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化學香料浸泡 這種廉價香囊不能用!

2020-12-24 荔枝網新聞

  5月30日就是端午節了,除了吃粽子之外,"胸佩香囊,插艾驅瘴"也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很多市民都會買一隻外觀漂亮、散發清香的香囊,尤其是號稱"填充中藥成分" 、可防蚊驅蟲的中藥香囊更是深受青睞。那麼,市面上的這些香囊真的是中藥填充的嗎?真有防蚊驅蟲的效果嗎?

  【端午香囊熱銷 購買需謹慎】

  記者隨機走進南京新街口的一家藥店,櫃檯上掛著各種顏色的香囊,一名藥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香囊裡面的中藥粉是藥店自製的,裡面有艾葉、紫蘇葉等中藥粉,能起到防蚊去晦的作用。記者以20元的價格,從這家藥店購買了一隻中藥香囊。

  除了藥店售賣香囊之外,大市場裡的香囊更多。在南京金橋市場一個批發攤位上,一對老夫妻正在給孫子購買香囊。記者湊近香囊聞了聞,有一種刺鼻的類似中藥的味道。為了證明裡面裝的是中藥,攤主打開一隻香囊,裡面用小封口袋裝著白色顆粒,類似中藥的氣味就是從這白色顆粒散發出來的。記者以5元一隻的價格購買了一些香囊 。

  在另一家攤位上,一種火柴盒大小的香囊表面用五彩線繡著花紋和"出入平安"四個字,聞上去有淡淡的清香,摸上去軟綿綿的。讓記者感到奇怪的是,這家攤位上的幾種香囊,捏起來都是軟軟的,摸不到任何中藥粉末在裡面。不過,這名攤主解釋,這種香囊裡面是棉花,並撒進了艾草粉末,淡淡的清香來自於天然艾草的味道。見記者還有疑問,這名攤主表示,安全絕對沒問題,甚至自家孩子都在用。

  記者帶回了7種從市場上採購到的香囊,有的來自藥店,有的來自大市場,價格也從3塊到20塊不等,這些香包聞起來都有一種類似中藥的味道,那麼這些香包真的是中藥做成的嗎?隨後,記者請江蘇省中醫院的中藥專家給進行鑑別。

  經江蘇省中醫院專家鑑定,從藥店購買的香囊是合格的中藥香囊。緊接著,專家又解開一隻從大市場購買的香囊,香囊的氣味正是從裡面的一袋白色顆粒散發出來的,攤主當時說白色顆粒是艾葉,但是經過鑽家判斷,這些顆粒用了化學的香料進行了浸泡,不是中藥材,質量也不好。

  【沒有任何中藥材 廉價香囊"敗絮其中"】

  而繡有"出入平安"的香囊,當時攤主聲稱,是用中藥粉撒在棉花中製成的。那麼,真如攤主所說,裡面含有中藥粉嗎?專家拿起剪刀現場驗證。

  專家發現,香囊裡沒有中藥粉末顆粒,只有黑乎乎的絲絮狀物品,看起來十分噁心。專家表示,這隻香囊沒有中藥粉末在裡面,只有浸泡了的香料在裡面,絕對不能使用,對身體有害。隨後,專家將從大市場購買的中藥香囊一一剪開,發現裡面有的是白色或黑色絲綿,還有甚至看起來像邊角料,根本找不到一點點中藥末兒的痕跡。專家表示,這幾隻香囊顯然都不能稱為中藥香囊,其中的香味往往來自香水或添加了香精類的化工原料。

  那麼,真正的中藥香囊應該是什麼樣的呢?其實醫院或藥店自製的香囊配方並沒有統一標準,香囊大多用的是生艾葉、藿香、紫蘇葉、石菖蒲、白芷、丁香等中草藥,而好一點的香囊會使用價格昂貴的檀香和沉香。

  ​專家提醒,大家購買香囊的時候,最好到正規藥店或醫院,香囊最好能夠打開、 或者能用手摸到裡面的中藥粉末。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鄧曦 王苗軍)

