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90%學生曾獲高考加分,父母讓孩子裸考,才是輸在起跑線上

2020-09-19 耕耕教育

文/耕耕教育

清華北大是我國頂尖學府,雖然每年考上的學生有很多,但只憑著高考成績的學生少之又少,仔細看他們的分數,不難發現一個共同特徵,都有一個很特別的加分項,有自主招生、保送生、博雅、領軍等各種特殊類型招生。

2018年的統計數據,清北在全國各省市計劃招生6700人,通過各項加分錄取人數竟達到了6100人,佔了總人數的92%,也就是說,通過裸考上清北的只有600人。

2020清北曾獲高考加分錄取人數大概情況

2020年清北取消了自主招生、領軍計劃和博雅計劃,強基計劃錄取新生939人,自強計劃錄取了197人,總體比去年增加了91人,在特殊招生中佔比超過了55%,在五大奧林匹克競賽中,一共有224人,其中131人進入了清華大學

強基計劃中,清華大學破格錄取的人數一共有201人,北京大學破格錄取309人,由此可見,幾乎90%的學生都是綜合成績優秀,在學科上有突出表現的,通過裸考上清北的人數,還是很少。

為什麼清北等高校更青睞競賽生?

今年教育部對高校自主招生,發布了「十嚴格」政策,因此今年的自主招生可以說「最嚴」,能通過初審的名額減少很多,但通過率卻不降反升,這是為什麼?為什麼清北這些高校更青睞競賽生?競賽生比裸考生更優秀?

網友也大部分認為競賽生更優秀,事實也確實要遊戲一些,清北等高校的優質生源,絕大部分都來自獲得省以上競賽獎項的學生,不過學生想要獲得省以上,或者國獎,也並不輕鬆,甚至比高考還辛苦。

雖然初審名額少了,但也留下了更多更好的優質生源,這些競賽獎項,也是學生個人綜合能力「最好」的證明,當然不是說裸考生就肯定不如競賽生,這些競賽生獲得金牌,就能進國家集訓隊,這樣就有了被保送清北的機會,專業也是任你選。

國家集訓隊也只有250個名額,全國成千上萬的高考生「爭搶」,勝出的當然是非常優秀的,即使沒有進入國家集訓隊,獲得國獎的前三名,也都和清北等名校籤約,獲得將至一本錄取線的優惠,省以上的獲獎學生,也更是手握985/211高校的敲門磚。

競賽生進入大學後,也會比裸考生優秀,更快適應,學業表現也更好,比如清華有名的姚班,幾乎都是競賽生,裸考生只有幾個。

父母還讓孩子裸考,才是真的輸在起跑線上

想要上清華北大並不容易,也會變得越來越難,父母讓孩子拼命努力學習,還花巨資報考輔導班,想要通過裸考上清北,如今看來有點「痴心妄想」,尤其是農村或者偏遠地區的學生,沒有時間和金錢來參加比賽,能裸考上清北,也實在令人佩服。

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有條件的父母,可不要再單純的認為裸考就能上清北,挖掘孩子的潛力,參加一些競賽,別錯過了自主招生的機會,或者參加高校舉辦的夏令營、冬令營等活動,表現優秀也會獲得加分。

沒有條件參加競賽的學生,也要覺得考上清北希望渺茫,人生的出路不是只有高校能實現,「條條大路通羅馬」,社會不會埋沒一個優秀的人,相信自己,裸考生也有自己的優點,發揮長處,父母也不要施加太大壓力,讓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一條路。

