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重慶人一把糯米,他還給你一桌子小吃?

2020-12-17 巴叔說美食

糯米對於重慶人來說,不僅僅是生活常見品,還可以是創造重慶小吃的原材料。往八一路好吃街上隨便一走,嚯!好些個精美的重慶小吃都是源自對糯米的再創造。外地人說:「給重慶人一把糯米,他能還你一桌小吃!」尤其到了臘八,臨近新春時節,各種各樣的糯米元素充斥著重慶人的餐桌,其中肯定有你曉得不和曉得的,和巴叔一路看看去!

紅糖餈粑

重慶人說「貓抓餈粑,脫不了爪爪」就是指的紅糖餈粑,黏性大,有嚼勁,軟糯十足,吃重慶火鍋的必點小吃之一。把米黃色、長條狀的餈粑在滾油中炸至金黃,外殼酥脆內裡軟,整整齊齊地堆疊成小山,撒上黃豆粉,澆上紅糖漿就是一道讓人垂涎三尺的「老重慶甜點」了。說到餈粑,是由糯米上鍋蒸熟後,再大力搗制而成,因為糯米搗碎後黏性極大,搗錘不易拔出,在一些古鎮上店家甚至會把這個過程放到街邊,將師傅搗制糯米的過程當成表演來招徠顧客。

三大炮

初入重慶時人們好奇它的名字,結果一看,這不就是圓形小餈粑嘛!原來是製作過程上的不同。在製作三大炮時,師傅往往捏起一塊大小剛好的餈粑團,在手中團揉幾下,分成大小均勻的三塊,將三小塊餈粑接連擲向高桌的桌面。在這個過程中,餈粑團撞擊桌面發出了三聲沉悶的撞擊聲,連帶著小銅盤也震顫鳴響,因此便被稱為了三大炮,或一炮三響。

葉兒粑

現在還有很多人把它當作早餐呢!外皮是糯米麵、灰面(小麥麵粉的重慶話叫法)和新鮮艾草汁和成,而餡兒則多是當年的臘肉粒、新鮮豬肉碎、芽菜碎和大量豬油混勻製成。其原理就是麵團塞進肉餡兒,裹上葉子上鍋蒸熟就成了葉兒粑。因為其中使用了艾草,葉兒粑也被稱為艾葉粑、艾饃饃等。雖然同為糯米製品,但因為葉兒粑是糯米粉蒸熟而成,因此會比餈粑多些水氣,口感也更黏些。

甜燒白

有看官要問了,這不是道葷菜嗎?幹糯米什麼事了?咱掀開燒白看「打底」,是不是有糯米呢?雖然看似簡單,主料是肥厚的五花肉,肥而不膩的五花肉中夾著厚厚一層紅豆沙,但卻是真的入味三分。五花肉蒸得酥軟,豆沙的甜和豬肉的香相互交匯相融,吃膩了肉再來上一口糯米飯,甜軟清香,堪稱點睛之筆。在壩壩宴的桌子上,這道菜從來都是一上桌就被搶得精光。

醪糟「咔咔湯圓」

醪糟的原料就是糯米,而「咔咔湯圓」實際上用普通話說就是「坨坨湯圓」。重慶人吃湯圓講「撇脫」,從和好的糯米麵團上隨意地揪下長的、方的、圓的小塊扔進滾水中煮,煮熟的湯圓裝進碗中,澆上一大勺醪糟甜湯,就是一碗解膩又美味的坨坨湯圓了。通常在年節的時候吃還要臥一個荷包蛋,吃完湯圓吃蛋,最後再一口氣喝下暖暖的甜湯,這一頓也就吃巴適了。

如何?單單是就以糯米為主料,重慶人都能搗鼓出一整桌的宴席來。這裡巴叔還想起了小時候的早餐標配——糯米糰+豆漿,那身體裡面藏著根小油條,身上裹著一層黃豆粉的糯米糰糯嘰嘰的,香甜無比。可惜現在只能在偏窄小巷和老街區裡去尋覓其影子了,真心希望現代化的城市裡多保留下這些兒時的味道,畢竟,新年裡我們又大一歲了……

