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那麼多地方有火鍋,哪裡最正宗?哪裡最好吃呢?

2020-12-22 粵遊紀

天氣慢慢變冷,在這種北風蕭瑟的日子裡,如果可以吃上一頓熱騰騰的火鍋,恐怕就是人間幸事了。想像一下,經過了一整天的奔波,在熱氣騰騰的火鍋面前飽餐一頓,元氣力馬就會恢復。更重要的是我國地大物博,就連火鍋的種類也豐富多樣,人們印象中最為深刻的川渝火鍋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火鍋還在等著大家發掘。

如果你選擇去北京玩,那麼老北京銅鍋就是一定要去品嘗的味道。北京銅鍋這種火鍋最重要的是看羊肉是否鮮美,所用的高湯也自然是確保味道的重點之一。它的最大特色就是在整個火鍋的正中間,建起了一個熱氣騰騰的高架,從外貌上就和其他火鍋有著十分明顯的區別。老北京的地道味道一定要從那些最為知名的店鋪中,才能品嘗到。

西安也是一個旅遊勝地,來到這裡,如果要品嘗火鍋的話,羊蠍子火鍋自然就被放上了臺面。對於南方人來說,羊蠍子這個稱號未免有些陌生,實際上它指的是羊身上的脊骨。在製作火鍋的時候,利用羊蠍子熬出一片高湯,再加入羊肉及脊骨,當把骨頭撈起來時肉質鮮美,甚至還能品嘗到其中的美味骨髓。這種火鍋不僅有著極其豐富的營養價值和大補效果,當地人還說可以為女生美容養顏。

倘若來到了福建,廣東,海南以及臺灣一帶海鮮火鍋,就成為了一大特色。這是由於在我國的歷史文化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既然人們在這裡要欣賞到美麗的,瑤海風景那麼以海鮮作為主食,放入火鍋之中更是隨處可見的事情了。相比於先前我們推薦的火鍋來說,海鮮火鍋的味道要更加清淡自然,水產品所製成的火鍋中,鮮是一個特點。

最後要說到的廣為人知的四川重慶火鍋,則是因為他的九宮格和數十年數百年的辣油湯而聞名。來這裡吃火鍋,如果要點鴛鴦鍋的話,恐怕都會得到當地服務員的不解,畢竟這裡的人們可是無辣不歡,如果想要挑戰的人們就可以去嘗試一下!

