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讓教師精神、物質雙豐收

2020-09-10 中國教育新聞網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劉盾 通訊員 張紫欣)「風雪赴荊州,危急中力挽狂瀾;萬裡援秘魯,敢置死生於度外。書寫人類命運共同體,仁者心,大格局。」這是「感動廣州的最美教師」評選活動對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南方醫科大學教師吳永明的頒獎詞。近日,廣州舉行2020年致敬「感動廣州的最美教師」頒獎儀式暨文藝晚會,吳永明等10名教師獲評2020「感動廣州的最美教師」。

據介紹,「感動廣州的最美教師」評選活動舉辦了三年,由廣州市教育局、廣州市總工會主辦,從廣州20多萬名教師中遴選出10名「感動廣州的最美教師」。今年的頒獎儀式特別設置了「廣州教師星光大道」。獲獎教師一一亮相,講述他們對「師者」二字的深刻理解。數位院士為榮膺「感動廣州的最美教師」的10位優秀教師,頒發獎盃和榮譽證書。

9月10日,是第36個教師節。近日,廣東廣州、深圳、東莞、佛山等地,舉行了一系列形式多樣的宣傳慶祝活動,充分展現教師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教育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向人民教師致以節日的祝福和崇高的敬意。

近段時間,深圳市教育局先後評選出十佳校長、年度教師。深圳各區也相繼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教師節慶祝活動,深圳市教育局領導兵分多路,分別帶隊參與各區活動,各區區委書記、區長與教師們一起開展各種活動,慶祝教師節,增強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和榮譽感。

深圳市十佳校長、福田區荔園小學校長黎新風在教育戰線上鞠躬盡瘁,對閱讀推廣不遺餘力;深圳市優秀班主任、皇崗小學教師劉婷為城中村孩子的教育殫精竭慮,默默耕耘……9月9日,深圳福田區召開福田區慶祝第36個教師節座談會,隆重表彰2020年福田區先進教育工作者,3648名教育工作者受表彰。福田區領導親自為先進教育工作者代表頒獎,福田區通過挖掘先進典型,樹立育人標杆,弘揚高尚師德,激發教師熱情,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氛圍。

「功勳班主任,簡簡單單五個字,蘊藏著他們從一頭青絲到兩鬢染霜的辛勤耕耘,見證著南山教育從篳路藍縷到改革潮頭的時代擔當。」深圳南山區政協副主席、教育局局長劉根平介紹說,今年南山區首次表彰功勳班主任,評出連續擔任班主任年限超過30年,且在南山任班主任年限超過25年的28位教師。功勳班主任的評比和表彰今後將在南山形成常態化,為更多南山班主任帶去榮譽與動力,增強教師職業的幸福感和榮譽感。

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深圳光明區舉行光明區慶祝2020年教師節表彰大會暨文藝展演,大會表彰了過去一年中湧現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我們要始終將教育放在優先發展戰略位置,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光明區委書記王宏彬向辛勤耕耘、默默奉獻的全體一線教師致以節日問候,「希望廣大教師涵養師德,做立德樹人的大先生,堅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把道德的種子播種在學生的心中,讓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走好成長中的每一步」。

9月8日上午,廣東珠海市召開慶祝2020年教師節暨表彰大會,珠海市委書記、市長親臨現場,30個集體、50名教師受表彰。「只要崗位需要,我願意一直幹下去。」珠海市鬥門蓮溪學校獲獎教師林永樂紮根鄉村學校40年,作為學校最年長的教師,林永樂深受學生喜愛,也希望能夠一直站在講臺上。

日前,東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梁維東一行看望慰問教師代表楊寶霖。楊寶霖心繫國家、情系家鄉,84歲高齡仍孜孜追求、筆耕不輟,為東莞的教育事業做出重要貢獻。梁維東號召全市廣大教育工作者以楊寶霖為榜樣,培養更多優秀人才。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肖亞非一行先後看望慰問東莞一中退休老教師李浩仁和可園中學支教教師劉成兵,感謝他們的辛勤付出和悉心耕耘。

終身之計,莫如樹人;育人之本,莫如鑄魂。9月8日,佛山召開慶祝2020年教師節大會暨全市教育工作會議,對599名市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先進教育工作者進行表彰。除了在表彰大會獲榮譽,佛山教師們還收到實實在在的禮物,其中佛山順德區將加強財政基金的獎勵制度建設,按照優績優獎原則,通過競爭性分配,對學校和教師進行獎勵,提高教師待遇,優秀教職員工績效提高一倍以上。

近段時間,廣東各地各學校除了舉辦禮讚教師的活動外,還紛紛給人民教師送上提高待遇、改善生活、激勵專業成長的政策「大禮包」,用真金白銀給教師們帶來應得的實惠。其中,東莞就為支教教師贈送「支教暖心包」。

