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約定借款期限,訴訟時效到底是三年還是二十年

2020-10-15 西安屈律師

民法典》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那麼,針對民間借貸糾紛,什麼情況下時效是三年?什麼情況下又是二十年呢?

案例

2013年秋天的某天,20歲的王芳在逛街時,發現路邊有人發放傳單。拿到傳單之後王芳發現,對方是在宣傳「小額貸款」,「零擔保、放款快」深深的吸引了經濟拮据的王芳。次日,王芳前往傳單上的地址,與對方籤訂了《借款合同》:約定借款2萬元,年利率20%,未約定還款期限。按照「套路」,王芳手上除了2萬元的「放款」外,再無任何「借過款的憑證」,包括《借款合同》等。自2015年起,王芳多次前往當初借款的地址,發現人去樓空。王芳既不沒有對方的聯繫方式和相關信息、名稱,也在原址處找不到當年的債權人。

王芳很擔憂,也很苦惱。想還錢找不到債權人,王芳擔憂的是如果2033年對方才起訴她,是不是自己要承擔20年的利息?如果是,那對自己將是不可承受之重!


分析

1、一般的訴訟時效是三年,這一點我們必須明確。針對民間借貸而言,訴訟時效適用一般訴訟時效,也就是說:民間借貸的時效仍舊是三年,不論「借條」中約定了借款期限還是沒有約定借款期限,只是三年的起算點不同而已。

2、對於約定了借款期限的,三年時效的起算點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這個時間點起算三年。比如:張借李一萬元,約定借期一個月。那麼三年的時效就應當從借期一個月滿了的次日開始計算。這也就是法律上「知道」的理解,即從約定中能夠明確得出權利受到侵犯;而應當知道是一種法律上的推定,比如你找對方要錢,對方說現在沒有,有了再說。這就可以推定對方不想還,也就能推定債權人應當知道對方侵犯了自己的合法債權。

3、對於沒有約定還款期限的,我國法律並未做直接的、直白的法律規定。只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六條有所規定。該條規定:未約定履行期限的合同,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條、六十二條的規定,可以確定履行期限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不能確定履行期限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的寬限期屆滿之日起計算。由此可見,對於沒有約定借款期限的民間借貸糾紛一般的司法實踐是:債權人要求債務人還錢時起算三年訴訟時效。比如:案例中王芳這筆債務的債權人若在20年內要求王芳還款的,時效從要求還款時起算三年,但不能超出20年。


20年時效和3年時效的關係就如上邊所述。但就舉出的王芳的這一案例而言,我認為若十年後債權人才冒出來要求王芳還款且承擔十年的利息,若法律計算十年的利息則顯示公平。法律畢竟規定了:沒有約定還款期限的,債權人有權隨時要求債務人還錢,但債務人也可以要求隨時還錢。王芳若求助於公安、司法等機構,能夠提供自己在某個具體時間要求履行還款義務的情況下,利息應當只計算至王芳要求還款的時間點。

生活實踐中,我們更多地是碰到債權人找不到、聯繫不到債務人的情況,比如李借張三萬元,約定借期一年。一年到期後,張找不到李。那這個時候,張最好還是起訴-不繳納訴訟費(按撤訴處理)來使得訴訟時效處於中斷、重新起算的狀態,以合法手段保障自己的合法債權為妥。

所以,對於債務人而言,如果找不到債權人,在訴訟時儘可能的引用「訴訟時效」來抗辯;對於債權人而言,如果找不到債務人,最後想辦法中斷時效或者直接起訴,別等到《借條》超出訴訟時效,就可能會喪失勝訴權。

