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女人打坐入禪定無論如何都叫不醒

2020-12-16 手機鳳凰網

禪定(圖片來源:資料圖)

佛陀有一次在說法時,有一個女子就坐在佛陀身旁入定,文殊菩薩就問佛陀道:

「佛陀!這個女子為什麼能在您身旁就座,且入於三昧?而有智能第一之譽的我,為什麼卻不能呢?」

佛陀回答道:「你把她從定中引出,自己去問她。」

於是文殊菩薩就繞此女子三匝,並鳴指一下,但此女子都無動於衷,文殊甚至把她託至梵天,盡其神力,都不能使這個女子出定。

佛陀便道:「現在,就算有百千萬個文殊,也沒有辦法使這女子出定。如果一定要她出定,在下方世界過四十二恆沙國土,有位罔明菩薩可以做得到。」

不久罔明菩薩從地湧出,向佛陀作禮後,便至此女子前,鳴指一下,此女子馬上就出定了。

罔明應該就是無明了。禪定,不為外境所動,雖文殊般若智能,亦不為所動,但無明煩惱的力量不可小看,隨便一句話,能令你歡喜,也能令你煩惱;隨便一件事,能讓你高興,也能讓你生氣。吾人生存於世,若無禪定實在可憐,每日生活,他人要我們歡喜,說幾句好話,我即歡喜;要我煩惱,說幾句壞話,我即暴怒。別人掌握了我,我不能自主,連喜樂我都無法對治,此皆禪定不夠。

雖系女子,但能入定,文殊菩薩亦不能動,但下方的無明起時,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可不慎呼! 

