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確診肝囊腫,卻老是懷疑自己得了肝癌……這種心理疾病需重視!

2020-12-19 騰訊網

總覺得身體不舒服,反覆就診後也沒有查出什麼病,但依然認為自己有病,這是怎麼回事?心理專家說,這其實也是一種病,一種心理疾病。這種病症狀和抑鬱症不同,情緒上不會悶悶不樂,而是以軀體不適為第一表現。

【案例】

擔心遺傳心臟病 反覆檢查沒問題開始頭暈

麗麗(化名)今年31歲,兩年前,她開始感覺心慌,由於母親是因為心臟病去世的,她擔心自己也遺傳了心臟病,便立即去醫院做檢查。醫生說沒有什麼大問題,她卻不相信,執意將沒有必要的檢查都做了個遍,甚至連冠脈造影都做了,依然沒有查出什麼嚴重的毛病。

在這個過程中,她身體出現了多處不適,如頭暈、頭疼、胃痛,她又到消化科等科室就診,經過醫學檢查,同樣沒有發現明顯異常。如此反覆折騰了兩年多,依然無果。多位醫生建議她去心理科看看,她才不情不願地走進廈門市仙嶽醫院心理科,經診斷,麗麗是心理疾病反映在軀體上的神經症或者軀體化。

肝囊腫懷疑是肝癌 花了很多錢檢查做一堆

老林今年60歲,一年前,體檢中查出肝囊腫,他大驚失色,懷疑自己得了肝癌,於是馬上到醫院檢查,醫生告訴他,他確實是肝囊腫,並非肝癌。但他不相信,又到多家醫院反覆檢查,得到的結果都一樣:不是肝癌。

可老林仍然不肯罷休,不停地上網搜索相關信息,越查越覺得自己的症狀像是肝癌,又到網上介紹的醫院去檢查,但得到的還是相同的結果。一年多時間,因為過度檢查,他花了很多錢。他既害怕聽到自己懷疑的那個結果,又擔心沒有被檢查出來,非常痛苦糾結。

而且,老林還很頑固,過段時間就要去醫院檢查一次,家人和醫生怎麼勸阻都沒用。最終,家人難以忍受他這種折騰,認為他有心理問題,於是帶他到心理科就診。診斷結果顯示,老林確實是病了,是疑病症,將一點小毛病放大成了特別大的災難。

【分析】

軀體化女性居多 疑病症多見於五六十歲男性

仙嶽醫院心理科副主任醫師張振清說,像麗麗這種症狀,三四十歲的女性比例相對較高,她們更容易有焦慮的表現,導致將一些心理狀態變成軀體症狀,出現各種不舒服。通常30歲之前就會有這樣的表現,30歲之後比較明顯。而老林這種情況,多見於五六十歲的男性,他們容易對某種疾病特別擔心、關注,這個年齡段最擔心的是癌症或者心臟疾病,有的人甚至擔心狂犬病。

張振清說,這兩種心理疾病都是以軀體不適為第一表現,發病的原因目前尚無定論,可能和成長環境、從小接受的教育方式、自己的身體狀態,或者親人的患病經歷等有關。這類人群一般不需要在工作等方面太操心,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因此將主要精力花在檢查上面。

是一種神經症 一般有五大特徵多種病因

心理學博士、閩師心理教育研究院院長李春苗說,以上兩個案例均具有疑病症的傾向。疑病症是一種總是擔心或相信自己患有嚴重軀體疾病的神經症。患疑病症的人一般具有幾個特徵:一是過於擔心自己的身體健康;二是因相信自己罹患某種疾病而感到痛苦;三是對出現的生理現象和感覺作出有病的解釋;四是出現反覆就醫,反覆要求接受醫學檢查,即使各種醫學檢查結果都是正常的,醫生也反覆強調沒有問題,仍不能打消覺得自己患病的疑慮;五是既堅信自己患了某種疾病,又擔心和害怕得病,處於焦慮及抑鬱的狀態。李春苗說,疑病症可能由生理、心理、行為、社會及環境等多種因素引起,具體原因並不明確。

【治療】

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可以幫他們走出困境

這種心理疾病該如何治療呢?

