崢律師
孫博崢律師

因果關係,是指加害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引起與被引起關係。《侵權責任法》雖然沒有對因果關係作出直接規定,但在司法實踐中因果關係的重要性從來沒有動搖過,而因果關係這一問題在理論上和實踐中都存在著巨大的爭議,直至今天,因果關係問題都是侵權法上最核心也最複雜的問題。

孫博崢律師認為侵權法理論中有法律上的因果關係與事實上的因果關係的劃分,前者是指某一加害行為是否符合某一特定的侵權訴因的要件問題,後者是指加害行為與損害之間的關係。我國的侵權責任法一般只規定事實上的因果關係,而事實因果關係中最重要的就是相當因果關係,相當因果關係的基本含義是:加害人必須對以他的不法行為為相當條件的損害負賠償責任,但是對超出這一範圍的損害後果不負民事責任。相當原因必須是損害後果發生的必要條件,並且具有極大增加損害後果發生的可能性即「客觀可能性」。如果診療行為與患者的損害後果之間沒有達到這種客觀可能性,那麼醫療機構就不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在認定診療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具有相當因果關係時,應當考慮是否具備以下兩個要件:一是行為系損害後果發生不可缺少的條件,一般情形下,某行為將會引發損害結果,即可認定兩者之間具有條件性;二是依據社會共同經驗的標準,行為可能造成的後果,與實際發生的後果之間具有相當性,也就是行為與後果之間具有聯繫性,聯繫性越大則相當性越高,而在醫療損害責任中,因果關係的認定往往需要依靠專業化鑑定加以判斷。

在醫療過程中,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是否對所發生的患者死亡或傷害等人身損害後果負責,必須先查明人身損害是否由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過失行為所致,只有查明人身損害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過失行為之間有因果關係,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種因果關係之所以成為確定法律責任的必要條件之一,是因為過失行為不一定引起人身損害的發生。

同時,人身損害有時也不是由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過失行為一種原因引起,既有一因一果,也有多因一果和一因多果。在後兩種情況下,尤其是多因一果情況下,確定因果關係的具體情況就顯得極為重要。因此,對幾個原因造成一個結果的,就需要正確把握幾個原因對人身損害的發生所起的作用,哪個原因起了主要作用,哪個原因只起輔助作用甚至沒有起作用,只有對這種因果關係判斷正確,才能準確把握訴訟重點,找到正確的訴訟方向和策略。

例如,患者陳某,女,68 歲,因撓骨遠端骨折就診,經治醫生施行手法復位,因患者不能忍受疼痛而復位不夠理想,後改用夾板復位。醫囑:不得負重,兩周後複診。患者數月後複診,醫生發現患者已自行拆除固定用的夾板,骨折端嚴重錯位,骨折畸形癒合,影響了手腕部的功能,而引發糾紛。經鑑定為:患者自行拆除固定用夾板,導致骨折端嚴重錯位,醫療行為沒有過錯,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該案中,醫療機構的診療行為與患者的損害後果就不存在因果關係,因而醫療機構也不承擔侵權責任。而這一因果關係的認定來自於醫療鑑定這一事實判斷,即損害結果是否跟診療行為或者患者自身的行為以及其他行為有關聯,如果存在關聯,則導致損害結果的程度有多大。

