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兩年半,幾乎每天都想辭職。你能嗎,裸辭?

2020-12-12 選調生

為什麼不要裸辭(一)

親身經歷裸辭過,而且是從行業名氣很大很好的大公司裸辭,幹了兩個月就撤了,都沒敢放在Linkedin上,那種每個工作日的早上一睜眼就期望所在城市立刻馬上大地震的心情我懂。

當你目前工作幹的尤其不爽,星期一上班就想著星期五放假,每天上班如上墳,那就辭,不要被那些答案嚇到。尤其當你還年輕,又不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左有房貸右有車貸,斷供一個月全家西北風。工作上你資歷尚淺又不是在企業裡做到了高管,一個蘿蔔一個坑,想出來找份同水平工作需要時間和機緣,外包營銷這種中低端崗位市面上有的是,沉沒成本這麼低,有啥好猶豫的。

不就是打份工麼,賺錢最後是要用來過日子的,你日子都過得快抑鬱了,還不辭職去送命麼?至於麼,各位?一副裸辭就是把自殺式襲擊的樣子。普通人都這麼難了,想過個正常人的日子至於還要背負這麼多偶像包袱麼?非要把自己逼到和大連理工那哥們一樣的程度,大V才會出來說:哎呀不要給自己那麼大壓力,人生其實幹點啥都可以,怎麼過不是過,好死不如賴活著。那你倒是鼓勵人家賴起來啊先。

儲備3-6個月基本生活費的存款,做好接下來幾個月省吃儉用的準備,辭職後在家好好休息兩個禮拜開始全身心再找工作唄。注意,是在家休息,吃好,喝好,睡好,調整好,不是出去旅遊傻high把錢霍霍光。

為什麼不要裸辭(二)

大家都說,不要裸辭

簡歷有斷檔,下家不好解釋,不好要價錢,背景調查容易被穿小鞋,被人看做候選人「有汙點」

自己的生活質量會下滑,遇到付房租和同學結婚要隨份子這種日子簡直晴天霹靂,心態會崩,反反覆覆的情緒波動,最後倉皇找一個湊合幹,結果還不如原來,職業生涯從此一團糟

說是都這麼說,也不否認這裡面的確有實情,但是,人已經難受到上班像上刑,再上班都能出人命了,怎麼就不能暫停一下呢?

最近這種事情還少麼,一個個大好青年,跳樓、溺水、投河、上吊、自焚等等方式結束自己的年輕生命。你說相比之下,一份工作/一個身份/一筆收入,真的能生殺予奪麼?爸媽再攔著你不要辭職,再不能接受一路優秀的兒女不那麼順遂了,他們也不能接受這麼極端的結果啊!

如果真的被逼到牆角,你按個暫停鍵,說我退出了,我不玩了,大路朝天各走一邊,放過彼此,不好麼?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錢不寬裕就省著點花,外賣炸雞火鍋奶茶太貴就自己做青菜火腿雞蛋面,房租太貴就換個便宜的房子,一時間找不到好的就靜心沉澱自己,邊學習邊踏踏實實的找。實在不行就動動腦筋,包裝一下簡歷,換個城市,轉個行,幹個副業之類的,去哪兒不能好好生活呢?

