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類材料作文:「習慣性」質疑,附審題立意!

2020-12-13 愛數學懂教育

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近年來,「質疑」似乎成了很多人的一種習慣。23歲的青島女孩魯若晴被確診患有白血病後,在微博中記錄抗癌故事。然而,一些網友懷疑她是網絡炒作的虛擬人物;甚至有媒體和網友宣稱,介紹魯若晴故事的人在炒作中獲利。最後經媒體實地探訪,魯若晴確有其人,相關質疑無中生有。

河南商丘一名男子每天攜妻子以撿垃圾的方式晨練,被網友稱為「街淨哥」。這本來是一件值得讚揚的好事,但遺憾的是,當得知這名男子是一名官員時,不少人便開始質疑,「作秀炒作論」甚囂塵上。

請綜合以上材料,以「『習慣性』質疑」為主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命題說明:

本試題是「新課標大語文」2020年暑期讀寫計劃作文試題,查看更多作文解析請關注 「新課標大語文」 微信公眾號。

命題方向

科學精神: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勇於探究

學會學習:勤於反思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

責任擔當:社會責任

實踐創新:問題解決

審題

限制性

1.真實情境的限制。材料提供了兩則不應當被質疑卻仍被質疑的事件。一是青島女孩魯若晴在微博中記錄自己的抗癌故事,其行為既能激勵其他癌症患者的抗癌鬥志,也能為醫務人員治療白血病提供資料,卻被網友和媒體懷疑是有人在炒作並從中獲利;二是河南商丘官員每天攜妻子以撿垃圾的方式晨練,既鍛鍊了身體,又美化了環境,可是當得知「街淨哥」是一名官員時,不少人便開始懷疑他是在作秀和炒作。本是富有正能量的行為,卻被網友帶著「習慣性」思維進行質疑。這是材料提供的真實情境,是考生構思立意的基礎。

2.典型任務的限制。請以「『習慣性』質疑」為主題,寫一篇文章。考生要寫的不是正常的質疑,不是做學問搞研究時的質疑態度,而是材料中限定的「習慣性」質疑,即習慣於帶著有色眼鏡,以個人的狹隘心理懷疑他人的行為動機,即便是好事,也不往好的方面想。考生寫作時必須綜合材料內容,審清「習慣性」質疑這一概念,把握準寫作對象和主題。

3.價值判斷的限制。「質疑」態度本是好的,但材料提供的「『習慣性』質疑」卻不屬於這一範疇。命題人對網友「習慣性」質疑的態度是否定和批判的,考生在寫作時要把握好價值傾向,不可違背材料中給出的價值判斷,不能讚揚材料中質疑者的行為。

開放性

1.寫作立意是多元的。寫作引導語要求以「習慣性」質疑為主題進行寫作。考生可以思考「習慣性」質疑的性質、危害和影響,可以探究「習慣性」質疑者的心理態度,可以探究「習慣性」質疑產生的原因,也可以思考如何消除生活中人們的「習慣性」質疑等。雖然材料限定了寫作的關鍵詞,但考生可以從多方面構思立意。

2.聯想和思考是開放的。考生可以就材料中的兩件事進行分析,可以聯繫生活中的「習慣性」質疑事件進行探究,還可以聯繫閱讀積累中與這一主題相關的素材構思寫作。只要能緊扣「習慣性」質疑這一寫作主題,均為符合題意的內容。

3.文體自由。對於材料中的「習慣性」質疑行為,考生可以感性表達,寫成記敘文;也可以理性思考,寫成議論文。

解題

這是一道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題,材料選取了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習慣性」質疑現象進行命題。試題意在引導考生關注現實,思考生活,辨別是非,澄清認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而用自己的文章幹預社會,激濁揚清。

參考立意

切題立意:

1.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遠離「習慣性」質疑。

2.保持陽光心態,拒絕「習慣性」質疑。

3.可以質疑,但不可習慣性質疑。

4.理直氣壯回應「習慣性」質疑。

5.變「習慣性」質疑為習慣性相信。

……

偏題立意:

1.關愛白血病患者,彰顯人間大愛。(偏跑,斷章取義,脫離「習慣性」質疑的寫作主題)

2.愛護環境,人人有責。(同上)

3.保持真心,遠離炒作。(同上)

4.質疑讓我們的社會變得冷漠。(偷換概念,將「習慣性質疑」偷換為「質疑」)

下水文

樹立陽光心態,遠離「習慣性」質疑

濮陽外國語學校

張俊傑老師

青島女孩魯若晴在微博中記錄自己的抗癌故事,商丘官員堅持以撿垃圾的方式進行晨練,二者的行為本是值得讚揚的好事,卻遭到了慣於「習慣性」質疑的網友的懷疑,說他們是在炒作和作秀。

這種「習慣性」質疑是一種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心理,是一種極端有害的行為,它讓人心遠離善良,讓社會變得冷漠。只有遠離「習慣性質疑」,才能盡享美好生活。