最後都將平凡過完一生,父母別忘了對孩子的初心,只是想讓他健康平安過一生,沒有考上清北,不代表以後就不會有好的前途,只要肯努力拼搏,也終將改變自己的人生。

今日話題:你覺得競賽生和裸考生哪個更優秀?歡迎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父母課堂——鄭淵潔:請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2008年鄭淵潔成為中國作家獲國際版權創意金獎第一人。01近年在教育領域對家長誤導最嚴重的一句話是「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些家長由於擔心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通過各種培訓班給孩子超前大滿灌與其年齡不同步的知識,揠苗助長。倘若將人生形容為一場競賽,「起跑線」的比喻是恰當的。
  •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你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然而你真的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在中國家長群體中很盛行的說法,由此也引發了街頭巷尾各種學前班、興趣班、神童課、小天才培訓等等的大行其道。
  • 清北9成學生獲高考加分?裸分狀元輸得徹底!加分一般人可玩不起
    剛剛高考完的同學們,大多也都收到了心儀學校的錄取通知書。要說到理想院校,最理想的大概就是清華北大了。在看到媒體報導清華北大新錄取學生時,經常會看到這些學生的高考裸分多少多少?裸分是什麼意思,難道上清華北大不靠高考成績還靠其他什麼?清華北大入學的學生經常會有各種加分,有的可能會得到降分錄取。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能會讓孩子輸在終點線上
    我們這一代學生,在少年求學初期沒有被強迫爭第一,沒有被拋進題海,在人生教育的起跑線上從容散步,自然風光盡收眼底,童年樂趣應有盡有,豈不快哉快哉?實際上,我上大學才開始從字母ABC起學英文,在起跑線上已然「輸光了」,可是我和同學一樣,進步神速,大三、大四還修了三學期的德文。為什麼學習能如此高效,功課能全面發展?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什麼才是孩子人生真正的起跑線?
    現在有些家長,從小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輔導班,綜合理由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這個「起跑線」到底在哪裡?它的本質又是什麼?有些家長也會為了這個「起跑線」而焦慮! 家裡有孩子的時候,我們家長難免不對「起跑線」這個詞感到敏感。
  • 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
    父親每年暑假都會帶上孩子外出。他們先是在一所名校旁邊租一個小房子,然後呆上一周,這期間就是逛逛校園,去自習室坐一坐,聽一聽公開課;然後再在一所三流學校旁邊租一個小房子,再呆上一周,重複相同的事情。初中三年,每年如此。誰也不會想到,這樣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居然走出了一個被清華大學錄取的高考狀元。
  • 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起跑線到底在哪裡?
    01、起跑線能不能決定孩子的未來前段時間我看了一期《極限挑戰》,這期《極限挑戰》的主題是知識改變命運。節目組到了上海一所高中,組織了一場高三學生的「高考衝刺誓師大會」。02、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之前看過一部印度電視,名字就叫《起跑線》。影片用一句話概括了整部電視的主題,那就是「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關於「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90%的家長都理解錯了!
    來源:中國教育報 中國教育研究「我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多少中國爸媽的豪言壯語、凌雲壯志。這句話最早的出處已不可考,但影響力最大的,當數世紀之初時任教育部副部長的韋鈺院士所提的「中國教育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孩子從小浸泡在各種課外班裡,就是贏在起跑線了嗎?孩子從小掌握八門語言,就是贏在起跑線了嗎?
  • 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何以輸在了終點線上?
    德國人為什麼獲諾貝爾獎人數多?這與其基礎教育有關。任天軍先生撰寫過一篇文章《輸在起跑線的德國孩子》(原在《芳草(經典閱讀)》 2014年11期 ),文章中說:德國禁止過早和過度開發孩子的智力,德國孩子在小學前的「唯一的任務」就是「快樂成長」。在上學前對孩子的「教育」重點放在三個方面:基本的社會常識;孩子的動手能力;保護孩子情感胚胎,培養情商,培養領導力。
  • 父母的焦慮,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
    此前,曾上映一部印度電影《起跑線》,講的是一對中產階級的家庭為孩子選擇幼兒園的故事。故事發生在印度,但裡面的情節特別中國化,好像講述的就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一對剛剛富裕起來的父母,想讓孩子去好一點的學校,但是呢,孩子多,好學校少,即使買了學區房,也不能保障孩子一定能進入好學校,孩子得參加各種培訓,家長也得接受各種面試,就算是有錢有關係,渾身的辦法都用上,入學的時候也未必如願。能給孩子創造好條件,無可厚非。可問題是,焦慮的家長,加上流水線一樣的各種培訓,真的能夠成就我們的孩子嗎?對此,我深表懷疑。