相關焦點

  • 相當因果關係說
    首先我們從侵權責任法的角度了解一下何為因果關係。ps:因果關係定義(侵權法角度)     具體為兩類:必然因果關係與相當因果關係。必然因果關係定義:     由此可見,兩種因果關係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一種「行為影響力」的問題。必然是要求客觀本質的聯繫,而相當則要求存在相當性即可。
  • 交通事故遭遇醫療損害,法院如何處理
    本文通過一則案例,分析司法實踐中,法院如何處理類似情形。一、案件經過2016年5月28日,患者發生交通事故,交警部門認定患者不承擔事故責任,肇事方承擔事故全部責任。二、法律分析我國道路交通事故數量逐年上升,醫院搶救傷員過程中,發生醫療損害的概率也相應增大。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意外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的事件。醫療損害,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範、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
  • 案例分析:侵權責任法上因果關係的判斷
    本案案情簡單明了,但其中存在眾多法律問題,比如實體上因果關係有無的判斷,即被告李春霞的嚇唬行為與原告王凱被樹枝扎傷的損害結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係;第三因素的介入的因果關係認定的分析,即醫院的醫療過失這一因素的介入是否導致原被告之間因果關係的中斷;過錯與因果關係的關係認定問題,即醫療過程中的過失怎樣影響責任分擔等等問題。無論問題以何種形式顯現,其中因果關係的認定問題都是關鍵或切入點。
  • 也談侵權行為中過錯及因果關係的認定
    這對於受害人的救濟可能比較充分,但卻違背了侵權法旨在合理分配既生損害的宗旨,破壞了侵權法所調節的個人自由與個人對社會的義務這對矛盾間微妙的平衡。  其次,要判斷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是否存有因果關係,應採取侵權法理論中的相當因果關係標準來加以認定。相當因果關係標準已為包括我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的司法實踐和學者所採用。
  • 醫療案例剖析:陶世樑與成都某醫院醫療損害糾紛案
    (二)原告主張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條第(八)項的規定:「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認為應由成都某醫院申請醫療過錯鑑定。
  • 醫療糾紛:對一起致新生兒死亡、產婦子宮破裂的損害賠償案例分析
    律師點評確定醫療機構是否承擔醫療侵權賠償責任的前提,是看醫療機構的醫療行為是否存在過錯,是否與患者的損害後果有因果關係。患者起訴醫療機構要求醫療機構承擔醫療損害賠償責任的,應當就患者的損害後果、醫療機構的診療行為存在過錯、醫療機構的診療行為與患者損害後果存在因果關係承擔舉證責任。
  • 侵權責任中的因果關係
    與必然因果關係說相反,相當因果關係說不要求法官對每一個案件均脫離一般人的智識經驗和認識水平,去追求所謂"客觀的、本質的必然聯繫",只要求判明原因事實與損害結果之間在通常情形下存在的可能性。作為一種法律學說,相當因果關係說是科學的,而必然因果關係說是不科學的。
  • 侵權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係判斷
    侵權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係判斷 2020-08-27 12: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醫療損害鑑定,你需要了解的常識
    醫療損害鑑定結論是確定醫療糾紛賠償的核心依據,是處理醫療糾紛最重要的環節,絕大部分醫療案件,如果確定為醫療事故或在醫療行為中醫療機構有過錯,患者就能夠獲得賠償,反之患者就很難獲得賠償。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一、什麼是醫療損害鑑定?
  • 醫療損害責任的構成
    醫患糾紛爭執主要是醫療損害責任的因果關係的認定上,就特殊的侵權責任而言,只有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責任的因果關係由加害人承擔舉證責任,醫療損害責任的因果關係的舉證責任仍然由患者,或者患者家屬承擔。因果關係的判斷在司法實踐也是困難的問題,患者與醫務人員基於不同的利益需要,其判斷的結論可能迥然不同。就住院患者擅自外出後身亡的因果關係判斷而言,因果關係的判斷包括兩方面,事實條件關係的判斷和法律「相當性」的判斷。
  • 受害人具有特殊體質時侵權因果關係如何認定 | 典型案例分析
