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癌症後出現心理問題怎麼辦?家人得了癌症到底要不要隱瞞?

2020-12-14 瀟湘晨報

都市快報訊 很多腫瘤患者聽到確診消息後,都會有恐懼、懷疑、抑鬱、焦慮、沮喪的情緒。有大量數據表明:患者的情緒狀態,會真實影響到腫瘤治療效果和生存質量。

7月31日,國科大腫瘤醫院臨床心理科正式開科。從患者入院開始到診斷、治療、康復,每一個環節都有相應的心理幹預和保護措施。

絕大多數癌症患者

都會出現心理問題

抑鬱症發生率

是普通人群的3倍以上

全國腫瘤登記中心2019年年報顯示,在我國,平均每分鐘就有7.5個人被診斷為惡性腫瘤,絕大多數癌症患者會出現心理問題。國際研究數據表明,約20%的腫瘤病人存在各種類型的抑鬱症,發生率為普通人群的3倍以上。

有數據表明,成人癌症群體中,抑鬱的發生可增加39%的死亡率,約3/4伴有明顯抑鬱情緒的癌症患者從未接受過任何心理測試或藥物矯治。

國科大腫瘤醫院黨委書記、國內著名精神心理專家於恩彥教授介紹,癌症患者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後,幾乎100%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輕則喪氣,感到害怕,重則抑鬱,甚至自殺。

一般來說,癌症病人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後,心理上會經歷這幾個不同的階段。

首先是震驚。接著是難以置信,懷疑檢查有誤,反覆檢查,直到最終確診,不得不相信。然後,心情惡劣。接受結果之後,病人通常陷入沮喪、絕望、懊惱的境地,感嘆自己為什麼這麼倒黴,心情無法振奮。

接下來,會有個分化:一部分病人在家人朋友的鼓舞和自我求生欲的驅使下,接受現實,積極配合治療。一部分病人走入死胡同,一蹶不振,心情抑鬱,嚴重的有可能自殺。

對腫瘤患者的心理幹預 應從確診後就開始進行

「當癌症患者出現心理問題時,千萬不要憋在心裡,家裡人要引起重視,必要的心理治療和其他幹預措施能夠幫助患者減輕痛苦的情緒,進而提升癌症的治療效果和預後。」

於恩彥教授說,因此,腫瘤專科醫院對於癌症患者的心理幹預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國科大腫瘤醫院積極籌備臨床心理科的重要原因。

「放眼國內,不少醫院把腫瘤患者心理幹預的重點放在臨終關懷上,但在我看來,腫瘤患者的心理幹預,不能等到對患者產生打擊影響之後才開始,而是應該從在院確診的那一刻就進行,要及時並且貫穿診治的全過程。」

於恩彥教授介紹,臨床心理科將跟進腫瘤患者的初診、複診、住院、出院,哪怕在出院後都要進行密切的隨訪。他正努力將心理診治作為多學科診療中的一支力量,介入到腫瘤患者的診療中。此外,臨床心理科還應該深入病區,有計劃地為患者們進行科普講解和心理疏導治療,激勵患者調動內在潛力戰勝病魔。

家人得了癌症到底要不要隱瞞 具體要看病人的性格特點

家人得了癌症,到底要不要告訴他實情?

其實,對很多癌症患者的家人來說,瞞還是不瞞,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對此,於恩彥教授說,這個醫學倫理問題,得根據患者的不同性格特質來做具體判斷,不能一概而論。

對一些性格堅強的人來說,告訴他們實情是沒關係的,他們更可能採取積極的態度,在了解自己的實際情況後,他們配合治療的主動性反而會增強。而對於一些本身容易焦慮的「C」型性格的患者,可以瞞一瞞,因為這部分人生活中比較順從,常壓抑自己的個性,什麼事都悶在心裡,要是知道自己得了癌症,會覺得自己就要完了,肯定會掉入情緒的深淵,一方面想不開,拒絕治療,一方面自責不已,感覺拖累家人。所謂的「C」型性格,也叫癌症性格,對應compliance(順從)和cancer(癌症)兩個英文單詞,這類性格的人患癌的風險要比普通人高三四倍。

於恩彥教授說,患了癌症,要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是很難的,家人朋友說再多,還是得患者自己想通了才行。他建議,患者首先要樹立豁達的人生觀,淡然看待生死,珍視當下的每一天。有機會多參加社會活動,加入病友圈,走出去多看看。浙江省腫瘤醫院就有不少癌症病友俱樂部,病友們常常聚在一起,互相分享,互相鼓勵,這對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是非常有益的。

