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媽媽丟了,不喜歡媽媽在家,爸爸媽媽是不好的人」

2020-12-16 騰訊網

作者:尖尖角(爸媽進化論主筆)

《告訴世界我可以》節目中,6歲小甜心紫萱說「真媽媽丟了,不喜歡媽媽在家,爸爸媽媽是不好的人」,讓整天圍著她轉的全職媽媽泣不成聲。

紫萱媽媽給孩子報了10個輔導班,才6歲的孩子,日程表比大人還滿。

關鍵是那些唱歌、跳舞、主播、模特的輔導班,紫萱並不喜歡,唯一喜歡的畫畫,還被媽媽說畫的不好。

6歲的孩子,媽媽已經開始幫她打造「優質好朋友的圈子」了。

紫萱的生日聚會上,媽媽全程安排,甜心只是按媽媽的要求背一下主持詞。

6歲的孩子,本應是向父母撒嬌的年齡。父母也本應是孩子最愛的人。

父母對孩子的付出,不是孩子不領情,而是父母的愛,有些是「假愛」,是披著「真愛」外衣的「假愛」。

這份「假愛」,讓孩子想逃離。

《為何家會傷人》這本書,是著名的心理諮詢師武志紅老師在豆瓣上排名第一的代表作,豆瓣評分8.2分。

書中總結了2006年的6個愛的謊言,其中前三個謊言是關於親子教育的,時至今日,這些謊言依然在家庭中上演。

武志紅認為:少數時候是意識層面的,是我們有意借用愛的名義,而行使欺騙之實,但多數時候是潛意識層面的,即我們並不知道自己在用愛的名義,而行使仇恨之實。

將潛意識層面的欺騙意識化,當我們意識到問題所在時,才能有改正的動力。

我們需要戳穿這些謊言,與孩子一起生活在真實的充滿愛的家庭中。

謊言一: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

作者並不否定父愛和母愛都很偉大,他的落腳點是:一個人不是有了孩子就自動成了好父母。

這樣的新聞層出不窮,而施暴者就是孩子的父母,父母的行為令人髮指。

「3歲女童被父母餵到70斤當吃播」的新聞,讓大家意識到,確實有這樣的父母,父母犧牲孩子的健康來賺錢,這樣的父母愛孩子嗎?

「遼寧撫順6歲女童被親媽及母親男友虐待,吃貓糧、跪搓衣板、針扎大腿、菸頭燙疤……」

面對男友對女兒的虐待,童童的媽媽作為孩子最親的人,竟然默許,默許就是縱容。

虐待孩子的父母是少數,生活中大多數父母是理智的。儘管大多數父母是愛孩子的,但他們愛孩子的方式以及他們給與孩子的,未必是孩子需要的。

父母要做的是,首先承認自己會有人性的弱點,會將自己人生的失敗、對自己人生的不滿意轉嫁到孩子身上。

當父母意識到這個問題時,父母愛孩子的問題,已經在解決的路上了。

謊言二:我愛你,所以你要聽我的

武志紅認為:以愛之名,父母要求孩子處處聽話,後果很嚴重:孩子喪失了生命的選擇權,沒有為自己而活,內心會更壓抑。極端的方式是自殺和殺人。

在知乎上,有網友控訴父母控制欲太強,導致她每天都很崩潰,甚至不想活了。事無巨細控制孩子的父母,真的讓孩子無所適從。

網友吐槽的這位媽媽,奪命連環call 也就算了,還要打電話給女兒領導。女兒戀愛了,必須按照媽媽的思路和男友聊天,關鍵是還要聊天截圖。

這樣控制欲強的母親,女兒的終身大事,一定是要她滿意的。

所以,這到底是誰的生活?到底是誰的人生?

事事必須聽從父母的極端案例是弒父弒母。華人留學生湯遠熙殘忍弒母,他透露「因為母親控制欲太強,無法忍受自己未來的命運被父母掌控。」

著名心理學家許添盛說,一切「問題」都根源於,父母用控制代替尊重,用命令代替啟發,用懷疑代替信任,讓孩子的生命找不到出路,找不到愛。

以愛的名義剝奪孩子的選擇權,處處替孩子做決定,父母感覺自己為孩子操碎了心。孩子感覺自己只是父母的一具軀殼,只是接受父母指令的機器人。

所以,武志紅呼籲:如果你真愛孩子,請尊重他們獨立空間,請放手讓他們自主選擇,請不要從精神上殺死他們。

謊言三:愛你,所以我們不分離

愛與分離,是人生的兩大主題。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更要與父母保持一定的距離。

表弟上初三時,他本可以吃住在學校。但是因為姨父剛去世,大姨精神上無法接受這種喪失和分離。

表弟讀書的學校離外婆家不遠,加上大姨平時就特別黏娘家,所以大姨堅持讓表弟走讀,她每天專職給表弟做一日三餐。

這種沉甸甸的愛,密不透風的愛,讓表弟很壓抑。

大姨動不動就說:「兒子,這一年你看我為了給你做飯,我都不去打工了。

你說早上喝粥吃不飽,中午的時候會餓,我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來給你擀麵條。你說,我當媽的,該怎樣付出,你才滿意?」