作者:劉盾 張紫欣

相關焦點

  • 豐收節讓農民物質和精神雙豐收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經濟社會步入高速發展期,在洶湧澎湃的信息化大潮推動下,農村社會結構深刻變動,農民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廣大農民不再僅僅滿足於增收致富,同時更渴望精神生活的豐富多彩。辦好農民豐收節,正是以節為媒,釋放情感,凝心聚力,讓農民群眾物質和精神「雙豐收」。
  • 情懷與待遇齊飛,精神共物質一色:教師節前各種利好政策的背後
    情懷與待遇齊飛,精神共物質一色:教師節前各種利好政策的背後教師節前夕,又到了全國人民討論教師這個特殊群體的時刻了六個部門聯合發文,出臺了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其中用了重要篇幅對鄉村教師的待遇問題做了部署,目標是力爭3至5年內大幅提升鄉村教師待遇。
  • 物質是葉 精神是根
    臺灣賣菜婦女陳樹菊、為汶川捐款的乞丐、還有千千萬萬生活在貧困或困境中的人們,他們並沒有因此而喪失生活的信心,而是憑著精神信念,享受生命的過程。在這個以金錢為原點的社會裡,越來越多的人因金錢的誘惑而迷失自我。物質生活提高了,在我們步履匆匆地盲目邁向「權利」、「金錢」、「地位」時,卻往往淡化精神的存在,我們由此而失去了精神的歡愉。
  • 汪洋:物質享受是有限的 而精神享受無限(圖)
    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時代文化精神,高舉先進文化的火炬,把握大勢,與時俱進,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精神和態度,加快全省文化的改革和發展。在當前社會心態比較浮躁的情況下,要重視文化的基礎性工作和基礎性文化研究,尤其要關注、培養從事「冷門」藝術和甘坐冷板凳、默默奉獻的文化人才,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工作條件,使越來越多的人能擺脫物質條件的束縛,創造出「大師」的良好環境。要讓廣東故事、廣東聲音、廣東印象越過五嶺、走向全國,跨過大洋、走向世界,擴大文化的影響力和輻射力。
  • 賦予物質,以精神的含義
    亞里斯多德認為,物質受形式的支配,只有屬於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賦予物質以確定性和現實性。1去年,朋友從遠方寄來小葉紫檀,簡單的包裝,卻承載了厚重的情意。這樣,它們就被賦予一種特別的情感,一種精神的含義。3我們生活中所擁有的一切物質,都有其精神和情感價值。比如鮮花。
  • 藝術品是個有物質精神雙重回報的資產
    想要精神和金錢雙豐收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這個方向不會錯,關鍵靠判斷力。現在重新看熊皮基金那個年代,藝術作品的價值長期由王權領導下的學術體系決定,市場運作剛剛開始。Andre Level是懷有理想主義的商人,他代表了精英階層,通過自己的認知判斷藝術品的價值,他喜歡可以反映當下時代與未來的作品,也會認為這樣的作品才具備歷史和市場價值。
  • 班級獎勵,怎樣由物質向精神過渡
    然簡而言之,卻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比較實在的物質需求,一類是較為空洞的精神需求。長久以來,人們習慣於用物質的多少去衡量精神財富的多少,卻最終陷入貪婪的怪圈。這樣的結果只能是人人看重物質,精神空虛。然而,人心不足,一個人的物質需求是無止境的,如果我們不從小培養一個人的精神需求,由物質需求向精神需求慢慢過渡,那麼隨著人年齡的增長,他的欲望也會跟著膨脹,甚至為滿足自己的欲望而不擇手段,這是很危險的。
  • 意識是物質的特徵,物質和精神是一性
    一、意識是物質的一個基本特性西方科學用幾個世紀的時間來研究意識,可意識對西方科學來說仍然是個迷。在研究意識中遇到的難題「意識的難題」是指體驗與感受的問題,例如對顏色、味道、明暗等等的感受,對價值觀的判斷等等。「意識的難題」,近年來重新觸發了哲學上長期解決不了的爭論,即意識是從物質中突然出現的,還是萬物皆有意識?
  • 物質的人生 VS 精神的人生
    但因他們二人對人生追求的巨大不一致,一個人追求極致的精神,一個人追求豐盛的物質,最終分道揚鑣,放棄了這段愛情。 —   1  —一段對話接下來這段對話,就是拉裡和伊莎貝爾在分手前進行的。這是一段關於「精神的人生」與「物質的人生」的精彩對話。
  • 豐子愷: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物質生活、精神生活、靈魂生活.
    因為就人格講,他的當教師不為名利,為當教師而當教師,用全副精力去當教師。就學問講,他博學多能,其國文比國文先生更高,其英文比英文先生更高,其歷史比歷史先生更高,其常識比博物先生更富,又是書法金石的專家、中國話劇的鼻祖。他不是只能教圖畫音樂,他是拿許多別的學問為背景而教他的圖畫音樂。夏丏尊先生曾經說:「李先生的教師,是有後光的。」像佛菩薩那樣有後光,怎不教人崇拜呢?
  • 又有32種新精神活性物質被列管 成為法律意義上的毒品
