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調查研究:老師在作業的批語對孩子成績有大影響!

2020-12-16 偶爾也遠行

現在孩子的作業是越來越多, 學生真是苦不堪言,近年來,小學三年級寫作業到凌晨2點,寫作業到12點,這樣的新聞屢見不鮮。甚至有猝死的現象。

作業這種從小見到大的事情,我們熟悉又陌生,它到底對成績有多大影響?為此我們有一個調查研究,主要解決這三個問題:

作業多與少,對成績有沒有影響?作業類型多,對成績有提高?老師的作業評語對學生成績有影響?

想要探究這些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作業多與少,對成績有沒有影響?

越來越多的作業是成績好的保障嗎?為此,我看到一個調查研究:針對,瀋陽市某小學、阜新市某小學、遼陽市某小學680個小學生為樣本。

由表可知(F(2,331)=2.32,P>0.05),F的伴隨概率sig值大於0.05,說明數學

作業量與小學生數學成績之間不存在差異,即數學成績與數學作業量的多少沒有關係。

由表二可知(F(2,331)=2.32,P>0.05),F 的伴隨概率sig 值大於0.05,說明小

學生數學成績與做數學作業的時間之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即小學生數學作業成績與做

數學作業的時間長短沒有關係。

但是,通過研究發現,(F=9.237,P<0.01)無論是從作業量還是作業時間的變化來看,F的伴隨概率sig值都小於0.01,這說明不同的作業量、作業時間與數學成績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這說明,數學成績不同的小學生完成數學作業的時間和完成的作業量不同。即學習成績好、學習能力強的小學生完成一定數量的數學作業需要較短的時間,而學習成績差的小學生則需要更多的時間。同樣,在相同時間內,不同能力、不同層次的小學生完成的數學作業量是不同的。由此可見,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能力高低和性格特點等方面布置不同類型的作業,使課後作業能夠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通過以上對數學作業量以及數學作業時間的現狀分析結果可知,大部分小學生認為數學作業量適中,但做作業的時間並沒有在合理的範圍內。規定小學生的各科作業時間加一起不能超過一個小時,而研究結果顯示,數學作業的時間過長,這就說明,小學生認為的作業量適中其實還是有些偏多。通過對表2 和表3 的分析,說明小學生的數學作業量和做作業時間與數學成績之間沒有直接影響。但是,在大力推行「減負」的很多地區,學校、教師盲目的以為減輕學生負擔就是減少作業量、縮短完成作業的時間。這是對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誤解。減輕小學生的課業負擔不應只是單純的減少學生作業量,而應該從作業形式、作業層次、教師評語等等多個方面入手,真正減輕小學生數學課業負擔。

小學生到底喜歡怎樣的作業形式呢?

由此可見,小學生對作業類型的喜好各個地區是不一樣的。因此,處在不同經濟水平地區的學校應該根據本學校學生情況制定不同類型的作業,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只有當學生喜歡做數學作業時,他才能更好的更認真的更輕鬆的完成作業。此時,作業才能發揮其真正的價值。

根據大多數學生的需要,教師應堅持數學作業的多樣化。

但在實際情況中,大多數學教師每天留的作業無非就是書上課後題,練習冊,口算題卡,除此之外很少出現其他類型的作業。學生似乎也適應了這樣的作業形式,教師更少動腦筋想辦法給學生留類型多樣的作業。但筆者通過統計分析發現,數學作業類型變化對小學生數學成績有顯著性影響,也就是作業類型深深影響著小學生的數學成績,經常變化的數學作業有助於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成績。

作業是有了,但是實際情況下,有很多學生都完不成作業,完不成作業原因是什麼呢?

這是從學生的維度來分析的,我們的學生時代對這種現象也是司空見慣。

那麼老師的角度來說,為什麼孩子完不成作業呢?

首先,小學生進入五年級之後,所學內容就開始為初中做準備,數學學科內容變難、變枯燥,很多適應能力差的學生無法接受與以前全然不同的數學學習過程。所以會產生自暴自棄的心理,數學作業遇到不會的便放棄不寫。其次,數學與語文英語學科不同,語文英語學科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多看書多積累多背誦成績就能有所提高,但數學學科不同,數學更多的是靠學生的天分,對數字的敏感度,對圖形的空間想像力等,很多學生受遺傳等因素的影響天資不夠聰穎,學起數學來比較困難,不會便造成了最後的不學。

最後,很多學生不是不想完成作業,而是沒時間寫、寫不完。有時候是因為教師留超量的作業,超過了學生的接受範圍。有的是因為現在很多孩子家長都給孩子報各種課外補習班,買各種練習冊,學生每天的時間被安排的滿滿當當,補完這個補那個,寫完一本還有另一本練習冊,造成學生不堪重負。

老師的作業評語對學生成績有影響?

