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成功,但是當有了孩子以後,發現小孩不好教育啊,我們明明是這樣想的,但是小孩根本達不到,也不願意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做。都說三歲看老,一些習慣,在生活中至關重要,孩子很多性格就是被這些習慣影響的,所以今天我們注重孩子的習慣培養,只要好的養成,那麼未來很少要我們操心了!
莉莉家的孩子,從小還是較為活潑可愛的,只有幾年不見,再去看的時候已經大變樣了,莉莉總說是自己害了他。前幾年總和孩子爸發生矛盾,結果經常離家出走,而孩子在這以後就開始變得陌生了,當她回家後,小孩在家變得暴怒,頂撞父母,但是出了門就變得膽小怕事。在家橫出門慫,也是她家寶貝目前的情況。
情緒變化無常,容易激動是因為什麼引起的,多數是環境還有父母的影響。小孩在一個不是很穩定的家庭,聽到的總是父母的打鬧,而他們在沒事的時候又會拿孩子出氣。在很多家庭都出現過這種情況,開口閉口都是離婚,然後當著孩子面說:"要帶你帶他走,小孩我只付基本的撫養費"。要不就是:"孩子我帶走,不用你管"!不是搶孩子就是扔孩子,但是孩子都看在眼裡了,如何性格不會大變呢!
參與成長,父母負責
在小孩面前,千萬不要說不要他,也不要發出負能量,時刻保持良好的心態,才是我們教育孩子的關鍵。其次參與小孩的成長,家長會、運動會,只要是需要父母的,拒絕找藉口"逃掉"。我們是孩子的脊梁柱,是他們的"靠山",這個時候"掉鏈子",無疑讓孩子失望透頂,從此減少對父母的信任。
不要失信
說到做到口說無憑啊,很多孩子是較真的,你說了就得做,不做小孩就記住了。未來有樣學樣,當然時間久了,性格大變也是可能的,我們不要給孩子任何一個情緒變化的機會,盡力做到有理有據,孩子看得懂聽得懂,也能理解!
平等相待
帶孩子,難免會出現一種心理認知,我是他媽、我是他爹,我說什麼孩子都應該照辦。然而就是這種居高臨下的心態,讓孩子炸毛了,"父母不了解我","也不想了解我"!這是孩子的想法,他們很孤獨,也無法跟父母說,說了無非就是幾句話:"知道了,懂了,去學習吧"!
專心相處
孩子都是較為細心的,我們可能發現不了,但是當你走神了,孩子第一時間會吸引你的注意力。我們經常會看到,孩子做一些多餘的動作,都是幅度較大的,或者直接出聲叫爸媽。就是讓你把目光轉回到他的身上,孩子需要關注,也需要精心照料,這樣才能保證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
寄語:做一個好父母,絕不是那麼簡單的,不止物質上要滿足,精神上也要儘量達標,孩子需要的是父母陪伴。其他玩再好的玩具也有玩膩的時候,吃再好吃的食物,也有不想吃的時候,只有對父母的感情,是隨著時間發酵,也許小時他們是依賴,成年後開始獨立,當老了以後再次會變得依賴。生活就是一個輪迴,孩子對我們的愛也是如此,所以儘量平等相待,處理好父母子女間的關係,只有這樣,孩子才不會"長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