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怡玲:不斷發展優質均衡的基礎教育,辦好家門口好學校

2020-12-15 新民晚報

來源/視覺中國

改革的春風又一次光臨了上海教育,描繪了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上海市教育大會明確提出上海教育發展的目標,即「努力辦出與城市發展戰略定位相匹配、與人的全面發展需求相契合、與信息革命大趨勢相適應、與現代化教育制度體系相適應的一流教育」,令人嚮往,讓人振奮。作為參加上海市教育大會的一員,有義務率先並帶動身邊的教育同仁,共同朝著上海教育大會指引的方向不懈奮鬥、砥礪前行。

辦好每一所家門口的好學校。市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是不斷增長的,只有靠優質均衡的教育,讓每一個學習者都能得到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都能享有人生出彩機會,才能辦出人民滿意的教育。在幾代人的努力下,上海師範大學附屬盧灣實驗小學成為市民認可的「家門口的好學校」,硬體優良,教師負責,學生學有所成,但這還遠遠不夠,面對適應「每一個家庭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的要求,我們有義務幫助更多家門口的學校辦好。因此,近年來,黃浦區以學區化集團化為平臺,放大優質資源的輻射效應,建立了上海師範大學附屬盧灣實驗小學等5個小學協作塊、格致教育集團等三個集團和世博學區等4個學區,以「政府牽線、校際牽手、互動交流、合作共贏」為理念,促進校際間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合作攻關、協同創新、共同進步。比如,我們學校引領的協作塊,就緊緊圍繞如何優化學校教學、構建教育質量保障體系這個核心問題,凝聚智慧,深入實踐,不僅我們學校形成了校本的「133」質量保障體系,其中的「1」是指一個核心理念,就是讓教與學的品質落實到每一個人的身上;第一個「3」是三個重點過程研究實施項目,包括「五彩童夢課程研發與實施」「允能教學的解析與反思」、「基於學習體驗的目標細化」;第二個「3」是三項評價導向項目,即「課程的認證與評估」「教師允能團隊發展評估」「學生綜合素質發展評估」,協作塊內其他5所學校也遵循各自的發展脈絡與需求,擁有了自己的教育質量保障制度,使學校持續提高教育質量有了制度性保障,既體現了「優質」的共同追求,又體現了「和而不同」的特色。伴隨著學區化集團化辦學的推進,更多家門口的好學校湧現出來,上海市學業質量綠色指標顯示,黃浦區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業質量優質均衡狀況得到持續提高。面對上海教育大會提出的新要求,我們還要在不斷集成探索新的合作領域和合作方式,不斷緊跟時代特徵和學生特點,讓家門口的好學校越來越好。

以評價改革促進教育提質增效。評價改革越來越成為基礎教育改革的關鍵領域和瓶頸問題。上海市教育大會突出強調「要扭住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深化改革」。教育部也期望上海能夠在評價改革問題上貢獻「上海方案」。對此,我們必須敢於「啃硬骨頭」。近年來,上海多維發力,牽發聯體,評價改革的積極效應不斷湧現。比如,在教學評價領域,上海實施直接指向學生健康成長的中小學學業質量綠色指標(十項指數),就改變了長期以來以分數和升學率評價學校的慣性,強調「檢測依靠技術、結論源自證據、分析產生轉變」,應用科學評價改進教育教學。黃浦區也積極響應,成立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建立區域信息化評價平臺,為信息化條件下的評價為學校發展提供專業支持。我們學校基於區域信息化評價平臺,嘗試探索校本化網絡評價平臺,利用信息技術更好地診斷並評價每一位學生,助飛學生成長。又比如,上海對學生發展的評價,在小學階段強調等第制評價,強化評價的診斷、改進與激勵功能,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學業成果」的表現和進步;在中學階段強調綜合素質評價,包括品德發展與公民素養、修習課程與學業成績、身心健康與藝術素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等,推動學校、家庭更多關注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成長,不再僅僅盯住分數。近年來,我們學校也架構了「教學評融合一致的實施框架」,基於課程標準細化學習目標,分別在學生評價、課堂教學評價、作業評價等環節實施,為學生提供更全面的評價分析報告,全息還原學生的學習現狀並提供後續發展的有效建議,促進學生不斷進步。面對破除「五唯」的要求,我們將在家校合作平臺、協作塊研究平臺上不斷探索評價改革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更好地以評價改革引領學校辦學提質增效、學生發展生動活潑。