相關焦點

  • 打坐在佛教中稱為禪坐或者禪定!是佛教禪宗中必修的一門課程
    打坐作為一種非常健康的鍛鍊身體的方法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但是有些人打坐為什麼會越來越疼呢?打坐在佛教中就被稱為是禪坐或者是禪定,是佛教禪宗中必修的一門課程。打坐從難度來講分為散盤、單盤和雙盤,真正對身體健康起作用的是單盤和雙盤,一般來說男性將左腿壓在右腿上就是單盤,在此基礎上再將右腿扳上來壓住左腿則為雙盤,左手在上雙手相疊拇指相接。
  • 在打坐中修習禪定
    對於禪定的修習,不一定需要通過打坐。禪定的關鍵是明心見性,這個是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都是可以修習的。通過打坐的方式,是可以幫助來更好地修習禪定。因為打坐的時候,自己的身體是不動的,能夠更清晰地感受自己的內心。修習禪定,則是為了進入沒有執著妄想的清靜狀態。
  • 打坐中,如何才能讓自己進入禪定?
    很多人喜歡打坐,也希望自己能夠進入打坐的那種禪定之中。但是很多人經過了長期的打坐,似乎總也找不到進入禪定的「竅門」,心中有所不解。因為禪定是真正修行中的東西,所以,要想達到禪定,就必須知道修行的一些事情。
  • 禪定、打坐、入定秘訣
    入 定 訓 練佛家叫禪定,道家曰打坐,我們叫入定。下面介紹入定修練的訓練方法和標準:為什麼要進行入定訓練,這是屬於哪個層次的?練功第一個階段先入靜,放鬆是關鍵,放鬆之後逐漸過渡到入靜。定力訓練較之念力訓練有著質的差別,念力訓練不一定在一種絕對入靜下,而定力訓練要在絕對入靜狀態。入定訓練方法有出世訓練和入世訓練兩種。出世訓練即與世隔絕,專門每天去打坐,慢慢的把世間的煩惱扔到一邊,很快入靜入定。入世訓練即在煩雜,噪亂的社會環境中去練。一般是在晚間,什麼事都沒有,23—1點時,我們不強調這個時間,我們強調活子時,不受時間限制。
  • 讓人快速入定、輔助打坐禪定的《正禪方》
    他為別人早年配製過,據說確實對禪定輔助效果很好。具體如何好,南師沒細說。但是告訴大家,這是輔助禪定的,並不是誰吃都效果好,比如你平時不用功,光靠藥物是不行的。必須之前就禪定打坐很精進,關鍵時候藉助這個藥物推一把力。
  • 佛教:打坐是為了入定,那麼入定又是為了什麼?佛陀這樣開示!
    喜歡修行的朋友可能就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無論是道教還是佛教,都是要講究打坐的,道教叫做「坐忘」,而佛教叫做「禪定」,兩者卻是殊途同歸。這個是修行的體現。但是在中國的古代也是很多的人喜歡打坐的。但是就沒有真正修行人有那麼多的講究,她們只是追求靜心,修心養性用的。
  • 打坐時方便進入禪定要放下對這個的執念
    我們在打坐禪修過程中不斷會有各種念頭出現,其實只要有思維活動就會有念頭湧動,如是觀照即可。念頭來去是自然現象,越是刻意阻止,念頭會越多,想一想,念頭連綿如洪水猛獸又如何能阻止的了呢?有念頭來了並不可怕,怕只怕念起了卻沒有覺察到,反而隨著滾滾洪流一瀉千裡,更可怕的是整個打坐過程中任由自己隨波逐流,如此,坐再長的時間也不會有「禪意」,畢竟打坐的初衷不是練腿。一說任由念頭來去,又說不能隨波逐流,那應該如何收攝身心如是觀照呢?禪,念念覺照。
  • 打坐是怎麼練習的呢?
    打坐是一種養生健身法。閉目盤膝而坐,調整氣息出入,手放在一定位置上,不想任何事情。打坐又叫「盤坐」、「靜坐」。是道教中的一種基本修煉方式。在佛教中叫「禪坐」或「禪定」,是佛教禪宗必修的。盤坐又分為自然盤和雙盤、單盤。打坐既可養生延壽,又可開智增慧。
  • 打坐的效果真的很神奇
    打坐禪定可以使腦部多巴胺分泌增加,可以增加腦部皮層的厚度,可以使人更加專注,可以重塑腦部結構,提升智力水平,優化腦部結構,延緩衰老,甚至可以美容。這些是科學家的研究,而且是歐洲美國的科學家研究成果都有。其實,這些事情,在中國對於打坐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只不過我們的主流精英喜歡把打坐冠與封建糟粕的大帽子。
  • 【禪修入門】佛經開示要打坐中舌頂上顎的重要性 打坐是閉眼還是睜眼?
    發現沒有了風大行於脈中的麻感,全變成了甘露水,這會影響禪定,所以末學還是持續堅持著,這僅僅是個人實修的一點經歷,僅供有緣參考。當然舌頂上顎對於初學初期是練腿的過程,這個即使不會做也影響不大,所以這個時候不願意這樣做也沒關係,禪定是佛教與外道共同要修學的共法,所以都有這項要求,往往都是一筆帶過,我們只是摘錄出佛經以佐證其重要性,為了更好的進步,我希望有緣可以初學的時候自覺這樣,形成一種習慣,有利於後期的入靜與入定,也能節約後期再鍛鍊的時間。關於打坐中是睜眼還是閉眼?本經文也開示出了:當先端坐,叉手閉眼。
  • 120歲高僧入定十八天,令人不可思議的禪定功夫!
