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古爾泰為奪皇位弒生母,設鴻門宴圖害皇太極,敗露後與弟弟暴斃_正藍旗

2021-02-23 家庭養身每日推送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

原標題:莽古爾泰為奪皇位弒生母,設鴻門宴圖害皇太極,敗露後與弟弟暴斃

至高無上的龍椅,是天下人都做夢想得到的,尤其是那些離皇位近的野心家幾乎垂涎三尺,歷朝歷代幾乎都發生過這樣的事情。清朝努爾哈赤三子莽古爾泰與弟弟德格類、姐姐莽古濟密謀設「鴻門宴」,謀害皇太極奪取皇位。

莽古爾泰是努爾哈赤的嫡子,身任正藍旗旗主,三大貝勒。論出身、地位本來都在皇太極之上,因其母與大貝勒代善關係曖昧,努爾哈赤把她休了,留了她一條命。

莽古爾泰為博得父汗的好感,竟殘忍地把親生母親殺了。但事與願違,他這種喪盡人寰禽獸行為使其聲譽降為冰點。天命十一年(1626)在推舉汗位繼承人時竟無人提名他。

皇太極繼位時,莽古爾泰內心一直不服。怨憤不解,時間壓抑的太久,就爆發了「御前露刃」事件,兩人矛盾掩蓋不住。

天聰五年(1631)8月,皇太極統帥八旗勁旅圍攻大凌河城。八旗軍各按方位圍城,莽古爾泰與其弟德格類率正藍旗攻擊城的正南面,由於這裡是明軍炮火最集中的地區,莽古爾泰軍損失很大,莽古爾泰下令撤退。他來到皇太極御帳,請皇太極將正藍旗護軍調回,以補充軍力。皇太極不予理睬,讓備馬要出去。

莽古爾泰急脾氣,見皇太極要走大為惱怒,憤憤地說:「皇上對我有何成見請公開宣諭,不要這樣為難我,我對皇上一直是處處順承,可是我這樣盡心竭力皇上還是不滿,皇上是不是要往死路逼我?」

莽古爾泰眼睛冒火邊說邊把手放到了刀柄上,他的兄弟德格類看到這種情形,急步上前壓服住他。莽古爾泰不管這些,隨手將刀拔出五寸多,德格類連忙將其推出御帳之外。皇太極怒不可遏,大罵身邊侍衛說:「他們露刃犯朕,你們為啥不趕緊拔刀擋在朕前?古人說:操刀必割,執斧必伐。他們露刃的目的你們不明白嗎,怎麼敢坐視不動?」

當晚,莽古爾泰在弟弟德格類的勸說下,來到皇太極黃帳前向皇太極陪罪,但被皇太極拒之帳外。法司審理莽古爾泰「御前露刃」事件,莽古爾泰被判革除大貝勒名號、奪五牛錄人口、罰銀一萬兩。

受懲治的莽古爾泰萬念俱灰經常獨坐流淚,姐姐莽古濟、姐夫瑣諾木趕來相勸。莽古爾泰見著親人露出心中所想,他說:「我現在把皇太極徹底得罪了,今後恐怕也沒啥好果子吃,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找機會把他除掉,奪取汗位。如果這招失敗,我們就退到開原,開原城大堅固,在那自立為王。」

莽古爾泰計劃在家裡擺「鴻門宴」,宴請皇太極,用藥酒將其「鴆殺」。弟弟、姐姐及姐夫勸莽古爾泰不可莽撞行事。但莽古爾泰堅決要這樣幹,莽古爾泰說:「我不殺他,他必殺我,我已經沒有退路了。」姐、弟最後同意了莽古爾泰的計劃。

第二天,莽古爾泰將正藍旗兩位親信主將及莽古濟的親信請入密室。三個親信聽罷莽古爾泰的決定,都表忠心。七個人歃血盟誓,然後將誓書在佛前焚燒,按計劃分頭準備。

莽古爾泰的姐夫瑣諾木總感到有些虧心。他到皇太極家看望,皇太極設宴熱情款侍。瑣諾木假裝喝多了,對皇太極說,「皇上不當惟兄弟是倚,行將害上,宜慎防之……」說著說著,瑣諾木流下了眼淚。