張振清說,在治療上,一方面要給予他們一定的理解和關注,聽他們講具體是哪裡不舒服,幫他們分析癥結所在。同時要配合藥物治療,他們通常都伴有焦慮、失眠、食慾不佳等問題,先通過藥物改善症狀,讓他們減少抗拒心理,再做進一步治療。

李春苗說,一般疑病症的治療手段包括認知行為療法、森田療法和暗示療法,需要到專業的心理諮詢與治療機構諮詢與治療。

李春苗說,作為疑病症患者的家人,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法幫助緩解疑病所帶來的痛苦:

一是增強對疾病的認知。疾病是正常的現象,人是可以帶著疾病生活的,越是與疾病對抗越是給了疾病傷害我們的力量。而如果能夠去增強自己的體質,疾病自然就沒有藏身之地;

二是積極暗示。相信自己是健康的,即使有一些問題和毛病,但身體是有足夠強大的力量去徵服的;

三是周圍提供支持的環境。對於疑病的人,周圍人的態度至關重要。身邊人如果能夠給予更多的理解與心理的支持,而不是批評和指責,可以讓疑病的人大大緩解症狀。比如親人跟患者表達,沒關係不用擔心,即使你有問題我也會一直陪伴你。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建議】

要適應心理落差

多發展一些興趣愛好

在治療過程中,轉移注意力特別重要。兩位專家說,疑病症患者往往過度關注自己的身體,導致對自己身體過於敏感。幫助他們適當地轉移注意力,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工作與生活當中,疑病就會自然消除。

兩位專家建議,這類人群要將注意力轉移到工作和比較有意義的事情上,讓自己的生活有規律,過得充實。特別是很多人在退休後有很明顯的不適應,要做好安排,學會適應退休前後的心理落差,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懂得自我照料,多發展一些興趣愛好。多關注家庭關係、人際關係,並積極處理好。「正面的東西比例越高,負面的比例就會下降,心理越健康,身體的問題就越少。」

【名詞解釋】

森田療法

森田療法又叫禪療法,是一種順其自然、為所當為的心理治療方法,由日本森田正馬教授創立,其弟子命名。

它不提倡追溯過去,而是要重視當前現實生活,通過現實生活去獲得體驗性認識,順應情緒的自然變化,努力按照目標去行動,著眼點在於陶冶疑病素質,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消除思想矛盾。

認知行為療法

該療法的主要著眼點,放在患者不合理的認知問題上,通過改變患者對自己、對人或對事的看法與態度來改變心理問題。

其基本觀點是:認知過程及其導致的錯誤觀念是行為和情感的中介,不良行為和情感與不良認知有關。該療法常採用認知重建、心理應付、問題解決等技術進行心理輔導和治療,其中認知重建最為關鍵。

暗示療法

該療法是採用某種語言、表情或其他刺激等含蓄、間接的方式,對病人的心理狀態產生影響,以誘導病人於「無形中」接受醫生的治療性意見,或產生某種信念,或改變不良的情緒和認知行為,進而影響人體的生理機能,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暗示的方法,一般多採用語言,也可以採用手勢、表情,或採用暗示性藥物及其他暗號來進行操作。

(文/記者 龔小莞 通訊員 陳鷺 漫畫/小牛)

