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有人問怎麼過年才有年味?眾網友的答案是:一年不買衣服,每月只吃一次肉,除夏秋外不吃水果,放棄手機,網絡,高鐵,和親友寫信聯繫,不看任何娛樂節目,每周只休一天,還要早起做家務。然後過年你會發現穿新衣服很開心,敞開吃魚肉果蔬很幸福,親友團聚好熱情,春節晚會真精彩,假期睡懶覺超級舒服。
但小編覺得
春節一定要做這些傳統食物,才有年味!
角仔
角仔,又叫油角,以前在過年的時候,幾乎每家每戶的客家人都會有,是用來招待客人的過年食品。角仔的形狀像「荷包」,亦即錢包,取其錢包飽脹的好兆頭。小編還記得,油角還分麵粉角和糯米角,麵粉角口感較脆,糯米角較韌,你家做的是哪一種?
製作方法:
1、要和面,先將麵粉加上雞蛋、把和好的麵團碾成薄片,用圓型玻璃茶杯作為角仔皮模具,做成一片片圓型角仔皮。
2、做餡料,用炒熟的花生米(碎的),加入白炒糖、炒熟的芝麻,摻勻攪在一起,逐片放進餡子包成半月型角子,圓邊捏緊並扭上花紋。
3、放進鍋裡炸成金黃色,一個個美味的角仔就出來了!
米餅
米餅是以大米為原料,經浸泡、制粉、壓坯成型、烘乾、等操作而加工成的糕點,一手拿棍子,一手拿餅模,那種敲打的聲音最為懷念。
媽媽揉粉團的時候你偷吃過嗎?加入了花生仁,芝麻等佐料的粉團,一般還沒成形就直接拿起偷吃了!
蛋散
蛋散,客家特色小吃,是以麵粉、筋粉、雞蛋和豬油等搓成落油鑊炸,炸到淺黃色時便撈起。
製作方法:
1、將麵團擀薄,切成長方形。
2、用刀子早中間劃開三條線,請注意長短的區別;
3、在中間的三條被剪開的口子,將其中的一條邊穿過中間的長口子即可。
笑棗
笑棗為圓球形,實心,外粘芝麻,表面有一裂口,笑棗因其經油炸後上端裂開而得名。笑棗香甜暄酥,十分可口,是春節必備年貨之一。
炸芋丸
客家炸芋丸是人們在春節、七月半、八月半的應節美食,炸芋丸具有「酥、香、脆」的口感,吃後回味無窮,如今已成為尋常百姓家的日常美食。
蝦片
蝦片,一種客家膨化食品。年貨精選,有紅白黃等顏色。
牛耳公
「牛耳公」,顧名思義,因其外形與牛的耳朵類似而得名,是客家傳統小吃,也是客家人逢年過節必不可少的一樣食品。
油果
油果,又稱油餈、煎堆。分甜鹹兩種口味為主。逢年過節必備小吃。不過現在平時街上也有人賣了,變得越來越普通了。
黃粄
「黃粄」是梅州地區傳統小吃,當地人每年春節家家戶戶都做黃粄招待親友。黃粄在興寧、平遠常見,目前興寧的黃粄製作技藝已作為傳統技藝被列入梅州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除了這些,你家還做過哪些特色小吃?底部留言和大家分享一下吧!快過年了,趕快回家親手做一款熟悉的味道吧!
圖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