這就等於給皇太極報了信。沒幾天,莽古爾泰突然「中暴疾不能言而死」。鳥無頭不飛,計劃擱淺。兩年之後,德格類也遭受與其兄同樣的病症「暴亡」。

莽古濟的心腹冷僧機,為了自己利益向皇太極徹底揭露「鴻門宴」的詳細策劃內容,舉報了她。「鴻門宴」案被揭發後,刑部在莽古爾泰王府搜出木牌印十六面,上面刻著:「金國皇帝之印」,認定為謀反的重要證據。主要案犯莽古濟、瑣諾木,屯布祿、愛巴禮也全都供認不諱,「謀危社稷」、「逆跡彰著」等罪名成立。

皇太極決定將自己的同父異母姐姐莽古濟公主凌遲處決,莽古爾泰長子額必倫處死,其餘五子黜為庶人,一連多日,盛京刑場慘叫聲不斷,形同地獄。

瑣諾木,因事先向皇太極暗示,等於告發,所以免罪恩養。冷僧機因舉報有功,受到重獎。

正藍旗建制被取消,屬員被分別編入正、鑲兩黃旗,「八旗」一時成了「七旗」。雖然這之後皇太極又將正藍旗恢復,但恢復後的正藍旗徹頭徹尾是副新面孔。

此案共處決涉案人員一千餘人。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大清開國第一刀:皇太極凌遲活剮自己的姐姐
    莽古爾泰自認為自己的出身、地位啥的都在皇太極之上,理應比皇太極更有資格繼承汗位,所以莽古爾泰對於皇太極做大汗內心非常的不滿。 在大凌河戰役中,皇太極借刀殺人,故意讓莽古爾泰率領他的正藍旗攻打明軍炮火最猛烈的正南面。莽古爾泰的正藍旗攻城作戰,損失慘重,他向皇太極請求補充軍力而與皇太極發生爭吵。驍勇善戰但性格魯莽的莽古爾泰當時氣得要把刀拔出來,幸虧被他的弟弟德格類攔住。
  • 皇太極為何將自己親姐姐等一千多人凌遲活剮?
    皇太極凌遲處死的姐姐就是莽古濟,莽古濟嫁過兩次人,一個女兒被丈夫豪格殺死,另一個女兒被迫殉葬。男人在徵服天下,有時候女人卻被拿來當祭祀品。努爾哈赤去世後,皇太極名義上是可汗,但是還一直沿用「四大貝勒」主政的模式,實際上皇太極只是他正黃旗的老大,對於其他三旗基本管不了,做事處處受限。從此皇太極開始了他的君主集權道路。「四大貝勒」分別是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
  • 滿清一次宮鬥涉案千人,皇太極為此活剮自己的親姐!
    皇太極是清朝時期一位比較出名的皇帝,畢竟在攻打明朝的時候連努爾哈赤也沒辦法拿下的地方最後都被皇太極一一攻破,從這一點我們就足夠判斷皇太極也是個心狠手辣的角色,甚至於在滿清的一次宮鬥中,皇太極竟然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姐姐。
  • 囚禁兄弟、活剮姐姐,清朝開國皇帝皇太極為獨攬大權都做了什麼?
    此事讓皇太極在父親心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不久,努爾哈赤改革軍隊,重新組建了八旗部隊: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而皇太極被重用為正白旗的首領。三貝勒被降職1631年,三貝勒莽古爾泰受命攻打大凌河城,正藍旗則從大凌河南面進攻;而明朝吳襄、張春所率軍團趕往解圍,駐紮在離城15裡的地方。
  • 代善為何主動讓位給皇太極?不是他大度而是不得已而為之
    努爾哈赤死後,八旗中以實力而言,代善握兩紅旗,且有嶽託、薩哈廉等軍功顯赫的子侄相助,如果爭奪汗位勝算很大;皇太極手握兩黃旗,實力次之;至於莽古爾泰和阿敏各掌正藍旗和鑲藍旗,不足以抗衡代善和皇太極;多爾袞三兄弟雖有兩白旗,但畢竟年幼,沒有繼位的可能。
  • 和珅遇到正紅旗旗主要下跪並自稱奴才嗎?這種情況大概率不會發生