相關焦點

  • 給四川人一把糯米,他們能還給你一桌子小吃!
    而不管是涮火鍋還是吃串串,桌上最少不了的小吃一定是紅糖餈粑和冰粉。吃川渝火鍋必點紅糖餈粑 | 微博@YOOOOOMA但其實除了紅糖餈粑,四川還有不少五花八門的糯米製成的小吃呢!今天我們不妨由此入手,來看看圍繞糯米這一樸實無華的食材,好吃嘴的四川人都能玩出什麼花樣。
  • 給客家人一把糯米,他們能還你一桌小吃
    客家小吃是主食的延伸從歷史傳承來看它的首要用途是充飢所以大多是米製品其中又以糯米製作的小吃居多今天圍繞糯米這一樸實無華的食材看看客家人都能做出什麼花樣煎圓(煎堆)煎圓用糯米粉揉成形,裹上一層芝麻,油炸而製成,是客家人傳統的自製年貨,取意「團圓、圓滿
  • 武漢小吃系列一~五合集,重油燒麥、豆皮、糯米雞、米粑粑、面窩
    武漢小吃系列一——五,寫了重油燒麥、豆皮、糯米雞、米粑粑、面窩,我做的可能不算百分百完美,但你跟著我的步驟一步一步做肯定能成功,味道絕對秒殺大多數早餐店的小吃。寫出來的時間不算很長,已經有一些朋友給我留言說做出來很成功,感謝我等等。看到這些留言我很開心,能讓更多的人了解武漢美食並喜歡武漢美食是我的初衷,也希望我能努力堅持下去。
  • 扒一扒,對於這些小吃,你都了解嗎,快快來看!
    姜撞奶是一種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特色傳統甜點小吃,以薑汁和牛奶為主要原料加工製作而成的一種甜品,口感滑嫩,風味獨特。姜撞奶主要是依靠薑汁和牛奶在一定溫度範圍(40度-100度)內發生化學作用,其他姜撞奶圖片 使牛奶凝固製作而成。傳統的製作方法中撞的步驟是為了讓牛奶的溫度稍微降低,使成品口感更好。
  • 教你用糯米粉做這小吃,不用揉面,攪一攪,上鍋蒸熟就能吃,簡單
    教你用糯米粉做這小吃,不用揉面,攪一攪,上鍋蒸熟就能吃,簡單。今天來和大家分享一款在上海街邊排隊都難買的小吃——蜜豆紅薯米糕的做法。【做法】:1、首先準備好所需要的食材:粘米粉就是大米粉,沒有的話可以全部用糯米粉來做。2、接下來,用錫紙將慕斯圈的底部包裹住,再放入蜜紅豆,用勺子將紅豆壓實,(錫紙我包了2層,這樣更加牢固些)。
  • 閩南特色小吃:糯米粿
    糯米粿是我們這邊逢年過節才會做的一種糯米製品,原材料就是糯米,花生和糖,口感甜,糯,香,也有的把花生換成綠豆,但口感通常是鹹的。這種糯米粿上面基本會有印記,通常是兩種:烏龜印和桃印。每次基本都要做好多,這樣才夠送給親戚朋友品嘗。
  • 消失的歇後語:現代的重慶人啊,你還知道「貓抓餈粑」的意思嗎?
    重慶方言生動有趣,不僅在語調的韻律上,而且在巴渝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刻有寓言。有學者指出,重慶寓言的結構雖然簡單,但所指的內容卻十分到位,將重慶人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每一句寓言都是城市歷史的縮影。但在普通話普及和方言衰落的時代,許多寓言逐漸被遺忘。你知道下列寓言的意思嗎?
  • 一雙皮鞋賣到8.8萬元 用糯米粘底穿20年不漏水
    他製作的皮鞋,最貴的一雙賣了8.8萬元。他的製鞋手藝是璧山區區級非遺,目前正在申報市級非遺。 劉培華的製鞋手藝成為非遺的「秘笈」,是他用糯米為鞋子粘底,穿20年都不會漏水。他手中拿著鞋幫和鞋底,用線不停地縫合:用力將鞋底壓緊,拿起錐子鑽一個洞,輕輕一拉,線便鑽到另外一側。 由於常年用力壓鞋,他的拇指關節嚴重變形,成了一個半圓形。遇到鞋面不光滑的地方,他還要拿起小錘子,輕輕錘平。 老劉面前是一張桌子,這上面放的全是他的「寶貝」:縫鞋子用的線、做皮鞋的鞋邊、刷子以及各種剪切工具等。
  • 重慶人的一天都些吃什麼?全部弄清楚才叫老重慶人!
    說到重慶的美食,種類實在是太多了。   近到中國各大菜系佳餚,遠到全球各個國家的美味。   但是,最具特色的當屬重慶本地美食。   既然來到重慶,講究的就是入鄉隨俗,看看老重慶人一天之中都吃些什麼?
  • 1碗糯米粉1瓶奶,教你做好吃的「糯米粑粑」,一上桌便遭瘋搶!
    糯米粉是我們平時除麵粉外經常會用到的一種粉質,像做青團、湯圓、炸米果啥的就會用到它,今兒小編要用糯米粉教大家做一道比較新鮮的小食,就是「糯米粑粑」,雖說糯米粑粑這種小吃咱平常也煎得多,但是小編今天要做的粑粑和平常咱吃的餈粑有些不一樣,從裡到外都有很大區別。
  • 白糕是特色的小吃,天然的糯米清香,很多人都很喜歡吃
