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辭職需要冷靜期嗎:那些勸你不要裸辭的人,都是在傷害你

2020-12-18 汪汪心理話

年輕人愛辭職,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

最近一個話題「年輕人辭職需不需要冷靜期」,又重新引來大家的熱議。

以過來人身份為代表的職場老司機認為當下年輕人不計後果的裸辭是不理性的行為。

而我想告訴你,這些勸你冷靜的人,其實都是在害你!

為什麼很多人反對裸辭?

情緒左右,抗壓力弱

年輕人一時情緒衝動,沒有適應職場環境。

今年就業壓力大

2020年大學應屆畢業生人數約為874萬,為歷史最高。

受疫情影響,很多企業都在減員縮編,就業環境差,競爭壓力大。

易形成職業空擋期,失去下一份工作的談判籌碼

容易被下家判定為能力不足或者毅力不夠,重新談薪資變得艱巨。

生活壓力大,承受心理負擔也大

短期內找工作困難,容易被生活壓力和精神壓力壓垮。

接受工作的現實

沒有一份工作會讓你舒適的,先積累能力,再做打算。

總之一句話,裸辭帶來的風險遠大於利。

裸辭是年輕人的必修課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特別喜歡裸辭?

根據領英發布的《第一份工作趨勢洞察》,70後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過4年才換,80後則是3年半,而90後驟減到19個月,很多95後更是僅僅在職7個月就選擇了辭職。

知乎上有一個高贊留言:

現在的年輕人,他們剛一就業就被延遲退休,他們是幹二十年都買不起房,結不起婚,卻每天努力工作的一代人。他們是吃著各種黑心食品長大,卻每天還在茁壯成長的一代人。他們是頂著惡劣的就業環境,自然環境,頂著高高的房價住著北上廣出租屋裡卻沒有怨天尤人,每天還在努力追求自己理想,追求自己想要生活的一代人。如果誰硬要說他們是「垮掉的一代」,那也是被現實壓垮的。

現在的年輕人再努力,也不及別人的一次拆遷,早早買的一套房。

靠打工辛辛苦苦掙的錢,只夠還一輩子的房貸、車貸。

幹最累的工作,拿最少的工資,住在離城市最遠的地方。

他們同樣焦慮、迷茫,很多時候根本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工作不掙錢,還要讓我過得不開心?

年輕人不應該被鼓勵裸辭,但也不要不害怕裸辭。

當你覺得這份工作與你的期望落差太大時,你當然有選擇的權利。

就如《奇葩說》中詹青雲所說:

年輕裸辭是最明智的決定。中年你不敢,因為你不是一個人,你的背後是一家人,你犯錯的成本太大了。不是每個年輕人都了解自己,有清晰的就業目標,裸辭幾次就是在找尋目標,了解自己的過程。何況大多數年輕人本來就「裸」著,沒必要糾結「裸」,只問自己該不該辭職。

對於初入社會的年輕人,缺乏金錢與社會資本,窮是自然。

我們敢於接受自己的窮,但要活的精緻。

我們嚮往更好的生活,勇往直前,就是最好的選擇。

年輕人要敢於追求,不要淪為大多數

工作久了,很多人奉承這句話:

過去我佩服那些把愛好當事業的人,現在我佩服那些能把不喜歡的事情做好的人。

上學時,有自己喜歡的興趣愛好,可是不知道將來幹什麼。

等到畢業了,發現自己的工作一點也不喜歡,但還是不知道自己想要幹什麼。

久而久之,發現大多數人其實都是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而那些能把不喜歡的事情做好的人,成為了你新的標杆。

你困於房貸、車貸,家庭和工作上壓力,最後徹底放棄尋找自己喜歡的事情了。

所以也就有那句廣為傳播的職場名句:

不要大聲罵那些年輕人,他們是會辭職的。要罵就罵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房有車的那些。