    因此,陳某提供的證據不足以證明案外人蛛網膜下腔出血與其頭部受到足球碰觸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後果。案例註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的規定,一般認為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包括行為、損害、因果關係及過錯四個方面。本案的爭議焦點即在於判斷案外人的死亡與其頭部受到足球碰觸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係,即判斷侵權因果關係是否成立。
  • 如何認定民法上的因果關係
    因此,如果說刑法上研究因果關係首先是以一定人的危害行為為基點截出客觀現象之間的一定因果鏈條的話,那麼民法上的研究因果關係則首先從一定的損害後果為基點截取因果鏈條,向前去追尋引起這一損害後果的特定原因。  第二、刑法上研究因果關係時,作為原因的行為多是積極的行為,即作為;而民法可作為原因的行為卻相當一部分是不作為,即消極的行為形式。例如,違反合同的行為,多數是不作為的形式。
  • 侵權責任中的相當因果關係判斷 ——以相關案例為視角(上)
    相當因果關係說是從原因說發展過來的,是對原因說的限定,而原因說又是在對條件說的限定之上發展而來的,為了克服條件說的缺陷而產生原因說。為了克服原因說的缺陷,才產生了相當因果關係說。可以說,相當因果關係是在克服了條件說和原因說的缺陷後產生的。但相當因果關係理論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缺陷,主要體現在因果關係相當性的判斷過程上有一定的模糊性,需要依賴裁判者的智慧進行彌補。
  • 醫療過錯如何認定,如何體現知情同意權,看《民法典》規定(一)
    即將實施《民法典》在侵權責任編中的第六章對醫療損害責任作出了詳細的規定,包含了醫療損害責任的歸責原則,醫療機構的說明義務和患者的知情同意權,緊急情況下實施醫療措施,醫務人員過錯造成損害由醫療機構賠償等等。
  • 遭遇美容醫療事故,該如何維權
    ,應當認定李女士已盡到因果關係的舉證義務,由A診所承擔因果關係舉證不能的不利後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的規定:「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據此規定,構成醫療損害賠償責任必須具備以下要件醫療機構的違法行為造成患者人身損害後果,違法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具有因果關係,並且醫療機構具有過失。
  • 因果關係之相當因果關係說
    該理論認為,根據一般社會生活經驗,在通常情況下,某種行為產生某種結果被認為是相當的場合,行為與結果之間就具有因果關係。 「相當」是指該行為產生該結果在日常生活中是一般的、正常的,而不是特殊的、異常的。相當因果關係說具有兩個特色:一是排除條件說中不相當的情況,從而限定刑法上因果關係範圍;(因為相當因果關係的認定,是在行為與結果之間具有條件關係的前提之下,附加了「相當性」的要求。)二是以行為時一般人的認識為標準判斷行為與結果之間是否具有相當性。
  • 論侵權法上的因果關係
    因果關係問題是民事侵權案件構成要件之一,是一個比較複雜的而且在法律上尚無明確規定的問題。儘管各國法學家對因果關係問題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但至今仍無一方案能妥善解決問題。秉承現代民法精神的各國侵權行為法無不承認因果關係是使人對某種損害結果或不法事態承擔民事責任的必備條件,而如何正確確定因果關係也因此吸引了眾多學者和法官的眼球。
  • 侵權損害賠償疑難問題研究
    我國侵權民事責任構成中過錯要素的確定就限定了責任的範圍並非是無限擴大,而僅限於與過錯有關。根據現行的法律規定,除了公平責任外(這種公平責任適用的範圍非常地有限),無論是過錯責任、無過錯責任還是過錯推定,都強調了主體的主觀意志。就因果關係的認定來說,相對因果關係說比較的客觀和容易操作,克服了直接因果關係說與必然因果關係說絕對與機械的不足,彌補了可預見說的主觀臆斷性,有一定的實用性與合理性。
  • 侵權民事責任中的因果關係
    客觀現象之間的這種引起與被引起的關係就是因果關係。侵權民事責任中的因果關係是特殊的因果關係,它是哲學上因果關係範疇在民事法律上的運用。有學者認為侵權民事責任中的因果關係就是研究特定的損害事實是否系行為人的行為必然引起的結果,如果是,則具有因果關係,否則,就沒有因果關係。這種認識有失全面,原因與結果之間不僅僅是必然的引起關係,還存在一種或然的,或者說是間接導致關係。
  • 醫療損害至死亡,看77歲母親為死亡兒子上訴
    此次醫療損害責任糾紛一案,專業醫藥術語比較多,耐心看,我會梳理好原告,鑑定機構以及法院的相關意見,讓大家看的更明白一下。,此過錯與「過敏性休克」死亡之間存在「臨界型」因果關係。原告所有的費用應按照鑑定意見書結論中的過錯比例承擔,被告認為應按照45%承擔。【判決結果】李某診所在治療活動經法定程序鑑定機構認為存在醫療過錯行為,且該過錯行為與小洪的「過敏性休克」死亡之間存在「臨界型」因果關係。根據該鑑定結論,應由李某診所治按照50%的責任比例承擔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