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是時代的未來,更是世界的未來。
11月20日是「世界兒童日」,結合自己和周圍的家庭生活,我想談談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問題,特別是新時代諸多因素對兒童的影響至關重要。比如,網際網路對孩子的影響,抖音、快手等視頻平臺五花八門,包含了很多不健康的視頻畫面和語言,這些都是父母要引起高度重視的,否則就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長。
1、 如何對待剛出生的嬰兒
在現實生活中,不乏有這樣的年輕父母,為了哄剛出生不久的嬰兒,往往不注意自己的行為,覺得只要孩子不哭,無論採取什麼辦法,就萬事大吉了。
如今,手機是每個家庭最常見的通訊工具,隨著智慧型手機的廣泛運用和發展,加上網際網路平臺的快速發展,就連剛出生的孩子都能接觸到了手機。比如,年輕父母為了哄孩子,拿出手機打開抖音或快手,讓孩子看各種視頻,結果孩子就不哭不鬧了,原以為哄好了孩子,卻不知孩子越來越依賴手機了。
今年在疫情中做志願者時,我們志願者隊伍中有位年輕媽媽,在說起手機的危害時,她深有同感地說:「我家的寶貝才有五個月大,老公在看孩子時,小傢伙就很鬧,一給他看手機裡的抖音視頻,他立即不哭不鬧了,別看那麼小,卻被視頻裡逗得大笑。」
「如果他醒來不看視頻,就會又哭又鬧,只要看到視頻,立即不哭了,看著看著就睡著了,我擔心這樣會對孩子不好,這麼小的孩子,就知道看熱鬧,再大點估計會離不開手機了,但現在又沒有別的辦法……」年輕媽媽憂慮地說。
她的擔心不是毫無根據的,不少家庭的孩子,已對手機產生了依賴性。另外一位年齡近60歲的志願者說:「別提了,你說不滿一歲的孩子知道啥,最主要的還是做父母的兒女,他們只要堅決不讓孩子看手機,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家外孫也是一樣,只要發現女兒女婿給孩子看手機,我就立即制止他們,甚至會發火訓斥,現在就不給外孫看抖音了。不狠心不行,必須要這樣做才行。」
作為年輕父母,要給孩子多讀讀書,或者多教教孩子唱兒歌,哪怕放一段音樂給孩子聽,晚上給孩子多講講故事,這樣慢慢養成好習慣,也逐漸能起到培養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千萬別讓孩子看抖音或快手視頻,否則後悔莫及。
2、學前兒童教育引導最關鍵
就拿我們家的孫子來說,剛滿一歲時,兒子在家帶孩子,兒媳每天上下班。作為年輕的父親,根本不注意孩子的教育和引導,無意間就讓孫子看了抖音。從此小傢伙吃飯時必須看手機,不看手機坐不住,家裡人也餵不了飯,只能打開手機讓孩子看抖音,孩子邊看手機,家人一邊餵飯。
後來老婆退休專職看孫子,也是如此讓孫子看手機,我曾勸說別讓孩子看手機吃飯,老婆說:「不讓他看手機不行,飯也餵不下去,只能這樣吧,要改的話就等到上幼兒園去改吧,我不忍心看到他又哭又鬧。」
孫子每天都看抖音,並且非常專心,誰也不能打攪他看,不然就又哭又鬧,還動不動發脾氣,有時還會摔東西。一次晚上小傢伙要睡覺了,父母讓他去睡覺,不讓他看手機了,他氣得把茶几上的水杯摔到地上,又隨手拿到什麼摔什麼。兒子兒媳火了,當即把他收拾一頓,並讓他面壁站在牆角反省。
小傢伙邊哭邊站在那裡,他不敢動彈,不然就會挨打。每到這時,作為奶奶的老婆就不忍心了,趕緊走進自己的房間不出來。俗話說:「心頭肉,隔代親。」老婆總是下不了狠心改變孫子看手機的毛病。不過,有時也會發脾氣,小孫子看奶奶發脾氣,先是哭了一陣,然後抱住奶奶的雙腿說:「我錯了,奶奶不生氣了。」
這樣場面,讓人看到又心疼又好氣。不過今年孫子四歲了,已經上中班幼兒園,孩子就害怕老師,這一點不得不承認。所以小傢伙看手機的機會越來越少了,只在每天回家時看一會手機,要想讓他徹底戒掉抖音的毛病,一時還是難以改正,只有慢慢地糾正這個習慣了。
不過看抖音,有開發智力的遊戲,別看小傢伙,記性挺好,能過好多關。但也受到不好的影響和習慣。比如,在抖音裡學到了「我靠」、「我操」等粗魯和不文明的語言,這時我們聽到後就立即制止,現在小孫子已經好多了,加上全家人教育引導,看手機的興趣慢慢冷了下來。
自從網際網路有了各種視頻平臺後,很多人都很抵制孩子看手機,因為有些視頻較為低俗、暴露、不文明語言很多,這樣就會勢必造就不良影響。比如,有的孩子在網上看完視頻,便在生活中惡搞弟弟妹妹或者父母,有的孩子卻用不文明言語罵弟弟妹妹和父母,還有的動不動爆粗口等等。
由此證明,在養兒育女的現實生活中,年輕父母要從兒童健康和成長出發,要注重培養孩子的興趣和愛好,絕不能讓孩子從幼年開始接觸不健康的網際網路視頻平臺。要多帶孩子去大自然開闊眼界,要多教育孩子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要注重培養孩子的德、智、體等全面素質,讓孩子接受良好的家庭和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