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泗陽縣某鄉鎮小學有這樣一位教師,她名叫汪歐美。她在做著教書育人本職工作的同時,通過社交平臺網絡渠道,讓更多的愛心人士關心、關愛特殊兒童,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她已經成功幫助了11名貧困兒童。
10月18日上午,趁著中午放學時間,老師汪歐美把「朋友」委託的棉被送到學生王東根家。王東根的爸爸王克已經年過六旬,體弱多病。妻子患病,雙腿殘疾,家中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靠著種四分地和政府給的低保維持生計。家訪時,汪歐美發現了王東根家的情況。
小學老師汪歐美:「(因為)每年我帶的班級都是有單親的孩子,或者有孤兒的,我就把自己的母愛給這些孩子。」
從那之後,每次遇到這樣的家庭,汪歐美都會主動關心。經常給他們買書包和學習用品,還會把他們接到家中吃飯、睡覺。時間久了,她發現一個人的力量太有限。於是在徵得家長同意後,汪歐美把家境貧困孩子的現狀通過社交平臺發布在網絡上,希望能夠引起關注,並給予關愛。
小學老師汪歐美:「我把正能量的視頻發到網上去以後,有很多愛心粉絲,給我們班的孩子寄來了衣服鞋子之類的。」
汪老師說,今年9月初新學期開學時,她做起了這件事,起初並沒有抱太大希望,但令她沒有想到的是,當她把第一個孩子的現狀發到社交平臺後,立即吸引了愛心人士的關愛,並寄來了衣物。目前,全校受捐助學生在11位,而通過網絡匯聚來的愛心團隊已經有33人。為了保證物品的去向明確,每一次捐助,汪老師都會在線直播,或者拍成視頻即時上傳。
小學老師汪歐美:「然後我把這個(物品)親自交給,特殊兒童家裡面的監護人,並拍成了抖音。接下來如果有愛心粉絲加入我的團隊,我把這個孩子的信息給愛心粉絲,讓他們一對一的幫助。」
目前,學校也在積極倡導老師們都行動起來,匯聚更多社會愛心力量,幫助、關愛貧困學生。
編後:不僅傳授孩子知識還對孩子付出關愛,我們為汪老師的「教學」方式點讚。也希望在汪老師的倡導下有更多人加入到愛心行動中,關心留守兒童、貧困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