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親子關係是中年人最大的財富

2020-12-20 閱朗星稀

關注閱朗星稀」

一人讀百感交集,千人聽心存華禮。

歡迎你,有志者!

這是閱朗星稀的第48篇小文

圖片 | 網絡

全文1864字

(1)

人到中年,日子過成了一輛油門踩到底的車。

和孩子小時候玩兒得挺好,長大了變得疏遠,是中年人生活裡的一個謎題。

這個謎題像辦完事取車時,老遠就看到的車窗上的罰單。

放學去接孩子:「今天上課怎麼樣?」

「還行吧。」

晚上進孩子房間:「快考試了吧?」

「好著呢,你不用管了。」

什麼時候變成這樣的?

不清楚,好像一夜間。

中年父母將這總結為: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

身邊年齡稍長的過來人都曾熱心給我忠告:趁著娃還小,好好和他玩,等一長大就不愛跟你說話了。

看過一條新聞。

2016年6月13日,四川省達州市渠縣,剛剛參加完高考的畢業生小斯(化名)的遺體在渠江河面上被找到。

他在6月10日晚上8點的QQ空間裡分段定時發布了多條說說:「死了,我的心自由了」、「真正的我只活在我心裡」、「我寧願從未在這個世上出現過」。

遺書裡他寫道:

「後來到了高中,第一次月考全校73名,打電話給我媽說了,我媽說才73名,呵呵,我在電話另一邊都快氣哭了。這裡競爭多激烈啊,其他同學考到前600名家長都有獎,而我呢?」

「這不是寫給我的家人的,反正以他們的思維,他們的角度與立場,我也跟他們說不清。我的屍體,要麼燒了,要麼扔了,別把我拿回去。心煩!……」

新聞裡總結說:小斯平日裡考試98分,吃飯打嗝,夾菜姿勢不對都會被罵。

和身邊年長的過來人稍微深入交流,發現他們對於下一代有一個共通性:滿坑滿谷的抱怨。

尤其說起自己孩子的時候,和小斯的父母好像好像。

可怕嗎?

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曾發布過「中學生自殺現象調查分析報告」:5個中學生就有一個曾考慮過自殺。

(2)

作家麥家在《朗讀者》中坦言:「時光不能倒流,我父親沒有辦法彌補對我的愛,我也無法把我曾經失敗的父親角色重新修補好。」

他在新作《人生海海》中描寫的爺爺對父親的愛,用錯方式,父親最終無法承受,告訴爺爺:「你不是人,從今後,我不會再叫你一聲爹,不會同你吃一桌飯,不會管你是死是活。我只管葬你,料你也活不長了,早死早收場。」

作品即人心,雖然是創作,但也是他的心聲。

像麥家這樣處在夾心層,和上下兩代人關係都不好的,不在少數。

和孩子關係不好,其實只是表象。

已為人父母的中年人,和自己父母的關係本身就不好,是源頭。

大自然的生物,只有人在兩三歲前不能自主吃飯,全憑父母餵養。大多數人在學業結束前也沒有經濟來源,全靠父母供給。

所以人性中有一點,長大後內心裡最期望能證明自己的人首先就是父母。

小斯一次次想向母親證明自己,但她的母親複製了小斯姥姥或姥爺當年對她的情景。

在花朵一樣的年齡選擇結束自己生命,還有一個致命的觸發點。

人作為社會裡的個體,誰都能打擊,唯獨母親不行。

當媽的都打擊,心裡最後的靠山沒了,全世界都可以來羞辱他。

還好,小時候「聰明」的我們曾經選擇撒謊或信息過濾來自保,沒有像小斯一樣極端。

但大多數青少年都曾在花的年齡,讓自己精神死亡,任由父母支配和侵犯。

一次次的突破,終於,生活獨立了,嘗試擺脫和父母的感情困境,也嘗試感恩他們在艱難的時代把自己養大,但還是恨他們對自己事事苛責。

即使到了這個年紀,還在被限制享樂的權利。

只有一起吃過夜的飯菜,用最便宜的物件,父母的內心才會真正得到「這是一個聽話的孩子」的滿足感。

「我到底要怎麼樣努力他們才能滿意呢?」

這是中年人即便有了孩子後,還在內心發出的感慨。

人生關鍵時刻,從未獲得過來自父母的認可,反倒是像小斯的母親一樣:才73名。

因為上一層親子關係缺失,複製到婚姻裡以及下一代,實在是塵世裡最痛楚的輪迴。

許多夫妻,總是強迫愛人完成父母的角色,給自己拼愛的拼圖。

許多父母,在公眾場合對很小的孩子呵斥和命令,以彰顯自己的權威。

正因為往上追溯,爺爺奶奶輩也是這麼對我們的父母的。

(3)