當然,出現心理問題,最重要的還是去專業的醫院接受正規的治療。醫院開設臨床心理科後,將積極開展對癌症患者的全程心理幹預,幫助更多的癌症病人更好地康復。

【來源:杭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家人診出癌症該不該隱瞞?什麼是最好的選擇?醫生說出了一句話
    「該不該向癌症患者隱瞞病情?」這是來自靈魂拷問,自從「癌症」一詞存在開始,就是一項艱難的選擇題。如果家人被診斷出癌症,你會不會選擇隱瞞?如果被診斷出癌症的是你,那麼你希望家人向你隱瞞嗎?人們為什麼向親人隱瞞病情?大多數人的回答可能是:「怕患者接受不了,影響心情,進而影響病情。」
  • 【雙語】「我們的親人得了癌症」
    2019年上映的電影《別告訴她》也講述了一個「告訴」和「不告訴」的故事:家人害怕奶奶得知病情後崩潰集體說著「善意的謊言」,但孫女堅持認為奶奶有知情權應該知道實情。電影《別告訴她》劇照不管是現實生活還是電影作品,或許都折射出一個問題:癌症患者「內心世界」也需要被重點守護。
  • 面對癌症患者,醫生應該告知真相還是幫家屬隱瞞?
    主要原因首先是,一般人對癌症非常恐懼,談「癌」色變,家人會下意識認為老人家承受不了疾病的打擊,加上有的人確診癌症之後就有了輕生的念頭,所以很多時候,作為家屬第一個主觀的反應就是對患者隱瞞病情。 我時常在跟患者家屬交流的時候說,你是和病人長期生活在一起的,你應該知道病人的心理狀態,能判斷他對疾病的承受能力。
  • 得了癌症怎麼辦?(1)心理篇:與癌共舞,重塑新生!希望變奇蹟
    癌症繼心血管疾病之後,成為人類健的最大殺手,提到癌這個字,想必每個人都不太陌生,周圍的親友、同事,包括自己都會在有意無意間和這個字多少掛上鉤。我是一名PET/CT診斷醫生,在數十年的工作中每天都會接觸多名新確診的癌症患者,當我把確診病情告訴患者或家屬時,第一眼就能感覺到他們的那種惶恐不安,那種悲觀、崩塌的場景歷歷在目。
  • 奶奶得了癌症,要不要告訴她?
    碧莉回國參加表弟的婚禮,但實際上,是為了見身患癌症的奶奶最後一面。25年未曾團聚過的一家人,各自從美國、日本回到中國長春。只有奶奶一人被蒙在鼓裡,她不僅不知道自己的病情,還歡天喜地,非要親自籌備一場喜宴。
  • 一人得了這種癌症 全家都要檢查
    家人罹患癌症,這對任何一個家庭而言都不異于晴天霹靂,據新聞報導,廣州某地的一戶人家,父子三人在兩年間先後被確診為癌症,噩耗讓原本幸福的家庭變得支離破碎,更離奇的是一家三口人所患得的同一種癌症,這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 每天約有一萬人被確診癌症,得了癌症後,身體內部在發生什麼?
    一般來說,癌症剛剛發現或者進行治療時候,症狀都不是過於嚴重,不過隨著癌細胞的擴散與蔓延,我們的身體逐漸受到癌症的影響,此時的使徒就會發生許多變化,那麼得了癌症後,身體究竟在發生什麼呢?今天醫生就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患癌後身體有哪些變化。
  • 張咪確診癌症晚期!向死而生,癌症晚期如何抓住生機?
    核心提示:在癌症來臨時,很多人宛如陷入深淵,覺得生命突然失去盼頭,死亡隨時降臨。但事實上,確診癌症,甚至是像張咪確診癌症晚期這樣的情況,也不等於與「死亡」劃上等號。   今天上午,曾演唱《友誼地久天長》、《我愛你中國》等歌曲的歌手張咪在微博發文,透露自己已確診癌症晚期。
  • 什麼是癌症?得了癌症怎麼辦?不要慌!教你一招防治雙管齊下!
    什麼是癌症?癌症也就是惡性腫瘤。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癌症患病率也不斷增加,WHO預計2020年前,全球癌症發病率將增加50%,即每年將新增1500萬癌症患者。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們的飲食和生活方式不規律,再加上精神壓力大等,讓患癌的概率增加。
  • 癌症患者「壞消息」如何委婉告知
    其實,癌症對於每一個家庭來說都如同晴天霹靂,幾乎所有患病家庭都面臨這樣的沉重打擊。隨之而來的糾結是什麼呢?到底要不要告訴病人這個壞消息、究竟怎樣去傳遞這個壞消息是家屬、醫師、護士都要面臨的一個超脫於醫療技術的難題。
  • 出現這些表現要特別當心!20種癌症的20種典型表現