要想遠離「習慣性」質疑,必須拋棄過分敏感和過度警惕的心理。

不可否認,當前社會靠炒作走紅和獲利的人很多,大到娛樂圈裡某些明星靠炒作提升人氣,小到一些名不經傳的主播和網紅靠炒作蹭流量。生活在這樣的網絡環境中,久而久之人們就會被洗腦,就習慣於戴著有色眼鏡看人了,就習慣於罔顧事實而發表意見了,就習慣於即便是好事也偏要不往好的方面想了。這樣我們還能發現生活的美好嗎?整天生活在懷疑一切的環境中,我們難道不累嗎?所以,要想遠離「習慣性」質疑,除了要對網絡環境加強監管外,我們還必須拋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過分敏感和過度警惕心理。

要想遠離「習慣性」質疑,必須樹立陽光心態,樂觀面對生活。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是啊,用我們的眼睛去看外物,外物自然帶上了我們個人的色彩。心中有佛,看萬物都有佛性;心中有魔,看萬物都帶惡念。本材料中,網友的「習慣性」質疑何嘗不是其狹隘心理的一種流露?不是其懷疑一切、否定一切的過激表現?不是其內在價值觀和人生觀的一種折射?

當瓶子裡剩下半瓶水的時候,樂觀者會說,還好,還有半瓶水;而悲觀者卻說,只剩下半瓶水了。積極向上者才能發現生活之美,心態陽光者才能發現人性之善,懷揣美好者才能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所以,要想遠離「習慣性質疑」,必須拋棄狹隘心理,以磊落坦蕩之心胸客觀公正地對待外物;養成陽光心態,讓自己積極樂觀起來。

這樣,你將發現:魯若晴在微博中記錄自己的抗癌故事,既能激勵其他癌症患者的抗癌鬥志,也能為醫務人員治療提供臨床資料;商丘的「街淨哥」每天以撿拾垃圾的方式晨練,既撿拾了垃圾,還能影響更多的人愛護環境。這都是充滿善意的行為,都是值得讚揚的好事。