相關焦點

  • 老是懷疑自己得了新冠肺炎怎麼辦?專家的建議是……
    老是懷疑自己得了新冠肺炎怎麼辦? 疫情期間有些人對照症狀老是懷疑自己得了新冠肺炎
  • 肝不好,懷疑自己得了肝癌,做什麼檢查能判斷?4項檢查或能查清
    由於飲食習慣的變化,加上不規律的生活習慣,讓我們的身體負擔越來越重,很多的疾病也陸陸續續出現在我們身邊,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肝癌。而且這種疾病的病發率和死亡率也在不斷的增加,所以出現很多人談癌色變的現象,肝癌在來臨的時候,症狀一般都不是很明顯,前期可能只是懷疑,最終的確診還是要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因此,去醫院做病理性的檢查尤為重要,那一般需要做什麼檢查呢?
  • 體檢發現肝囊腫,是肝癌的前兆嗎?該怎麼辦,肝病科醫生告訴你
    體檢是非常好的一個預防疾病的方式,但是很多人對體檢的結果可能會抱有疑問,比如很多人體檢發現肝囊腫,就會擔心是否是肝癌的前兆?該怎麼辦呢?就讓肝病科醫生為你解答吧。事實上,體檢出肝囊腫不需要太過緊張,一般情況下,絕大部分的肝囊腫都是良性的,這只是一種肝功能上的障礙,所以不必太過擔心,因為通常情況下都不會發展成為肝癌。但是不排除特殊情況,尤其是有家族肝癌史的情況下,肝臟內的囊性病灶會非常多,臨床處理起來也會比較複雜。那麼,體檢發現肝囊腫以後,我們該怎麼辦呢?
  • 體檢說肝臟佔位性病變,是不是肝癌?很多人分不清楚
    有部分朋友一看到肝臟佔位,立刻就會聯想到肝癌,難道自己真的患上了這種疾病嗎?臨床上將肝良性佔位分為囊性和實質性兩個種類,囊性佔位主要包括肝膿腫、肝囊腫、肝包蟲病等,其中先天性肝囊腫較為高發、而實質性佔位則是包括了肝血管瘤、幹細胞限流、局灶性結節性增生、局灶性脂肪肝等,其中以肝血管瘤最為多見。
  • 男子轉氨酶145,以為是得了肝癌,聽醫生一解釋,心頓時放下來了
    有位男子轉氨酶145,他自己以為是得了肝癌,嚇得不輕,但最後聽醫生一解釋,心頓時放下來了,轉氨酶升高難道不是肝病的預示?都有哪些可能性?今天這篇文章醫生向大家具體介紹一下。一、轉氨酶升高跟肝癌的關係一般情況下,轉氨酶升高確實首先會考慮肝病的因素,暗示肝細胞出現了炎症或者其他問題,肝臟受損了,但肝功能不是確診肝癌的金標準,所以轉氨酶升高跟肝癌之間也沒有必然聯繫,況且也不是所有的肝病都會發展成肝癌。
  • 肝囊腫會發展成肝癌嗎?如何治療?醫生一文為你解惑
    就是很多人會有這樣的問題,聽到腫瘤都會心驚膽顫,也有很多人都以為肝臟腫瘤就是肝癌。究竟是不是這樣,比如常見的肝囊腫,是不是肝癌呢?而肝囊腫就是一個完全的永遠不會惡變的肝臟良性的腫瘤。所以肝臟中首先可以明確,診斷肝膿腫大家不要緊張,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疾病。文獻報導可能在整體人群的發生率佔到8%。那麼隨著大家體檢的意識增強,可能數據還在上升,只是以前大家不去查體,查體可能很多人都會說有個小肝囊腫,那麼既然肝囊腫不會惡變,是不是也不用治療了?
  • 47歲男子確診肝癌晚期,醫生告誡:三種異常說明肝臟病變了
    47歲的田先生是一家酒店的大堂保安最近發現自己的右腹老是隱隱作痛,皮膚也比之前變黃了,而且食慾變差,甚至會伴隨著乾嘔的表現。出現這種症狀,大多都以為是胃病犯了。就在前不久因為右腹疼痛難忍,只好讓同事幫忙送到了醫院,經過一系列檢查發現田先生被確診為肝癌晚期,當時他就愣住了,自己不抽菸不喝酒,怎麼就患上了肝癌呢?
  • 甲胎蛋白升高,等於確診「肝癌」?甲胎蛋白是肝癌的「專屬」嗎
    沒錯,就是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AFP)號稱是肝癌的血清腫瘤標誌物。臨床上,若是遇見甲胎蛋白升高的患者,醫生免不了要「費一番口舌」解釋安慰,就怕大家腦迴路太單一,轉不過彎,看到AFP升高了就覺得自己得了肝癌。
  • 男子查出脂肪肝5年後成肝癌晚期 脂肪肝多久會發展成肝癌
    原標題:男子查出脂肪肝5年後成肝癌晚期 脂肪肝多久會發展成肝癌   在很多人眼裡脂肪肝是小毛病,不值得一提。其實並不這樣的,得了脂肪肝如果不重視,很有可能會轉化為肝癌。
  • 肝臟佔位性病變 並非都是肝癌
