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內向還是外向的人?其實有四種不同類型的內向

2020-12-11 車盤點

內向和外向這個話題已經討論了不知道多少次了,那麼你認為你是一個內向的人呢還是一個外向的人呢?想想以下情形你會怎麼做,自然就可以知道你屬於內向還是外向。想像你和一大群朋友出去吃晚餐,你會是引導話題的人嗎?去KTV裡面唱歌的時候你會勇敢的唱幾首嗎?或者你願意單獨陪你的朋友一晚上或者你一個人看一晚上的書嗎?

內向

外向其實有很多組成部分,外向的人更健談,更自信,更喜歡尋求興奮,並且擁有一些更積極的情緒。另一方面,內向的人在社交中會更安靜,更保守。不過害羞和內向不同,內向者只是在社交的場合會感到害羞而已。

工作

內向其實分為4種類型,2011年韋爾斯利大學的心理學家提出4中不同類型的內向者。分別是:社交內向,思維內向,焦慮內向,抑制內向。四種類型的解釋分別為,社交內向者更喜歡花時間獨處或者擁有自己的小群體。思維內向者更傾向於內省和周到的人。焦慮內向者是那些社交場合中比較好修敏感和自我意識的人,抑制內向者更傾向於輕鬆的活動並且不追求刺激。那外向的人比內向的人更快樂嗎?

獨處

心理學家發現,外向者確實會有更積極的情緒,但同時發現,有許多內向者屬於快樂型的,比如他們在研究快樂的人中,發現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屬於內向者。美國作家蘇珊凱恩的書中《安靜:內向者的力量》,就表明外向者能夠鼓勵小組工作,這是外向者擅長的,但是內向者更有創造力,她建議內向者成為管理者,這樣使得員工有更多的自由去獨立完成任務,並且內向者能夠關注更加整體的成功。儘管外向者在社會中受到更多重視,但內向者有點也很多喲!外向和內向合在一起是什麼呢?

分類

內向加外向以後分為5中性格特性:外向型(與內向相反),適合性(利他主義和對他人的關注),責任心(如何負責和組織),神經質(經歷負面情緒),對經驗的開放性(包含想像力和好奇心),除去普通的外向分類和內向分類,以上5中新分類你認為你是屬於哪一種呢?