真的,裸辭再怎麼不好,總比被逼上絕路好

作者/來源:今優聘

#社會百態#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年輕人辭職需要冷靜期嗎:那些勸你不要裸辭的人,都是在傷害你
    年輕人愛辭職,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最近一個話題「年輕人辭職需不需要冷靜期」,又重新引來大家的熱議。以過來人身份為代表的職場老司機認為當下年輕人不計後果的裸辭是不理性的行為。而我想告訴你,這些勸你冷靜的人,其實都是在害你!
  • 情感驛站|裸辭一時爽,天天在後悔……辭職需要冷靜期嗎?
    如今在很多年輕人觀念認知中,裸辭是一件很瀟灑的事情,職場上選擇裸辭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那麼辭職需要冷靜期嗎?裸辭這事兒又有多少人會選擇支持呢?看來我們的壹粉面對工作的壓力要不要選擇辭職這事兒上,還是比較冷靜的。這年頭,工作節奏加快,誰又不是壓力倍增呢?想要憤然甩手離去的「社畜」肯定也不止一兩個。據智聯招聘的一項統計顯示,想要裸辭的年輕人居然高達91.11%!遠了不說,小編想要辭職回家的念頭,每天不止八百遍的在腦海閃現。
  • 90後辭職理由火了,還這樣懟老闆,裸辭,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已經工作的人都知道,再找到一份新的工作之後,就要儘快的到工作崗位上參與公司的發展,但是,有很多人在找到新工作沒有幹幾天就辭職了,在一個公司幹不滿三個月就辭職的人也非常的多,辭職的原因多種多樣。有的人是因為不適應工作的環境,有的人因為本身自己的能力不足,滿足不了工作要求。
  • 投票丨辭職設置「冷靜期」?威海人,看完你還想辭職嗎?
    投票丨辭職設置「冷靜期」?威海人,看完你還想辭職嗎? 連冷靜期都不願妥協 這屆年輕人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困擾他們的辭職煩惱又是什麼? 02 大家頻繁離職的原因是什麼?
  • 公務員裸辭,你怕了嗎?
    裸辭,詞語解釋是: 還沒找好下家就辭職,不考慮後路,意味著離開的決然。公務員辭職,是指公務員根據本人意願提出,並經過任免機關批准,依法解除其與機關的職務關係,或者擔任領導職務的公務員依照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辭去所擔任的領導職務。
  • 裸辭後的空窗期,你是如何度過的?
    本人現在就處於裸辭後的空窗期,感覺和自己想像的狀況差距不小。因為一直沒能想好下一份工作應該找什麼樣的,當初辭職的時候就比較糾結。剛辭職的幾天想著先放鬆放鬆,之後開始投簡歷找工作,本以為大城市的工作機會不少,應該問題不大,可結果是:辭職已經快一個月了,每天的開銷不小,面試了兩次都沒下文。
  • 裸辭很爽?誰裸辭誰知道
    周深曾經在烏克蘭留學學醫,那段時間,他非常痛苦,每天都要做大量的醫學試題。他很努力去學,即便每天只睡兩個小時,仍然學不會。他說,很多人並不理解他當時的處境和感受,認為他在胡鬧,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樣的生活再繼續下去,他會「壞掉」。於是,他下定決心,從醫學院「裸辭」,轉行學習音樂。
  • 作業幫員工吐槽:裸辭會上癮啊,上份工作裸辭,現在又準備裸辭了!
    平均一個職場人每工作3-5天,就會產生一次裸辭的衝動。小編在這想問一下,這兩年,在準備跳槽前直接裸辭的大家,大家現在都怎麼樣了呢? 成人世界的第一條原則,選擇,並承擔起代價。裸辭的代價,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而裸辭就像一對積怨已久早已相看兩厭惡的夫妻走到了婚姻的盡頭,任何一點小事兒都會成為導火索,徹底點燃炸藥包。裸辭就更像是出軌,只有0次和無數次!是真的會上癮。
  • 熱議話題:年輕人辭職需不需要冷靜期?裸辭前你做好這些準備了嗎
    員工「不幹了,找別的工作」老闆「你知道每年的失業人口有四十多萬人嗎?」員工「知道啊,但是我只是想踏出舒適圈」老闆「據我所知,你今年已經換了4個舒適圈了吧」員工「對啊,都是老闆的錯。根本不管員工死活,睡不飽怎麼能好好工作嗎?我是人不是牛啊...我不是那種忍氣吞聲的人,門都沒有!」老闆這時候認真的問了他一句話「走了之後有什麼打算?」員工「過慢活人生,大哥你懂嗎?」老闆「慢活啊~那要做什麼?」
  • 想換工作了 什麼時候應該毫不猶豫地裸辭
    你最在意的是什麼?是工資?還是發展機會?還是忍無可忍了,還是想創業?如果是忍無可忍,那你還得繼續忍,因為打工在哪裡都一樣,不是按你的心情來;如果是為了工資,那就繼續工作吧,必定你為了錢嘛;如果是為了發展機會,那你就要思考這家企業與你的發展機會是不是相符合,如果你還沒有自己的規劃,那就還繼續混吧,什麼時混明白了「即明白自己要如何過了」再辭職也不晚;如果想創業,那就要思考條件成熟了嗎?如果成熟了馬上果斷辭職。
