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時效:1年?2年?3年?20年?21年?統統講清楚了!

2020-12-14 騰訊網

發布:濟南中院新聞中心

來源:山東高法

民法總則的制定,堅持從中國國情和實際出發,正確處理傳承和創新、繼承和發展的關係,既堅持已被社會實踐和司法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規定,尊重民事立法的歷史延續性,又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與時俱進,在現行民法通則等法律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和創新——中國法院網

▌一、《民法總則》生效後,訴訟時效規定的變化點:

(一)訴訟時效期間的變化

《民法通則》中關於訴訟時效期間的規定,普通糾紛時效期間為2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四種特殊情形的案件訴訟時效的期間為1年,包括:身體受到傷害案件、出售產品質量不合格案件、延付或拒付租金案件、寄存財物丟失或損害案件。

《民法總則》將訴訟時效期間統一為3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訴訟時效期間起算點的變化

《民法通則》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

《民法總則》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該法定代理終止之日起計算。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

(三)訴訟時效延長條件的變化

《民法通則》規定,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民法總則》規定,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四)訴訟時效中止和恢復的變化

《民法通則》規定,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民法總則》規定,自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滿六個月,訴訟時效期間屆滿。

訴訟時效中止事由消除後,剩餘訴訟時效的計算

訴訟時效中止情形發生在最後六個月,《民法總則》在此處無變化。

但對於中止事由消除後訴訟時效的恢復計算,此前規定是,「從中止訴訟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言下之意為,缺多少,補多少,最多六個月。

而《民法總則》第194條規定,「自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滿六個月,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也就是說,不論缺多少,一律補六個月。

(五)明確訴訟時效因訴訟或仲裁程序中斷後,重新起算的時間點

《民法通則》規定,訴訟時效因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重新計算。

《民法總則》規定,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以下兩則時效特別注意,單列說明

▌新增單列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損害賠償請求權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方式:

由於在過往現實中,未成年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對於「性」一知半解或遭受蒙蔽,受到性侵卻渾然不知,也可能懾於侵害人淫威不敢聲張,導致未能及時主張權利。等到成年後,再欲尋求司法救濟,往往已超過訴訟時效期間。

《民法總則》第191條正是針對以上情形,務求充分保障未成年人在成年後有機會對之前所遭受的性侵害尋求司法救濟,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

這意味著,受害人可以在18歲至21歲期間,向法院主張權利,如果發生法定訴訟時效中止、中斷情形等,該期間還可能延至21歲之後。

▌明確規定哪些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民法總則》第196條規定,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不動產物權和登記的動產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請求支付撫養費、贍養費或者扶養費,以及其他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請求權,均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也就是說,以上請求權不會因為超過一定期間而喪失勝訴權。

