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醫院服務下沉到鄉鎮

2020-12-20 四川日報

  • 「中國好護士」獲得者楊秋給小學生講解衛生知識。本版圖片均由成都市衛健委提供


    在成都玉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正在給患者看病。


    成都溫江區婦幼保健院的曾容醫生正查看新生兒身體情況。


        

      形成1+1+N+N縱向緊密型互通式醫聯體,逐步實現「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分級診療新格局
      進一步普及家庭醫生,為籤約對象進行連續性的健康管理,市民一個電話就能獲得上門醫療服務
      入圍全國「4+7」帶量採購試點城市,群眾能夠吃上價格合理、高質量的藥品

      1月7日,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與成都金堂縣正式籤訂深化合作辦醫協議,金堂縣第三人民醫院掛上了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金堂醫院的牌子。同時,成都六醫院還將派管理團隊、專家團隊常駐金堂,全面提升當地的醫療管理和技術水平。
      以多種形式將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建立起由大醫院牽頭的醫療聯合體(以下簡稱「醫聯體」),如今已覆蓋成都所有區縣,使當地群眾在家門口也能享受到三甲醫院的醫療服務。□本報記者 石小宏

    有了醫聯體 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
      為切實緩解看病難、看病貴,成都市在實施醫改中,全力推進分級診療。
      去年11月,成都新津縣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正式啟動。這種模式以二甲以上的縣級醫療機構為牽頭醫院,以縣域內其他縣級醫療機構、衛生院、社區衛生中心及村衛生室為成員單位,整合人、財、物等各種資源一體化運行,形成上下級醫療機構醫防融合,讓居民「少住院、少負擔、看好病」。
      蒲江縣人民醫院早在2011年便與成都市三醫院建立起了醫聯體,這是成都最早以全面託管形式出現的醫聯體。2015年,醫聯體向下延伸,形成以市三醫院為牽頭醫院,縣醫院為樞紐醫院,鄉鎮公立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網底醫院的1+1+N+N縱向緊密型互通式醫聯體,醫療服務覆蓋全縣。目前,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2.32%,逐步實現「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分級診療新格局。
      在成都,像金堂、蒲江、新津這樣向上由三甲醫院牽頭或參與,向下延伸到鄉、村醫療機構的醫聯體已實現全覆蓋,群眾可在基層實現常見病、多發病的治療,一旦有了大病可以通過醫聯體及時轉診縣級或三甲醫院。
      目前,成都醫療衛生機構達到10755個,三甲醫院達到27家,醫聯體內下沉管理與技術人才累計23萬多人次,三級醫療機構100%開展預約診療服務。
      作為推進分級診療重要方式,成都不僅加強醫聯體建設,家庭醫生也越來越普及。
      年過六旬的謝偉是成都市武侯區跳傘塔社區居民,從前年起,他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籤訂家庭服務協議,成為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對象。謝偉曾因心臟病動過大手術,以前經常去醫院檢查身體,「如今在社區就可以享受個性化訂製服務,我已很少去大醫院看病了。」謝偉說。
      成都的家庭醫生籤約服務主要籤約對象為轄區內的老人、慢性病患者、婦女、兒童等重點人群,在國家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基礎上,為籤約對象進行連續性的健康管理,市民一個電話就能獲得上門醫療健康服務。截至目前,成都市家庭醫生已籤約居民423萬多人,籤約覆蓋超過37%。

