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總是想辭職?你需要一段冷靜期

2021-01-11 選調生

隨著各行業職位類別的多樣化,現在的大家有了更豐富的職業選擇,再也不用像父母那一輩那樣在一家企業從一而終幹到退休啦。但也正因為這樣,近幾年的跳槽率也不斷升高,甚至很多人剛入職沒多久就產生了離職的想法,小編在這裡要提醒大家,從HR的角度來說,跳槽過於頻繁的應聘者會被定為缺乏職業穩定性,這可是很多公司的大忌。

1. 剛入職就想離職的原因

根據前程無憂上網友們的吐槽,小編對剛入職就想離職的原因進行了分類並針對每一條原因給大家提供了一些建議:

1) 工作內容與預想偏差較大

有些小夥伴在入職後發現,自己所做的工作內容和投遞簡歷時崗位上寫的職責內容出入非常大,不光加大了工作量,甚至有些工作內容還明顯不屬於自己該負責的範圍,說白了就是啥都做,工資卻沒有對應增加。關於這一點,勞動合同中其實一般都會寫明大家的工作職責,雖然合同上也會寫公司有權調整員工的具體工作內容,但如果你實際的工作內容和原本應聘崗位完全「牛頭不對馬嘴」,那及時向公司反饋你的想法並要求按照合同內容規定執行也是可以的。

2) 公司情況與預想偏差較大

面試的時候HR一般都會描述一下公司的未來規劃和發展前景,但是有些小夥伴在入職後發現公司真實的發展現狀和聽到的規劃其實還差很大一段距離,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畫大餅」。這種情況下大家可以結合目前所在行業的前景和公司氛圍、目標、企業文化及自身職業規劃綜合考量,如果覺得其實HR所描繪的未來還是有可能的,而且自己也想拼一把,那就安心努力。但如果確實和自己追求的不一樣,那閃離也沒什麼問題。

3) 薪資待遇與承諾不符

這一條應該是最現實的原因了,畢竟打工人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薪資。如果入職後發現到手的工資和面試時承諾的差距較大,當然難以接受。關於這一點小編要提醒大家,在面試時就要問清楚HR給出的薪資是稅前還是稅後,這二者拿到手還是有一定差別的。另外,如果你還處於試用期,部分公司確實存在試用期員工薪資低於轉正後的薪資水平的情況,這是很正常的,大家也可以跟HR溝通問清楚。

2. 入職前,你需要一段冷靜期

除了上面說的三個原因,造成大家從公司閃離的原因還有很多。但這其實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大家不妨在正式入職前給自己一小段時間作為冷靜期,在這段時間了解更多和即將入職的崗位相關的信息。

大家都知道這兩年算是最難求職季,很多小夥伴會覺得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那當然要抓緊時間入職,但就是因為過於匆忙沒有仔細考量HR說的話才會導致正式工作後出現了一系列不匹配。另外,雖然offer上也會寫明相關內容,但真實情況到底如何還是需要自己花時間去了解,在陷入困境前發現問題及時抽身,遠遠好過於倉促入職後再閃離或反覆糾結是否跳槽。那這段冷靜期該具體思考什麼內容呢?

(1) 工作內容及薪資待遇

由於這兩點內容一般會直接寫在招聘信息上,很多求職者就直接忽略了。但小編建議大家一定要在正式入職前跟HR再次確認一遍。另外也建議大家在同行業內橫向對比相同崗位的具體職責和薪資水平,做到心中有數。

(2) 合同規範性

部分小公司可能存在合同不規範的情況,比如試用期期限規定過長,崗位薪資不明確等,大家一定要仔細閱讀合同內的每一項條款並確保與自身利益相關的問題在合同上有明確合理的規定。另外要注意,有些公司在試用期期間甚至沒有和應聘者籤訂正式的書面合同,這種情況下大家的利益是完全無法得到保障的。

(3) 員工晉升渠道

相信很多打工人的夢想都不僅僅是做一個基層員工。所以,在入職前多方位了解自己所在崗位的晉升渠道和老員工的平均升遷時長也很重要。畢竟,只有在對人才充分重視並給予廣闊升職機會的公司工作,才能讓你更有努力拼搏的動力。

(4) 行業趨勢

除了與崗位相關的因素,大家也需要考慮整體的行業趨勢。如果公司所處的行業明顯處於下坡路,後續隨著時代更迭隨時可能出局,那為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小編建議大家還是不要輕易入職。

3. 已經陷入困境的在職人士該怎麼辦

除了剛入職就離職的閃離人群,小編身邊更多的其實是入職後對當前工作不滿意但又反覆糾結不知道該怎麼辦的人。對此,也給大家幾個建議:

1) 重新考慮職業規劃

很多人在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都仍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這對你的職業生涯而言是很致命的。大家一定要結合自身的專業、個人興趣、行業趨勢等方面給自己設定詳細的職業規劃,然後根據規劃內容學習技能,提升個人職場競爭力,穩紮穩打升級。