人生的道路本來可以更長,你偏偏選擇下車,將自己鎖定在這一個「囚籠」裡。

你不再「年輕」,因為選擇了大多數。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歲上就死去了,因為過了這個年齡,他們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後的餘生則是在模仿自己中度過,日復一日,更機械,更裝腔作勢地重複他們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所愛所恨。——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

人都是會有失敗的,只有你經歷失敗了你才能整理自己的不足。

趁年輕要多去尋找、嘗試和比較,找到自己適合的崗位。

跟對一個好的老闆,紮根在一個適合的行業和公司。

那時候所有吃的苦才有意義,那時候所謂的沉澱才最有價值

今天不能接受裸辭,代表你就無法抵禦明天的挑戰

就業環境差,那請問什麼時候經濟會好轉?過去哪一年容易過?

時代發展越來越快,過去可能幾十年一大變化,現在只要幾年。

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新基建,這些新技術將徹底顛覆我們原有的工作、生活和娛樂方式。

現在你賴以生存的技能,或許會在十年後變得沒有一點用。

主動擁抱不確定性,就是應對變化最好的防禦方式。

我可能現在不懂得如何規劃好自己的職業,也不清楚做哪些事情是正確的。

但我知道這一次一旦冷靜下來,可能就不會有下一次的衝動。

所以我選擇去冒險嘗試,趁我還有勇氣的時候。

今天我不敢接受裸辭帶來的風險,明天我也扛不起改變命運的挑戰。

別等著更好的時代,成就更好的我們,該由我們去成就更好的時代。

那些裸辭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我自己是有四次裸辭經歷的人。

從最開始實習裝零件的車間工人,到坐進辦公室成為專業技術師。

從最開始在幾十人的小工廠,到幾千人的世界500強企業上班。

每一次裸辭帶來的挑戰,讓我的羽翼更加堅硬豐碩。

讓我更加自律,知道生活不易,更注重投資理財,愈加清晰自己的人生目標。

而現在的我,又準備再一次出發,打開人生新的篇章。

2020國人理財趨勢報告顯示,90後成為理財主力軍。

他們不僅更懂錢生錢,也能居安思危,通過保險等方式防範生活中的未知風險。

那些未經清貧的年輕人,現在不去經歷,更要何時?

有些鳥兒是關不住的。

因為他們的羽毛太鮮亮了,他們只屬於外面的世界。

你認為年輕人辭職需要冷靜期嗎?

你同意裸辭嗎?