相關焦點

  • 女性用品:香料、香水、香囊,漫談我國「香」文化的興起與發展
    香水對女性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化妝品,通過香料和酒精等混合物發出了濃鬱的香氣,而在古代香囊成為民間優秀的刺繡作品,香囊中的香料讓許多人喜歡,往往用來提神。這是古代農耕文化帶來的產物,經歷了幾千年在今天依舊能發揮光彩。
  • 端午帶香囊,3分鐘教會你自製香囊,比買的更「香」!
    2、傳統的香囊是由多種中藥材香料製作而成,而這些中藥有一定的殺菌消毒的作用,用古人的話就是說,香囊可以防瘟疫。3、香囊本身帶有一種中藥的芳香之味,佩戴於身不僅可以使人一身充滿芬芳之味,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醒神、怡情的作用。
  • 楊貴妃用過的香囊什麼樣?傻傻分不清!
    人們挖開墳冢,卻見「肌膚已壞,而香囊仍在」。在人們的印象中,香囊大都是用絲棉織物縫製的(如下圖),禁不起糟踐。那又是什麼樣的香囊,竟能在地下埋藏許久而不腐爛?後世的專家們根據相關出土文物研究了一番,得出結論:楊貴妃身上的這個香囊,很可能是銀的。
  • 車用香水多用化學香料酒精勾兌
    車用香水精油俏銷5月4日,記者來到省城長風街上的多家汽配城進行採訪。在汽配城內記者看到,貨架上擺著 各種車用香水和精油,有夾在出風口的、有吊墜式的,價格為幾十元至上百元。但在這些香水和精油的外包裝盒上,很難看到中文標識的說明,有些是三無產品,有些還掛用LV、CUCCI等國際品牌的標識。
  • 手把手教你做四季香囊教程
    把香料佩戴在身上,可是古代非常流行的生活習慣。不過,要想讓香料更好地帶在身上,最好是放在精美的絲袋中,也就是製成香囊。青年人去見父母長輩,也會佩戴香囊。傳統佳節到來時,親手製作一個香囊,送給爸爸媽媽或好朋友,豈不是件快樂的事嗎?現在的香囊多使用化學香料,香氣可以持續較長時間,但是缺失了中藥材的藥理作用。
  • 端午艾葉中藥香囊熱銷 裡面塞的竟是棉花球
    按咱們的傳統習俗,過這個節日,除了吃粽子,還得戴香囊,有的地方,也叫香包、香袋、荷包等等。既袪毒避邪,又保健吉祥。不過香囊非藥,小心有的商家瞄準商機,肆意誇大香囊功效,上當受騙。目前,市面上所售的香囊大多走「價廉物美」的路線,價格在10元左右,部分包裝精美的在30元左右。某藥店工作人員:就是像艾葉、紫蘇葉,這樣的中藥打成的粉,功效防蚊去晦,一般就是防蚊蟲比較多一點。
  • 端午節,古人為何要佩戴香囊?「防疫」用它到底有沒有作用?
    香囊是古人的生活用品之一,女人平時佩戴它的作用之一有點類似今天的香水。另外,香囊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保安康、驅蟲。自古,我們的先輩就有端午節佩戴藥草做香囊(避邪驅瘟)的習俗,此外還有喝藥酒、吃粽子、划龍舟等等。
  • 「關於香」一些安神助眠的香料配方
    前幾天分享了「關於香」香囊,香料配方與製作,有朋友說,夜太長,睡不好太難熬,問能不能補充幾個安神助眠的配方,那就來吧—— 安神助眠組方 薰衣草120g、小茉莉花100g、柏子仁100g、遠志100g、桂枝80g、白芍80g,以上6
  • 巧用中藥香囊 「防病闢瘟」養生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中藥香囊,具有抑菌、抗病毒、抗過敏、改善血循環、調節免疫力等作用,千百年來一直在預防時疫、提升人們健康水平方面發揮著重大作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泉州市正骨醫院、安溪縣中醫院等一些醫院發揮中醫藥優勢,推出「闢瘟香囊」,深受市民喜愛。
  • 疫情來臨,中藥香囊有啥用?
    其實中藥香囊源自中醫裡的「衣冠療法」,民間曾有「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之說。佩戴香囊,雖是一種民俗,但也是一種預防疫病的方法。 那麼,該如何使用香囊?它有什麼禁忌嗎?當我們買不到中藥香囊時,可以如何自製香囊呢?
  • 一裁一縫 香囊風雅
    請刷新試試香囊是一種民間刺繡工藝品。傳統的香囊多用綢布製成,內裝雄黃、燻草、艾葉等香料。一說香包可以驅蚊蟲,端午節前後多會配掛香包。月河竹品軒的老竹是一位堅持這份香囊製作的手藝人,入夏以來,便一直用手作古法製作,小巧漂亮的香囊也成了月河遊客們的喜愛之物。老竹說,傳統手藝不能忘,傳承是很有意義的事。
