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求佛,佛求他,他是許願的至高存在

2020-12-13 居士奇談

人一旦信仰宗教就喜歡向神佛菩薩許願,許願也是五花八門,有求財,求健康,求子女,求平安,求功名利祿,求長命百歲,求往生極樂世界等等。

被供奉的佛菩薩也有許多尊,比較常見的有: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懼留孫佛,彌勒佛。還有最重要的一位,那就是釋迦牟尼佛,因為如果沒有釋迦牟尼佛,婆娑世界的凡人是不會知道宇宙中存在著佛,也就不會向佛許願了。

非常神奇的是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懼留孫佛,彌勒佛,釋迦牟尼佛等都曾向一尊佛許願,這尊佛就是寶藏如來。

寶藏如來並非誕生在婆娑世界,他誕生世界的維度相當高,是一個清淨世界,名字叫做「刪提嵐」世界,這個世界人的福報與壽命相當的長。

寶藏如來的無邊法力相當驚人,可以實現任何願望,比如大富大貴,長生不老等都是小願望,而許願成為天界主宰或是魔界主宰也只能算是中願望。

「刪提嵐」世界的人得知寶藏如來無邊法力,都來供奉他,並向他許願。起先眾人許的都是小願望與中願望,就是無人許大願。

而有一位智者認為大富大貴,長生不老,天界主宰,魔界主宰等都是過眼雲煙,根本沒有跳出六道輪迴,這些願望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這位智者建議大家放棄這些願望,改為許大願。

眾人冥思苦想,認為成為佛或菩薩才能跳出六道輪迴,才是真正意義的大願,於是眾人向寶藏如來重新許願,希望能夠成佛或菩薩。

許願的人數相當多,不僅是人類,還有天神,龍王,魔王,修羅,夜叉等,他們都希望未來成佛或菩薩,寶藏如來全部應允。

寶藏如來分別為大家授記,當場就授記了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懼留孫佛,彌勒佛等上萬名佛。