表弟說:「媽,你真的不用這樣做。你去幹活吧!我可以住校。」

大姨的理由是:「當媽的,一定要給孩子做好後勤保障工作。」

深層次的原因是大姨離不開娘家,離不開表弟,給表弟做飯,成為她冠冕堂皇住在娘家的理由。

中招考試,表弟考的不好,是情理之中的事。

把這些謊言揭示出來,是為了讓父母懂得「真愛」與「假愛」的區別。

當我們再假以愛的名義,來控制孩子或者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時,我們要警醒,要提醒自己,這是「假愛」。

父母要意識到自己真實的情感需求,是自己需要孩子,不要假借「孩子需要我,我是為了孩子好」之名。

前段時間,張靚穎發布了新歌,歌中全是自嘲和調侃,讓吃瓜群眾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莫過於「撕我這事,沒人比我媽強」,讓為人父母的我們很吃驚,也很心痛。

而陳薇院士對兒子提的兩個要求,讓網友直呼「神仙媽媽」。

她讓兒子娶自己喜歡的女人,做自己喜歡的事業。兒子感激母親「放養」的政策,以全A的成績和最優畢業生的身份畢業。

活得通透的父母,讓孩子聽從自己內心的選擇,而不是將父母的意願強加給他們。

養育孩子就是一個修心的過程。

父母小時候,也可能受過「假愛」的傷害,所以,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不斷與自己及自己的父母和解。

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是讓孩子在一個理性範疇內,從實踐中得到學習的機會,這樣就容易以接近客觀現實的方式來形容自己的邏輯,而非受他人思想的束縛。

讓孩子健康地成長,武志紅老師認為有兩個原則:愛與自由。愛,令關係親近;自由,令關係保持適當的距離。

愛,是孩子面對外部世界披荊斬棘的鎧甲;自由,讓孩子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擁有愛與自由的孩子,一生都會積極樂觀、勇往無前。

作者簡介:尖尖角,富書專欄作者,富書寫作營學員,常懷感恩敬畏之心,相信美好總會不期而遇,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