親子關係缺失還有一個表徵,就是對親人分離有一種巨大的不安和恐懼。比如子女結婚、老人得病甚至過逝。

心裡的話因為消極的回憶、負面情感等諸多原因,說不出口,在一起時卻又裝作沒什麼事兒。

一旦真的分開或者即將失去,彼此就都崩不住了。

同一屋簷下,血脈相連的家庭成員,無一不都在壓抑自己愛的自由意志。

遺憾不能留在身後。

當下是最好的陪伴,心中的愛要敢於表達,頻繁表達。

於父母,我懂你們心中愛的缺陷,我更在當下已經接受缺陷裡長大的不完美的自己。

我就像你愛我一樣愛你們。

於孩子,目光所及皆有你,你就是我平凡日子裡最大的驚喜。

我要做一道屏障,遮住所有有怨恨的過往。

我們一家人可以說心裡想說的話,做開心的事,過著樂樂呵呵、開開心心的生活。

如果說,上一輩的缺失帶給中年人心理和感情貧窮,那麼,當下良好的親子關係,才是中年人最大的財富。

全文完

*作者簡介

相關焦點

  • 良好親子關係的意義
    良好親子關係的意義2020-12-04 17:24:04出處:PCbaby作者:佚名因此,在一個家庭中,親子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建立好的親子關係,對於孩子的進步成長是非常有利的。時常聽到家長的抱怨,孩子總不如人意不說,親子關係也一塌糊塗,非常的鬱悶。那麼,良好親子關係的意義是什麼?
  • 良好的親子關係對一個家庭的重要性
    說到親子教育,我相信大多數的朋友們都不陌生了吧!顧名思義親子教育是一種早期教育,是以愛護嬰幼兒身心健康和開發潛能以及培養個性為目標,以不斷提高新生人口的整體素質為宗旨的一種特殊形態的早期教育,重在提高家人間的感情與責任。
  • 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4個策略
    原標題: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4個策略   處理好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父母了解自己的孩子,孩子體諒父母,這樣才能夠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那麼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呢?   良好的親子關係有何重要意義呢?
  • 怎樣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大家都知道,親子關係的重要性。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呢?什麼是親子關係?親子關係就是爸爸媽媽與親生子女之間存在的權利與義務的關係。父母與孩子屬於直系血親,在血緣上,是最近最親的關係,是一個家庭關係中的核心部分。親子關係,從嬰幼兒時期就開始影響著孩子各方面的發展,比如性格、毅力、人際交往等等,對孩子的成長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親子關係重要嗎?親子關係會影響到孩子的發育,對於孩子的成長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
  • 良好親子關係是成功家庭教育的起點
    家庭人際關係中,親子關係的質量對孩子發展的影響最為重要,此外,父母婚姻關係的質量對兒童心理發展也具有深刻的影響。教育專家朱永新認為,人的一生,實際上就生活在四個地方—子宮、家庭、學校和職場。家庭伴隨人的一生,是人生最重要的場所。
  • 守住「良好生態」這一最大財富
    劉雲超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的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是鄉村振興的根基和支撐點。更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堅持綠色發展模式,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美、產業興、鄉風良、百姓富的美麗鄉村。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的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是鄉村振興的根基和支撐點。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如何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進而支撐起整個鄉村振興戰略?可從以下四個維度加以著手。以民生為準繩。
  • 良好的親子關係應該如何構建?
    其實,這種不和諧的親子關係沒有誰對誰錯之分,關係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長期互動的結果。所謂&34;,在不和諧的關係裡,父母和子女都是受到傷害的人。提倡&34;的家庭,孩子長大後大多也會用&34;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不和諧的親子關係,會讓孩子長大後很難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對愛情沒有信心。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良好的親子關係決定孩子未來的發展。親子關係好→家長與孩子之間就會互相信任→孩子遇到困難或者高興的事會與家長分享→家長會更加了解孩子→孩子會更信任父母→良性循環。
  • 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上周六我跟大家分享了親子溝通五步法,其中第一步就是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假如親子關係不好,和孩子溝通時讓孩子接受我們的建議和想法是很難的。如果親子關係良好,可能你的語言沒有那麼優美,說的也未必那麼合適,但是孩子能聽得進去也願意接受。如果親子關係本來就很緊張,即使你說得很正確、很對、很有道理,在他(她)聽來也許能聽出敵意、聽出控制、聽出不舒適的感覺,所以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有效溝通的前提。邀請您做一個體驗。
