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伊朗媒體1月8日報導,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當天凌晨向駐有美軍的至少兩個伊拉克軍事基地發射數十枚飛彈,其中包括美國在伊拉克駐軍最多的阿薩德空軍基地。伊朗警告說,如果美軍膽敢回擊,將對美國境內發動攻擊。
分析人士指出,伊朗此舉是對美軍此前殺害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採取的報復措施,美方下一步對此事件的回應將成為未來局勢走向的關鍵。
據伊朗媒體報導,此次行動的代號為「蘇萊曼尼烈士行動」。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所長劉中民表示,美軍針對蘇萊曼尼的定點清除行動不僅打破了雙方此前圍繞伊核協議博弈上的脆弱平衡,也讓伊朗民眾群情激憤。
中國前駐伊朗大使華黎明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伊朗採取報復行動是「意料之中」的事。此次襲擊既是兌現此前的「報復」言論,也是對其國內輿論的回應。
然而,在兩位專家看來,伊朗的報復行動有所克制,美國在大選之年也很難下定同伊朗全面開戰的決心,雙方能否在軍事上尋求有限的默契、維持脆弱的平衡,將是未來局勢的一大看點。
劉中民指出,對於伊朗此次軍事行動的後果,雙方說法並不相同。伊朗方面說造成駐伊美軍80多人死亡、近200人受傷,而美國媒體則報導稱美軍沒有傷亡。果真如此,伊朗贏回了面子,美國也沒有失去裡子,雙方能否就此罷休,尚有待觀察。
華黎明也表示,如果這次行動造成美軍傷亡,美方肯定會作出激烈反應。但伊朗在採取報復行動後,也表現出了相當程度的克制。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將伊朗的軍事行動稱為「對等的自衛行動」,表示「如果美國對這些最近的襲擊不進行報復,那麼伊朗將停止襲擊」。
華黎明表示,當前的事態對兩國領導人的智慧是一種極大的考驗,只要不被國內好戰的民意所綁架而失去理智,即使後續有相應的軍事動作,雙方也會在戰場範圍和衝突烈度上有所克制,很難走到全面開戰的地步。此外,美國眾議院將討論限制川普政府對伊動武權力的決議,德國、法國和加拿大等國已決定或正考慮從伊拉克撤離部分軍隊,對伊動武很可能面臨師出無名、孤軍作戰的境地。
劉中民表示,伊朗的舉動會進一步加劇雙方的敵對情緒,壓縮外交斡旋的空間,但循環反覆的軍事報復甚至全面的軍事衝突,對各方而言都是不可承受之重。伊朗需要在滿足報復訴求和穩定大局之間尋找平衡,美國要在中東局勢和全球戰略之間尋求平衡,歐洲要在伊朗和美國之間尋求平衡,各方的政策取向和未來的局勢發展,的確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