    有了智慧醫療 看病可網約,中藥可配送
      「現在看病比過去方便多了,掛號、付費、查結果只需手機就能搞定。」住在成都建設路的嚴剛來到成都市二醫院看病時深有感觸。身患高血壓、心臟病、慢阻肺的他,以前為掛一個大醫院的專家號,常常早上6點就去排隊,現在只需網上就能預約掛號。
      錢志家住成都溫江,不久前他來到位於溫江的成都五醫院看病,走進新建成的門診大樓時,著實感受到新變化。每層樓均設置掛號繳費窗口、自助繳費機和採血窗口,患者將不再為掛號繳費和採血上下奔波。掃碼支付系統「聚合支付」,「一人一碼」,有效保障了患者消費的安全。
      目前,成都二級以上醫院都能提供分時段預約診療、智能導醫分診、候診提醒、檢驗檢查結果查詢、診間結算、行動支付等線上服務。
      服務也更加細緻。以成都市二醫院為例,醫院針對一些患者的中藥處方「候藥難」「煎藥難」問題,啟用智慧藥房,病人可以選擇由配送公司把調配好的中藥配送到家。
      數位化不斷運用、智慧醫院不斷推進……各種信息化技術讓群眾在就診環節中,漸漸告別「掛號時間長、候診時間長、取藥時間長、就診時間短」。

    有了帶量採購 擠掉藥價水分,減輕看病負擔
      1月12日,因膽結石住院接受手術的成都光華小區市民陳小東康復出院。在醫院結算時,醫療總費用7000多元,醫保報銷了近6000元。「說實話,只花了千把塊錢就做了個手術,真的不貴。」陳小東說。
      醫保是居民看得起病的基本保障,成都在全國較早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和保障水平,並採取降低起付線、提高報銷比例、合理確定合規醫療費用範圍等措施,切實降低群眾大病醫療負擔。
      目前,成都的基本醫療保險參保1682.22萬人,參保率穩固在98%以上。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範圍內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比達到85.18%和77.11%。
      身患重症的病人同樣感受著政府大力降低患者藥品費用的好處。張鳳雲是位肺癌患者,從去年4月起,她發現,自己過去需要吃的靶向藥物吉非替尼藥,已從2280元/盒降為547元/盒。
      為她帶來巨大實惠的,是成都成為全國「4+7」帶量採購試點城市。在「4+7」帶量採購政策實施後,群眾可按照中標價購買本次採購方案涉及的25個藥品品種。與以往相比,這些藥品中選價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0%,逐步擠掉藥品的水分,讓患者能夠吃上價格合理、高質量的藥品,其中大部分是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甚至還有進口原研產品。
      成都還從醫療機構入手,讓利於民。2016年,成都市所有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2018年12月,全市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全部取消醫用耗材加成。不僅如此,還在醫院逐步推行按病種收費制度,現在,成都市所有的公立醫院至少有100個病種實行統一收費標準,這既規範了醫療機構的收費標準,也讓患者在治療時心中有數。
      在多項舉措下,成都公立醫院藥佔比已降至27.52%。居民就醫負擔有所減輕,居民個人現金支出佔衛生總費用比重降到17.88%以下,優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 相關焦點