相關焦點

  • 未約定還款期限的借條,訴訟時效如何計算?
    ,具有法律依據,予以採納;👉蔡某主張起訴之日前的利息均超過訴訟時效,不符合法律規定,依法認定為起訴之日三年前的利息已超訴訟時效,所以文某有權自2016年1月9日起主張利息。事後,文某不服向廈門中院提起上訴二審法院審理認為本案二審爭議的焦點在於:案涉借款的利息是否超過訴訟時效👉蔡某主張利息超過訴訟時效系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05條的規定,但該規定關於利息支付期間的規定適用於有約定借款期限或利息支付期限的情形。
  • 未約定還款期限的借條,訴訟時效如何計算?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 2020年借款合同訴訟時效是多少,過期了怎麼辦
    借款合同,是當事人約定一方將一定種類和數額的貨幣所有權移轉給他方,他方於一定期限內返還同種類同數額貨幣的合同。其中,提供貨幣的一方稱貸款人,受領貨幣的一方稱借款人。那麼借款合同訴訟時效是多少,過期了怎麼辦?
  • 【以案說法】《民法典》——訴訟時效:三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今天,為大家以案例解讀「民法典」關於訴訟時效的規定。法律條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 超過20年的借條,未約定還款期限,能否要回?
    庭審中,蔡某辯稱: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利息支付時間約定不明的,視為一年一付,故借條出具之日至起訴之日期間的利息已經超過訴訟時效;訟爭借款已超過最長訴訟時效期限,不應得到法律保護。● 法院判決一審法院審理認為,《借條》未約定借款期限出借人有權隨時要求借款人償還。
  • 借條超過20年,未約定還款期限,還能要回來嗎?
    在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中未約定還款期限是否能以已過訴訟時效為由而不予償還?  庭審中,蔡某辯稱: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利息支付時間約定不明的,視為一年一付,故借條出具之日至起訴之日期間的利息已經超過訴訟時效;訟爭借款已超過最長訴訟時效期限,不應得到法律保護。
  • 借條超過了訴訟時效如何處理
    但出於工作繁忙等原因,債權人也許會錯過訴訟時效而擔心無法追討借款。那麼借條超過了訴訟時效如何處理?那麼,針對這個的問題,勾宗珍主任收集整理的相關信息,提供給大家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您。歡迎大家的閱讀!  一、借條的訴訟時效是兩年還是三年?
  • 借條超過20年,未約定還款期限,錢還能要回來嗎?
    庭審中,蔡某辯稱: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利息支付時間約定不明的,視為一年一付,故借條出具之日至起訴之日期間的利息已經超過訴訟時效;訟爭借款已超過最長訴訟時效期限,不應得到法律保護。  ●法院判決  一審法院審理認為,《借條》未約定借款期限出借人有權隨時要求借款人償還。
  • 借條超過20年,未約定還款期限,還能要回來嗎?法院判了
    在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中未約定還款期限是否能以已過訴訟時效為由而不予償還?我們先來看看這起案件  ●案情簡介  1995年3月和6月,蔡某分別向朋友文某借款1.6萬元和3萬元,共計4.6萬元,並出具了相應的兩張借條。
  • 條超過20年,未約定還款期限,還能要回來嗎? 法院判了!
    庭審中,蔡某辯稱: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利息支付時間約定不明的,視為一年一付,故借條出具之日至起訴之日期間的利息已經超過訴訟時效;訟爭借款已超過最長訴訟時效期限,不應得到法律保護。文某以訴訟形式主張權利,所以其權利受到損害之日應為起訴之日;蔡某關於文某訴求超過20年最長訴訟時效的抗辯理由缺乏依據,不予採信;蔡某主張利息的訴訟時效應獨立計算,具有法律依據,予以採納;蔡某主張起訴之日前的利息均超過訴訟時效,不符合法律規定,依法認定為起訴之日三年前的利息已超訴訟時效,所以文某有權自2016年1月9日起主張利息。
  • 【以案釋法】借條超過20年,未約定還款期限,還能要回來嗎?
    文某以訴訟形式主張權利,所以其權利受到損害之日應為起訴之日;蔡某關於文某訴求超過20年最長訴訟時效的抗辯理由缺乏依據,不予採信;蔡某主張利息的訴訟時效應獨立計算,具有法律依據,予以採納;蔡某主張起訴之日前的利息均超過訴訟時效,不符合法律規定,依法認定為起訴之日三年前的利息已超訴訟時效,所以文某有權自2016年1月9日起主張利息。