「建成伴隨每個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個人的教育、適合每個人的教育、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這是我們長期不懈努力的方向。作為上海基礎教育工作者,我們將倍加珍惜大好的改革創新氛圍,倍加珍視學生、珍視學校、珍視每一個家庭,齊心協力、相向而行,勇擔責任,共同實施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共同推動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特色發展,努力培養有紅色基因、全球視野、創新思維、能肩負起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上師大附屬盧灣實驗小學校長 虞怡玲

相關焦點

  • 濟南以「底線思維」促基礎教育優質均衡
    近年,濟南市堅持以「辦有溫度有品質的教育」為目標,以「底線思維」定邊界、把節奏、控力度,打出了一套促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高質量發展的「組合拳」,促使教育資源配置不斷優化、教育質量明顯提升、教育品牌持續凸顯。
  • 西安: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優質學校,關心教育,看這些學校在行動
    該「教育聯合體」設立是在2018年9月12日,是為了全面落實新時代西安教育「革命+改革」的發展總體要求,進一步整合優化教育資源結構,不斷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總量,讓更多學生享受優質公平的教育。
  • 教育局:促進各類教育均衡優質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促進各類教育均衡優質發展切實推動教育事業不斷取得更大的成效十三五期間,始興的教育事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教育質量全面提高,2018年創建為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縣,並確定為廣東省社區教育實驗區。在學前教育方面,實施「5080」攻堅計劃,完成了太平、司前、隘子等3鎮中心幼兒園改擴建,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400個,實現了每個鄉鎮都有一所公辦幼兒園目標;在義務教育方面,完成了太平鎮、頓崗鎮、隘子鎮三個鄉鎮中心小學教學樓擴建及司前鎮賡靖學校教學樓拆舊重建,新增學位3300個,切實提高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標準化水平;普通高中教育得到優質健康的發展,今年高考,全縣文理科考生上高分有限投檔線146人,比去年增加
  • 湖南省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研討會召開
    11月28日,2020年湖南省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研討會在雙峰縣召開。紅網時刻11月30日訊(通訊員 陸陽 曹鑫宇 譚冀俊)11月28日,湖南省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研討會在雙峰縣召開。會議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廣「瀘溪經驗」的有關要求,就如何促進湖南省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全面提高教育質量進行深入研討、交流。湖南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王玉清出席會議並講話。
  • 努力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南寧市推進學校建設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今年,南寧市新增開辦了18所優質學校,讓更多孩子可以在家門口上好學讀好書。這是我市不斷加大新學校建設力度,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一個縮影。教育是全社會關注的民生熱點,學校的規劃建設牽動著家長們的心。戶外活動場地寬敞開闊,配有豐富多元、功能齊全的大中型戶外玩具、體育活動器械,設置有嬉水池、沙池,規劃有生活課程遊戲基地,積極為孩子們創設自然和諧、自主開放、自由探究、自信成長的生活、遊戲、學習環境,滿足孩子們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需求。更高質量 優質師資提供優質教育學校硬體設施越來越好,軟體設施也需不斷升級。
  • 上海通過系列創新舉措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讓每個孩子獲得公平的人生起點——上海著力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新華社上海2月14日電(記者仇逸、俞菀)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    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布了最新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結果,全球第一的成績把上海推向了世界基礎教育的前臺,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上海重視並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不懈努力。
  • ...努力辦好家門口學校-上海市浦東新區進才實驗中學南校正式揭牌...
    [浦東]進才實驗中學:發揮集團化辦學優勢 努力辦好家門口學校-上海市浦東新區進才實驗中學南校正式揭牌上海市進才實驗中學 2020年04月13日 14:27 2020年4月10日下午,由原「由由中學」更名的「上海市浦東新區進才實驗中學南校」正式揭牌,新的校牌是由習近平主席授予「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的於漪老師題寫
  • 打造更多家門口的好學校 金山多措並舉促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讓他更加欣慰的是,隨著學校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師生「流失率」直線下降。亭新中學的變化,正是金山區促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一個縮影。地處上海「西南門戶」,為了讓遠郊家門口的好學校「叫好又叫座」,近年來,金山區不斷創新教師培養模式,打造本地優秀師資隊伍,提升課程教學質量,讓更多當地學生留在家門口上學、上好學。
  • 我市著力打造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為了讓每個城鄉孩子享受更公平、優質的義務教育,我市出臺《韶關市義務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實施方案(2020—2025年)》,通過夯實硬體優化軟體,推進縣(市、區)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來促進比較好的資源能夠共享,一些好的教學方法,能夠大家一起來充分的交流學習,提升我們的教育的質量,教學的質量。
