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客家人一把糯米,他們能還你一桌小吃

2020-12-20 搞頭王

客家小吃是主食的延伸

從歷史傳承來看

它的首要用途是充飢

所以大多是米製品

其中又以糯米製作的小吃居多

今天圍繞糯米

這一樸實無華的食材

看看客家人都能做出什麼花樣

煎圓(煎堆)

煎圓用糯米粉揉成形,裹上一層芝麻,油炸而製成,是客家人傳統的自製年貨,取意「團圓、圓滿」。油炸食品耐保存,成為梅州客家人極為鍾愛的小吃及逢年過節必不可少的待客上品。

鹼水粽

鹼水粽是客家地區知名的小吃,在端午節到來之前,家裡的老一輩人都會包鹼水粽,以此迎接端午節的到來。一般直接蘸著白糖吃,吃起來帶著淡淡的甜味和糯米的清香。

砸粽(炸粽)

客家話的「砸」是壓的意思,顧名思義,砸粽是壓制而成的,把糯米飯放在木格子裡壓實,形成磚塊狀,再切成小方塊,放在油鍋裡炸,當砸棕變得外焦裡嫩且顏色金黃時就可以吃了。

餈粑

餈粑有多種做法,有的在搓餈粑的過程,將白糖、花生米、芝麻等碾成粉末塞進圓團內下油鍋煎炸,吃起來香甜滿口,鬆軟柔韌,別具滋味;有的先將花生米、芝麻碾成粉末和上白糖或黃糖入鍋熬煎成糊狀,然後把餈粑倒入糖糊中不斷翻動,直到餈粑全身粘滿糖糊就能食用了。

甜粄

客家人過年,有不蒸甜粄不過年一說,客家人過年的甜粄必須保留一部分到二月初二,在初二當天將甜粄切成小塊用油煎來吃「謂之撐腰骨」(因農曆二月份是春種春播的開始),意味著將進行緊張勞動了。

紅桃粄

紅桃粄,顧名思義是紅的,由糯米、粘米和紅曲作成。粉嫩的紅桃粄寓意吉祥,嫁娶、搬遷等喜慶日子裡總會見到它的身影,過年過節走訪親友總會帶上成對的紅桃粄贈送親友。

釀粄

客家人的祖先從北方遷移過來,懷念北方餃子的味道,可那時候客家地區沒種小麥,沒有麵粉,製作不了餃子,便用糯米粉混合粘米粉,製作成粄皮,然後像包餃子一樣包入餡料,就成了今天的釀粄。

雞頸粄

雞頸粄是客家先祖們,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利用家常食材「七分糯三分粘」的米粉比例,創造出的美味,是客家人在節日裡宴請親友的佳品。因外形跟雞脖子特別相似,所以取名為雞頸粄。

湯圓

客家湯圓也叫「圓粄」,客家人把製作湯圓,讀作「挪(搓)圓粄誒」,舊時,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挪圓粄」,寓意為「團團圓圓」。客家湯圓的配料中,糯米佔了大半,所以更Q彈、更耐嚼。

