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大童英語高效學習」經驗。
花友@Ella媽家的孩子Ella坐不住、到三年級才實現中文自主閱讀,所以在三年級下學期她才正式開始帶孩子發力英語。經過一年聽原版、讀原版,孩子進步飛速,聽說讀寫全面開花。她感概:
永遠不要覺得自己起步太晚了。只要找對方法,一年的時間,可以讓一個坐不住且閱讀困難的孩子,實現了可以全神貫注聽讀幾小時,以及流利閱讀陌生的原版素材。她們的經驗說明,認知能力高於英語能力的大童,只要選對合適的方法、合適的材料,也可以做到「聽力先行」,以聽帶動聽說讀寫全面的英語能力提升。這一年裡,她也時不時在用英文閱讀能力測試來衡量孩子的進步,調整具體方法。她這個做法挺有特色,大家也可以參考看看。
本文由花友@Ella媽發布於小花生寫作計劃,圖為 Ella 為自己的英文小說畫的封面首先介紹一下我家大童 Ella,我們坐標上海,目前在公立小學讀四年級。三下才開始原版聽讀,用了一年的時間,現在——
聽、說:能和外教自由交流人文歷史的主題,能夠自己組織語言即興且流利地表演小故事;目前她的小說在我幫她開的公號(小小靈珠的奇異世界)上連載,已經更新到第九章了。至於證書,因為入門晚,我們到四上才想到以考促學,裸考KET優秀。原本四下考PET,現在也因為疫情延後。這個標題大家應該會想到
摩西奶奶:76歲學畫,80歲成名,享年101歲,一生留下1600多副畫。她的經典語錄是:人到底該在什麼時候做什麼事,並沒有誰明確規定。如果我們想做,就從現在開始,哪怕你現在已經80歲了。這個道理同樣可以運用到育兒上。
三下之前,我們經歷了很多波折。娃因為幼小銜接不好的問題,因為多動和閱讀障礙等方面的問題,讀書並不出色,尤其閱讀習慣無法養成,連帶英語閱讀也沒有任何興趣。我一直堅持強扭的瓜不甜的理念,所以在這個階段,她既然對主課有排斥感,我就沒有強求課外補習,校內成績也相當一般,我乾脆把主要精力放在發展興趣上。她的繪畫、書法、舞蹈、機器人、古箏、桌球都發展到了一定的水平,此處不贅述。
三上的時候,有了一個契機——她的中文閱讀終於因為湯小團系列的出現,可以安靜地捧書看半天了。於是,我覺得她的英語閱讀也可以起步了,開始找各種方法進行實驗。結果,
果然有一種實驗取得了成功,而且還是速成式的成功。所以,你永遠不要用有色眼鏡看待成長中的孩子,你永遠不要覺得自己起步太晚了。
只要找對方法,一年的時間,可以讓一個坐不住且閱讀困難的孩子,實現了可以全神貫注聽讀幾小時,以及流利閱讀陌生的原版素材。既然是實驗,那就會有失敗。我們在找到對的方法之前,也走了不少彎路。剛剛說到三上,她既然中文實現了自主閱讀,我當然很想雙語同步推進。可是,事實並沒有那麼容易。我看到很多同齡孩子都已經在讀初章,甚至中高章了,我也有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希望她一步登天。於是我根據群友介紹,直接買了入門的初章
The Boxcar Children (棚車少年)給她看,她看得意興闌珊,基本讀不下去的感覺。但這段時間唯一可能有點效果的是,看完以後我們會聽音頻,音頻很慢,娃說能聽懂,不知道這是不是也算是多少磨了個耳朵。Anyway,
勉勉強強讀完第一本,歇菜。The Boxcar Children 的閱讀算是失敗了,於是我想到了
新概念。我買了《倒背如流新概念》思維導圖,天天變著法地讓娃背,連哄帶騙,自己和她軍備競賽般的比拼,她一開始也積極性也尚可,但
背到70多課時,她罷工了。一來隨著難度的上升,背誦越來越難;二來背誦沒有任何聽力基礎的文章,確實時間成本太大。可見,大把時間花在背誦上,也是得不償失的。
校內本身就有默寫要求,但娃一直要死要活的,事實證明,這種
沒有任何聽力基礎的默寫,除了增加時間成本外,也會磨損孩子的信心和興趣。這裡不再贅述。在上述實驗都失敗之後,我開始尋找「英牛」(英語牛娃)的各種經驗。經過數據比對,發現
