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北方人,從小吃麵食長大,所以現在即便身在南方,也是幾乎每天都是要吃上一些面點的,包子饅頭就不用說了,還有像一些烙餅,麵條,餃子,油條等等這些,隔三差五也會吃上一次。南方的主食是大米,大米雖然在北方也是常有吃的,但是在我們老家,它更多的是一種煲稀飯的食材,或者熬一些甜粥之類的。早上的時候,尤其在冬季,煲上1鍋熱氣騰騰的大米稀飯,再放些白糖進去,1碗下肚,整個人都暖乎乎的。
當然大米除了煲粥,煲飯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吃法,比如說做一些糕點類的。大米粉口感比普通麵粉會更細膩一些,所以用它做糕點,口感超好。下面就是要給大家分享一種大米糕的做法,它比饅頭簡單,比麵包好吃,蒸一蒸就出鍋,蓬鬆暄軟,太好吃了。做這種大米糕,不用烤箱,手不沾面,攪拌成糊狀,蒸一蒸就能出鍋。做出來暄暄軟軟的,比外面買的麵包都好吃。
最近我家常吃它,比饅頭簡單,比麵包好吃,手不沾面蒸一蒸就出鍋。這樣做好的米糕,口感細膩暄軟又比較有嚼勁,平時給家人當零食吃也是不錯的,自己做的,沒有任何的添加劑,隨吃隨做很是方便。下面大家就和我一起看下它的具體做法吧。
食材:
大米,白砂糖,酵母粉,麵粉,清水,大紅棗
步驟:
第一步:準備適量的大米,首先將大米用清水浸泡一個晚上,第二天做的時候再用清水衝洗一遍,然後放入破壁機中,接著往裡面加入沒過大米的清水,打磨成米漿。
第二步:打磨好的米漿,我們給它倒入一隻大碗中,先加入1勺白砂糖進去,一小勺的酵母粉促進發酵,用筷子先給它們攪拌均勻。然後我們再往裡面放入適量的麵粉進去,用筷子將它攪拌成細膩沒有顆粒且黏稠一點的麵糊糊。
第三步:然後在麵糊盆上蓋上一個蓋子,放置讓它發酵一會兒,密封醒發到原來的兩倍大小就可以了。醒發好的麵糊,用筷子攪動一下,裡面明顯就變成了很大蜂窩狀,用筷子給它攪拌排氣。
第四步:準備幾個小紙杯,平時用的那種喝茶的紙杯也可以,實在沒有大家就用小點的碗裝。為了後期好脫模,大家可以提前用刷子在上面給它刷上一層油。接著用勺子舀上一小勺,放到紙杯中,不要裝太滿,紙杯的8分滿即可,因為等下蒸熟後會膨脹很多。
第五步:全部裝好後,先將他們擺放到蒸鍋上,然後大家準備幾顆大紅棗,去核洗淨後,切成小段,一個紙杯上面給它擺放2片。當然這裡大家也可以在上面放上一些葡萄乾之類的乾果,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去放。
第六步:擺放好後,蓋上蓋子,可以再給它醒發一會,然後冷水開始燒鍋,水開後我們再開始計算時間,蒸個2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出鍋前再燜上2分鐘。如果大家模具比較大,可以適當增加蒸的時間。這樣做的大米發糕,蓬鬆暄軟,而且又有嚼勁,特別的好吃。
小貼士:
大米破壁前記得要提前給它泡上一個晚上,這樣打磨的會更細膩一些。另外大家要注意蒸的時間,用平時喝茶的紙杯大小的杯子蒸,一般上汽20分鐘即可。如果用碗蒸的話,時間要適當的延長一些。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一道特別好吃的面點-大米發糕的做法,這樣做的發糕,沒有添加劑,又軟又筋道,平時喜歡吃麵食的朋友,快來試試吧。它比饅頭簡單,比麵包好吃,蒸一蒸就出鍋,蓬鬆暄軟,太好吃了。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分享內容還有其他的疑問或想法,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