而那位智者慧根最深,寶藏如來說他來世會成為釋迦牟尼佛,一名相當偉大的佛。

相關焦點

  • 為何每年許願求佛,反而過得不如人
    昨天一位微信好友留言說:春節期間他要來五臺山祈福,而且每年都虔誠地求佛,但是周圍不信佛的朋友都比他過得好?請指點迷津!經過交談得知,他非常辛苦,每年的大年初一,千裡迢迢駕車求佛許願,除了心誠之外,別無他知。
  • 佛教:佛前許願,有2不求,很多人不知道
    不過佛菩薩還是大慈大悲,只要眾生依教奉行,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並不需要業障完全消除才有感應。所謂感應,很多人誤解為,向佛菩薩祈求能賺到兩百萬,真的賺到了錢,才認為佛菩薩幫助了自己,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佛法八萬四千法門,每一個法門都是對治自己煩惱的,煩惱的心和佛菩薩的清淨心不可能有感應,當我們煩惱減輕,佛菩薩就會通過各種方式,讓你了解到,人生的道路該怎麼走。
  • 如何在佛前「許願」和「還願」?不是真懂佛的人,多半會弄錯
    意思就是說,沒有經歷過難以承受的苦楚,就不會把希望寄託給神佛。佛說:「世人皆苦。」 古往今來,總有不少信佛之人前去寺廟燒香拜佛,將心中所願所求告訴佛祖,祈求佛祖能夠應允。這樣的方式,在佛教裡稱為「祈願」,而我們普羅大眾習慣稱之為「許願」。
  • 佛教:佛前「許願」,若有這3個「心境」,說明願望就快實現了
    導語在我們這茫茫的人海當中,每個人的力量都是非常渺小的,而且許多人都通過向佛菩薩許願的方式來祈求自己能夠得到保佑,增強自己的人生信心。所以我們就會經常看到有一些人去寺廟求佛拜佛。其實我們說他們是去拜佛,還不如說是在求佛,因為許願便是求財富,求長壽,求家裡人健康平安等等。另外還有一部分人,他們卻認為拜佛能夠改變自己的一種對事物所保持的心態,而且還能夠保佑自己的家庭和事業能夠順風順水。在佛教當中,佛門中有求必應的的條件是非常吸引人們的。
  • 師父,我該怎麼向佛菩薩許願才靈驗呢?
    不可否認,很多人學佛都是為了能夠在佛前許願得到滿足,才開始接近佛法的,或者有的人是為了親近師父,能夠讓高僧給自己的生活一些指示,讓自己的生活過的更加如意一些。從另一方面來講,如果沒有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為世間弟子解惑,十方善信求願所達,很多人基本不會去接觸佛法。佛教的「有求必應」是向內求,是正信、正見,勸導世人多以自己的發心去努力,改變自己,有願必達、有求必應。
  • 「許願的最高境界」不求佛的保佑,反而會得到更多
    導語:許願是很多人都會做的事,但是許願有正信的許願和迷信的許願。比如簡單地求佛保佑、求發財、健康等,如果不了解這些都是自己努力才能夠得到的,自己不努力而將希望寄托在佛菩薩身上是很難滿願的。這樣的許願就是迷信的許願。正信的許願是立下目標,並發願向著目標去努力。
  • 如何許願求功德,最重要的是這兩個字,親測有效!
    學佛,有的人是為了追求更高的靈魂境界,參破無明煩惱,不墮長劫輪迴……但是也有這麼一些人,凡是功德法會,他總是先到;凡是進香禮佛,他總有頭柱香;凡是有高僧名剎的地方,總會出現他的身影……,滿口福報,但是他們卻不為功德,也不為學佛!
  • 佛前許願、還願,牢記這三點,功德無量!
    許願在漢地佛教史上由來以及,譬如隋代天台宗的慧思禪師,他就寫過一篇著名的《立誓願文》,詳細說明他要如何修行,清淨身心,並發願弘揚佛法。我們作為塵世間的善信,也常常在佛前許願,希望憑藉諸佛願力,幫助自己達成願望,譬如有人求財,有人求子,有人求平安等等。
  • 佛前許願,記住這3種方法,會有感應
    很多人通過向佛菩薩許願,祈望得到加持保佑,增強人生信念。所以常看到有人到寺廟去拜佛,與其說是拜佛不如說是在求佛,許願求福,求財富、求長壽、求子女學業有成等等。還有一部分人,認為拜佛能改變自己的心態,能保佑家庭、事業一帆風順。按佛教所說的,佛事門中有求必應,我們所求的福報的事可以得到,但是要明白一句話,深信因果,拜佛是向內求,而不是向外求。
  • 六張圖五臺山必備,分別適合許願 求佛 旅遊 朝聖 巡禮
    眾生的目的無邊無量,常見的有:許願、求佛、旅遊、靜心、朝聖、巡禮等等。1、許願對佛法一無所知,正法的門外漢,聽說五臺山許願非常靈驗,許個願,希望得到神佛的加持,實現自己的願望。從正法、真理的角度看,沒有許願一說,正法講發願,許願者還沒有真正的「貴人、人生導師。或者誤解佛菩薩,把佛菩薩視為鬼神。