相關焦點

  • 熱議話題:年輕人辭職需不需要冷靜期?裸辭前你做好這些準備了嗎
    微博現在成為了多數年輕人了解實時熱點的最快途徑。近日,一個熱議話題「年輕人辭職需不需要冷靜期」在微博熱搜榜上高居不下,引起來大家的熱議。年輕人辭職需不需要冷靜期?裸辭究竟是不是一個恰當的行為?為什麼大多數人在裸辭後都會感受到無比的焦慮?很多年輕人在評論區發出了靈魂的質問「公司更需要冷靜期」「年輕就是資本」「人裸辭是人自己的事,自己開心最重要最實在」「不需要冷靜期,需要有存款」「我是來工作的,不是來受委屈的。
  • 情感驛站|裸辭一時爽,天天在後悔……辭職需要冷靜期嗎?
    這不最近#年輕人辭職需不需要冷靜期#的話題(指還沒找好下家就辭職,不考慮後路,意味著離開的決然。)在網上備受爭議。如今在很多年輕人觀念認知中,裸辭是一件很瀟灑的事情,職場上選擇裸辭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那麼辭職需要冷靜期嗎?裸辭這事兒又有多少人會選擇支持呢?
  • 投票丨辭職設置「冷靜期」?威海人,看完你還想辭職嗎?
    投票丨辭職設置「冷靜期」?威海人,看完你還想辭職嗎? ——「辭職冷靜期」。 圖源:微博熱搜 01 辭職冷靜期」真的必要嗎?
  • 辭職要設置「冷靜期」?!打工人連辭職自由都沒有了嗎?
    >說到辭職,前段時間微博熱搜#年輕人辭職需不需要冷靜期?離職需要冷靜期嗎?還有人現身說法:熱評裡大多數網友認為該裸辭就辭還需要什麼冷靜期???連冷靜期都不願妥協這屆年輕人到底是怎麼想的呢?什麼原因令你想離職呢?
  • 年輕人辭職需不需要冷靜期?如果有更好的選擇當然不需要啊!
    最近,一個話題突然衝上了微博熱搜——「年輕人辭職需不需要冷靜期」。在很多人的觀念中,裸辭是一件瀟灑自在的事情,甚至在職場新人的圈子裡還出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比如說:上午老闆說了句我不愛聽的話,下午我就辭職走人了,你被成這樣還不辭?不知道從何時起裸辭竟然衍生出攀比的行為。
  • 知乎高贊:辭職到底需不需要冷靜期?
    這幾天注意到這樣一條熱搜: 之所以這個現象上了熱搜,是因為現在不少年輕人尤其90後,都有過或者正在經歷裸辭,所以引起了大家的熱議和共鳴。
  • 那些裸辭的年輕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現在許多年輕人,做事雷厲風行,辭職也堅決果斷。2015年最火的辭職申請還比較文藝: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如今就不一樣了,有人用一張表情包「告辭」結束戰鬥。有的人是受了委屈辭職,有的人則是想追求純粹的自由。
  • 年輕人辭職需不需要冷靜期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個熱門話題是年輕人辭職需不需要冷靜期。作為一個在一個公司堅持了七年零15天未來可能還會堅持一段時間的人,我也想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剛來公司的不到一年的時候我就想辭職了,原因無他,業績不好,作為一個銷售,沒有業績就沒有底氣。
  • 91.8%的年輕人有裸辭的念頭:我不想冷靜了,我就是要辭職!
    據智聯招聘《2019職場人年中盤點報告》的數據顯示,相比於70後與80後,90後和95後有裸辭考慮的人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可見,大部分年輕人都想有一場說走就走的辭職,現在的年輕人,是不是太衝動了?#01 為什麼年輕人有裸辭的衝動?
  • 那些年前裸辭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距離2020年只剩下不到1個月的時間了,年底來臨之際,儘管很多人工作不那麼如意,但是為了年終獎,再苦再累再壓抑,都會忍著,不會辭職。可凡事都不是絕對的,總有人會去打破束縛和常規,選擇裸辭。職場人其實對裸辭都有一種神聖的嚮往,認為敢於裸辭的人,都是追求自由至上,是很有勇氣的人。
  • 人到中年混得再差,明年也儘量別辭職,更不要裸辭,看完你就懂了
    人到中年混得再差,明年也儘量別辭職,更不要裸辭,看完你就懂了大多數普通人工作,都是為了維持家庭的生活。有些普通人在職場上發展得還不錯,從基層的員工慢慢地爬到了一個管理的位置。雖然工作的壓力更大了,需要做的事情更多了,但是工資也跟著上漲了。所以辛勤工作還是有回報的。不過,也有些人,在職場忙忙碌碌辛苦十年,也還在底層打滾,不僅工作辛苦,而且工資也沒有漲多少,也就漲了一點工齡補貼。眼見發展無望,看著當年那些沒入職場,自己做小生意的朋友都發達了,自己甚至也想辭職不幹,去另尋出路或者做點小買賣。但是,辭職總是需要勇氣的。