  • 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適合0-18歲積極的親子關係對兒童發展的所有領域都很重要。時刻參與,度過美好時光並表現出溫暖,關懷和尊重,您可以加強與孩子的關係。良好的親子關係:為什麼重要孩子最重要的早期關係是與父母的關係。積極的親子關係可以幫助孩子了解世界-世界是否安全可靠,是否被愛,誰愛他們,哭泣,大笑或鬼臉時會發生什麼,等等。這些關係影響著兒童發展的各個方面。
  • 良好的親子關係,需要用心經營
    倒是這對母女展示出來的關係讓人擔憂,寫作業竟然驚動警察,這是不是有些失控?綜藝節目《婚前21天》,請來了藝人吳尊和林麗吟這對夫妻。節目中就有一幅相夫教子的畫面。女兒跟著視頻裡的老師學鋼琴,媽媽林麗吟文靜地坐在旁邊看著女兒學琴,女兒不時出錯,林麗吟就親手示範。這個案例同樣引發了關於親子關係邊界的討論。那麼,親子之間到底什麼樣的距離是良性的,什麼樣的距離可能帶來問題?
  • 聚焦「親子關係金字塔模型」理論,用良好的親子關係驅除育兒焦慮
    (原標題:聚焦「親子關係金字塔模型」理論,用良好的親子關係驅除育兒焦慮)
  • 高致娟博士: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家庭和諧的基礎
    專家精粹觀點:營造良好的一種親子關係,是你們家庭和諧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我們不知道怎麼能夠把我們的孩子養得特別健康,讓他的營養均衡,我們不知道當孩子心裡有了小問題的時候,我們怎麼樣跟他溝通,保持我們良好的一個親子關係,讓我們的寶寶身體健康、心靈健康的快樂成長。今天呢,各位來到貝因美成功生養教大講堂,也就是旨在帶給我們的父母,告訴你們怎樣能夠讓我們的寶寶,生得聰明、養得健美、教得科學、玩得開心。
  • 第三屆廈門親子文化節 專家支招建立良好親子關係
    多年來,謝宏還一直堅持親子教育的研究,結合發展心理學、生命學、腦科學、人類學、成功學、教育學、社會學等相關理論為基礎,獨創出了自成體系、全息一體的「成功生養教」體系,幫助父母掌握「無條件有原則地愛」的方法。
  • 想讓孩子省心懂事,良好親子關係是基礎,簡單3招改善親子關係
    如果你沒有遭遇這些,那麼恭喜你,同時也來學習一下維護親子關係的方法吧,讓你們的關係更加和諧。親子關係,是每個人來到世間的第一個人際關係,它對孩子的心身健康十分重要,因為從嬰幼兒時期,親子關係就開始影響著孩子各方面的發展,如性格的形成、品質的培養、意志的磨練、人際交往等,對孩子的成長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 學立佳認為幼兒教育應該從良好的親子關係開始
    從某種意義上講,親子關係不僅是一門難以駕馭的科學,而且也是一門講究科學的藝術。親子關係是家庭教育成功的根本。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不僅是教育的方式,更是教育的內容,良好的親子關係本身就是好的教育。良好的親子關係就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幫助,互相信任,共同成長。其核心是愛。
  • 良好親子依戀關係是用時間「堆」出來的
    日前,在由廣州市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指導中心、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共同打造,「羊城宣傳思想文化優秀創新團隊項目」支持的廣州市家庭科學育兒第一課上,專家介紹,從寶寶出生開始就注意養成良好的親子依戀關係,往往能讓孩子入園過程更順利,同時為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打下重要基礎。
  • 親密有度,才是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前提
    隨著社會的發展,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孩子與家長的關係卻好像越來越脆弱。到底該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這是讓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認真傾聽,是情感溝通的橋梁現在很多親子關係出現問題的關鍵點都在於溝通不良,父母只是在一味表達自己的要求,卻忘記傾聽孩子的需求。維持良好親密關係的橋梁是溝通,而真正的溝通是先傾聽,再表達。因此,家長首先要給予孩子平等的尊重,學會認真傾聽。
  • 建構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石和技巧,就是積極關注和輕鬆氛圍這2點
    逆常識為之,就是「放手」,加強「信任」,核心指向的是「關係」。面對這個教育焦慮,試著自問能否做到放手和信任,能否把關係放在第一位?同時對於養老問題,面對的是年邁父母,越來越需要照顧的老人,不斷與社會脫節,身體越發不好,子女這個年齡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中間多煩惱」。
  • 家長應該學會溝通 與寶寶建立良好互動的親子關係
    孩子與父母親的關係是狹義的親子關係,親子關係乃一個人一生中最早經驗到的關係,也是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一環,假如這層關係發展良好,它將成為孩子一生中一連串和他人良好關係的基礎。  一、親子關係定義:  孩子與父母親的關係是狹義的親子關係,親子關係乃一個人一生中最早經驗到的關係,也是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一環,假如這層關係發展良好,它將成為孩子一生中一連串和他人良好關係的基礎。
  • 專家談良好親子關係:父母要和孩子共讀共寫共同生活成長
    ­   19日,由現代教育報社主辦的 「轉型時期的親子關係構建」家庭教育主題論壇在京舉行。「構建良好的親子關係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親子共同成長的過程,沒有家長的成長,就沒有孩子的成長。」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朱永新表示,在網際網路時代,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要與時俱進,讓家庭教育在傳承中更新、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