「英牛」們基本都是聽力優先於閱讀、可以裸聽原版小說、能夠用英語思維。而做到這一切的基礎,就是聽力先行。隨後,我也正好看到一篇介紹文章,推薦用
黑貓系列進行入門訓練聽力。於是我死馬當活馬醫,著手實施了。大童英語入門的最大障礙是,她的水平還在繪本,而心智已經達到章節。所以雖然她當時的水平是在 Raz D 到 E,但很顯然這個級別讀物的內容本身已經沒法引起她興趣了。而原版初章小說往往語言難度很大,音頻也很單調。因此,
入門的選擇,必須是故事性強,且配音生動的。《黑貓系列》確實具備了這樣的特點。它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的,現在已經絕版,但網上還有資源。這套書的優點是內容基本都是源於名著的簡寫,配音是由專業演員擔任的,因此堪稱經典;但缺點是文筆不夠優美,因為內容的簡化而損耗了很多的精華,和國內諸多名著簡寫版一樣的毛病。不過,對於入門的孩子來說,它的優點已經足夠彌補它的缺陷了。我們先要掌握語言,再來談文學。《黑貓系列》中我選的第一本書是中級裡《彼得潘》,當然他家還有初級系列,我們之後也是初級中級夾雜著聽的。
1. 每天上學路上聽一章,
不管聽不聽得懂,滾動播放。上學路上是30分鐘,一章是6-7分鐘,反正4-5遍應該是有的。2. 晚上娃畫畫或者做紙工時繼續聽(我娃的特殊性前文已經談到,她坐不住,不喜歡刷題,但愛好比較多,業餘時間都在發展她的興趣)。我會在和她同聽的過程中
圈出她可能不會的單詞,給她解釋一下,她會稍微抬一下眼皮,瞄一眼。這樣生詞算是聊勝於無地過一遍了。4. 每一章都這麼操作,全部聽完,整篇小說連起來聽,
聽到娃說聽得快背下來了,那就換一本。用這個方法,我們
大約聽了三個月。期間,除了黑貓以外,我們還聽了輕鬆英語(分小學、中學版)、Password、書蟲等大同小異的
名著簡寫版。(編者註:完整聽單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到小花生查看)大約兩個月後,有一天,娃一遍聽完《美女和野獸》,就跟我說全部聽懂了。我覺得她的裸聽能力上去了,可以給她聽
原汁原味的小說了。 入了門以後,她聽英語就開啟了入迷模式,只要一聽就全神貫注。應該說,不知不覺就把她引入原版軌道了。於是,我的任務就是開始了解到藍思值和AR值等指標,並用這些指標來給娃選擇所聽書目。我買了 STAR AR 三年測試,每隔一段時間測一下水平,一方面知道自己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方便自己選書。AR分級系統,英文全稱 Accelerated Reader,它是一套成熟的英文閱讀分級體系,在英美兩國都廣泛適用,主要用來
評定出版物難易程度(ATOS)和
評估閱讀者閱讀能力(STAR)。AR從四個維度衡量讀物難度:
全文的文本內容、平均句子長度、詞彙難度和全書單詞數。測試分值其採用10進位系統,後面加小數點來表示更精確的級別。最低0,最高12.9。舉個例子,這是官網對《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這本書的難度評定:
ATOS Book Level:6.0
Interest Level:MG4-8
Word Count:77325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全書有77235個詞,書的內容興趣度適合4-8年級孩子,語言難度適合具有美國6年級學生平均閱讀水平的孩子。綜合這幾個參數,老師和家長就能非常清楚地知道一本書是怎樣的難度。STAR測試,全稱Standardized Test for the Assessment of Reading,測試的是孩子的閱讀水平,可以得出測試者的AR分值。詳情請戳連結。1. 上學路上半小時+有時回家路上半小時(因為上學是隊友開車,所以會給放音頻,回家是外公接,老輩內心排斥英語,所以娃要求聽都有時不讓放,所以回家路上只能隨緣,看長輩心情)。2. 開始