轉自:「濟南中院」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民事訴訟時效是1年?2年?3年?還是20年?一次說明白!
    民事訴訟時效是1年?2年?3年?還是20年?一次說明白!詳見下圖:3啥是訴訟時效的中止、中斷?訴訟時效中止,是指在訴訟時效進行中,因一定的法定事由產生而使權利人無法行使請求權,暫停計算訴訟時效期間。條件:(1)必須是法定事由而發生。
  • 2年和3年訴訟時效銜接適用規則!
    問:民法總則實施前,已逾民法通則規定的2年訴訟時效期間但未滿3年,權利人起訴應否予以保護?有觀點認為,民事主體權利受到損害事實發生在民法總則實施前,雖權利人提起訴訟已超過民法通則規定的2年訴訟時效期間,但由於2017年10月1日未滿3年,根據民法總則規定,應受3年訴訟時效期間調整,權利人起訴應予保護。
  • 已經超過2年但未超過3年的債權請求權能否適用新的3年訴訟時效?
    已經超過2年但未超過3年的債權請求權能否適用新的3年訴訟時效?
  • 民事一般訴訟時效擬由2年增至3年
    新京報快訊(記者王姝)現行民法通則規定,一般時效期間為2年,例如要求債務人償還債務,應在兩年內向法院提起訴訟。今天,全國人大常委會初審民法總則草案,對民事訴訟時效作出重大修改,一般時效期間由現行的2年調整為3年。
  • 2020年借條和欠條的差別,僅僅是3年和20年訴訟時效嗎?
    借條和欠條,絕不僅僅是3年訴訟時效和20年訴訟時效那麼簡單判定,裡面隨隨便便的一個措辭,都可能直接導致時間和性質出現反轉。1.欠條和借條的性質是不一樣的,它們形成的原因不同,借款主要是因借貸而產生,欠款則可能是因為買賣、租賃、利息等原因產生。2.欠條和借條訴訟時效不同(1)借條的訴訟時效關於「借條」的訴訟時效問題。
  • 2020年借條和欠條,僅僅是3年和20年訴訟時效的差別嗎?
    借條和欠條,絕不僅僅是3年訴訟時效和20年訴訟時效那麼簡單判定,裡面隨隨便便的一個措辭,都可能直接導致時間和性質出現反轉。1.欠條和借條的性質是不一樣的,它們形成的原因不同,借款主要是因借貸而產生,欠款則可能是因為買賣、租賃、利息等原因產生。2.欠條和借條訴訟時效不同(1)借條的訴訟時效關於「借條」的訴訟時效問題。
  • 智慧財產權侵權的訴訟時效如何計算:2年?3年?無期限?
    》,處理《民法總則》與《民法通則》關於訴訟時效規定不同的銜接問題。何種智慧財產權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但是,並非所有智慧財產權請求權均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具有財產性利益內容的請求權一般屬於債權請求權,應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 應該記住:2年、20年,仍是向法院提起繼承糾紛時效的兩個界限
    王律師回答說:「 對,你永遠是合法繼承人之一,但自從你母親去世已經過去30年了,根據法律規定,你的權益目前已經不受法律保護了。」老張大吃一驚說:「為什麼 ?」王律師回答:「 你應該首先明白什麼是訴訟時效?以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有無時效限制這兩個問題?」訴訟時效是什麼意思?
  • 民法總則草案:民事訴訟時效從2年延長至3年
    據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李适時介紹,民法總則是在現行的1986年版民法通則的基礎上,按照「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將其他民事法律中具有普遍適用性的規定寫入後形成。 民法總則草案分11章,包括基本原則、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代理、民事責任、訴訟時效和除斥期間、期間的計算、附則,共186條。
  • 欠條過了3年訴訟時效還有效嗎,還能要回錢嗎?
    欠條是普通債權,適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制度,一般的欠條訴訟時效是3年。那麼,如果欠條過了3年的訴訟時效還有效嗎?網友諮詢:5年前借給朋友5萬元錢,按照約定已經過了訴訟時效,去年我又找他重新籤了一張欠條,請問這樣還能把錢要回來嗎?
  • 沒有約定借款期限,訴訟時效到底是三年還是二十年
    次日,王芳前往傳單上的地址,與對方籤訂了《借款合同》:約定借款2萬元,年利率20%,未約定還款期限。按照「套路」,王芳手上除了2萬元的「放款」外,再無任何「借過款的憑證」,包括《借款合同》等。自2015年起,王芳多次前往當初借款的地址,發現人去樓空。王芳既不沒有對方的聯繫方式和相關信息、名稱,也在原址處找不到當年的債權人。王芳很擔憂,也很苦惱。