當然客家的糯米小吃

還有許多

這都要歸功於勤勞的客家人

是他們的辛勤付出

才有了這麼多美食

相關焦點

  • 客家人過年都吃什麼,一桌15道菜這碗小吃遭哄搶,一人吃一大碗
    客家人過年都吃什麼,一桌15道菜這碗小吃遭哄搶,一人吃一大碗。過年期間,很多地區都很追求吃好幾天的年菜,這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根本吃不起,但喜歡自製小吃的客家人就很嚮往,到了年初八都跟人家吃年夜飯一樣豐盛,一到飯店都是一大桌子菜,客家人追求的菜餚也很有特色,其中這道菜很多人沒有吃過。
  • 給四川人一把糯米,他們能還給你一桌子小吃!
    而不管是涮火鍋還是吃串串,桌上最少不了的小吃一定是紅糖餈粑和冰粉。吃川渝火鍋必點紅糖餈粑 | 微博@YOOOOOMA但其實除了紅糖餈粑,四川還有不少五花八門的糯米製成的小吃呢!今天我們不妨由此入手,來看看圍繞糯米這一樸實無華的食材,好吃嘴的四川人都能玩出什麼花樣。
  • 給重慶人一把糯米,他還給你一桌子小吃?
    糯米對於重慶人來說,不僅僅是生活常見品,還可以是創造重慶小吃的原材料。往八一路好吃街上隨便一走,嚯!好些個精美的重慶小吃都是源自對糯米的再創造。外地人說:「給重慶人一把糯米,他能還你一桌小吃!」尤其到了臘八,臨近新春時節,各種各樣的糯米元素充斥著重慶人的餐桌,其中肯定有你曉得不和曉得的,和巴叔一路看看去!紅糖餈粑重慶人說「貓抓餈粑,脫不了爪爪」就是指的紅糖餈粑,黏性大,有嚼勁,軟糯十足,吃重慶火鍋的必點小吃之一。
  • 客家人都愛吃的特色小吃,全程不用一滴水,涼了才好吃
    對於吃貨來說,只要有空閒的時間都會想到吃,不止是外面所賣的小吃,其實很多客家人特製的小吃也是非常有名氣,從古至今都只在客家當地常見,老人小孩都愛吃的這道小吃,做法簡單,關鍵口感也比平時所吃到的美味來得更好吃,營養很豐富。客家人都愛吃的特色小吃,全程不用一滴水,涼了才好吃。
  • 客家人過年最愛吃的傳統小吃大全,你都吃過嗎?!
    角仔角仔,又叫油角,以前在過年的時候,幾乎每家每戶的客家人都會有,是用來招待客人的過年食品。角仔的形狀像「荷包」,亦即錢包,取其錢包飽脹的好兆頭。小編還記得,油角還分麵粉角和糯米角,麵粉角口感較脆,糯米角較韌,你家做的是哪一種?
  • 百吃不膩的客家小吃,沒想到比肉還好吃,全部吃過的是正宗客家人
    導讀:百吃不膩的客家小吃,沒想到比肉還好吃,全部吃過的是正宗客家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了解過一些客家美食,其實大家總是吃同樣的美食有些時候也會覺得有一點厭煩,有些好吃就算了但是吃到不好吃的就會讓自己的心情特別的糟糕,所以說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說一些新鮮的味道
  • 客家菊花糕:香甜軟韌的美味菊花糕,屬於客家人獨有的甜品小吃
    畲江的菊花糕從面世到現在也已經有了上百年的歷史,經過了那麼漫長的歲月,畲江菊花糕依舊活躍在客家人的生活之中,並且是客家人送禮的首選佳品,一塊塊小小的菊花糕,也蘊藏著客家人的感情,見證著客家人的發展歲月。客家畲江菊花糕的與其他的菊花糕有著明顯的區別,大多數的菊花糕都是更像一道點心,口感是比較鬆軟或者酥化的。
  • 它是客家人喜歡的一種小吃,外形有點像缽仔糕,讓人吃了還想吃!
    無論是地道梅州人,還是梅州過客,客家小吃中總有一款令你回味無窮。說到「粄」字,吃粄食的梅州人比較多。粄是梅州米食中的特色,類似於閩語所說的"粿"。喜歡吃大米的梅州人,創造了好多讓人慾罷不能的誘人米食,梅州人統稱為「粄」。有一種小吃,想必梅州無人不知,那就是咱們客家的味酵粄啦!
  • 豬腸糕,沒有豬肉也沒有豬大腸,是客家人中秋佳節的必吃的甜點!
    它只是一種用糯米粉加糖壓製成形似豬大腸的小圓柱圓形糕點,香甜柔韌,是客家人中秋佳節的必備甜點。「豬腸糕」是客家的傳統小吃之一,口感清香可口,柔軟有嚼勁,好吃不粘不膩。以前是梅州地區客家人中秋佳節必備的小點心,現在不過節也常吃。中秋節是中國人們的傳統佳節,自古有吃月餅、賞月的習俗。
  • 客家人有一百種方式吃粄(ban)
    並不是所有的粄都用米漿製成,也不一定都能當飯吃,如「仙人粄」,用仙草做成的甜品,在夏天的時候食用。 ▲客家人讓我們看到,對待食物要真心誠意才能有無限美味。圖為仙人粄 客家人為什麼愛吃粄?客家人於是便做起簸箕粄。這樣算來,這簸箕粄也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客家人,早在秦朝就開始從中原南遷,來到閩贛粵交界的山區安家樂業,形成了最初的閩西、贛南、粵北三個主要的居住地,現在主要聚居在梅州、惠州、贛州、汀州四地。他們遠離了中原的戰火,卻也不得不面臨惡劣的生存環境,這裡山多地少,瘴氣繚繞,還得和當地「土著」居民爭奪資源。圖為客家地區特有的圍屋。