2) 不要輕易裸辭

說走就走聽起來很酷,但如果你沒有積累足夠的資金就輕易裸辭,那簡直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而且誰也不能保證在裸辭完,收心準備上班的時候就一定能找到滿意的工作,如果屆時因為現金流問題匆忙入職,就容易再次陷入不斷想離職的困局。

3) 不斷學習,充實自己

隨著時代發展,現在早已不是拿到一份工作只要踏實認真幹就可以無憂無慮的年代了。行業交替,崗位內容不斷變化,這些都要求大家與時俱進,學習更多技能,充實自己,這樣才能不懼每一次人心惶惶的裁員潮。而且自己的能力提升之後,如果覺得這份工作確實不適合自己,想跳槽的時候你也會有更多的選擇。

希望每個小夥伴都能在入職前冷靜思考,並在正式入職後還能保持快樂工作的心態,不為自己做的決定後悔~

作者/來源:胖達職業圈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年輕人辭職需不需要冷靜期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個熱門話題是年輕人辭職需不需要冷靜期。作為一個在一個公司堅持了七年零15天未來可能還會堅持一段時間的人,我也想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剛來公司的不到一年的時候我就想辭職了,原因無他,業績不好,作為一個銷售,沒有業績就沒有底氣。
  • 投票丨辭職設置「冷靜期」?威海人,看完你還想辭職嗎?
    投票丨辭職設置「冷靜期」?威海人,看完你還想辭職嗎? ——「辭職冷靜期」。 圖源:微博熱搜 01 辭職冷靜期」真的必要嗎?
  • 「衝動辭職,後悔不已」:離職需要冷靜期嗎?
    前段時間,民法典中首次設立離婚冷靜期引起熱議。離婚關乎幸福,而辭職也影響著未來的職業發展。職場人常常會因一時衝動而憤憤離職,等到冷靜下來,仔細一想才後悔不已。職Q社區熱門問題離職是否需要冷靜期?,一個高贊回答說道:「離職要深思熟慮,年輕人要考慮未來發展,中年人要考慮家庭生活。
  • 情感驛站|裸辭一時爽,天天在後悔……辭職需要冷靜期嗎?
    這不最近#年輕人辭職需不需要冷靜期#的話題(指還沒找好下家就辭職,不考慮後路,意味著離開的決然。)在網上備受爭議。如今在很多年輕人觀念認知中,裸辭是一件很瀟灑的事情,職場上選擇裸辭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那麼辭職需要冷靜期嗎?裸辭這事兒又有多少人會選擇支持呢?
  • 熱議話題:年輕人辭職需不需要冷靜期?裸辭前你做好這些準備了嗎
    近日,一個熱議話題「年輕人辭職需不需要冷靜期」在微博熱搜榜上高居不下,引起來大家的熱議。年輕人辭職需不需要冷靜期?裸辭究竟是不是一個恰當的行為?為什麼大多數人在裸辭後都會感受到無比的焦慮?很多年輕人在評論區發出了靈魂的質問「公司更需要冷靜期」「年輕就是資本」「人裸辭是人自己的事,自己開心最重要最實在」「不需要冷靜期,需要有存款」「我是來工作的,不是來受委屈的。
  • 辭職要設置「冷靜期」?!打工人連辭職自由都沒有了嗎?
    ,前段時間微博熱搜#年輕人辭職需不需要冷靜期?離職需要冷靜期嗎?還有人現身說法:熱評裡大多數網友認為該裸辭就辭還需要什麼冷靜期???即便如此,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一言不合就辭職?連冷靜期都不願妥協這屆年輕人到底是怎麼想的呢?什麼原因令你想離職呢?
  • 年輕人辭職需不需要冷靜期?如果有更好的選擇當然不需要啊!
    最近,一個話題突然衝上了微博熱搜——「年輕人辭職需不需要冷靜期」。在很多人的觀念中,裸辭是一件瀟灑自在的事情,甚至在職場新人的圈子裡還出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比如說:上午老闆說了句我不愛聽的話,下午我就辭職走人了,你被成這樣還不辭?不知道從何時起裸辭竟然衍生出攀比的行為。
  • 年輕人辭職需要冷靜期嗎:那些勸你不要裸辭的人,都是在傷害你
    年輕人愛辭職,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最近一個話題「年輕人辭職需不需要冷靜期」,又重新引來大家的熱議。以過來人身份為代表的職場老司機認為當下年輕人不計後果的裸辭是不理性的行為。而我想告訴你,這些勸你冷靜的人,其實都是在害你!
  • 知乎高贊:辭職到底需不需要冷靜期?
    01 這4種情形,你可以果斷裸辭 我之前也是對裸辭不大理解,有一次朋友Cici跟我聊起她的一段經歷,讓我改觀。 她新加入一家公司後才發現自己的崗位是新設的,很多資料都沒有,她需要一點點去搭框架,搜集信息。
  • 相比「離婚冷靜期」,你更需要一個「結婚冷靜期」