  • 超過20年的借條,未約定還款期限,能否要回? 法院這樣判!
    ,所以其權利受到損害之日應為起訴之日;蔡某關於文某訴求超過20年最長訴訟時效的抗辯理由缺乏依據,不予採信;蔡某主張利息的訴訟時效應獨立計算,具有法律依據,予以採納;蔡某主張起訴之日前的利息均超過訴訟時效,不符合法律規定,依法認定為起訴之日三年前的利息已超訴訟時效,所以文某有權自2016年1月9日起主張利息。
  • 超過20年的借條,未約定還款期限,能否要回?法院這樣判
    庭審中,蔡某辯稱: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利息支付時間約定不明的,視為一年一付,故借條出具之日至起訴之日期間的利息已經超過訴訟時效;訟爭借款已超過最長訴訟時效期限,不應得到法律保護。文某以訴訟形式主張權利,所以其權利受到損害之日應為起訴之日;蔡某關於文某訴求超過20年最長訴訟時效的抗辯理由缺乏依據,不予採信;蔡某主張利息的訴訟時效應獨立計算,具有法律依據,予以採納;蔡某主張起訴之日前的利息均超過訴訟時效,不符合法律規定,依法認定為起訴之日三年前的利息已超訴訟時效,所以文某有權自2016年1月9日起主張利息。
  • 【蘭仲微普法】借條超過20年,未約定還款期限,還能要回來嗎?
    在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中未約定還款期限是否能以已過訴訟時效為由而不予償還?我們先來看看這起案件  ●案情簡介 1995年3月和6月,蔡某分別向朋友文某借款1.6萬元和3萬元,共計4.6萬元,並出具了相應的兩張借條。2016年9月,文某致電蔡某,確認雙方之間借款的利息按兩分半計算。
  • 借款已經十幾年 是否一定超過訴訟時效?
    該借款到期後,榮某多次向陳某1催要,但陳某1一直未予歸還。2019年5月9日,榮某因病逝世。陳某2系榮某的唯一兒子,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陳某1返還欠款。陳某2作為榮某的兒子是否有權向陳某1提起訴訟?陳某2的主張是否超過訴訟時效?
  • 微普法 | 超過20年的借條,未約定還款期限,能否要回? 法院這樣判!
    此時,蔡某辯稱: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利息支付時間約定不明的,視為一年一付,故借條出具之日至起訴之日期間的利息已經超過訴訟時效;訟爭借款已超過最長訴訟時效期限,不應得到法律保護。蔡某主張利息超過訴訟時效系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05條的規定,但該規定關於利息支付期間的規定適用於有約定借款期限或利息支付期限的情形。
  • 借條超過20年,未約定還款期限,還能要回來嗎? 法院判了!
    庭審中,蔡某辯稱: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利息支付時間約定不明的,視為一年一付,故借條出具之日至起訴之日期間的利息已經超過訴訟時效;訟爭借款已超過最長訴訟時效期限,不應得到法律保護。  ●法院判決  一審法院審理認為,《借條》未約定借款期限出借人有權隨時要求借款人償還。
  • 借款合同過了訴訟時效,還可以起訴嗎?
    實踐中,人們經常會在借款時,由於疏忽或者出於個人感情等原因,在借款合同到期時不主動要求償還債務,這樣很容易導致一個問題,就是訴訟時效過期。那麼,借款合同過了訴訟時效,還可以起訴嗎?網友諮詢:我在2015年3月10號借了我表妹夫5萬元,借款期限是一年,也就是到2016年3月9號到期。到期後,他一直不提這個事兒,因為親戚關係,我也不好意思直接找他要。但是到現在已經過去這麼多年了,是不是已經經過了訴訟時效呢?我要是到法院起訴的話,法院還會受理嗎?
  • 借條超過20年,未約定還款期限,還能要回來嗎?
    庭審中,蔡某辯稱: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利息支付時間約定不明的,視為一年一付,故借條出具之日至起訴之日期間的利息已經超過訴訟時效;訟爭借款已超過最長訴訟時效期限,不應得到法律保護。法院判決 一審法院審理認為,《借條》未約定借款期限出借人有權隨時要求借款人償還。
  • 超過20年的借條,未約定還款期限,能否要回?
    在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中未約定還款期限是否能以已過訴訟時效為由而不予償還?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