  • 「關於香」一些安神助眠的香料配方
    「關於香」香囊,香料配方與製作,有朋友說,冬夜太長,睡不好太難熬,問能不能補充幾個安神助眠的配方,【製法】白芷、小茴香需以淡鹽水浸泡3小時,焙乾研粉。以上5味混合,加入15%的楠木粘粉、一點蜂蜜,混合成團,揉搓成直徑1cm左右的香丸,陰涼處晾乾,燻用或置於香囊中均可。此合香組方來自《燕居香語》。青麟髓沉香、檀香、龍腦香、麝香、玫瑰花、細辛、蜂蜜。
  • 香囊,古代女子送給心愛的人的定情信物
    紅豆,髮簪,玉佩,戒指,香囊還是一縷青絲。今天柴柴就先帶你了解一下香囊。香囊其物香囊,古人也叫"香包"、"香袋」、「香纓」、「佩幃」、「容臭」, 更為通俗地則叫做「荷包」、「耍貨子」。它是一種小巧精緻的民間刺繡工藝品。通常,這種香囊是用織錦製作的,因而也會稱作「錦囊」, 或者「錦香袋」。
  • 香文化丨香囊的故事
    整個囊袋以羊皮料製成,整體呈長方形,囊口呈開敞式,用皮帶栓系掛佩,兩側則以纖細的皮條縫綴,這隻香囊雖已歷經千載,但縫合之處依然堅固如初,可見早在春秋時期繡制香囊的技藝就較為高超了。隨著絲織物、刺繡工藝的發展,古代時期大部分香囊是用錦緞製成的,外形上通常都繡著精美的圖案,裡面盛放著各式植物香料,充分體現了古人對香氣的喜愛。
  • 如懿曾因香囊遭陷害,歷史上的妃嬪為何要佩戴香囊?裡面裝的何物
    栽贓陷害是后妃們慣用伎倆,對於工於心計的人來說,後宮中的任何器物都有可能成為除掉對手的工具,玫答應就是通過常用的香囊下手,因為久居宮中的女人會得風溼病,內務府都會在香囊中放入白花丹發放給后妃們,以便發病時使用,但是白花丹是有毒的,是不能敷在臉上。為什麼香囊在清後宮中這麼普遍?
  • 古人版「香奈兒5號」——香囊,好聞漂亮不說,還兼職驅蚊治病
    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外表就歧視它,人不可貌相的道理還是要懂的,所以你不能因為它聽起來像燉肉的材料,就說它聞起來肯定像五香雞,這就是赤裸裸的偏見了。香囊製作所以放下「成見」思考一下,這些聽起來像調味大料的東西做出的香囊,是什麼味道?香囊為什麼能留存至今?
  • 清湯牛肉用什麼香料?
    既然是清湯牛肉,那咱香料就別放了,要麼放也是挑選著放,或者少放。因為,既然燉清湯牛肉,就是想喝牛肉湯鮮美的味道,若放過多的香料,就遮蓋掉牛肉湯的鮮美之味了,那燉清湯牛肉還有何意義?那不就成紅燒牛肉湯了,哈哈牛肉湯的做法,基本上有兩種:清淡類與紅燒類,這個很容易理解,並且大家平時做的時候也都做過,紅燒類的就是比較重口味的,就是紅紅的那種,裡面會放很多香料、醬油、辣椒等這些重口味的配料,而清湯就完全不必了,只需放肉、鹽、姜、蔥花、胡椒粉,再放點其它配菜等就行了。
  • 用白酒浸泡香料 既能去除微生物又能增加香氣 讓冒菜更加正宗!
    這道冒菜,味道夠正,香料可以空運過來,但是處理不好,也做不了這麼地道。香料小貼士:香料除了用水煮,還可以用白酒浸泡,既能去除香料的微生物,又能增加香氣。香料運過來了,可是牛油不讓託運啊!沒關係,自製牛油,牛腩肉中的肥肉部分代替牛油。
  • 戴香囊 品文化 護安康
    古人佩戴香囊的歷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先秦時期。青年人去見父母長輩時,要佩戴「衿纓」,即編織的香囊來表示敬意。戰國時期至晉,大男人堂而皇之佩戴香包,晉以後漸為女人、兒童的專用品。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闢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工藝品。
  • 路邊這野草,渾身帶芳香,古人曾用它製作香囊,殊不知藥用價值高
    那麼說到香水,在古代還沒有人香水的時候,古人很多則是會以香囊作為香水用,香囊裡面會裝一些帶有香氣花或草作為香料,然後佩戴於身上同樣也可以起到香水的作用。筆者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農村野草,它渾身帶芳香,曾經也是古人製作香囊的原料,如今被入藥價值高,這種野草叫「佩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