遠離「習慣性質疑」吧,這樣,你才能發現生活明朗,萬物可愛,人性善良,未來可期。

—END—

版權聲明

1、本文來源於網絡,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2、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讀懂作文材料題目,攻克考場難點——材料類型的作文審題立意
    相信很多人,特別時語文功底不是特別好的人,對作文幾乎是「談虎色變」,語文考場上更是抓耳撓腮,不知從何下筆。材料類型的作文在語文考試作文中經常出現,也是語文寫作的一大難點。而材料類型的作文最難的一點還是在審題立意上。那麼,我們在遇到材料類型的作文時,應該怎麼入手呢?
  • 觀點類的材料作文要怎樣去審題立意?天和智勝教育給你支3招!
    材料作文題型大家知道什麼是最關鍵的嗎?那就是審題立意是作文成功的關鍵點。我們題目審不清楚的話立意就不是那麼的準確;立意不準的話我們就會出現偏題、跑題等這些現象,那麼對於審題的立意而言,也不是沒有技巧可尋的,我們今天就觀點類的材料作文,天和智勝教育來重點介紹一下審題立意的方法。
  • 「李子柒現象」入作文(2):審題立意範文
    (備課人 唐梓鍾) 「李子柒現象」入作文(2):審題立意範文 唐按:【高考作文之文化熱點】「李子柒現象」入作文(2):審題立意範文:一、「李子柒現象」進入作文題;二、審題立意解讀,命題參考;三、媒體及學生範文。
  • 高考給材料作文十大審題立意方法
    分頁標題#e#  八、舍次求主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會牽涉許多人和事。因此,審題時學生要明確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材料的次要人物或事件,並捨棄次要人物或事件,從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審題立意。
  • 作文技巧——材料作文-立意
    作文技巧——材料作文-立意材料作文中材料的特點讀懂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是寫好材料作文的關鍵,而要把握其關鍵,就得認真研究材料作文的客觀規律縱觀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主要有下面幾種情形。1.材料含意明顯。這樣具體的文字材料,不需要怎麼分析,一看就明白其主旨,那就是「靜能出智慧」。2.材料觀點隱晦,要抓住關鍵字眼或細節。
  • 高考材料作文,如何審題立意?
    近幾年,高考作文出現的比較多的一種形式就是材料作文。給你一段文字材料,根據材料立意,然後作文。許多同學面都材料有些無所適從。總會覺得從哪個角度寫都沒問題,不知如何確定主題。看到這裡,同學們是不是覺得看材料立意其實蠻簡單的呢?現在我們就來歸納以下幾種審題立意的方法吧!1·提煉中心法先認真閱讀材料,把握文章要將的主要內容。
  • 中考作文技巧推薦之:把握作文流行趨勢——「材料作文」立意方法
    所以那種既具有哲理性,又聯繫社會現實,即透著文藝範兒,還有些小清新的材料作文,大受命題組的追捧。很多同學都因為這種作文找不到立意而苦惱,本文就來談談材料作文的立意方法,教你把握作文流行趨勢。01「有材料、有話題」類型這類作文,難度較低,是中考的主流。和單純的話題作文不同,這類作文選擇性比較大,讓考生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 作文公開課|材料作文立意 第二講
    還是今年元月31日那天,我推了一篇材料作文提煉主題的公眾號文章,給小夥伴們開了一劑材料作文五步法審題立意的藥方。五步法能夠多角度挖掘作文材料中的主題,可以解決一看材料滿臉慒的眩暈症,對因為思維局限漏掉主流主題而導致離題萬裡的症狀,也有很好的預防效果。
  • 助力2019年高考專題之作文:多則材料類作文的審題立意
    一、相同型----求同法這種材料的特點是多則材料的內涵有相同之處。其方法是先逐則分析材料的內涵,然後比較幾則材料的內涵,找出共同點,這個共同點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 此種審題方法簡稱求同法。 雖然標明文體不限,實際上受材料本身所限制,還是以議論為主,所以,材料作文是一種限制性很強的作文,千萬大意不得。但也有好處,就是注意到了讀寫結合。對材料的審讀也應該是很重要的能力,因為它直接考察學生是否具有辯證思維的能力,是否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是否對事物的分析不停留在其表面,而能深入事物的本質內涵。
  • 作文立意專題-如何讓立意更扣題
    中考作文大多是話題或材料作文,沒有明確的標準,如何立意就顯得至關重要了。作文有了主題思想,文章才有靈魂,選擇材料,安排結構,運用語言,也才有依據,那麼怎樣立意更扣題呢?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方法,後面附作文評分細則和作文問題總結哦。
  • 作文指導:「新材料作文」如何構思才能準確立意
    今年江蘇高考考試說明出現了要求考生不能脫離材料的內容及含義、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體、自擬題目的新作文題型。在恢復高考以來,還沒有過這樣的作文命題形式,我們不妨把這種作文命題形式稱之為「新材料作文」。   之所以稱之為「新材料」作文題,這是為了有別於以前的老材料作文題型。
  • 高考材料作文十種基本審題立意方法及例析
    高考材料作文十種基本審題立意方法及例析 2017-02-10 11:46 來源:學科網 作者:
  • 高考作文審題立意技巧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話題,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2、從沉香的角度立意:現實生活中,人才被埋沒的現象十分嚴重,往往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如果你是一個人才,你就不能被動的去等別人來發現你,而應該主動去實現你的價值,讓自己閃閃發光。寓言故事類材料把握寓意,緊緊圍繞寓意立意如果材料中有議論性的語句,要特別注意,它往往對寓意的理解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有時甚至可以根據議論句立意。
  • 高考語文,漫畫類作文,審題立意如何突破
    高考語文,如果考到漫畫類高考作文,審題立意如何突破?有幾位同學說,覺得漫畫類作文有些難。理由是語言表述較少,要靠看圖猜意思,覺得緊張。要是不出這樣的題就好了。希望能再講講漫畫類高考作文如何破解。讀懂漫畫的步驟在寫作步驟上,漫畫作文確實和其他作文有區別。其他作文是斟酌文字,而漫畫作文則要求大家觀察漫畫。要看標題,看主體,看相關的注釋。這一種圖文結合的形式,讓許多同學感到不習慣,往往會影響文章的審題立意。
  • 材料作文如何審題立意,學長來教你
    談到寫作,這第一步就是審題立意,而且是最重要的一步。做好了這一步,一篇好的作文就有了成功的基礎。審題立意嚴格來說是分為兩部分,審題和立意。一、審題內涵審題就是將題目材料弄懂弄透,確定作文的主題,立意,文體限制等以確定文章寫作方向的過程。那個審題具體審什麼?1.審限制。這一步就是要確定題目的限制範圍,讓作文在這個限定的範圍內。比如,作文題的要求是寫記敘文還是議論文,又或是說明文。
  • 「作文解析」社會現象類新材料作文:如何看待「極限運動」?
    結合上述材料,寫一篇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於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命題說明:本試題來自浙江省嘉興市2019-2020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查看更多作文解析請關注 「新課標大語文」 微信公眾號。
  • 教師資格考試:作文如何快速審題立意
    教育類寫作的材料是關於教育現象或者教育問題的,需要你針對某一教育現象或者教育問題,提出你的觀點,然後運用教育事例和教育思想對你提出的教育觀點進行論證,它與一般類的作文在方法與技能上並無不同,只是你的寫作思路和內容不同而已。同樣,我們要按照教育寫作的思路設計一些結構模式,以便在論述教育問題時能夠以教育的思維來思考和論證。文章立意,即文章的角度。
  • 作文技法|學會它,審題立意不在話下!
    概括中心法概括中心法是寫材料作文最為常見且最為穩妥的審題立意方法。寫材料作文時,如果能準確地提煉出材料的中心,並以之作為文章的主旨,一定會使所寫文章既切題又有深度。所以,寫材料作文時應儘量採用這種方法來立意。
  • 高考作文審題立意技巧--多向輻射法
    作文審題立意技巧:多向輻射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較散,常常會出現許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沒有一個明確的中心。對於這樣的材料,審題時學生可以採用多向輻射的思維方法圍繞材料展開多角度立意。
  • 語文寫作指導:高考寓言類材料作文審題立意之一
    語文寫作指導:高考寓言類材料作文審題立意之一 2017-02-10 11:40 來源:學科網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