    原創:感情樹洞君,抄襲必究 歡迎投稿,說出你的故事 關於這個離婚冷靜期,網上人們的看法不一,有的人認為不少人離婚都是衝動,確實需要一個冷靜期,衡量利弊之後再做決定,避免發生後悔之事。也有的人認為,婚姻是應該自由的,如果真的是感情破裂了,那離婚冷靜期會給不幸福的婚姻又加上了一個「刑期」。
  • 成年人需不需要「冷靜期」
    ,好多不想離婚的人很想看看熱鬧,冷靜期到底能給離婚率帶來多大的衝擊;而好多想離婚的人真的很著急,就盼著能在2020年結束前乾淨利索地把婚離了,一點都不想冷靜。  我覺得吧,這個政策應該設定一個時間節點,比如:從2021年開始往後再結婚的人才有「離婚冷靜期」,之前結婚的都能直接離,因為人家要是早知道有這個「冷靜期」,當初可能就不結婚了呀。  這就好比人家走進公共廁所褲子都脫了你突然告訴他這個馬桶需要解鎖摩爾斯電碼才能使用......早知道這麼麻煩,人家可能寧願多憋一會到家再說對吧?
  • 離婚冷靜期來了!關於婚姻,你一定要想清楚這幾點!
    01比起離婚,結婚更需要冷靜期沒有人結婚,就是為了離婚的。但結婚也從來都不是你出個彩禮我出個嫁妝,咱倆去領個證這麼簡單。那些婚姻中過得好的,反而不會天天勸我結婚,因為他們自己知道,一段幸福的婚姻,需要花多大的精力去維護、去磨合。」所以在結婚之前一定要自己好好冷靜一下,設立冷靜期,好好想想,再好好想想。
  • 離婚冷靜期 你我冷靜評
    「這次我回大連市內的家和她談離婚的事,她竟然搬出了《民法典》,說離婚需要冷靜期。這不是開玩笑嗎?我們的冷靜期已經夠長的了,還要咋冷靜呢?」老陳究竟是怎麼想的呢?老於分析,老陳是個沒有主意的人,她的主意主要來自家人或者好姐妹。最近有個閨蜜跟她說,你也是50多歲的人了,人老珠黃,再嫁是不可能了。老了老了,總得有個伴吧,所以不能離婚。老陳就猶豫了。
  • 關於離婚冷靜期,我想對你說 ——如果相濡以沫太難,你也可以選擇...
    關於離婚冷靜期,我想對你說 ——如果相濡以沫太難,你也可以選擇相忘於江湖 2020-12-11 1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你為什麼反對「離婚冷靜期」,你到底在恐懼什麼?
    顯然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就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你從來都沒有認真對待過婚姻,也從來都沒有為了彼此婚姻的穩定而付出過,那麼這樣的一個你是否太過於自私了呢?這是不是就是你反對「離婚冷靜期」的根本原因呢?
  • 不妨在「冷靜期」想原因、想後果、想將來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專訪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清華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從心理學層面解讀「離婚冷靜期」並給出相關建議。彭凱平指出,「冷靜是讓你想原因、想後果、想將來。」  「冷靜期」不是限制離婚自由,而是「想原因,想後果,想將來」  此次「離婚冷靜期」規定出臺引發廣泛熱議,彭凱平認為,心理學中的「冷靜」,是讓人不要在情緒的操縱之下匆忙作出判斷和決策。
  • 不妨在「冷靜期」想原因、想結果、想將來
    許多人產生了對婚姻的擔憂,有人表示,感覺對結婚這件大事要更加慎重了,也有人說「離婚冷靜期」對婚姻中的女性來說很不公平。同時也有人提出,離婚與結婚如果變得困難,也許就不容易造成「閃婚閃離」,減少對婚姻的不負責任行為。「冷靜期」新規為何引起熱議?是否會對想離的一方不利?離婚過程中,我們到底應該「冷靜」些什麼?
  • 想辭職,你存夠錢了嗎?
    昨天我的一個朋友突然半夜發消息告訴我,他想要辭職。我問他為什麼,他也沒有說具體原因,就說 就是不舒服,不想上班了,或者休息一段時間,再找個工作。 我回復道 就今年這情況,你還要辭職?
  • 【星座控】12星座分手冷靜期都在想啥?
    天真的以為牽了手就是永遠,那些曾經說過的海誓山盟,冷靜期會在巨蟹的腦海中反覆的穿梭,他們心裡想到更多的就是委屈了,還會想是不是上次說錯話了,是不是上上次沒有關心對方到位,巨蟹在這個分手的冷靜期有太多自責,這也是他們如果真正分手了,很難走出來的原因。
  • 我為什麼不支持離婚冷靜期
    但現在想協議離婚,則要經過三十天的冷靜期,這三十天裡任何一方反悔,這婚就離不了。知乎@明·濤總結了現在離婚的一套流程,大概如下圖所示:首先需要夫妻雙方提出申請,申請後由民政局進行初審;初審通過後進行30天離婚冷靜期,30天內任一方都可以單方面撤回申請;30天過後,雙方需要共同領取離婚證,如30天內未領取,同樣視為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