連貫不重複地聽,不再一章章聽熟再往下走,而是
一口氣聽完了。事後也不給她拎單詞,純粹進入她自己猜詞的過程,老母親可以放輕鬆了,只管選材料,不用管她聽的過程。
她的耳朵變得越來越敏感,時不時會挑出不認識的單詞問我意思,這個時候我才會給她解答或者查字典。有時單詞我也不知道啥意思,會問她大約什麼範圍,她會告訴我告訴我在哪個範圍查,然後我基本也能按圖索驥去查到。3. 沒了,
這個階段就這麼簡單,小說純聽。非要寫的話,就是考KET前做了點真題,背了點單詞,就這樣上考場了。我們在KET考試前,主要聽了(注意以下基本沒看只聽):how do dinosaurs3本 ;wondersg1 big book2本 ;mercy Watson6本 ;Winnie the witch12本 :Amilia bedelia12本 ;step into reading3級3本;frog and toad1本 ;let's read and find science2級2本。
②初章類:fly guy15本;nate the great28本;Magic tree house28本;a to z mysteries26本;神探小布朗10本 ;wayside school3本;Marvin redpost7本;fudge5本;Roscoe Riley rules6本;horrid henry19本;ready Freddy6本;eerie elementary school3本 。接下來我會結合過去一年來,每個階段star值的變化,來談談我們每個階段幹了什麼,
是怎麼逐步提升、從純聽過渡到聽讀結合的,給大家做個參考。這裡稍微解釋一下,GE1.8意味著閱讀能力大致相當於美國小學一年級第八個月的程度,後面以此類推。雖然測出來是GE1.8,但我自己評估只有GE1左右,是因為這第一次測試是我在旁邊指導的。我們從2019年2月22日開始原版聽讀,堅持了才20多天,我就發現娃已經開始有大段背誦的跡象,老母親有點激動,就會有非分之想看看娃目前處於什麼水平。於是,就買了一次測試。但一邊測一邊發現,娃和我想像的水平還是差距很大,選擇時往往糾結的不是內容本身,而是選項看不懂,所以老母親時不時會幫一把,因此測試不準。這次還是買的單次測試,距上一次測試漲了1年,但依然是我幫助下非獨立完成的,幫助程度和第一次差不多,有輕微的提醒,因此應該說確實還是提高了。這段時間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天天路上聽黑貓的簡寫版小說,一個章節一個章節反覆聽,一直聽到她說能背出來,晚上給她稍微擼一下生詞,就算搞定。沒有語法,沒有正兒八經閱讀,就是聽。從這次開始,我買了三年的star測試,從此走上了任性測的路子,當然事實上也是想到測測,沒有高頻度地測。但這次測試我很不滿意,不僅三個月過去,居然沒怎麼漲,而且這個結果也是在我輔導下出來的,這更讓我鬱悶。所以我也對這段時間的學習進行了反思:
這段時間已經從黑貓的名著簡寫版過渡到英美橋梁書和初章書了,但依舊以聽為主,娃漸漸出現了聽得懂的單詞看不懂的跡象,讀過的很流利,沒讀過的初讀就不那麼順暢了。但她猜詞能力增強了,會捕捉不懂的單詞問我意思是不是blabla……
Kate DiCamillo , Chris Van Dusen (Illustrator)Nate the Great Goes Undercover
Marjorie Weinman Sharmat, Marc Simont (Illustrator)A to Z Mysteries Collection #1 A-D
Ron Roy, John Steven Gurney (Illustrator)My Weird School #1:Miss Daisy Is Crazy!