一邊旅行,一邊吃,火鍋的美味就這樣被我們慢慢的發掘。

相關焦點

  • 中國哪裡的火鍋最好吃?
    中國哪裡的火鍋最好吃?>《沸騰吧火鍋》每周五更新兩集,中國火鍋種類紛繁複雜,打頭炮的第一集,他們選擇了近年來最網紅的潮汕牛肉火鍋。》,全國50多種火鍋裡,還有哪些會被拍出來呢? 海南椰子雞、雲南銅瓢火鍋、內蒙古的冰煮羊、廣西的土灶雞湯……再加上已經出鏡的那幾款,真要說中國的哪種火鍋最好吃,是鍋中鍋,現在已經意義不大了。
  • 中國到底哪裡的火鍋最好吃?
    最治癒莫過火鍋中國人的餐桌,被火鍋統一了審美。▲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沒有火鍋解決不了的問題~無論寒暑,人們對火鍋的喜愛指數從未有過下降。飄著雪花的冬日,吃上個熱氣騰騰的火鍋,是對寒冷空氣的尊重;頂著三十多度的酷暑,大汗淋漓地吃火鍋,是別有一番滋味的夏日情懷。
  • 重慶老火鍋哪裡最好吃?這家火鍋很治癒
    重慶老火鍋哪裡最好吃?為了安撫我一周工作下來七零八落的心,去一家治癒系的火鍋店吧!渝味楠老火鍋,我又來啦!過了很久我還是很喜歡渝味楠的裝修啊,風格簡約卻又不簡單,處處都能體現重慶的江湖氣息,燈籠的掛飾、臉譜的裝飾,一點一滴都是川渝文化的展示,拍個照發朋友圈,大家都在問這個地方在哪兒。三鮮鴛鴦鍋和朋友閒聊了幾句,鍋就端上來了。
  • 重慶哪裡的火鍋最好吃?正宗地道麻辣味道
    重慶好吃的火鍋店必須要把重慶正宗地道麻辣味道體現出來,渝味楠老火鍋用正宗的麻辣味道,和當地獨特口味,以及自己研發的更多創新鍋底和小吃,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的火鍋美味。鍋底就不用說了,他家吃過的人都說好,要吃就吃最巴適的紅湯鍋底,屬於重慶人的火鍋場子怎麼可能能存在鴛鴦鍋,聊聊天,喝喝酒,滿滿的滋味全在這一口鍋裡面了,大口吃最過癮。
  • 我國火鍋江湖,四川、重慶、北京等地的火鍋,哪裡的火鍋最好吃?
    不少人都說今年的冬天,是最冷的冬天,部分東北地區的城市,室外溫度更是跟南極洲差不多,在寒冷的冬季,吃一頓熱騰騰的火鍋能達到禦寒暖胃的效果,我國民眾對火鍋情有獨鍾,各個地區的火鍋口味也是不一樣的,川渝地區的火鍋口味多以麻辣為主、東北地區則是酸菜白肉火鍋為主、北京更多是銅鍋涮羊肉的。
  • 中國哪裡的牛肉最好吃?
    「地道風物」是來自《中國國家地理》旗下的原創內容公眾號,這裡匯聚了一群熱愛山川美食的人,立志於「尋訪最佳物產、捕捉匠心民藝、分享最本真的生活方式。」中國人的傳統餐桌上,豬肉、雞肉、魚肉是絕對的肉食「霸主」,卻鮮少有牛肉的一席之地。甚至在不少朝代,偷偷殺牛吃肉,還會被抓進大牢,當然,這樣的明令禁止,並非是牛肉不好吃,反而是太好吃了。
  • 重慶火鍋去哪吃最正宗?正宗味道不允許低調
    劉禹錫的「巴山楚水悽涼地」,在重慶這種一眼望不到的平地,除了上坡就是下坡,一到十月十一月就開始大霧朦朧的悽涼之地,大概也只有火鍋能溫暖我們的胃吧,說起火鍋,重慶老火鍋哪裡最好吃?渝中記憶是潤滑重慶人之間的記憶情。鍋底,重慶火鍋去哪吃最正宗?
  • 中國到底哪裡的米粉最好吃?
    郴州魚粉。 海南米粉也和異域美食有結合。全國米粉那麼多,廣州美食又那麼多,為什麼廣州米粉非吃不可?因為廣州米粉相較其他口味清淡,更加能吃出粉本身的味道,這一點誰都替代不了。
  • 中國哪裡的鹹鴨蛋最好吃?這兩個地方呼聲最高,個個起沙流油!
    中國哪裡的鹹鴨蛋最好吃?這兩個地方呼聲最高,個個起沙流油!說到鹹鴨蛋,相信很多人都是比較喜歡吃的,那麼什麼才叫做最好吃的鹹鴨蛋呢,每一個人心裏面首先想到的就是油多到爆漿的鹹鴨蛋,但是吃多了超市裡面的鹹鴨蛋,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那種用筷子一戳鹹鴨蛋油就噴出一下流出來的場景。
  • 人是鐵飯是鋼,那麼中國哪裡產的大米最好吃呢?你吃過幾種呢?
    人是鐵飯是鋼,那麼中國哪裡產的大米最好吃呢?你吃過幾種呢?人是鐵飯是鋼,那麼中國哪裡產的大米最好吃呢?你家鄉的大米上榜了嗎?五常大米歷史雖然不及綿延五千年的江浙米悠久,產量也不及畝產以噸計的雜交稻,但是品味過正宗五常大米的人,無不為五常大米的口感折服,堪稱米中經典。