  • 高考狀元去清北只是當墊底!!!?|一文看懂清北的招生策略
    從娃出生到娃上幼兒園,我對他的期待從「以後上清北」變成了「成績夠念個本科也行啊」,不知他上小學,這要求會不會變成「完成作業就行啊「。看了這篇「清北招生指南」,我徹底放心了,我的孩子是不是那個「改變世界的人」,早就註定了啊。
  • 過來人:裸考進清北,難於上青天
    過來人:裸考進清北,難於上青天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牌面,自然實力毋庸置疑。作為我國處於金字塔尖的兩所大學,一直以來都是千萬學子最夢寐以求進入的高校。可是,多少年以來,清華北大仍然沒有大規模擴招,兩所學校總共加起來也就只招六、七千學生,在全國千萬高考生基數面前,這幾千人真的太少了,都不止千裡挑一。
  • 那些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父母,要知道,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線
    不要逼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似乎成了每一個家裡有娃的爸媽最初的教育目的然而,擁有這樣心態的家長們,你是否想過,這是孩子的人生,你是沒有權利左右的。當你開始用自己的孩子和其他人比較的那一刻,你就背離了「父母」這個稱呼最初的意義。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養孩子是為了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並不是都像《摔跤吧,爸爸》裡的爸爸一樣因為缺個冠軍才要生孩子。這是兩代人,你可以用你的人生閱歷教會孩子人生道理但卻不能決定他的生活和人生。
  •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你的孩子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作者:積極的麥子經常會聽到許多家長,包括老師們總是口口聲聲說:「我們不能讓孩子輸在去跑線上。」然後,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許多家長就會瘋狂地給自己的孩子報各種補習班,興趣班,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後。到最後,搞得孩子對學習產生了極大地厭惡和排斥。
  •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一個古怪的命題
    印度有部電影,叫《起跑線》,影片講述的是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小就獲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巔峰而絞盡腦汁擇校的故事。這讓我想起了我們常說的那句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看得出,我們的孩子一生下來就站在了起跑線上。有的人說還要更早,從胎教開始。一群人在比賽場,站在同一條線前準備開跑,那條線是起跑線。
  • 敢於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孩子在終點線綻放最美的芳華
    圖片來自網絡一、起跑線上需要挫折教育父母們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各有一套自己的理論,許多家長認為「苦難」是一筆財富,讓孩子在起跑線上拼搏二、「贏在起跑線」的殺傷力「不輸在起跑線上」的後遺症殺傷力還能摧毀孩子的興趣愛好和人生觀。我們所謂的「贏在起跑線上」說白了就是在人生的馬拉松長跑中讓孩子無知無畏「偷跑」「搶跑」,並培養孩子興趣愛好時,過早、過度地開發透支了孩子的天賦、愛好、興趣。
  • 農村孩子為什麼不如城市孩子?專家:是輸在起跑線上!
    從小都是班上成績最好的那幾個,一直到初中畢業都是全校前幾名。中考順利考入縣裡一中,進入高中,從各地來的學生,城裡的、鄉下的混入一班。現在才知道真的有區別:在學習上,不管怎麼努力也趕不上來自城裡的孩子!(因為他們從小各種補習班,基礎非常好。)
  • 裸考清北有多難?長沙四大名校清北生,一半以上學競賽
    「裸考上清北,難於上青天」,就是因為清北遙不可及的分數線。近年清北的分數線還在穩步提升中。在湖南如果裸考,一本線上100分都不一定能摸到清北的大門。這也導致了通過競賽獲獎爭取到清北的保送、降分成為家長心目中通往清北的捷徑。
  • 不要輸在人生起跑線上,玉田人你說什麼是起跑線?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曾被許多家長視為「至理名言。」然而節目的最後一個環節卻刷新了人們對它的認知。節目組到了一所上海崇明中學,組織了高三學生的「高考衝刺100天誓師大會」,學生在操場上做6道題。如果題目裡的情況你符合就可以前進6步。各位家長也可以代自己的孩子做一下這6道題。
  • 教育反思:什麼才是真正的「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我問她,你這樣,孩子會不會壓力太大了,學的東西太多了,你得讓她喘口氣啊。她說,沒有辦法,你不學,別的孩子在學,總不能讓我的女兒輸在起跑線上吧。「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很多父母奉行的真理,於是,早早就開始讓孩子學習識字、背書、記單詞、上興趣班等。我一直覺得這句話,是一些商家為了招生,而寫的一句廣告語。什麼是起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