作業多,老師的批改任務也大了,教師對作業的評價方式更多的停留在只檢查正誤上,而鼓勵性批語的評價方式較少,只有24.4%。被教育行政部門禁止用評比(排名)的評價方式很少,但仍然存在。用分數評價的方式也稍有存在。

教師的評價方式對小學生的成績一定是有影響的。

只有鼓勵性評語是教師應該對學生有的評價方式。鼓勵性的評語有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不管是面對學優生還是學困生,老實聽話的孩子還是搗蛋淘氣的孩子,教師都要做到傳道授業解惑者的角色予以教導。恰當的鼓勵性的評語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成績甚至是一生。

你家的孩子作業情況怎樣呢?

相關焦點

  • 史丹福大學研究結論:大量的作業訓練對孩子學習成績影響基本為零
    中國農業大學心理素質教育中心主任施鋼在做客《非常向上》這個欄目時,說起過這樣一段話:史丹福大學曾經做過一個關於小學生家庭作業跟小孩子的成績是否正相關的,但是研究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整個小學五年級到六年級整個的作業,對孩子的貢獻基本為
  • 研究發現:小學生的學習成績和作業訓練不成正比,作業多影響成績
    要求孩子做作業,是老師的教學手段。但是,現在有一部分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過頭了,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除了要求孩子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還要孩子完成父母布置的家庭作業,為孩子增添多餘的課業壓力。可是,孩子真的是寫得作業越多,學習成績提升越快嗎?未必。
  • 怎樣寫好小學數學作業中評語批語
  • 老師工資越高,學生成績越好!最新研究證明:善待老師就是對孩子負責!
    影響學生成績的因素有很多,但你能想到老師工資也是因素之一麼?其實,不止工資,老師的地位也對學生成績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並非空穴來風,是經研究後的權威證明!最新研究表明:教師地位與學生成就「正相關」據新華社報導,有外媒稱,一項國際研究的研究者說,教師的地位和工資與學生在國際測試中的成績存在直接關聯。
  • 親子溝通對孩子的影響這麼大
    閱讀是語言積累中一個「輸入」的過程,但我們要知道有「輸入」就有「輸出」,這裡的「輸出」指的就是表達與寫作。每當作文課的時候很多同學就抓耳撓腮,苦思冥想,最後憋出一篇乾巴巴的流水帳,更有甚者自己都不思考,直接拿來作文書,這抄一段,那抄一段,湊成一篇文章交作業。
  • 老師工資越高,學生成績越好?研究證明:善待老師就是對孩子負責
    相信您肯定會列羅出很多條,比如學校的教學質量、孩子的勤奮程度、孩子的智商、家庭教育的優劣等等,其實有一條,或許你可能想不到,那就是「教師的地位」。您或許會納悶,這教師的地位咋還跟孩子的學習成績有關係呢?二者之間又是怎樣的關係呢?
  • 專家認為,那些對孩子足夠嚴格的老師,是對孩子負責任的好老師
    家長一面希望孩子在學校可以順利一些,希望老師對孩子多加照顧,一面希望老師可以對孩子嚴厲起來,但家長也會心疼孩子,家長的心情是十分矛盾的。專家認為,那些始終與老師立場一致的家長,能跟老師一起擔負起教導責任的家長,是真正對孩子負責的好家長。
  • 95後女教師用「表情包」批作業,獲學生一致好評:成績都提高了
    除此之外,老師會根據每個學生的喜愛來畫一些可愛的小表情,每次給學生的批語也都不一樣,讓觀者都能體會到其的用心,學生們也因為老師這類別樣的教導方式而被勾起了學習的積極性,更是有好幾個學生表示
  • 老師的話對孩子影響太大?父母這樣做,可以導向積極影響