    新精神活性物質,又稱「策劃藥」或「實驗室毒品」,是不法分子為逃避打擊而對管制毒品進行化學結構修飾得到的毒品類似物,具有與管制毒品相似或更強的興奮、致幻、麻醉等效果,已成為繼傳統毒品、合成毒品後全球流行的第三代毒品。2009年至2017年期間,全球共報告了803種新精神活性物質,報告發現的國家和地區有100餘個。
  • 深圳5位教師獲評2020年廣東「最美教師」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9月17日訊(讀特記者劉良龍)9月17日,記者從廣東省文明辦獲悉,廣東省文明辦、省教育廳最近組織開展了尋找廣東「最美教師」活動。經各地推薦、專家評審、社會公示,全省50位教師日前被評為廣東「最美教師」,深圳5位教師榜上有名。
  • 蘇格拉底:幸福是精神體驗,物質的目的是使精神得到滿足
    01幸福內涵幸福是指人們自身主體對客體的一種反應,這種反應是有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的,是主體對於自己實現的社會目的及理想價值而出現的精神上的快樂、滿足。幸福不是虛無縹緲的,而是可以基於現實而存在的,是個體的幸福與個體內心世界的一種呼應。
  • 教師系列之四:教師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待提高
    近年來,隨著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的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和邊遠貧困山區津貼的發放以及薄弱學校改造和「校安工程」的實施,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教師的物質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由於教師職業性質所決定,廣大教師幾十年如一日長期堅守在農村教學第一線,知識越來越陳舊,思想越來越僵化,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貧乏,這種現象雖然無關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大局,擔對於尊稱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師來說,如果在工作之餘沒有了精神家園,那將是何等的枯燥無味、單調痛苦?這樣的從教生涯必將是一無所有!
  • 評上了市級骨幹教師意味著什麼
    圖片來自網絡,請勿對號入座現在很多地方教育部門熱衷於評選骨幹教師,卓越教師等稱號,那麼評骨幹教師很難嗎?評上後待遇很好嗎?下面小編用現身說法談談骨幹教師的評選!小編一朋友是2009年40歲時評上市級語文骨幹教師,次年也評上了高級職稱,雖然那個時候骨幹教師的評選沒有現在這麼苛刻,但是要評選上市級骨幹也絕非易事。
  • 兩個人相愛,是物質重要還是精神重要
    物質和感情,你選擇哪一個,都是對的。因為人呢的觀念不同,造成的結果也就不同。一個喜歡吃糖的人,他會從各方面都說糖比較好吃,比較甜,比較適合自己。一個不喜歡吃糖的人,他會說糖分太高,我血壓血糖高,不能吃甜的,一吃甜的,渾身上下都難受。
  • 現今社會到底是物質重要,還是精神重要?
    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的關係問題,也是哲學的基本問題之一。唯心主義主張精神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精神在先,物質在後,物質是精神的產物,世界萬物都是精神創造的。  唯物主義主張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質在先,精神在後,精神是物質的產物。物質世界進化出人類,精神是人的大腦的產物。
  • 「30年中國人精神物質之變遷」
    在小崗村民關友江為《美麗的村莊》籤售同時,北京大學張頤武教授在題為「30年——中國改革開放與文化發展」的演講中,從大眾文化變遷視角看中國改革開放30年,敘述中國人精神生活變遷。他的演講深入淺出、妙趣橫生,在場聽眾頻頻會心微笑。發端於1978年的中國改革開放,在最初的10年中,中國人物質生活日益豐富,中國人的精神生活也慢慢開放、豐富。
  • 廣東教師資格證考試網2021廣東教師資格考試公告信息
    【導讀】2021廣東教師資格招聘考試公告已發布!華圖教育同步廣東教師資格證考試網更新2021廣東教師資格招聘考試公告及相關考試資訊!請廣大考生保持關注!   廣東考試網為您發布2021廣東教師資格考試公告信息,同步廣東教師資格證考試網信息:2021廣州市考試公告。
  • 人生的幸福,是物質需求還是精神需求
    人的一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可以自由選擇的,一種是非選擇性的;對應的是,幸福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物質上的直觀,一種是精神上的感受。人類的願望不同,對幸福的要求也往往因人而異。或以有錢為幸福、或以有地位為幸福、或以長壽為幸福、或以健康為幸福,或以成家為幸福、或以獨身為幸福、或以居住在繁華的鬧市為幸福,或以居住在清靜的鄉村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