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為人梯,休寧一位教師堅守大山34年

2020-12-17 安徽網

一副厚厚的眼鏡,一身質樸的衣裝,習慣性雙手插在上衣的口袋裡,駐足在教室門口,面帶笑容地看著教室裡朝氣蓬勃的孩子,給人留下略顯佝僂的背影。三十多年的從教經歷,使得「教師」這一職業沉穩、慈愛的氣質,早已在吳國安身上有所沉澱。

今年54歲的吳國安是休寧縣山鬥中心小學的一名老師。「他是一個有才的老師。」這是辦公室裡其他老師對吳國安的評價。從起初村小的小學教師、夜校「掃盲班」的成年教師到現在的幼兒教師,34年來,吳國安不斷轉換身份但始終紮根鄉村,行走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

回望過去 責任與苦難並存

1986年,從師專畢業後的吳國安被分配到黃山市休寧縣山鬥鄉下面的村小任教,「有一人一校的、還有三四個老師一個學校的。」與山鬥鄉的中心小學不同的是村小裡學生少、條件差,20歲的他,幾乎負責學校所有學生的語文、數學課。「以前的條件哪有現在的好,那時候都破破爛爛,連窗戶都沒有,搞塑料膜往上面一貼,冬天都冷死了。」回憶起以往的經歷,吳國安略有些感慨,「大概到2000年之後,條件才好了起來。」曾經崎嶇難走的山路也給老師們帶來了不少困難,沒有便捷的交通工具,走路或騎車是他們僅有的選擇,有些老師為了不耽誤學生上課,周日便來到學校,提早做好準備。

當時,除了白天上課外,吳國安還需要負責晚上「掃盲班」的課程。來上課的基本都是三四十歲的村民,面對從未上過學的他們,吳國安只能從基本的名字開始教起,再到日常的漢字,就這樣一步步、一點點地教授。

掃盲結束後便進入到「普九」階段,村裡所有適齡兒童都需要入校上課,這其中不乏一些殘疾的、精神有些問題的孩子。「來上學的孩子都是鄉裡鄉親,大家信任你,才把孩子交給你。」對於這些需要照顧的學生,吳國安更是盡心盡力,除教授知識外還需要照顧他們在學校的一切活動。

立足現在 付出與收穫滿滿

後來,村小的學生越來越少,直到最後學校被撤併,老師們也被重新安排到了其他地方。8年前,吳國安離開村小來到山鬥中心小學任教,主要負責幼兒教育。山鬥中心幼兒園附屬於山鬥中心小學,園區內只有一個班級,每年招生大約在20人,大多為當地2-4歲的兒童。

「要對小朋友的心理進行掌握,他愛好什麼,你的課就把知識滲透到活動中去,他就喜歡。」提及幼兒教育,不善言辭的吳國安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尤其是關於日常生活的題目,小朋友反應速度都非常敏捷,有時候都超出我的預想!」說到此處,吳國安仿佛不再是一位教師,更像是一位以自己孩子為驕傲的家長,臉上洋溢的笑容,是滿滿的成就感。

對於從教34年的吳國安來說,「教孩子」是他最為擅長的事情。辦公室裡新來的老師在遇到問題時也會向他討教,在調整教學進度、分析不同年級學生接受能力和學習水平、為教學計劃提出建議等方面,吳國安都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經驗,幫助新老師更快成長。

除授課外,吳國安還需要負責園區內四名外村孩子中午就餐的問題。每天下課前幾分鐘,他會提早來到山鬥中心小學的食堂,為小朋友們打好午飯,並照看他們吃完午餐。

展望未來 擔憂與希冀同在

談及山鬥中心小學的未來,吳國安陷入了沉思,「再過10年,這裡學生不太多了,老師也會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從10年前的500人到現如今的100人,鄉村小學的生源越來越少,即便是每年招生時會打電話勸說當地的孩子來山鬥中心小學就學,可最終還是會有不少家長選擇將孩子送到更遠的鎮上就學。

「鎮上學生多,老師教不過來,效果也不一定好,而鄉村小學學生少,老師上課時可以照顧到每一個孩子。」吳國安認為與鎮上的學校相比,鄉村小學並不是沒有優勢可言,但鄉村小學的未來還需要更多的年輕人來建設,而他能夠做的就是繼續紮根,繼續奉獻。