相關焦點

  • 人為什麼有內向和外向之分,內向就是不好的?
    這種情況通俗的話說,其實每個人內向也好,外向也好,其本性中,都是有兩個人格組成的:一個是外向的,一個是內向的。那麼既然如此,內向和外向,其根本的原因是什麼呢?既然都是兩個反向人格構成,為何會有內向和外向的區別呢? 在這兩個人格中,一個是主要的,一個是輔助的。
  • 內向和外向只是性格特徵不同,內向並沒什麼不好
    袋鼠跳走,螃蟹橫行,而向日葵則喜歡迎著太陽,世界這麼大,物種成千上萬種,而人更是千變萬化。雖然世界上有近七十億人,但在我眼裡,人的性格就和指紋一樣,沒有完全相同的指紋,同樣沒有完全相同的性格。長久以來,人的性格大致劃分為兩種:外向和內向。
  • 有一種人,一半外向一半內向
    「那也就是說你其實是外向的,只是隱藏得很好而已。」「也不能這麼說,我覺得我介於外向和內向之間,有時候內向,有時候外向吧。」「一半外向,一半內向?」「可以這麼理解吧!」後來我仔細琢磨他的話,發覺很有道理,外向和內向的定義本來就不是太明確。
  • 性格內向和外向的人有什麼區別?
    關鍵是,很少有人會感到震驚,因為作為一個外向,健談的人,我也能應對劇烈的焦慮。這種反覆的反應使我開始思考,當涉及到人格類型時,我們社會有多少定型觀念,即我們對性格內向和性格外向的標籤。 在解釋它們時,經常會提出極端,而不是探索每個極端的深度。
  • TED精彩演講:你不必外向,其實內向的人更有潛力
    說到內向,有些人很苦惱。他們認為內向是一種弱點,他們不合群,他們害怕與別人交談,成為別人關注的焦點。我也是內向的人,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試圖讓自己變得外向,至少讓別人覺得你是個外向的人。例如,在面試中,或者在一些重要的場合,我讓自己看起來「外向」。
  • 遇到的人多了,那你喜歡和內向還是外向的人交朋友
    所以漸漸地,在自己心中就會知道哪些人是適合自己去交際的,哪些又是不適合自己的。在許多人口中,喜歡將一個人定位為外向或者內向。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你認為自己又偏向於和哪一類人交呢?外向型的人,總是給人帶來許多的歡樂。一個小型的圈子中,有那麼幾個外向型的朋友,總是會充滿了樂趣。即使是初次見面,碰到這樣的朋友也不會讓人感到尷尬。
  • 外向的人比內向的人更快樂?
  • 內向?外向?中間型
    「內向」和「外向」,這兩個詞最早是由心理學大師卡爾·榮格在20世紀20年代提出的,這兩個詞自提出以來就應用頗廣,也是MBTI
  • 「心理測試」測試你的性格是外向還是內向
    你的性格是外向還是內向?下面的6個中,你覺得(總覺得這個很像自己)的波浪是哪個?根據選擇,可以知道你性格的「外向」和「內向」的比例。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會用自己的意志帶領身邊的人走向成功。你可能看起來不近人情,但是你也能夠接受少數群體的意見。
  • 心理測試:根據選擇,知道你的性格是外向還是內向
    根據選擇,可以知道你的「外向」和「內向」的比例。下面的6個中,你覺得(總覺得這個很像自己)的波紋是哪個?好像被周圍的人認為是神秘的存在。 有時會被誤解,所以也傳達一下自己的意見吧。如果選擇②,「外向的3:內向的7」有點認生的你。 如果是初次見面的人,就會緊張凝固,一旦融洽了,之後就會變得越來越好。 想擁有廣泛的交友關係的願望本身,也許沒有達到那個程度? 享受舒適的、狹窄而深刻的關係就好了吧。
  • 成功的老闆,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
    、最外向的人。根據格蘭特的說法,這種情況「更有可能引發員工的挑戰,使領導者感到受到威脅」,這種情況被稱為「地位不確定性」。格蘭特指出:「如果你正在管理著一家披薩店,那麼你通常會把這當成你的全職工作,而你可能是在管理那些有著不同期望的高中生和大學生,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視你為實際的領導者。」
  • 性格內向 VS 性格外向
    「內向」這個詞通常被人們認為是一個缺點。「外向」的人似乎更受人歡迎。然而內向和外向並不是兩個非此即彼的選項,更像是一條顏色從淺到深漸變的色帶,色帶的一端代表內向,一端代表外向。我們每個人都位於這條色帶的一個點上,有的人更靠近代表內向的一端,有的人更靠近代表外向的一端。所以,其實我們每個人的性格中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內向和一定程度的外向,區別只在於哪個多哪個少而已。
  • 心理學:內向也分4種類型,你屬於哪一種內向?
    人們對內向者都一直有個誤區,他們總是以為,不外向的人就是內向,但事實並不是這樣。心理學上,內向者指的是心理能量來自於內心世界的人,他們往往需要通過獨處,沉思來回復自身的能量。外向者和內向者的外在行為完全可能一樣(比如社交型內向和克制型內向),只不過外向者通過社交補充能量,而內向者在社交中損耗能量。內向的人也並不是都一樣,他們也分為很多種類型,某位心理學家將內向者分成了下面4種類型。
  • 內向?外向?是什麼在影響著你的性格
    在我們的普遍認知中,外向的人偏向於能說會道,善於交際;內向的人就不善表達,羞於展現自己。人們常說,不同的性格適合不同的工作崗位,真的是這樣嗎?人的性格是由什麼決定的,受什麼因素影響?在生理層面,內向外向者最主要的不同在於多巴胺和乙醯膽鹼系統的差異。多巴胺能給人短暫而強烈的愉悅感,讓人更熱情衝動,而乙醯膽鹼的作用則更為溫和持久,讓人體驗到放鬆和滿足。多巴胺是大腦釋放的一種神經化學物質,會促使人去尋找外部的獎勵、刺激。而乙醯膽鹼系統的激活則會讓人有更多的同情心、反省力和情緒體驗。
  • 為什麼性格有內向外向之分,原因在於大腦中的它!
    在開始之前,我們先做一個小測驗,它可以快速測出你的性格類型。下面有2個列表,列表A和列表B,看看哪一組列表的描述和你更符合。你是哪種性格偏向,內向還是外向?確定了性格偏向之後,我們再來看看為什麼性格會有內向外向之分?為什麼有些姐妹或是雙胞胎有同樣的父母,在同樣的環境下長大,性格卻截然相反?
  • 性格內向的人與性格外向的人,兩者事業和人生的差距有多大?
    可以說,兩個不同性格的人就會擁有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性格積極奮進的人大致都會通過堅持不懈的信念而取得一定成就,性格淡泊名利的人也可以享受沒有太多煩惱的人生。說白了,現在人們的性格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內向的,一種是外向的。那麼,性格內向的人與性格外向的人,這兩者在事業和人生上的差距有多大?
  • 《內向心理學》:其實自己並不孤獨,這個世界需要內向的你
    假如你是一個外向者看了西爾維亞·洛肯的《內向心理學》這本書以後,我相信你會對內向者有更深刻的認識。每一個內向的你會意識到其實自己並不孤獨一、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內向和外向有心理學家研究表明,這世上根本沒有絕對的內向和外向型人格。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測試,他們把內向和外向的程度用一個性格分數測試表來表示。從1開始是內向到100分的外向。
  • 內向與外向就差一個面具
    曾經看過一則故事,在一節心理諮詢課上,老師讓每個人做自我介紹。其中有一個顫巍巍地說,我性格內向,不過我會改的。老師反問一句,為什麼要改呢?內向和外向只是人的一種與生俱來的特性,就像有人天生喜歡異性,有人喜歡同性。我們不能夠帶著有色的眼鏡去看待這些不同的氣質。
  • 內向是對內向者的保護,外向是對外向者的獎勵
    其實我覺得這非常難,把自己從內向的人變成外向的人,除了神經元重新組合或者基因突變,否則我覺得這是一生都無法完全實現的願望——曾經看過這麼一條新聞,一小夥子不小心從自家樓上墜樓了,獲救並康復以後,性格大變,從前非常內向,後來忽然就變成了一個開朗外向的人——這種如同神話般的操作,不知道在現實生活中發生的機率有多大,而且我們萬萬不可嘗試
  • 心理萬象:內向的人很孤單嗎?外向的人為什麼有時感覺很孤僻?
    —、不能用內向和外向判斷一個人的性格,人都是內外合一的。把身邊的人說成是內向或者是外向,其實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人都是內外合一的,也就是性格中既包括內向,同時也有外向的成分存在。只不過是他展現和表達的東西根據環境的變化而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環境和氛圍中才有了內向和外向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