    肝臟佔位性病變 並非都是肝癌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6.04.20 星期三     不少患者在B超、CT或核磁共振檢查發現佔位性病變報告時,會以為是「肝癌」而憂心忡忡,其實不必那麼緊張
  • 肝囊腫會自動消失嗎 三種偏方治療肝囊腫
    肝囊腫是肝部的一種常見的疾病,肝囊腫是一種先天性、非遺傳性肝內囊性病變,大部分人都是一生下來就有肝囊腫,那麼請問肝囊腫會自動消失嗎?肝囊腫最佳治療方法是什麼?治療肝囊腫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
  • ...肺癌|宮頸柱狀上皮異位|甲狀腺結節|肝囊腫|子宮肌瘤|骨質增生
    雖是虛驚一場但我們平時也要重視體檢防患於未然體檢查出這9種病,先別慌!可能是虛驚一場相信很多人有過這樣的經歷,打開體檢報告時的緊張程度,堪比查高考成績。「甲狀腺結節」「肝囊腫」……這些疾病會癌變嗎?一張小小的體檢報告單,常常給大家帶來很多「危機感」。
  • 男子肩膀經常疼,查出肝癌晚期,醫生:上半身有3個異常需查肝
    肩膀疼是生活中常見的一個小毛病,將肩膀痛和癌症聯繫到一起,感覺有點扯,豈不是自己咒自己?不過,有位男子肩膀經常疼,一開始以為就是肩周炎導致的,但治了好久也沒見效,去檢查了一下,沒想到卻查出肝癌晚期。肩膀痛跟肝癌之間有什麼關係?
  • 確診肝癌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昨天一位B肝病友急切的發來很多化驗單,說自己似乎是肝癌了。化驗單上很多異常的指標,並且最近兩個月覺得身體狀態不好,容易疲乏,沒精神,肝區隱痛,再加上指標也異常了,故不知所措,一直在擔心,害怕病情惡化,擔心如果自己出了事,家人該怎麼辦?越想越難受,一整晚也沒怎麼休息。
  • 如何確診肝臟上發現的異常陰影或佔位到底是什麼病?
    增強MRI對肝臟佔位的診斷價值已超越增強CT檢查:增強核磁對脂肪肝、肝硬化合併肝癌、不典型肝臟結節、較小肝癌病灶的診斷具有相當優勢,特別是普美顯強化的核磁對於難以確診的肝癌具有相當的優勢,但核磁的缺點是檢查時間較長(20-30分鐘),有噪聲和偽影(受呼吸影響),如果體內有金屬物 也會影響檢查結果。
  • B肝小三陽,肝實質回聲明顯增粗,甲胎蛋白34,有可能是肝癌嗎
    肝癌,是各類肝病發展的最壞的結果,是我們都不願意看到的。不過,由於肝病發展的隱匿性,我們又不得不加強肝癌的篩查,關注某些敏感指標的變化。一般情況下,肝癌的確診需要諸多的檢查,以避免病情錯誤診斷。另外,我們也不能依據一些可疑的檢查結果來妄自猜疑,給自己造成比較大的心理負擔。
  • 肝囊腫雖是良性腫瘤,具體危害也不容小覷,聽聽四川華西肝病研究所...
    一看到「肝囊腫」這個病名,人們都會很緊張,以為攤上大病了,總是擔心:肝囊腫是肝癌嗎?會變肝癌嗎?需要治療嗎?   四川華西肝病研究所醫生指出:「肝囊腫是一種常見的肝臟良性疾病,95%以上的肝囊腫屬於先天性肝囊腫,不用緊張。」
  • ...確診癌症後出現心理問題怎麼辦?家人得了癌症到底要不要隱瞞?
    都市快報訊 很多腫瘤患者聽到確診消息後,都會有恐懼、懷疑、抑鬱、焦慮、沮喪的情緒。有大量數據表明:患者的情緒狀態,會真實影響到腫瘤治療效果和生存質量。7月31日,國科大腫瘤醫院臨床心理科正式開科。從患者入院開始到診斷、治療、康復,每一個環節都有相應的心理幹預和保護措施。
  • 肝囊腫不能吃什麼 這些食物肝囊腫患者碰不得
    對於患有疾病的人來說,吃什麼一直都是需要注意的問題,若是吃錯了,會給身體帶來更大的危害。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肝囊腫不能吃什麼、肝病患者吃什麼好以及保護肝臟的方法有哪些。2、動物肝臟俗話說吃啥補啥,那麼肝囊腫、肝損傷等疾病真的能通過食用動物肝臟來補充營養嗎?答案是不能。因為肝臟同樣是動物的排毒內臟,久而久之肝臟殘留了許多有毒物質。再者,動物肝臟的膽固醇含量相對較高,大量食用後會加重肝臟負擔,誘發不適症狀,對病情極為不利。
  • 懷疑自己得了冠心病、三高,需要進行哪些檢查?
    通常情況下,我們會因為擔心自己是否得了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等此類疾病,而前往醫院做一個全面的檢查。但是去檢查的時候又不知道該從何下手,到最後手裡拿了一疊化驗單,卻不知道這些檢查的都是什麼,是否有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