相關焦點

  • 「真媽媽」丟了,不喜歡媽媽在家,爸爸媽媽是不好的人
    《告訴世界我可以》節目中,6歲小甜心紫萱說「真媽媽丟了,不喜歡媽媽在家,爸爸媽媽是不好的人」,讓整天圍著她轉的全職媽媽泣不成聲。紫萱媽媽給孩子報了10個輔導班,才6歲的孩子,日程表比大人還滿。關鍵是那些唱歌、跳舞、主播、模特的輔導班,紫萱並不喜歡,唯一喜歡的畫畫,還被媽媽說畫的不好。
  • 「媽媽是假媽媽,真媽媽丟了!」聽女兒這麼說,媽媽哭得好委屈
    為什麼總說媽媽是假媽媽呢?真媽媽去哪裡了?——真媽媽丟了。你喜歡媽媽在家嗎?——不喜歡,因為媽媽不在家,我還可以玩一會兒。愛她,沒想到卻成為了女兒最討厭的那個人。這位爸爸和妻子卻認為,壓力大點哭出來就好了,學習哪有不累的。
  • 「爸爸媽媽,你們在哪裡啊?」女兒走丟,爸爸媽媽擔心死了
    和夏教師一起學習全天下沒有家長想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外面走丟,這是爸爸媽媽最擔心,最害怕的事。可這樣的事情卻時有發生。就在這個國慶長假的時候,我的一個朋友就講起了發生在她家裡的的一件揪心的事。媽媽對小嬌喊著,「別亂跑,會走散的!「可是小嬌完全沉浸在快樂中,根本沒有聽到媽媽的叮囑。小嬌在人群中鑽來鑽去,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媽媽,我要冰淇淋。「當她想吃冰激凌的時候,才發現剛剛一直跟在身後的爸爸媽媽,此時已經不見了蹤影。小嬌盯著每一個從她身邊經過的人看,依然沒有發現爸爸媽媽的身影。「爸爸媽媽,你們在哪裡啊?」
  • 丟了爸爸又丟媽媽,還有一對「馬大哈」父母連兒子走丟了都不知道...
    那邊是「我的孩子沒丟跟他媽媽在一塊呢 」不,警察同志你等會,「天氣這麼冷,這麼小一個孩子獨自走在濱海大道上哭著找爸爸媽媽,附近也沒人,我不放心只能送來請你們幫忙了……」「你叫什麼名字呀?」「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知道嗎?」
  • 當媽媽不在家的時候——《不會唱歌的獅子爸爸》
    而且爸爸的睡眠質量更好,身邊有個呼呼大睡的爸爸,給臥室裡形成了更好的睡眠的場域,娃娃也容易睡得更熟。跟媽媽比起來,爸爸在育兒方面確實是「新手」,但正是因為帶娃的方式不一樣,加上爸爸更願意動腦子思考,也更敢於大膽嘗試,因此形成了很多解決問題的「爸爸高招兒」。
  • 女兒第一次來月經,媽媽打工不在家,爸爸的做法真暖心
    因為,這是一個敏感的話題,讓人難以啟齒。01一名女孩第一次月經的經歷我首次來月經的時候,自己並不知道。媽媽去外地務工了。平時就跟爸爸在家,剛發現時,以為得了什麼癌症,開始胡思亂想。比如會不會很快離世?我不在了,爸媽會不會很難過?他們怎麼辦呢?亂七八糟的事在腦海裡閃現。
  • 孩子不喜歡爸爸怎麼辦?大都是媽媽做錯了,聰明的媽媽這樣做
    孩子不喜歡爸爸怎麼辦?大都是媽媽做錯了,聰明的媽媽這樣做1、 讓爸爸加入家庭勞動中,讓孩子明白爸爸的重要性。有些爸爸一下班就躺在沙發上玩手機,讓孩子覺得家裡有沒有爸爸都一樣。其實媽媽可以讓爸爸做一些家務,然後告訴孩子:&34;孩子就會意識到爸爸的重要性,更容易靠近爸爸,並且也會以爸爸為榜樣,成為一個有責任的人。
  • 中國家庭爸爸帶孩子的不多,媽媽們該如何讓爸爸一起分擔呢?
    尤其現在"喪偶式育兒"的家庭不少,為什麼參與育兒的爸爸們不多?傳統觀念就是男主外,女主內,男性的價值感體現在家以外的地方,家裡的事女人負責,包括孩子。或者直接進書房忙去了,那是根本就不願意拿出一點時間來帶娃。也有一些爸爸其實也不是都不懂,只是自己根本不願意做。因為他的小時候也是這麼過來的。還有的是帶了,但帶得不好,被嫌棄,所以直接讓位了,這不是爸爸的原因。最可怕的是,為什麼中國的奶爸這麼少?因為不被社會以及身邊人所鼓勵,有傳統觀念的親戚朋友可能會認為只有沒出息的人才在家裡帶孩子。
  • 為什麼孩子只愛媽媽,不喜歡爸爸?這三點值得爸爸反思
    孩子親媽媽遠爸爸是大多數家庭都會出現的現象,我家也不例外,以前我老公在家的時候,經常會抱怨:「我養大的都是小白眼狼;整天有事沒事都是媽,爸爸是透明的;媽媽就是個氣餑餑!那麼問題來了:孩子為什麼喜歡親媽媽而疏遠爸爸呢?真如爸爸們說的,媽媽都特別香嗎?據我的觀察和了解,孩子親媽媽遠爸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1.爸爸極少參與孩子的成長和教育!
  • 爸爸不喜歡和孩子玩?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最近,有個媽媽問我,說他們家爸爸都不怎麼喜歡陪孩子玩,即使是周末,也是抱著手機不怎麼和孩子交流,對這個問題她感到很苦惱。所以如果爸爸不喜歡陪著孩子一起玩,一起瘋,媽媽就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你們可以這樣做,可能一點小小的改變,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首先,我們一起來看看,媽媽們有什麼事情是千萬不能做的。