  • 2019年,那些裸辭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兩人現在生活過的自在又美滿當然我不是在勸你裸辭我只是告訴你裸辭還有另外一種打開方式但往往我們大多數人「裸辭」嗎?看了上面那麼多人的心聲你還敢裸辭嗎?>不要裸辭!就勇敢的去辭職吧但是還是那句「儘量不要裸辭」如果想要辭職後過幾天鬆散日子你也可以跟下家定入職時間的時候推遲幾天嘛
  • 工作兩年半,幾乎每天都想辭職。你能嗎,裸辭?
    為什麼不要裸辭(一)親身經歷裸辭過,而且是從行業名氣很大很好的大公司裸辭,幹了兩個月就撤了,都沒敢放在Linkedin上,那種每個工作日的早上一睜眼就期望所在城市立刻馬上大地震的心情我懂。當你目前工作幹的尤其不爽,星期一上班就想著星期五放假,每天上班如上墳,那就辭,不要被那些答案嚇到。尤其當你還年輕,又不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左有房貸右有車貸,斷供一個月全家西北風。工作上你資歷尚淺又不是在企業裡做到了高管,一個蘿蔔一個坑,想出來找份同水平工作需要時間和機緣,外包營銷這種中低端崗位市面上有的是,沉沒成本這麼低,有啥好猶豫的。
  • 工作1天就裸辭!那些愛辭職的寧德年輕人,後來怎麼樣了?
    工作1天就裸辭!那些愛辭職的寧德年輕人,後來怎麼樣了?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 辭職跳槽已經是家常便飯 然而,頻繁跳槽真的是正確選擇嗎?
  • 說裸辭就裸辭的那些人,後來都怎樣了?說實話差距不敢相信!
    當代年輕人在職場的現狀,可以這樣總結:領導敢說我我就辭職,這是90後;幹得不爽就辭職,這是95後;領導不聽話就辭職,這是00後。此外,還有不少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裸辭,優路教育建議大家,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還是不要輕易裸辭,尤其是在大城市中,壓力還是比較大的,那麼說裸辭就裸辭了的那些人,後來都怎樣了?說實話差距不是一般大。
  • 你總是想辭職?你需要一段冷靜期
    另外,如果你還處於試用期,部分公司確實存在試用期員工薪資低於轉正後的薪資水平的情況,這是很正常的,大家也可以跟HR溝通問清楚。2. 入職前,你需要一段冷靜期除了上面說的三個原因,造成大家從公司閃離的原因還有很多。但這其實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大家不妨在正式入職前給自己一小段時間作為冷靜期,在這段時間了解更多和即將入職的崗位相關的信息。
  • 勸你不要輕易辭職!特別是公務員,原因很現實
    身邊有很多同學最近都在問我:自己在公務員單位、國企裡面已經工作了六七年,每月領的三四千的工資,天天的工作日常都是一樣的,感覺自己的未來幾十年都能一眼望到頭,身邊都是80後、70後的老員工,不論是從工作環境還是從升職加薪來說,都不是特別的滿意,該不該辭職呢?
  • 臨近年底,這3類人儘量別辭職,更不要裸辭,否則容易吃虧
    臨近年底,這3類人儘量別辭職,更不要裸辭,否則容易吃虧隨著12月進入尾期,也就相當於宣告2020年即將成為過去,2021年即將到來。不過,辭職也是有需要注意的地方,並非所有人都能夠辭職,有些時候辭職也就意味著「吃虧」的開始,所以在這個事情上是要用心去考慮一些的,切勿一時衝動,出現讓自己後悔的事情。那麼,臨近年底,這3類人儘量別辭職,更不要裸辭,否則容易吃虧。
  • 「衝動辭職,後悔不已」:離職需要冷靜期嗎?
    前段時間,民法典中首次設立離婚冷靜期引起熱議。離婚關乎幸福,而辭職也影響著未來的職業發展。職場人常常會因一時衝動而憤憤離職,等到冷靜下來,仔細一想才後悔不已。職Q社區熱門問題離職是否需要冷靜期?,一個高贊回答說道:「離職要深思熟慮,年輕人要考慮未來發展,中年人要考慮家庭生活。
  • 那些裸辭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其實最近秦桑身邊很多人都會有這種想法,不用像年底時為了年終獎苦苦熬著,新年伊始,越來越多的人忍受不了工作的無聊與苦悶,分分鐘想要逃離。於是,任何一個小事件都有可能成為爆發的導火索,上司的一句輕輕責罵,甲方的一句無理要求,都可能讓人輕易地打下那句我要辭職,不管身後有沒有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