鄉村教師是農村教育「活的靈魂」,是農村學生睜眼看外面世界的「第一面鏡子」。在鄉村小學人才流失嚴重的今天,吳國安依舊選擇數十年如一日堅守在鄉村教育的第一線,作為一名為教育事業衝鋒陷陣的「老革命家」,繼續發光發熱。

三尺講臺,三寸筆,三千桃李,三十餘載堅守鄉村。甘為人梯,託起山裡孩子的未來,燃燒青春,照亮鄉村教育的明天。他,就是人民教師吳國安。

文/戚夢媛 圖/劉偉龍

相關焦點

  • 【教師風採】甘為人梯,無怨無悔---張素真
    張素真,滎陽市第五小學一名普通小學語文教師兼班主任。於1998年8月參加工作,至今已經整整20年了。她對工作盡心、對同志熱心、對學生關心。她勤於鑽研業務,教學效果突出,班主任工作經驗豐富,在培養良好的班集體精神和教育轉化後進學生方面卓有成效,深受學生的喜愛。
  • 堅守鄉村執教34年的夫妻教師——黃小林、嚴雲春
    黃小林和他的妻子嚴雲春是這個教學點僅有的不離不棄的從教34年的兩位老師,他們分別負責3個小學生和4個幼兒班學生的教育教學工作。來這裡就讀的孩子是因為家庭特殊、經濟困難的留守兒童,或是身有殘疾行動不便無法自理的腦癱孩子。
  • 甘為人梯,桃李滿園—礦院路聯合黨委教師節插花會
    教師節來臨之際,礦院路聯合黨委於9月9日上午舉辦了「甘為人梯,桃李滿園」教師節插花主題活動。活動邀請了山東科技大學,堤口路小學、蒙特利幼兒園、金太陽幼兒園、偉才幼兒園的老師們及轄區共駐共建單位的各位領導同志,一起完成一場與鮮花的約會,在專業的花藝老師的帶領下,感受花藝,放鬆心情。
  • 甘為「人梯」 愛與堅守不變
    在教師節到來之際,我市有兩名教師被評為2020年廣東「最美教師」。她們是坡頭區官渡鎮中心小學李小麗、徐聞縣曲界鎮中心小學蔡虹。讀著她們的事跡,筆者感受到人民教師對鄉鎮教育事業的大愛與堅守;體會到她們用心用情教育好每一位學生的仁心大愛;領略到她們獻身教育,甘為「人梯」的崇高精神境界。
  • 井陘這2名鄉村教師全省出名啦!還有獎勵!
    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鄉村教師他們的堅守讓人感動,引人深思8月26日,河北省教育廳對擬獎勵的河北省優秀鄉村教師和優秀鄉村教育工作者名單進行了公示,井陘縣南障城鎮中心學區景莊教學點於國成紮根鄉村學校,默默耕耘奉獻於國成,大學本科學歷,皆山中學政治教師。從教34來,於老師紮根農村、默默耕耘,一直工作在鄉村中學教學第一線, 長期擔任初中政治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
  • 尋找最美鄉村教師沈豔華:做一架大山深處的「人梯」
    鬥轉星移,沈豔華在大山深處的三尺講臺上默默地耕耘了32年。這些年來,她先後獲得海林市、牡丹江市、黑龍江省的諸多榮譽,並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上級有意調她到鎮裡、縣裡工作,也有私立學校高薪聘請她,都被沈豔華婉言謝絕了。沈豔華說,自己能夠做一架在山區裡傳播知識和智慧的「人梯」,成就孩子們精彩的未來,這樣的人生很幸福。
  • 忻州市七一路小學舉行教師節表彰大會
    向為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嘔心瀝血、恪盡職守的每一位教師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向獲得表彰的教師們表示熱烈的祝賀,祝全體教師節日快樂!回顧近一年學校一幕幕感人激動人心的畫面,靳校長對全體教師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班主任們把班級當成自己的家,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譜寫了一個又一個感人的奉獻樂章;青年教師你追我趕不甘落後,奏響了一個又一個如火的事業壯歌;老教師們,老當益壯,奮鬥不息,特別感謝了教齡已滿25年、30年的老教師們,他們把全部的青春和熱血獻給了黨的教育事業。
  • 巴中獨臂女教師杜秀蘭 深山堅守35年 讓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近日,六部門出臺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要求力爭3至5年,讓鄉村教師地位大幅提高,待遇得到有效保障。據統計,我國有近300萬名紮根基層的鄉村教師,每年約有4.5萬名公費師範生到鄉村任教。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耕耘,他們為孩子鋪好走出大山的路,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
  • 2019年12月份最美教師呂春蕾,2020年1月最美教師劉曉軍
    為充分展示我校教師隊伍良好的職業形象和崇高的師德風貌,大力宣傳優秀教師的感人事跡,弘揚正能量,在全校掀起「樹榜樣、學先進、找差距」的熱潮,經校委會研究,決定自2019年1月起,在全校定期開展「最美教師」的推介評選活動。
  • 東方紅小學教師陳立——願將青春許孺子,甘為盛世做人梯