    • 「三甲」資源下沉!廣中醫一附院白雲醫院醫療集團成立
      「三甲」資源下沉!,不斷提升基層醫療單位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最終形成並有序運作「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機制,為白雲區中北部地區群眾提供更加優質、便捷、實惠的醫療服務。
    • 浙江有了第一家縣級「三甲」醫院
      在浙江,縣級醫院也有了「三甲」認定。7月25日上午,東陽市人民醫院青年職工代表蔣鵬程將一塊金燦燦的牌子掛在了醫院門口,標誌著該院從三級乙等醫院晉級為三級甲等醫院。據悉,在近日我省舉行的第四周期綜合醫院等級評審中,全省17家醫院順利通過三甲評審。
    • 藍田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三甲醫院診療服務
      原標題:藍田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三甲醫院診療服務   隨著協議的籤署,5月5日,西安市第九醫院正式託管藍田縣人民醫院。屆時西安市第九醫院的專家也將輪流到藍田縣人民醫院坐診,讓藍田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三級甲等醫院的診療服務。
    • 南方醫院太和分院今日揭牌,家門口的三甲醫院醫療服務來啦~
      以后街坊們可以在家門口享受三甲醫院醫療服務啦健康白雲建設,了解一下吧↓↓太和分院正式揭牌4月26日,白雲區與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合作共建的南方醫院太和分院正式揭牌為落實國家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政策,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創新醫院管理機制,今年年初,白雲區人民政府與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以下簡稱南方醫院)籤約共建醫療聯盟。
    • 家門口有了三甲醫院 西安交大一附院長安區醫院正式全面開診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張倩)對於100多萬西安長安區的居民和三十多萬長安大學城的師生們來說,今後在「家門口」旁邊也有三甲醫院。在試運營2個月後,西安交大一附院長安區醫院正式揭牌,全面開診。 1月4號,在西安交大一附院長安區醫院舉行了全面開診儀式。
    • 興義17個鄉鎮衛生院成為市醫院的...
      自2016年興義市人民醫院對豬場坪鄉衛生院開啟託管工作後,豬場坪鄉衛生院正式成為「興義市人民醫院豬場坪分院」,實現總院和分院一體化管理,得到了三甲醫院醫療幫扶團隊的指導和帶教。「現在看病感覺效果好多了,來醫院的次數都減少了。」張仕菊高興地說,「以前衛生院都是水泥地,現在不僅寬敞明亮,還裝上了空調。」   自豬場坪鄉衛生院與興義市人民醫院建立醫共體以來,衛生院醫護人員多次獲得進修學習機會,不斷加強醫療業務水平,醫療服務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勇擔扶貧使命 助力臨夏創「三甲」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楚燕 通訊員 羅超)一批又一批「一院人」,自東南沿海到西部,足跡遍布甘肅、西藏、寧夏、新疆,接力走過一段又一段健康扶貧攻堅路,將先進的技術、理念移植到當地,切實提升幫扶地區醫療技術水平,踐行醫者初心,彰顯大愛。日前,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傳來喜訊: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對口支援的臨夏州人民醫院接受「三甲」評審,並獲得評審專家的好評。
    • 三甲醫院打造社區全齡健康服務模式 河南首家社區醫養結合健康管理...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曹萍 通訊員 魏佳琳  4月18日,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普羅旺世醫養結合健康管理中心正式開診。
    • 在家門口享受三甲醫院專家服務 貴陽市婦幼保健院結對幫扶清鎮市...
      據了解,貴陽市婦幼保健院與清鎮市婦幼保健院結為結對幫扶單位後,兩級醫院將在學術、業務、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交流與合作,推進清鎮市婦幼保健院標準化建設和規範化管理,全面提升服務能力與管理水平;切實以人民健康為服務主線,建立和完善共建共享機制,通過集中培訓、跟班培訓、掛職幫扶等方式,實現資源下沉,將貴陽市婦幼保健院的醫療技術和服務理念引進到清鎮市婦幼保健院,實現醫療資源優勢整合互補
    • 標杆∣從強縣級到強縣域醫共體的浙江路徑|鄉鎮衛生院|醫共體|縣域...