  • 爸爸在家帶娃,媽媽擔心寶寶,中途回家「查崗」的媽媽很生氣
    導讀:爸爸在家帶娃,媽媽擔心寶寶,中途回家「查崗」的媽媽很生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爸爸在家帶娃,媽媽擔心寶寶,中途回家「查崗」的媽媽很生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才2天不在家,爸爸就玩失蹤:如何才能讓爸爸學會用心帶娃?
    在這裡想問下大家,尤其是各位媽媽,你們在育兒路上遇到過哪些讓你無助但又無奈的事情呢?趕快在評論區留言吧!01 一位出差媽媽對爸爸的無奈我每天睡前刷刷朋友圈,總能收穫很多信息,看生活百態,了解到別人的生活狀況。今天,我看到一個媽媽發的無助信息,聽起來讓人哭笑不得,又感覺到了生活的辛酸。
  • 媽媽情緒不好,多半源於爸爸的態度
    媽媽、爸爸還有寶寶組成一個家,雖說每個人都是家裡的一份子,可真正貫穿始終的卻只有媽媽。 早上,媽媽要負責做飯,然後叫孩子起床,負責孩子洗漱,吃完飯要抓緊刷碗,送孩子上學。(就算是買著吃,還要刷碗!簡單打掃一下房間) 中午,媽媽要抓緊時間哄孩子午睡,然後送孩子上學。 晚上,媽媽要負責做飯刷碗,然後輔導孩子學習,帶孩子出去放風,然後洗漱睡覺。
  • 媽媽你是不是喜歡工作,不喜歡我了
    媽媽:媽媽的加班,下次吧有這樣得事情是不是在你們身上也經常發生,特別是最近受疫情影響,很多人都在家辦公,雖然在家辦公,但是陪伴孩子的時間並不多,有時候還怕孩子打擾到自己。 前幾天和朋友聊天,朋友說:孩子今天問我喜歡工作,還是喜歡她?我當時真不知道怎麼回答孩子,我也不知道孩子為什麼會問出這樣的問題? 為何孩子會問這樣的問題?
  • 一個8歲孩子的心聲:我想要爸爸媽媽離婚,我想要媽媽快樂
    在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中,凌霄的媽媽沉溺於妹妹的死不能自拔,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就是流淚,睡覺。凌霄爸爸回來,兩個人就是無休止地爭吵、摔東西、罵凌霄。凌霄在媽媽面前膽小,卑微,甚至不敢同媽媽講話。他總是一個人寫作業,一個人做飯,他也從不與其他的小朋友接觸,玩耍。
  • 合格爸爸的養成離不開放手的媽媽,媽媽在家大包大攬要不得!
    有了婆婆,你丈夫是世界上最可恨的人。只有婆婆走了,你丈夫才能重新站起來,重新變得可愛起來。我就是這樣。婆婆走後,我丈夫才開始做家務,幫我照看孩子。不要貪求婆婆的幫助。自己帶孩子,不要為自己找藉口,也不要為丈夫找藉口。自己生的娃自己不帶,還能指望誰?
  • 孩子不喜歡爸爸怎麼辦?聰明的媽媽做好這3點,家庭關係不用愁
    由於爸爸媽媽的家庭分工的不同,爸爸在孩子的成長中的缺位,會造成和孩子變得生疏,有隔閡。再加上爸爸的一些個人問題,影響了孩子對爸爸的認知,就會讓寶寶不喜歡爸爸。還有一個影響孩子不喜歡爸爸的重要因素就是媽媽的態度,這個因素總是會被人忽略掉,但是確實是非常的重要。
  • 孩子不喜歡爸爸怎麼辦?聰明的媽媽做好這3點,家庭關係不用愁
    再加上爸爸的一些個人問題,影響了孩子對爸爸的認知,就會讓寶寶不喜歡爸爸。還有一個影響孩子不喜歡爸爸的重要因素就是媽媽的態度,這個因素總是會被人忽略掉,但是確實是非常的重要。今年上半年,大家在家裡休息的時間都是比較多的,和家人待在一起的時間也增多了,很多家庭在這個期間都暴露出了一些問題。
  • 明明是媽媽照顧寶寶,爸爸啥都不管,為啥寶寶喜歡爸爸?原因扎心
    有一個朋友就是這樣,今年孩子已經五歲了,原先她在一個非常有發展前途的公司上班,但是有了孩子以後就辭去了所有的工作,也安心在家帶孩子,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每天同事都殫精竭慮,如履薄冰,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到了傷害。但是,最近她發現,其實有的孩子並不喜歡事事都被管,孩子和自己的關係也不好,反而是看到天天不回家的爸爸親切得不得了。
  • 爸爸、媽媽,你們快回來吧!
    雖然你給我買的鉛筆盒我並不太喜歡,但我還是非常高興-----那幾天,是我一年中最快樂的日子。 睡夢中我數著天上的星星,月亮在向我歡笑。可是我睜開眼睛,卻發現床邊的你們不見了。在那個陽光明媚的正月初六,你們不見了。奶奶雖然一直安慰我,說你們不用幾天就會回來,但我知道,你們回來我還得等整整一年。我討厭你------老天爺!為什麼不再下雪?如果飄揚著雪花,或許爸爸媽媽就不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