  • 龍巖中心城區——實施「名校帶動工程」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為加快龍巖中心城區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破解從「上學難」到「上好學難」問題,2017年8月,龍巖市人民政府出臺《關於龍巖中心城區基礎教育「名校帶動工程」實施方案》,提出推動名校組團發展,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推進中心城區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名校帶動工程」是政府工程,市長掛帥,由市編辦、人社、財政、教育等多家行政主管單位共同組織實施,在組織、經費、政策等方面予以保障。
  • 在家門口讀上好學校 「嫁接辦學」促進均衡教育
    近年來,杭州市下城區通過「名校集團化」辦學,由名校輸出先進辦學理念、優質教育資源和管理經驗,「嫁接」到薄弱的學校,在較短時間內孵化出一批既具名校優勢又有自身特色的新名校,提高了區域內基礎教育水平,推進了區域教育均衡發展,使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校。
  • 辦好身邊學校 教育焦慮才會舒緩
    原則上,每個集團規模應控制在10所左右;在本市的某一區縣(市)內,每個集團限設一所合作學校;各區縣(市)教育局不得設立合作學校分校。這些硬性措施,引起不少長沙市民的極大關注。優化基礎教育集團化辦學,是長沙市基礎教育改革邁出的重要一步。它一舉打破了所謂的傍名校、貼牌名校現象的架構基礎,創造了促進教育資源均衡化發展的有利條件。
  • 辦好老百姓家門口滿意的學校——聚焦海口市瓊山第十小學
    最近這些年來,海口市瓊山區委區政府積極履行教育工作職責,始終把教育工作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緊緊圍繞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這條主線,以建設教育強區為目標,以實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全面改薄為抓手,紮實推動全區教育事業綠色、健康、協調發展。
  • 招生制度改革不斷深化 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 集團化辦學大力推進 永康市教育局致力辦好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公民同招改革破冰前行、學前教育工作深入推進、集團化辦學不斷深化……一直以來,市委、市政府都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市教育局也通過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著力補齊教育發展短板,強化完善教育管理體系,充分釋放教育發展新動能,全面提升永康市教育綜合實力,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切實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全面打造高水平現代化教育強市。
  • 李滄區全面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讓每一名學生享有公平而有...
    改革創新,學校管理水平、辦學水平、教師隊伍整體水平同步提升;建章立制,頂格推進教育改革各項制度落地實施……2017年以來,李滄區教體局全面啟動「堅持綜合施策,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項目建設,以均衡配置資源為重點,以提高教育質量為核心,以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從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加快教育設施建設、優化教育結構、增強教育發展活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入手,好學校、好校長
  • 「十四五」天津繼續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讓孩子們都能...
    天津北方網訊:隨著城鎮化步伐加快、人口政策調整、戶籍制度改革不斷深化,未來五年,預計本市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將逐年增加,這些孩子在家門口都能「有學上」嗎?
  • 長沙將推進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
    )   長沙將推進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多樣教育資源的需求   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深化教育改革,促進教育公平,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   「十四五」期間,長沙將構建「學有優教」的高質量教育體系,這就是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推進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多樣教育資源的需求。
  • 西安航天基地四所新建學校即將開學孩子們在家門口上好學校
    來源:環球網從8月26日起,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學開展為期3天的適應培訓,讓學生與學校再一次「親密接觸」。在此之前,學生和家長通過校園開放日、「你好,新校園」網絡直播,已經熟悉了校園的辦學條件、師資隊伍、發展理念、課程設置等情況。家住富力城的王嶽在採訪中表示:「教師匠心有愛,理念創新務實,孩子在家門口上學,放心也省心。」
  • 教育思考:新時期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幾點建議
    #三明教育#強素質,加快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教育區域優質均衡發展,教育高質量水平的提升,離不開擁有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隊伍。這支教師隊伍既是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關鍵,也是建設「教育強縣」的關鍵。要結合市裡關於促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16條措施(明委發〔2019〕11號),對教師正向激勵、職稱評審、周轉住房建設等方面加大政策保障。健全中小學教師工資長效聯動機制,落實好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優秀鄉村教師休假制度,激發廣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師幹事創業的積極性。
  • 【聚焦「三五三」當好排頭兵】 「教育優先」 讓海豐教育均衡優質發展
    過去的2020年,全縣上下聚焦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戰略部署和中心工作,積極應對疫情影響,以各類教育均衡優質發展為全局,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主線,深化教育改革,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均衡優質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