  • 客家糯米酒煮荷包蛋,客家人做月子的必備食材,營養豐富!
    孕婦坐月子期間,我們客家人必不可少的食材就是糯米酒煮荷包蛋。這個食材好處就是:雞蛋增加孕婦體內蛋白質,糯米酒通經絡活血。使孕婦能儘快產後復原。食材:雞蛋,糯米酒,姜、水、油。第一步:食材要求:雞蛋最好是自己家裡養的老母雞生的雞蛋,營養豐富,糯米酒要求是自己釀造,都是客家人自己鐘的糯米,保證了糯米酒香味,糯米酒釀造好了還要放冰糖,這樣喝起來不燒喉嚨,有甜味。姜:必須是客家人的窖藏老薑,一年以上,這種姜能驅寒祛溼,增強孕婦體質。
  • 客家人的甜粄故事——嚼出生活的香甜美滋滋……
    客家甜粄年糕,客家人叫甜粄,味甜柔韌,兆新年甜蜜不斷,好運連綿!你可知道,厚磚一樣的客家甜粄,真的可以嚼出生活的香甜味!只願天下人的生活都像咱客家甜粄一樣甜甜蜜蜜、紅紅火火。客家春節的「年味小吃」很多,像煎粄、釀粄、炸蘿蔔板等油炸小吃,這些粄類平時也是常見的。然而有一種粄類在過年時候才出現,它的味道在此時會香溢十裡。最具年味的粄類代表——甜粄,或許因為只在過年時候才有的獨特,相比於其他粄類有著更特殊的含義。客家人過年,有「不蒸甜粄不過年」之說。
  • 「客家十裡不同音」,但徐是客家人常見的小姐
    他們發現糯米產生的澱粉黏糊糊的,不易消化,可以長時間食用而不感到飢餓。於是,在這個時候,小威出生了,作為小吃在路上,支撐著客家人工作。艾艾是一種清明。在江浙兩地看到艾或「青團」,其中有些是相似的。青團,小而緊湊的形狀,基本上是一個小球的形狀,艾是厚的許多。
  • 尋找客家年味|煎炸蒸煮 客家傳統小吃嘗遍年味
    據小餘的外婆介紹,兩種米粉的比例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調整,糯米粉與粘米粉的比例一般為:4比1、3比1或7比3,「喜歡軟,糯米粉就多一些;喜歡硬,粘米粉多一些,孩子們喜歡軟的多一點,所以我會放多一些糯米。」老人總是不忘惦記著兒女孫輩的喜好,一輩子都在為他們操勞著。
  • 客家小吃煎圓,酥脆可口,吃貨的最愛
    客家小吃煎圓, 酥脆可口,吃貨的最愛說起小吃,各位吃貨同志們是最有發言權的,而小吃界的扛把子那也非客家的小吃莫屬啊!客家小吃中最富心思切有年味的就屬煎圓了。它帶給我的不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心靈上的慰藉。
  • 客家人的甜粄
    李雄金 攝 顧曉 記憶中的年味從碾糯米開始,從對甜粄的期待開始。 小時候,每到春節前,奶奶便早早吆喝著陪她一起去離家不遠的碾米廠碾糯米。天還沒亮,我一邊嘟囔著「碾米廠還沒開門呢」一邊不得不睜著迷朦的眼睛下床穿衣戴帽,幫奶奶把滿籮筐的糯米谷挑上。
  • 客家人為何叫做客家人?他們從何而來?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客家人創造了獨屬於他們的文化和信仰,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客家民系的發展。在章炳麟《新方言·嶺外三州語》中記載到:"廣東惠嘉應二州,東得潮之大阜、豐順,其民自晉末逾嶺,宅於海濱,言語敦古,與土著不相能,廣州人謂之客家。"客家人是中華漢族中特殊的一支,在學術界經過了充分討論之後,目前已經達成共識,客家人是漢族中的一個民系,是中華漢族在特定的時空中形成的一支重要的特殊民系。
  • 廣西特色小吃五色糯米飯,好吃顏值還高!
    大家都吃過糯米飯,那你吃過五色糯米飯嗎?五色糯米飯是壯族地區的傳統風味小吃,俗稱五色飯,又稱烏飯、青精飯或花米飯,因糯米飯有5種色彩黑、紅、黃、白、紫而得名,是壯家人用來招待客人的傳統食品。壯家人把五色糯米飯看作吉祥如意、五穀豐登的象徵。
  • 客家人當早餐在吃的傳統糕點,Q感十足做一盤吃兩頓,好吃不上火
    許多食客都非常嚮往吃的一些糕點美味,在眾多食客品嘗起來也是一樣會感到很熱愛,這款糕點看著很簡單,裡面所含有的營養成分卻不是很多,對於吃過的人也一定會愛上這種口感,加上的各種食材也是非常好吃,成為客家美味傳統小吃。客家人當早餐在吃的傳統糕點,Q感十足做一盤吃兩頓,好吃不上火。
  • 客家人從哪裡來?他們是中原人嗎?你的祖先是客家人嗎?
    顧名思義客家的含義不外乎「外來移民」,他們主要分布於廣東、江西與福建交界處,但來源至今爭議不斷,比如歷史學家羅香林認為,客家人就是古代中原移民的後裔。除此以外,遺傳學則認為客家人是古代中原移民與當地少數民族不斷融合形成的民系,還有學者認為客家人是中原移民與古越人混合後產生的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