      近年來,浙江省在深化醫改、改善醫療衛生服務、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綜合服務能力等方面開展積極有益探索。以縣域醫共體為例,浙江省208家縣級醫院、1063家鄉鎮衛生院整合成161家醫共體,全部由二甲以上醫院牽頭,打破原有層級分割,實行扁平化管理和垂直化運行。
    • 2017年溫州市優質醫療資源「雙下沉兩提升」工作成績單
      市政府將「確保以縣市為單位,每個工作日有三甲醫院派駐的10名有副高以上職稱醫務人員在縣級醫院工作」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將「雙下沉、兩提升」由工作布局、框架鋪開向制度規範、長效機制轉變。  二是與職稱晉升和多點執業結合。
    • 縣級三甲醫院和省級三甲醫院能一樣嗎?|行政化|三甲|醫院|縣級|...
      政策背景據了解,2018年8月8日發布的《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原則(2016-2020年)》,對縣辦綜合性醫院要求達到床位規模500張,2018年11月,國家衛健委印發《全面提升縣級醫院綜合能力工作方案(2018-2020年)》,明確提出,到2020年,500家縣醫院(包括部分貧困縣縣醫院)和500縣中醫醫院分別達到「三級醫院」
    • 廣西民族醫院開展醫療科普義診下基層進鄉鎮活動
      &nbsp&nbsp&nbsp&nbsp當天義診活動累計發放健康資料千餘份,接受健康疾病諮詢近三百人次,開展現場針灸治療30餘人,讓鄉鎮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三甲醫院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有效增強當地群眾的健康意識。
    • 北京通州兩年內增床位3000張 再添一三甲醫院
      昨天,記者從通州區第五屆人代會上獲悉,潞河醫院綜合三甲醫院的申請工作將在年內完成,通過評定後,通州在目前東直門醫院東區和北京胸科醫院兩所專科三甲醫院的基礎上,將再添一所綜合三甲醫院。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以打造四大區域醫療中心為載體,加速提升區域醫療品質,今明兩年將新增床位3000張。
    • 縣級醫院評上三甲,到底是喜還是悲?
      此一「公示」意味著縣級醫院也可以加入爭創三甲醫院的行列了。因此有媒體就就用《縣級三甲醫院時代到來,為江蘇這兩家醫院點讚!》為題對此進行了報導。給人印象深刻的原因,還不單純是「進行報導」這麼簡單,似乎能夠感覺到「小編」抑制不住的激動心情,諸如「點讚」、「牛逼」、「平起平坐」等猛料熱詞都給了江蘇省衛計委和江陰、宜興兩家新生的縣級三甲醫院。
    • 新醫改將來臨 民營醫院或也可評三甲醫院(圖)
      中央下大力氣加大醫院基建,預計投入370億對全國70%以上的縣級醫院進行擴建。 談到如何解決社區醫院就診率低這一現狀時,陳竺表示:「即將出臺的新醫改方案中,設立了醫師培訓制度。我們希望將來醫學院校的畢業生,能夠到大醫院經過三年左右的培訓,能夠有好的政策將大部分醫師吸引到社區去,同時我們也希望大醫院加大對社區醫院的支持。」
    • 賀州全力「東融、上聯、下沉」推進醫聯體發展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政府和自治區衛計委的醫聯體建設工作部署,努力突破發展制約,盡力為群眾提供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賀州市提出了全面提升本市醫療技術水平的「東融、上聯、下沉」的建設戰略計劃。市內按照「力量下沉」來推動市縣醫聯體和縣域醫共體建設,建立由三級、二級、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組成的醫療機構聯合體,逐步形成「小病在基層,大病到醫院,康復回社區」的就醫格局。
    • 王健生:從博士生導師到縣醫院院長
      為了科普,湖北人王健生學會了說地道的陝西話;為了科普,他嘗試用網際網路把88個縣的縣醫院醫生、鄉鎮衛生院醫生和村醫都匯聚到線上,形成一個隨時溝通的平臺;為了科普,他鍛鍊自己用形象生動的大白話去宣教,比如說「健康的乳房就像蒸好的饅頭」;為了科普,他親見了基層老百姓「沒錢怕看病,有病怕花錢」的最真實的狀態。
    • 這家公司有過收購民營二甲醫院升級到三甲的計劃,現在放棄了
      建立分級診療制度是這一輪醫療改革的核心,鼓勵社會辦醫、醫療資源向縣市下沉是大趨勢。而收購縣級醫院是最快進入市場的方式。A 股上市公司悅心健康原本就打算收購 3 家縣級二甲醫院,這個方案也在今年 1 月獲得證監會批准了。
    • 凌志醫院打造三甲水準健康體檢中心,市民在家門口可以享受到三甲...
      而王先生口中的體檢地,就是凌志康復醫院新開設的體檢中心。 從5月試運行,到6月正式運行,再到目前受到機關事業單位的青睞,通過打造醫檢分離模式,聘請三甲醫院專家團隊,精準定位、錯位發展,凌志體檢中心成了我市健康體檢領域的一匹黑馬。日前,記者前往該體檢中心,進行全方位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