    白糕是一道很有特色的小吃,很多人都很喜歡吃白糕,甜甜的,糯糯的,吃起來又不膩人,是一款非常不錯的小點心,它是用糯米或者大米泡漲後,再用石磨推出成細面,並採用自然發酵的方式發酵,最後用蒸籠蒸熟食用·其味是天然的糯米清香,甜中有回味,老少皆宜·。白糕專用什麼米?
  • 中國傳統特色小吃,十大名小吃排行榜
    一、重慶小面 重慶的另一個特色,重慶小面。重慶小面製作簡單,又因為鮮香麻辣的口感頗受大家的歡迎,所以重慶小面也出現了大大小小的連鎖店,這些連鎖店帶著重慶小面走出重慶,讓全國各地的人們都認識了它並愛上了它,在它剛剛出現在街頭時,不大的店面裡就滿滿當當都是人,很多喜歡吃辣的人就像是找到了知己,不怎麼愛吃辣的人也想感受一下這種刺激,所以重慶小面一度風靡。
  • 我家糯米從不煮粥,一蒸一拌一炸,外香酥裡軟滑,每次做一鍋不夠
    導語:我家糯米從不煮粥,一蒸一拌一炸,外香酥裡軟滑,每次做一鍋不夠我家糯米從不煮粥,一蒸一拌一炸,做成糯米雞,外香酥裡軟滑,每次做一鍋都不夠家人吃,糯米作為我家餐桌上常會出現的一種,能夠經受得住多種的烹飪,做成多種黏性小吃,八寶粥、糯米餈、醪糟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 教你用糯米粉做小吃,外酥裡糯,攪一攪,烤熟就能吃,新手零失敗
    教你用糯米粉做小吃,外酥裡糯,攪一攪,烤熟就能吃,新手零失敗。之前教大家用糯米粉做了皮薄餡大的雪媚娘,小夥伴們都覺得很簡單也很好吃,今天小編繼續和大家分享一款用糯米粉做的小吃,同樣簡單又好做。它就是外酥裡糯的奶香烤年糕。
  • 最好吃的4種糯米小吃,軟糯可口的餈粑上榜,你最喜歡哪一種?
    小編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大家知道大米和糯米的區別嗎?對於經常做飯的人來說,當然是非常的簡單了,不過,對於廚房小白來說,那應該是非常的困難吧。其實大米通常被用來被烹飪成米飯,粒粒膨大而散開,黏性小;而糯米一般被做成糯米飯,膨脹不多,但黏性大。
  • 這12款老北京特色小吃,老味道老情懷,哪一款是你的最愛?
    中國地大物博,每一個城市都有它特色的小吃,北京更不例外。從宮廷糕點到民間小吃,每一款都有其獨特的風味。小編今天就帶大家看看這12款北京特色小吃,有沒有戳中你的味蕾呢?吃了之後一整天都舒坦了。05艾窩窩這款小吃可能一些人沒聽過,但是看到小吃本身,你就一定吃過。
  • 最受歡迎的4種糯米小吃,又軟又糯的麻球上榜,你最喜歡哪一個?
    當然,不同的地區因為飲食習慣和飲食文化的不同,所擁有的美味小吃也是不一樣的。說起美味小吃,估計大家能數落上一天一夜,像臭豆腐、鐵板魷魚、烤串等。不過,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幾種最受歡迎的糯米小吃,一起來看看吧!麻薯提到麻薯,想必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畢竟在超市裡面有很多賣這種小零食的。
  • 全員地攤時代來襲,重慶人擺攤賣什麼最合適?
    熨鬥糕是一種南方風味糕類小吃,米粉漿加入雞蛋、白糖、蜜桂花等後,再裝入專制的烙碗內翻烙至金黃色。重慶各大媒體都曾報導過這個小攤位,攤位雖小,承載的卻是一代重慶人的回憶。擺攤,也是一門學問。和南方的糯米糰不一樣的,重慶街邊的糯米糰都是糯米裹上黃豆面和油條,而且一般沒有專門的門面,就在街邊支一個小攤兒。
  • 迎新年,想回家吃媽媽做的這一桌子飯菜
    安徽蕪湖,新年過節回家,媽媽準備了這一桌子飯菜,你看,有你喜歡吃的菜嗎?我家和妹妹一家人在媽媽家聚餐,家人們在一起燒了這一桌子好吃的家常菜,天冷了,火鍋必須有,這些都是火鍋的各種燙菜,有蛋餃、豆腐圓子、糯米圓子、豆腐圓子、煎豆腐、黃花菜和木耳、八寶菜、滷口條(就是豬舌條)。
  • 重慶賣了25年的糯米糰!鹹甜可口,超級美味
    沒錯,今天我們「毛起吃」打卡的就是這家在重慶賣了25年的網紅糯米糰!一口能吃出童年回憶的糯米糰!5元一個堅決不漲價!在重慶的第四天,我們對重慶這座城市的複雜地理環境真的「折服」了!不僅要爬坡上坎,稍不注意還走錯路,在經歷了好幾位熱心的重慶市民的指引下,我們總算是找到了這家開在一個小區大門口的「網紅早餐」!老闆就是一對中年夫妻倆,在這小區大門旁擺攤一擺就是25年,每天早晨都會在7點半準時出攤,多年來風雨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