  • 中國哪裡的鵝最好吃?
    但在無往不勝的中國吃貨面前,啥狠人、不,狠鵝也不好使,抓住大鵝命運的脖梗子,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中國哪裡的「社會鵝」最好吃?《歡樂英雄》裡就有數次對燒鵝的描寫,正經的燒鵝必須用荔枝柴,自帶甜香氣,不必抹糖,整個扒了吃,鵝皮、脂肪、瘦肉、關節應聲而開,一口氣吃了半隻都嫌不夠呢!
  • 哪裡的火鍋最好吃?
    偌大的中國裡,沒有一個人能拒絕火鍋的魅力。一架爐,一口鍋,幾碟配菜,邊煮邊吃,就是這麼有魅力,讓人一天不吃想得慌,天天吃完還想吃。雖說火鍋統一了中國人的審美,但口味卻有萬萬千,油潤、麻辣、鹹香、鮮甜,幾乎每個地方都有當地特色的火鍋。
  • 國家地理:中國到底哪裡的牛肉最好吃?
    圖/央視版《水滸傳》當然,這樣的明令禁止,並非是牛肉不好吃,反而是太好吃了!畢竟,在生產力低下的農耕社會,若牛都被拿來吃了,誰來幫助百姓耕田勞作?或許是被「禁忌」過久,牛肉格外有誘惑力。所以自清末民初時,養牛技術日臻成熟,吃牛肉也不再被官方禁止,中國各地方的人們,開始把對生活的熱愛,全情投注到牛肉上,壓抑良久的「創作」欲望,終於得以宣洩。
  • 重慶哪裡的火鍋最好吃?渝中記憶榮譽上榜
    火鍋哪裡最多:重慶。火鍋哪裡的最好吃:還是重慶。於是重慶就成了名副其實的火鍋之城,身為重慶人一周沒吃火鍋就心痒痒,在這裡強烈推薦這家渝中記憶老火鍋,滋味豐富,麻辣鮮香。這裡採用的是最傳統的重慶火鍋底料製作,用牛油、辣椒、豆瓣醬以及十幾種食材熬製而成的,所用到的湯也是用牛骨精心熬製沒有添加任何香料。它的湯油比例協調、用量嚴謹經過6小時有餘的熬煮,鍋底麻辣濃鬱,讓人垂涎欲滴。
  • 成都市資訊|成都哪裡的火鍋好吃?麻辣火鍋必須擁有一席之地
    成都哪裡的火鍋好吃?麻辣火鍋必須擁有一席之地說起美食,成都麻辣火鍋必須擁有一席之地,臨近五月,在這氣候溫宜的時節,吃一頓火鍋是非常巴適,叫上朋友一起去體驗一番麻辣熱情才是正確打開方式。要說成都哪家火鍋最正宗?今天就推薦一家正宗的火鍋——渝中記憶老火鍋。
  • 中國哪裡紅茶最好喝?這五個地方的紅茶最正宗,味道最佳
    中國哪裡紅茶最好喝?這五個地方的紅茶最正宗,味道最佳 2020-12-01 19:15 來源:一杯清茶話養生
  • 中國哪裡的面最好吃?
    甚至還有「中國十大麵條」之說。據魏氏春秋記載,三國時人稱「傅粉何郎」的何晏,在「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們才知道何晏面色玉白不是抹粉抹出來的。這段史實中所謂的「湯餅」,就是今天的熱湯麵片,即今天北京的所言的「揪片兒」。當時的湯餅,即後世麵條、湯麵的先河。今日,就來聊聊中國哪裡的麵條最好吃。
  • 中國哪裡的冬棗最好吃?這3個地方「呼聲很高」,有你家鄉的嗎?
    晚上又到吃冬棗的季節了,冬棗吃起來是非常香脆的,全國各地有很多地方種植的都有冬棗,而且每個地方的冬棗口感也各不相同,那麼相比之下,中國哪裡的冬棗最好吃呢?其實這三個地方的呼聲都很高,來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吧?
  • 好吃的成都自助旋轉小火鍋底料哪裡有
    「我吃火鍋,你吃火鍋底料」,沒有好味道的火鍋底料,火鍋就沒有靈魂,近年超火的成都自助旋轉小火鍋也一樣,那麼如果開一家自助旋轉小火鍋店,好吃的火鍋底料哪裡有呢?火鍋店專用小火鍋底料供應商在那裡找呢?今天火鍋底料廠家四川專意川味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好吃的成都自助旋轉小火鍋底料哪裡買。
  • 我們經常拿油條當早餐,那麼在中國,哪裡的油條最好吃?
    不過油條雖然好吃,但是也有一些人不吃油條,他們覺得油條是油炸的食品,不健康。油條雖然是油炸食品,但依舊不會撼動它在早餐店的「霸王之位」。就像大家都知道多吃燒烤不好,但依舊「戒不了」對它的喜愛一樣。油條泡豆漿是最愛在早上的時候,一根小小的油條就能喚醒我們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