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發布了通知,離婚冷靜期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關於離婚冷靜期,簡單提煉一下:
1、雙方到民政局申請離婚登記,在冷靜期30天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的,可撤回登記申請。
2、冷靜期滿30天後,依然要離婚的,雙方必須都要親自到場申請離婚證。
有一方不去都不算數,超過30天沒去申領,也不算數。
3、冷靜期不適用於起訴離婚。
如果有家暴情形的,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訴訟離婚沒有冷靜期的規定。
總而言之,離婚的程序變複雜了。
有網友感慨,離婚這麼難了,說明結婚的時候更應該要慎重。
01
比起離婚,結婚更需要冷靜期
沒有人結婚,就是為了離婚的。
但結婚也從來都不是你出個彩禮我出個嫁妝,咱倆去領個證這麼簡單。
一旦邁入婚姻後,更多的可能是要面對柴米油鹽、婆媳關係、子女教育、性格不合、生活習慣差異、成為上下鋪兄弟等等一些列問題。
曾經的你儂我儂,風花雪月逐漸被日常瑣碎所替代。
兩人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吵架;
會因為各種開支、消費觀互相埋怨;
有人還會因為孩子哭了誰先起床、僱不僱月嫂、周末回不回父母家吃飯鬧僵……
所以,婚姻對一般人的價值,並不是讓你每一天都開開心心,也不是讓你能一直體會到愛和激情。
婚姻到最後,其實更多的是上有老下有小,雙方相互扶持的責任。
知乎上有位網友寫道:「年過30,未婚,發現身邊那些拼命勸我結婚的人,可能自己都過得很慘。
那些婚姻中過得好的,反而不會天天勸我結婚,因為他們自己知道,一段幸福的婚姻,需要花多大的精力去維護、去磨合。」
所以在結婚之前一定要自己好好冷靜一下,設立冷靜期,好好想想,再好好想想。
02
婚姻自由,不要被旁人左右
俗話說「鞋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同樣的道理,婚姻好不好,只有當事人知道。
不管是結婚還是不結婚、早結婚還是晚結婚、乃至於跟誰結婚、離婚,都要出自你的主觀意願。
和不愛你的人結婚,你會度秒如年。
因為結婚犧牲了你的夢想、事業和人生目標,你會留下深深的遺憾,而這份遺憾一定會在未來的某個節點,給你帶來猛烈的反噬。
如果一段婚姻,從一開始就帶著委屈、怨憤、冷漠、後悔這些負面情緒,那它註定是個悲劇。
有些人總是在忽悠,「不結婚是對自己不負責任」。「離了婚也是對家庭的不負責任。」
其實真相是,「結自己不想結的婚,才是對自己不負責任」。
另外,一定要學會區分,什麼是個人意志,什麼是輿論綁架。
就像有些人說他們很想結婚,一問為什麼想結婚,理由卻是:
「年齡到了」、「不想讓父母失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年紀大了」、「對社會的責任感」。
很多事情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合不合得來。
沒有人能對你的婚姻負責,除了你自己。
所以,年輕一代人不必過於擔憂,老一輩人也不必對離婚如臨大敵。
畢竟,人生短短數十載。
委屈自己成全了一個空殼,誰來成全自己呢?
03
真正的幸福,其實與婚姻無關
楊時暘在《婚姻是一件人生小事》中寫道:婚姻是一件小事,但並非每個人都適合婚姻。
徐靜蕾是娛樂圈一道清新的風景,45歲,依舊顏值在線。
她和黃立行相愛多年,卻始終堅持只戀愛、不結婚。
但這不妨礙她活得自信又漂亮:
作為演員,她演技精湛,演繹過很多個深入人心的角色;
作為導演,她獨當一面,有出色的作品;
在書法、繪畫、手工上,她都頗有造詣。
談話節目《圓桌派》上,被問到女性到底要不要結婚生孩子?
她說:「我根本不覺得這是一個問題呀!」
她情感上有所寄託,經濟上不需要保障。有顏、有錢、有才華的她,不依賴婚姻為自己提供什麼。
她想要的,都能自己得到。
所以說,結婚與離婚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自己想要的幸福是什麼樣子,並且有選擇的能力和勇氣。
剩下的,就是心無旁騖、勇敢追求。
如此,才算不負此生。
一個人最終極的歸宿,是自己。自己的幸福,自己說了算。
▼
戀愛時冷靜一點,找個靠譜的、上進的、講理的、溫柔的人,一起經歷風風雨雨,一起承擔起起伏伏。
婚姻這一路中肯定有誤解、有矛盾、有衝突、有爭吵,這是成長與幸福的培訓與代價。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最後你會發現,自己和婚姻都會溫潤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