  • 那些裸辭的年輕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你找好下一家了嗎?」朋友關心地問。「沒有,不想考慮那麼多,只想任性一次。年輕的時候,不勇敢來一次裸辭,真是對不起自己。」小江堅定地說。有時候回到家,也要開電話會議,只要老闆覺得有工作,就可以隨時聯繫你。」本來小梁想過完試用期再考慮離職,但到了第三周,小梁覺得這是在浪費時間,小梁覺得自己與這家公司的價值觀完全不匹配。老闆並沒有把心思放在項目上,就是每天盯著員工。他從辦公室走出來,逮著每個人問,你今天幹了什麼。一旦被問到,必須要在十秒內匯報給他。否則他就會罵你,說得你一無是處。
  • 27歲現在的工作壓力大到快抑鬱了,想直接裸辭,轉業,合適嗎?
    說到轉型,想辭職做別的,這樣的人不少,也大有人在;但絕大多數人還僅僅停留在只想不做的層面上。即晚上想著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不論什麼工作或者行業,壓力都是難以避免的,這包含工作本身的壓力,以及未來行業前景上的壓力,針對網上那些大部分只求著想辭職,卻不知道辭職之後幹什麼的人,我一般都會勸人慎重考慮,因為你連辭職做什麼都沒有想好,又談何辭職之後能夠過得更好呢?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 溫水煮青蛙,還是裸辭找下家?
    從裸辭到裸泳還記得前些年創業浪潮此起彼伏,網際網路行業蒸蒸日上,幾乎每天都能收到資訊推送:有人成為了最年輕的創業新貴;有公司融到了破紀錄的A輪;有企業正式在納斯達克敲鐘上市》前半集中的場景,越吹越大的泡沫也讓裸辭文化風行一時。
  • 那些裸辭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結果她很認真跟我說,沒人欺負她,只是日復一日,一成不變的生活讓她厭煩,甲方改來改去的需求讓她抓狂,和上司之間無效的溝通讓她每天都瀕臨崩潰,覺得工作實在無趣。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想要做出改變,但事實可能是,我們並沒有做好去改變的準備,只是想以此為藉口,去逃避。就像我的那位前同事,她真的想轉行嗎?我覺得不是,她只是想逃避一會而已。
  • Papi醬上班3小時就辭職:裸辭,付出的代價遠比你想像的大
    Papi醬來到公司實習,可是工作的內容卻和自己想像中的差異非常大:入職第一天她被分配到的是任務是「查出全球十大石油公司的中英文介紹。」她一邊查一邊心裡就在想:「我是學導演的啊,我為什麼要查這些呢?」這個工作她從早上九點做到中午十二點,而在做完之後,在Papi醬僅僅在這家公司呆了三個小時之後,她就向上司提出了辭職。
  • 那些年前裸辭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距離2020年只剩下不到1個月的時間了,年底來臨之際,儘管很多人工作不那麼如意,但是為了年終獎,再苦再累再壓抑,都會忍著,不會辭職。可凡事都不是絕對的,總有人會去打破束縛和常規,選擇裸辭。職場人其實對裸辭都有一種神聖的嚮往,認為敢於裸辭的人,都是追求自由至上,是很有勇氣的人。
  • 用溫水煮青蛙,還是要裸辭找個家?
    從裸辭到裸泳還記得前些年創業浪潮此起彼伏,網際網路行業蒸蒸日上,幾乎每天都能收到資訊推送:有人成為了最年輕的創業新貴;有公司融到了破紀錄的A輪;有企業正式在納斯達克敲鐘上市。那時,熱議的話題是:#你的同齡人正在拋下你##兩千萬資產能不能財務自由##獵頭給開了年薪60w要不要跳槽#一切仿佛是《華爾街之狼》前半集中的場景,越吹越大的泡沫也讓裸辭文化風行一時。
  • 職場中10個人裡8個想過裸辭,可看完這個杭州姑娘算的帳,你還敢嗎?
    工作不開心你會裸辭嗎?懟得我一天800次想辭職!但冷靜下來想想,如果我裸辭,每個月月光的我,存款不到2萬,誰來養我呢?今年這行情,一時半會怕是找不到工作。而且3年前經歷過一次裸辭的我,已經沒有勇氣裸辭第二次了。當時就是年紀輕,聽信了朋友的話:裸辭不需要錢,只需要勇氣。
  • 2020年裸辭的人怎麼樣了?30歲裸辭一年的我想說一說
    我想,每一位裸辭過的職場人都深有同感。是否能理解、是否能懂我的這些焦慮和莫名其妙的情緒?我想,大概是不懂的吧,也很難能理解,只要不嫌棄,我覺得就已經很好了。所以每天其實表面笑嘻嘻,但心裡很苦逼~卻又不知道能跟何人說起。
  • 6成上班族存款10萬才敢裸辭,2020年裸辭,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每天除了繁重的工作外,有時還需要加班到深夜。有同事調侃他說,你都已經是「土豪」人物了,幹嘛還來這裡受罪呢?他說,我來這裡並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體驗生活。無論是裸辭,還是辭職,任何事情上任性的底氣來源於「錢」。2020年經濟寒冬下的招聘市場,對人才的要求和標準更高、更嚴苛,裸辭需謹慎。但如果你有錢,而且能保證你生活的正常開支,想怎麼裸辭就怎麼裸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