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讀完了餘華小說《活著》,內心無比的跌宕起伏,有著種種情感需要述說與宣洩,卻無從說起,漠然。
追溯生命的本源,人究竟是什麼?是佛祖袖間散落千年的飛花,還是靈河岸邊三生石畔的約定?我們無處考證,但我寧願相信這個世界有這樣的因果輪迴,有這樣的前世今生。活著,那便賦予了不同的法則。
餘華一直在用著幾乎冰冷的語言在述說著整個故事,關於一個叫做福貴的故事。福貴,一個地主少爺,嗜賭成性,輸光家業後一貧如洗,父親被活活氣死,母親也因此臥病再床,不巧的是,當福貴進城求醫時又被抓了做了壯丁,後被解放軍解救,回到家後母親已經去世。再來看看福貴的妻子,家珍,是個典型的賢妻良母,一直為著家操勞著,生了一對兒女,鳳霞和家慶。不幸女兒聾啞,後因難產死去。兒子也在一次獻血中被活活的抽血抽死……悲劇就這樣接二連三地上演著,福貴是一次次的親手將他們埋上厚厚的泥土……
故事終究是故事,永恆的卻是那無聲的情感。我一直堅信在每個的內心深處都有一處別人所無法企及的角落,那裡有不能言語的情感,每當回憶來襲時,都會捲起一圈圈漣漪,久久不能消散。就像小說的福貴,誠然,我們每個讀者對其都會進行褒貶不一的評價,無論是同情也好,怨罵也罷,其實我們都不能感同身受那種父母、妻子、兒女、孫子的去世給他帶來的那種傷痛。很多人讀者,憤然地說道天理不公,為什麼不讓這一切給福貴承受,福貴卻還活著?其實不然,黑色的幽默,我相信,福貴活著比死還痛苦。
小說的結尾,年老的福貴與一頭牛在一起,伴著夕陽,緩緩地走在田間。如果真的有前世今生,真的有因果循環,或許,這樣的活著,只是上天的一個玩笑,一個災難,僅此而已。活著,我想賦予的內涵,不僅僅在於生命的延續,更要探究其生存的價值。我們無法左右生命的長度,但是可以拓展生命的寬度,人為什麼而活,是個值得深思的話題。
一本書,一個故事,一份情感,一份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