    健康類新媒體:@腫瘤專科醫生 潘戰和 癌症有時讓人防不勝防,疾病不知哪天就找上門,但我們也不要因此悲觀自棄,該預防的去預防,該篩查的去篩查,該治療的去治療,不要總是抱著僥倖心理,我們能做的就是盡最大可能去降低患癌的風險,盡最大可能去篩查去早期發現癌症,不幸得了癌症,盡最大努力去治療,爭取最好的結果。
  • 手術後又再度被確診!得了癌症,是選擇繼續治療還是放棄?
    而當癌症這件事發生在年輕人身上時,人們總會覺得不合時宜,「他的生命還沒有展開呢」,對於被診斷出癌症的年輕人而言,他們確實是必須同時面對「我的生命該如何展開」以及「我的生命要如何結束」這兩個有些矛盾的問題。
  • 得了癌症,家屬要不要告訴病人?患者:請讓我死得明明白白
    小琦的大姑姑才五十多歲,上個月說胃疼,去醫院查後,醫生跟家屬說是肝上長了腫瘤,腫瘤太大頂住胃了,所以胃疼。醫生說情況已經很嚴重了,化療能活半年,保守治療最多兩年。小琦跟著爸媽去醫院探望姑姑了,姑姑還以為只是胃疼,嘻嘻哈哈說打兩針就能回去上班了。
  • 為什麼有人得癌症,化療過後很快離世?醫生毫不隱瞞,說出了答案
    癌症是目前治癒率比較低的疾病,發展迅速死亡率高,目前針對癌症的治療方法大多還是化療,但也有人稱患者得癌症,化療過後卻很快離世,具體是什麼原因呢?醫生毫不隱瞞,說出了答案。為什麼確診癌症後,化療過後很快離世?
  • ...確診人數最多的癌症|乳腺癌|淋巴結|肺癌|癌症|確診|篩查|乳房|...
    數據顯示:❖ 2020年全球1930萬人新確診癌症,近1000萬人死亡;❖ 每5人中就有1人將在其一生中患癌症;❖ 每8名男性、每11名女性中就有1人將因癌症而死亡;❖ 癌症診斷後5年生存人數約為5060萬;❖ 乳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癌症;❖ 預計到2040年,全球將有2840萬人被確診癌症。
  • 一直到去世,他都不知道自己得的是癌症
    張生在和記者提起剛知道父親確診癌症時說,一直到最後,他也始終接受不了好好地父親突然被扣上癌症晚期患者這個身份的事實。因為怕父親接受不了晚期癌症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不利於治療。經家人一致協商,張生和家人決定:暫時瞞著父親,由平時最張俊旺最為寵愛的小女兒張蕊告訴父親病情「你得的是扁桃體炎,醫生說時間有點長了,需要配合長期治療一下才能去根兒。。
  • 這10種人癌症高發,醫生提醒:12個症狀可能是癌症信號,不要忽略
    癌症真的越來越多了嗎?現在總能聽到人說,誰誰誰得癌了,還有誰家的老人是癌症……是不是因為我是醫生的原因,有醫療問題都要諮詢我導致的?我就問了一下周圍不是學醫的人,結果他們也是這個感覺。國家癌症中心的最新癌症數據統計結果,結果還顯示,近10多年來,中國惡性腫瘤發病率每年保持約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2015年惡性腫瘤發病約392.9萬人,死亡約233.8萬人。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分鐘有7.5個人被確診為癌症。」
  • 全球960萬人因癌症而死!得了癌症,如何才能活?答案直觀告訴你
    那麼問題來了,得了癌症是否只能等待死亡,沒有活下去的希望呢?曾經有人說,中國癌症患者最可悲之處,並不是被癌症找上門,而是被中國式癌症觀念包圍。對癌症高危人群來說,定期進行針對性的防癌篩查很有必要,這有助於儘早揪出體內的癌變;除此外,大家還應提高對癌的警惕性,在發現身體出現異常後,比如近期經常感覺某一處異常疼痛、大便有異常(血便、大便形狀改變、習慣紊亂)、莫名消瘦等,都應積極就醫檢查,找到根本原因。
  • 當您的家人或朋友被確診為癌症,可以做這19件事
    當您的家人或朋友被確診為癌症,震驚中會想到什麼?悲痛、絕望、不願相信……那麼,然後呢?您希望儘自己所能來提供幫助,但也許會無能為力、也許會無所適從。 找到一個支持家人或朋友的具體方法,而不是去問他「我能為你做什麼?」。
  • 癌症究竟會不會傳染?哪幾種癌症可能會人傳人?如何預防?
    人人談癌色變,一旦得了癌症,患者的身體和身心都要遭受非常大的痛苦與折磨,對一個家庭來說,相當於一場災難。由於大家對癌症的這種害怕心理,甚至會認為癌症會遺傳,可能也聽說過一個家庭中有多人患癌的案例,如果身邊有癌症患者,可能還會刻意遠離,擔心自己會被傳染。癌症到底會不會傳染?如果會,那麼哪幾種癌症最容易傳染,可能會人傳人?下面跟大家介紹一下,早點了解早預防。明確告訴大家,癌症不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