  • 2021年註冊會計師考試《經濟法》備考知識點:訴訟時效的基本理論
    例外 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債權請求權: (1)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請求權; (2)兌付國債、金融債券以及向不特定對象發行的企業債券本息請求權; (3)基於投資關係產生的繳付出資請求權; 不適用情形 下列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
  • 借款已經十幾年 是否一定超過訴訟時效?
    ,陳某1於2005年8月28日向榮某借款100000元,並出具借據。榮某以現金方式履行了出借義務,但陳某1一直未歸還任何本金和利息。該借款到期後,榮某多次向陳某1催要,但陳某1一直未予歸還。2019年5月9日,榮某因病逝世。陳某2系榮某的唯一兒子,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陳某1返還欠款。陳某2作為榮某的兒子是否有權向陳某1提起訴訟?陳某2的主張是否超過訴訟時效?
  • 《民法總則》實施首月,訴訟時效變3年,過期案"復活"
    大約兩年後,他聽說小區內有258名業主分別起訴開發商,法院判決開發商賠付業主總房款的1.5%,用於彌補未能兌現的新風系統。董先生立即著手起訴事宜,於2016年7月的一天向鄭州市中原區人民法院遞交訴狀,但最終法院卻駁回了董先生的訴訟請求。原來,從2014年交房算起,2年的訴訟時效,董先生剛好錯過。與董先生同小區的馬女士,比董先生起訴晚,卻成功索賠。
  • 拖欠10年物業費 過了訴訟時效? 法院這樣判
    合肥市的長安薩爾斯堡小區業主李先生(化名)被小區物業公司起訴至法院,要求其支付拖欠的一共10年的物業費。李先生認為,民事案件訴訟有效期是3年,物業公司這次起訴為期10年的物業費,3年之前的明顯過了訴訟時效,他只願意支付最近3年的物業費。今年8月31日,肥西縣法院對此案作出了判決,目前判決已經生效。
  • 申請勞動仲裁的時效為1年,1年的仲裁時效可以中斷
    我是杭州鄒祺明律師,勞動者申請勞動仲裁的時效是1年,1年的仲裁時效可以發生中斷。仲裁時效發生中斷的意思是,在一年的仲裁時效期間內發生勞動者向用人單位主張過權利、向國家有關部門請求過救濟或者用人單位之前同意履行義務的情形時,過去的仲裁時效清零,這些情形消滅後開始重新計算1年仲裁時效。
  • 鉅沃科普|那些年,我們在訴訟時效上掉過的「坑」
    《借款協議書》,還是2014年9月16日張愛連、鍾宇春向黃海明出具的《借條》,都約定應當在2014年12月1日前歸還借款。2017年3月27日黃海明再次提起本案訴訟時,是在重新計算的兩年訴訟時效期間內,原審認定黃海明的起訴沒有超過訴訟時效期間,並無不當。中宇公司、張愛連、鍾宇春主張黃海明起訴已經超過訴訟時效,與法律規定不符,本院不予支持。
  • 2020年借款合同訴訟時效是多少,過期了怎麼辦
    那麼借款合同訴訟時效是多少,過期了怎麼辦?(一)借款的出借日期不能確定的,出借人主張借款期間利息的,由出借人對出借日期承擔舉證責任,不能確定時,從主張提出之日開始計算利息;如借款人主張借款已超過訴訟時效的;應由借款人對出借日期及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不能確定時,從主張提出之日開始重新計算訴訟時效期間。(二)對借款的還款期限約定不明,即借據只有出借的日期和金額而沒有還款日期的問題。
  • 保證人的訴訟時效何時起算?——90%以上的信貸員都沒搞清楚
    債權人對保證人的訴訟時效從何時開始起算?是從借款到期之日還是保證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屆滿之日?對這個問題你清楚嗎?筆者給很多銀行做過培訓,我發現90%以上的信貸員對這個問題都搞不清楚,其實,上面兩個答案都不對,那到底從什麼時候起算呢?
  • 債務債權,訴訟時效竟然才3年,後悔現在才知道
    然而,事實並沒有那麼簡單,現行民法典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民事權利保護的債權債務訴訟時效僅有3年,連續3年時間,債權人沒有向債務人發起催債要求(或沒有證據表明發起過催債要求),那麼法律便不再保護債權人的債權,要求債務人償還借款的請求也將會被法院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