    旗主源於八旗制度,萬曆二十九年,努爾哈赤對原有的制度進行改組,將五牛錄編為一甲喇,設甲喇額真一人;五甲喇編為一固山,設固山額真一名。每固山設有旗一面,因此固山又稱為旗,固山額真亦稱為旗主。萬曆四十三年,努爾哈赤在原有四旗的基礎上,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合稱為八旗。
  • 在清朝八旗中,為何正白旗能與兩黃旗平起平坐,並稱為上三旗?
    在清朝,上三旗的說法,從順治帝掌權後才開始出現。正是他,把鑲黃旗、正黃旗和正白旗定為上三旗,並一統上三旗之權。那麼,為什么正白旗能與兩黃旗平起平坐,並列為上三旗呢?這與八旗制度的演變有很大關係。簡單來說,旗是一種兵農合一的組織,平時生產,戰時參戰。旗的基本生產作戰單位是牛錄,每個牛錄大概300人,由牛錄額真統領,每旗設一旗主。
  • 身為皇后,卻遭皇太極等人脅迫殉葬,努爾哈赤的遺言是真的嗎?
    那麼,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濟爾哈朗等諸王貝勒,為何要迫不及待地逼令阿巴亥自殺殉葬呢?我們這篇文章著重探討一下阿巴亥被逼死的原因。按照《清太祖武皇帝實錄》載,阿巴亥雖然美豔驚人,「然心懷嫉妒,每致帝不悅。雖有機變,終為帝明察所制。留之,恐後為國亂。」
  • 清朝最慘的皇后,嫁給弟弟,生下三胎,被親生兒子殺死!
    清朝最慘的皇后,嫁給弟弟富察·袞代是女真族,家族情況複雜,富察·袞代最初的丈夫是威準早亡,在女真族的傳統中,威準死了以後,作為其妻子的富察氏需要嫁給丈夫的弟弟,而威準的弟弟,也就是努爾哈赤,而此前,富察氏與威準已經有一個兒子了。就這樣富察氏帶子改嫁,成為努爾哈赤繼妃。這也不是一件稀奇事,在女真族這種情況是非常正常的。
  • 苦命的女子,貴為福晉,子女全早逝,自己死後都沒入皇陵(下)
    富察·袞代和他的每個孩子都是皇太極心中的尖刺, 想的越多痛的越多。 努爾哈赤的元妃佟佳氏去世後,富察·袞代接任大福晉的位子。 皇太極的親生母親孟古,在萬曆十六年,嫁給了努爾哈赤作為副福晉。直到死,孟古也沒有坐上大福晉的位置,至於我們現在直到的孟古為孝慈高皇后,那是在他的兒子皇太極登基繼承皇位以後,給追封上去的。在四個貝勒家族中,除了不是同胞兄弟的阿敏之外,代善是元妃佟佳氏的兒子,莽古爾泰是大福晉富察·袞代的兒子。 在王位繼承方面,皇太極心裡怎的都覺得不舒服。 因此,皇太極經常刻意地提高自己母親的地位,然而,莽古爾泰是個脾氣暴躁的人。
  • 看看清朝皇帝的生母是哪些人
    努爾哈赤二子巴圖魯貝勒娶蒙古扎嚕特部鍾嫩之女為妻,五子莽古爾泰娶該部內齊之妹為妻,可以說蒙古和清朝的聯姻早就開始了。清太宗皇太極就娶了一個重要的女子為妻,他就是蒙古科爾沁部的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後世稱作孝莊文皇后。她生下的兒子就是順治皇帝,蒙古科爾沁部是黃金家族的後裔,所以順治皇帝有著蒙古血統,按照道理,他不是一個正統的滿族人。
  • 為建立清朝,皇太極做了哪些改革和準備?
    努爾哈赤死後,第八子皇太極勢力最強,被擁立為汗,改元天聰。政權沿襲原來的原始軍事民主制,由皇太極和其兄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四大貝勒共同主持軍政大事。皇太極改易族名為滿洲,並進行一系列改革:削弱貝勒權力;設立文館及內三院;重用漢官、漢將及漢族文人;設立漢軍八旗、蒙古八旗,編制和滿洲八旗相同,直接聽命於汗,擴大了兵源,增強了戰鬥力;重新編莊;加強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