    安嶽縣嶽陽鎮東方紅小學有這麼一位讓人尊敬的小學數學高級教師,她從教33年,任班主任工作26年。  自1984年7月安嶽師範院校畢業後,陳立就義無反顧地紮根教育,播種知識,默默地守侯著那份簡單而執著的人生信念:站三尺講壇,想千秋偉業,教一班學子,拂兩袖清風。
  • 對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愛崗敬業的解讀
    我國於1985、1991、1997年先後三次頒布和修改了《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對教師職業道德的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仍然需要不斷完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2008年修訂)》全文如下: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
  • 平山縣大山深處的堅守:一名教師一個娃
    今年28歲的樊香英作為平山縣楊家橋鄉九里舖教學點唯一的一名山區教師,已堅守在大山深處七載。如今,該教學點雖只有一名學生,她仍兢兢業業地教書育人。「義務教育,一個都不能少!」微黑的皮膚,消瘦的身材,樊香英有著異乎尋常的堅毅。她願一直堅守大山深處,秉承師者初心。
  • 虎形山瑤族鄉中心學校第36個教師節慶祝暨表彰大會
    隨後虎形山瑤族鄉九年義務制學校教師步行他希望全體教職工既要有腳踏實地、樂於奉獻的工作態度,又要有「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精神境界,以學校發展為重,嚴格要求自己,熱愛學校,關愛學生,以奮發向上的精神和紮實工作的作風,不斷更新知識,刻苦鑽研業務,積極投身到各自的工作中去,自覺加強師德修養,淡泊名利,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為人梯,樂於奉獻,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努力做受學生愛戴、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 【堅守,是他們對大山最好的回報】
    陳洪兵回鄉任教已有23年了,他常說,堅守是自己對家鄉、對大山最好的回報。除他之外,這裡還有一群教齡20餘年的老師們。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守著大山裡的三尺講臺,放飛出了一個個年輕的夢想,任歲月染白了雙鬢,只為能讓鄉村孩子走出大山。
  • 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規範
    一、考情分析:河南特崗教師招聘考試中,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規範的材料分析題考頻較高,2014年-2019年期間每年都考,2020年有所變化,但這個知識點還是以客觀題的單項選擇題和主觀題中材料分析題的考查形式居多。備考時需首先背會理論,知識點熟練是前提,其次要搞清答題格式和答題的邏輯清晰。
  • 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必考點,兩分鐘讓你穩拿十四分
    愛崗敬業——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3.關愛學生——師德的靈魂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
  • 繼續當好十萬大山裡的「舉重人梯」
    說起上思縣業餘體校,大家第一印象是出舉重冠軍的搖籃,而提起「伯樂」劉海東,大家都會為這位「舉重人梯」豎起大拇指。現任上思縣業餘體校校長兼舉重隊總教練的劉海東,為人樸實,處事穩重,作風公道正派。「能為國家的體育事業做一點事情,我覺得很開心。我希望能把更多十萬大山裡的孩子培養成舉重冠軍!」劉海東說,他喜歡堅持做好一件事,一件他喜歡並願意為之努力的事。
  • 2020黑龍江教師招聘備考:淺析「教師職業道德」
    教師職業道德這一部分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是必考的一個考點,它是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時所應遵循的行為規範和必備的品德的總和,是調節教師與他人與社會等關係時所必須遵守的基本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08年修訂版)1.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
  •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常見的主要是97年的版本和08年的修訂版本。這一部分知識點難度不大,以理解為主,在學習時可結合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幫助區分。接下來,我們以08年修訂版為例進行講解。1.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