  • 佛教:別再求佛了,這4件事,佛也做不到!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佛教似乎是大眾的避難所、護身符,凡逢苦難不順或者過不去的難關了,大家都會喜歡到寺院裡拜佛許願,求佛菩薩加持。但是求佛真的有用嗎?許多人為了換取佛菩薩的慈悲加持,大肆燒香做供養,與佛菩薩「做交易」,功利心太重,卻失了前來禮佛的誠心和恭敬心。
  • 到寺院拜佛,如何正確「許願」和「還願」?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遇到難事,亦或者有所祈求,就會選擇到寺院裡向佛菩薩許願,希望能得到佛菩薩的加持和保佑,實現自己的願望。如果所許的願望真的得到滿足,還要回到還願處,對原來那尊佛菩薩還願。那麼,許願真的有用嗎?佛教又是怎麼看待許願和還願的呢?
  • 學處|怎樣「許願」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薩加持?
    ……從今天開始,我們將用兩篇文章,向大家介紹佛法對「許願」與「還願」的看法。很多「信佛人」在生活中遇到難以解決的事情或有所希求時,就會到寺院向佛菩薩「許願」,求佛菩薩加持庇佑,幫助自己解決問題,如求財、求子、求姻緣、求事業、求平安、求健康長壽等等,不一而足。那麼「許願」以後,佛菩薩有沒有給我們加持呢?
  • 求佛成佛,有求皆苦,你知道自己為何不能成佛嗎?
    若欲成佛必先無求,若有求心,佛不可成!為什麼呢?君不聞,世間人言:人到無求品自高!你原來未學佛時,不明法理向外去求,求發財、求升官、求男求女等,而你學佛後知道這些不究竟,卻改成去求佛成就,這豈不是換湯不換藥嗎!這和求升官發財又有什麼區別呢?還不是一樣的性質嗎!
  • 因果有報,佛前許願,做到這2點,有求必應,很多學佛人不知道
    但是佛在《金剛經》中又說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又是何意呢!豈不是自相矛盾。這裡關鍵是要明白「佛氏門中」的含義,問問自己的心是否真正進入了佛門。很多人都是遇到困難,才會選擇求佛菩薩保佑,臨時抱佛腳,燒香磕頭。求佛菩薩保佑讓自己事事如意,工作順利,能夠發大財。
  • 拜佛許願時,牢記這兩句話,功德無量!
    許多信眾喜歡到寺院裡燒香拜佛、許願求福,希望得到佛菩薩的加持,而助自己滿願。有些人會質疑,佛前許願真的有用嗎?是不是心誠就靈,或者在佛前多做供養,佛菩薩就會加持自己?甚至有些人,若願望實現了皆大歡喜,但若沒有實現,可能就會對佛法生疑心或者怨恨之意等等。這些行為都是愚痴的表現。
  • 求佛菩薩沒感應,因為沒做到這一點
    有些人向佛菩薩許願、求一件事,可是求了很久,都沒有滿足自己的願望,沒有任何感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其實,求願得不到滿足不是佛菩薩沒有回應你,而是你沒有領悟佛菩薩的意思,求不到的,不是命中沒有,是你的方法錯誤,觀念有錯誤,否則的話一定可以求到。所以機會要抓住,很重要。我們用真誠心、用清淨心,沒有任何要求,這是自自然然的,一定會感應到的。
  • 《天道》如何把出世佛學用到「入世」上,莫向外求的邏輯心內求佛
    出世佛學,入世佛學,我佛如來,佛本是道,(這裡的道是指一種可以參悟智慧的法門,而非天道、大道)入世的佛修的是心,出世的佛修的是普渡眾生的智慧。丁元英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最終一人擔下了所有,他不在乎,他在乎的那個人不在了,佛看起來無情,那是大愛無邊,看似簡單無情更有情,切莫著了佛相(人像之佛)。
  • 如果佛前許願,如今實現,是否還需要還願?
    絕大部分的人是為了自己的生活更加好而開始學佛,尤其是初學的階段,求感應、求瑞相,這都是正常的現象,部分人期初也是因為感應而對佛學有著濃厚的興趣,或是部分人因為家中發生了一些難以接受的突然事件開始學佛, 每一位學佛的人都是與佛有緣。
  • 因果循環,報應不爽,這四種人再求佛也無用,但願你不是
    為什麼有的人哪裡都不如自己卻偏偏樣樣混得比自己好?為什麼還有人去拜佛許願一求就靈,而自己捐的香火錢比他還多,最後一點都不靈?特別是下面這四種人,無論怎麼求佛都沒有用,因為「禍福無門,為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一切禍福得失都源自自己的心念和作為,最後自己的因果只能自己了,誰也幫不了你,佛陀也愛莫能助。第一類:功利心過甚的人功利心人人都有,這是人的本性使然。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