Dan Gutman, Jim Paillot (Illustrator)我覺得雖然數據不好,但是方法並無不妥,聽力先行總是打好基礎的第一步,也許和減肥一樣,中間會有一段停滯期,熬過這段時間就會有所突破了。
在六月底,我給娃報了10月份KET考試,雖然這個年紀考已經不稀奇了,小花生有一大堆幼兒園就考過的,但她起步晚,我覺得還是可以作為階段性檢驗。
劍橋英語五級證書考試(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稱之為主體系列考試,Main Suite Examinations,MSE),是英國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根據歐洲委員會制定的語言教學大綱設計的英語作為外國語的五級系列考試,分別為KET-PET-FCE-CAE-CPE,如下圖所示。經過考試可以獲得相應的等級證書,由於該考試的科學性、穩定性、權威性,證書在世界各國獲得承認,被用於入學、檢驗水平和就業等各種用途,是終生有效的英語能力證書。第一級,入門水平:英語入門考試(Key English Test, KET)第二級,初級水平:初級英語考試(Preliminary English Test,PET)第三級,獨立水平:第一英語證書考試(First Certificate in English,FCE)可以大致認為過了KET相當於國內英語初中畢業水平,PET相當於高中畢業水平,FCE大學水平。七月份的數據雖然並不怎麼好看,但我相信方法是對的,於是暑假
仍然讓她聽為主,偶爾看看 Raz M,N,O 級別(娃暑假在外地外公外婆家,我也鞭長莫及,但因為聽力已成習慣和娛樂,所以有一搭沒一搭地進行著)。這段時間讓她做了點KET真題,錯誤率很高,大約是及格線上下浮動。我覺得一方面她看的太少,閱讀詞彙量不夠,還有一方面技巧不夠。於是,九月份開學後,我就開始給她默單詞,配上刷KET真題,中間再看了一些講考試攻略的視頻。到國慶期間,她水平已經穩定優秀與卓越之間了。最後拿到了優秀。也就是說從KET報名到考試,我們真正的應試準備是一個半月,但聽讀一直沒間斷。所以證明了只要能力到+方法對路,完全可以從差點不及格逆襲到優秀以上的。這第四次測試就是在考完後測的,也是第一次開始獨立測試。雖然分值進步不大,但因為獨立測,說明真的已經到了這個水準,這個水平也確實是考KET的水平。(編輯註:朋友們經常會問的問題,孩子英語學到什麼水平可以考劍橋通用五級的第一級考試KET?據花友們的經驗,基本需要達到GE3,Ella 的情況也是例證。)這純屬於買了包年,心血來潮想怎麼測怎麼測的節奏,而且剛剛做了機構的檢測,說有G4(美國四年級)水平了,於是有點新期待,是不是數據又有突破了,結果發現僅僅上升了一點點。頻繁測如果結果忽上忽下,說明不準,但如果數據比較穩定,說明娃確實在這個水平了。我安慰自己,她確實穩定在3年間以上了。
這段時間從初章已經跨到中章了,羅爾德達爾、樹屋中章已經聽了好多本,但她對於「讀」始終有點意興闌珊,當然時間也不是太夠。今年春節我們國外回來後,因為疫情,大段的黃金閱讀期到來了。娃開始了真正的原版中高章閱讀了,
Percy Jackson 的五大本書一口氣讀完了。
當然因為我們是聽力先行,她這些書都是在邊聽邊看的基礎上完成的,她沒有辦法適應沒有語音的閱讀。我覺得沒有關係。邊讀邊看,一方面我不擔心她的讀會影響聽力進步,她本身是聽力娃,聽已經夠多了;另一方面,她是屬於突擊成長的娃,我覺得充足的語音輸入比什麼都重要,不應該急於求成無語音的文字,我希望她能多一些語音和文字相結合的認知,所以多多益善。讀了幾本後,我又開始有非分之想了,想想她讀了那麼厚的大部頭,是不是會進步了,結果3.8這個數據也不算太好。我總結可能是虛構類攝入太多,非虛構類讀物攝入太少。
2020年3月5日、3月20日第七、八次測試:GE3.9、GE4.0這段時間雖然數據變化不大,但我們
非虛構類的元素增多了,她看完了
The story of the world 前兩冊,並進行了相關的外教課學習。這是她第一次開啟世界史的學習,真的是 read to learn 了,完全打開了她的視野和新世界,對於她的世界觀改變也很大,她學會了對一些歷史事件的思考。此外,她也開啟了
Harry potter 的閱讀。我認為這段時間她的能力是提升的,數據沒有大變化,應該是又進入了一個「減肥停滯期」的緣故。這個數據我覺得沒有意外了,果然停滯一段時間後就有了新變化。她這段時間
The story of world 第三本快看完,
Harry potter 看到第五本,
Week另外我給她刷了初中語法,長難句訓練,這些訓練可能都會對她做star測試題有幫助吧。到目前為止,我們用了一年,
達到了自由閱讀的程度,而且因為聽多的緣故,她的口語從未訓練過,但卻已經很流利。我認為對她英語的啟蒙算是成功了,也是結束了,接下來只要讓她每天保持一定的攝入量和操練就行。接下來,我要對她的中文閱讀下功夫了,畢竟我們就準備走體制內,語文是重中之重,這一年的語文沒好好抓,現在要奮起直追了。Ella 媽還在繼續總結回顧她們一年的歷程,後續她還會分享中高章和非虛構的閱讀、以及大量輸出的相關經驗,歡迎到小花生關注她等後續哦。(她的書友號:1218374)
喜歡這篇,就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