    120歲高僧入定十八天,令人不可思議的禪定功夫!近代著名高僧虛雲老和尚,乃是中國近代禪宗的一代大德,他一身肩挑禪宗的臨濟宗、曹洞宗、溈仰宗、雲門宗、法眼宗五家法脈,堪稱復興中國佛教的一代神僧。近代中國,由於國家貧弱,自從清朝後期開始,外國勢力入侵,新思想開始傳播,導致佛教衰落。由於虛雲老和尚的出世,把佛教衰微的局面打破了。一位佛教高僧曾經說過:「普通凡夫你弘揚什麼佛法?你有那個能力嗎?當佛教衰落、大眾出現信仰危機的時候,諸佛菩薩自然會派出一位高僧大德來振興佛教,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個高僧大德,這個都不是我們凡夫所能操心的。
  • 品茶是一種心境——品茶需要禪定
    茶在佛教中佔有重要地位,寺院僧人種植、採制、飲用的茶稱為禪茶。由於佛教寺院多在名山大川,這些地方一般適於種茶、飲茶而茶本性又清淡淳雅,具有醒腦寧神的功效。禪茶中有禪機,禪茶的每道程序都源自佛典、啟迪佛性、昭示佛理。禪茶更多的是品味茶與佛教在思想上的「同味」,在品「苦」味的同時,品味煩苦人生,參破「苦」諦;在品「靜」味的同時,品味遇事靜坐靜慮,保持平淡心態;在品「凡」味的同時,品味從平凡小事中感悟大道。品茶需要禪定。
  • 慈誠羅珠堪布:何名為禪定?
    坐和禪這樣子分開講,每一個字都有不同的意義,這就是禪宗的「坐禪」。剛才講了,佛教普通的理解中,坐和禪拆開後每一個字的內容,不一定是這樣子的意思。但這樣講也完全可以,而且這樣子講,坐和禪兩個字就可以表達一個非常深奧的意思,所以符不符合其他佛經的說法,都不重要,這就是《壇經》的一種訣竅性的說法。
  • 佛教:何謂真正的慈悲?不妨先看看這個故事,生命不是用來自私的
    今天便為大家分享一個佛教的小故事,此中老僧的「怠慢」修行,令無數人看不過眼,可原因竟然是為了救助每一個小生命。每次,他都會撐起年老的軀體,將那些微小的生命先送到安全的地方,而後再坐回巖上打坐,這漸漸成為了他的禪修,一日復一日,周而復始。老僧寺院中的所有人,包括寺裡一些虔誠的修行者,每日也都會在那處僻靜的山洞內打坐,這些人發現老僧每日好似從未真正安靜地坐在那裡,他打坐的時間跟精力全都花在將蟲子從水池中撈出來這件事情上了。
  • 兩點開悟知識,參禪打坐為何能化解壓力?
    佛教歷史文化中,佛陀在證悟之前,曾於雪山下坐了六年。而我們中國的禪宗達摩祖師初入中國的時候,也曾在嵩山面壁九年,由此可見修禪打坐的重要性。禪宗文化每年就有傳統的禪修文化,來廣善結緣,特別是冬季禪七。那麼對於參禪打坐為何能化解壓力呢?本文大茶經就依據佛學大師聖嚴法師說的兩點開悟知識,參禪打坐為何能化解壓力?第一點:禪是一種內省的方法既然修禪,那什麼是禪呢?聖嚴法師說道:「『禪』在印度是一種內省的方法和內省的功夫,也就是向自己的內心看,而不向外求。
  • 瘟疫蔓延,只管打坐
    2為何打坐打坐可以預防疾病發生乃至治療某些疾病,這在許多經典中都有記錄。漢代佛教傳入中國,一起傳入的就有佛教的坐禪方法,雖然中國本來也有道家的吐納術以及儒家的靜坐法等,但是比較起來,佛教的方法更加系統而有可操作性。而歷代高僧之中,由於練習坐禪而獲得身心的強大力量的人,更加不勝其數。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佛教之所以吸引許多人的原因之一,除了其教義吸引人之外,其實際修行方法也具有獨特的魅力。
  • 聊聊打坐禪定方法進階篇——打通你的任督二脈
    如果你還沒有任何呼吸法的訓練,之前也沒有打坐過,我建議最好先去看看我之前寫過一個初階的禪定方法,之前文章的地址:聊聊簡易打坐禪定方法      裡面有講腦波、呼吸法、心念這些。     而這篇要寫得進階的打坐呢,需要之前有過打坐基礎的人來看了,因為這裡主要是聊一些大家練習了一段時間的困惑。
  • 佛教禪定 陳健民口述 (六)
    因為上一章的篇幅較長,產生的問題也較多,所以筆者多花了一些時間。在前一天晚上來請教陳先生一些問題時,我還答應要帶一些泰國郵票給一個集郵的中國男孩,可是卻把這件事給忘記了。這個少年對日本郵票特別感興趣,因為日本郵票很多都設計得很精美,還有些佛、菩薩的像呢。(陳先生已為他收集了一些此國的郵票,少年朋友應該不會失望才是。)
  • 打坐越來越疼,只因姿勢不到位,這樣才是正確的打坐姿勢
    每天都有分享。學習打坐冥想,傳統古法養生。現在的人為了讓身體變得更加健康,就非常注重養生這一方面的東西。類似於打坐、艾灸、拔罐和食療這些方法很多人都嘗試過,有很多人直到現在都一直在堅持著打坐,因為這是一種非常健康的鍛鍊身體的方法。但是有些人打坐為什麼會越來越疼呢?
  • 養生打坐vs日常久坐,不能相提並論,靜動結合身體會更健康
    ,打坐不是隨便的簡單自由而坐,身體內的氣血運行狀態也和日常久坐有著很大區別,是不能相提並論的,但是也不是沒有相同點,比如都是一個類似坐姿的姿勢,而且時間都很長,雖說不能相提並論,打坐如果沒有日常運動相互配合也會有不利的地方,對我們的生活質量也會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