    從那之後,她學習勁頭更足了,自信也回來了,在陳老師的幫助下,成績真的上升了,成為班裡幾個優生之一。(三)老師的話,為什麼對孩子影響這麼大?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除了父母,對他們影響最大的就是學校的老師和同伴了。因為孩子的生活圈,大都是家和學校這兩個地方,他們所接觸到的也就是家人、老師和同學,在青春期之前,他們受到師長的影響比較大。父母雖然對孩子影響大,但對孩子而言,父母是屬於自己人,自己人的表揚和誇獎總帶有點王婆自誇的意味,孩子懂事後,會分辨了,他們雖然高興於父母的誇獎,但並不太相信。
  • 「狗屁」批語,師德失範的樣板
    原標題:「狗屁」批語,師德失範的樣板最近,常州出了一名「史上最任性老師」。這名初中英語(課程)老師在批改學生作業時,竟寫上「狗屁」二字,遭到學生家長發帖投訴。昨天上午,校方承認此事屬實,稱老師認真負責,有恨鐵不成鋼之心,但用詞粗暴簡單,學校已對其進行批評教育。
  • 老師自製表情包網絡走紅,趣味批語,網友:我都想上學啦
    在我們的學生時代中,可能老師的批語就是優良中差很少會有其他的,但是在常州的一個小學老師給學生的批語在網上火了。網友們都表示,我也想去上學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比如這樣的一個批語,不僅批語很有趣很年輕,旁邊還配有簡單的簡筆畫,雖說是簡筆畫,但是寥寥幾筆卻又是栩栩如生,幾筆簡筆畫中勾勒出了一個老師模樣的女性拿著放大鏡在看字跡,旁邊的批語寫著,老師年紀大了,需要依靠放大鏡啦。又活潑可愛又能表達出意思。而且這樣的表達方式顯然學生們更容易接受,也更願意看到。
  • 小學生「情書」走紅,老師批語「辦公室談談」,一個敢寫一個敢判
    小學生「情書」走紅,老師批語「辦公室談談」,一個敢寫另一個敢判餘老師是一位小學的班主任老師,前幾天,她在判作業的時候,翻開作業本發現其中夾著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我可以迎風走刀口可以單槍匹馬既然餘老師看到了學生的早戀問題,就不能當無事發生,但她也沒急著責怪訓斥這位同學,在紙條上寫了批語「小夥很霸氣呀?來辦事談談?」
  • 老師「表情包」批改作業走紅,網友:孩子有這老師,早上北大了!
    說起"家長該不該批改作業"的話題,許多家長一肚子的怨氣,認為老師批改學生作業,難道不是職責所在嗎?當然,除了一部分老師有"推卸責任"的嫌疑,大部分老師還是非常兢兢業業的。老師"表情包"批改作業走紅前段時間,網上有一位年輕的老師因為改作業走紅,因為她批改作業的方式居然是用"表情包"!活潑的評語+妙趣橫生的表情包,一瞬間就吸引住了學生的注意力。
  • 小學生作業火了,寫作業耍盡小聰明偷懶,老師無奈打勾:挑不出錯
    >又有一些小學生作業火了,不是因為他的字跡有多工整,答案有多精準,而是因為他寫作業耍盡小聰明偷懶,老師卻還挑不出錯來,只能無奈地給他打上紅色的勾。老師看到也只能無奈認栽,雖然只寫了寥寥數字,不過確實符合題目的要求,只好判了這位孩子對,但是也在旁邊寫了批語希望他下次幫家裡人多做點家務活
  • 小朋友寫作文被老師批語「要正能量」
    常州的小朋友寫作文,被老師批語「要正能量」,然後跳樓。Yeah,我終於等到這一天,可以藉此良機批判下正能量了。正能量,you son of a bitch,我忍你很多年了。正能量,首先是一種認知偏見,準確說,是樂觀偏見(optimism bias),即對事物,充滿著樂觀估計,或者說,完全意識不到事情的嚴重性,甚至迴避問題。樂觀偏見,其實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 學區房、陪伴是影響學生成績的重點?跟蹤研究結果,顛覆我們認知
    根據我國權威部門發布的報告指出,我國大部分家庭的教育支出均超過了家庭總支出的50%,甚至有30%的家庭願意為孩子支付超過自身家庭消費水平。由此可見,中國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
  • 【張家口市第一中學】冬日暖陽——小批語,大世界
    【編者按】2020年10月下旬我校選派了梁秀峰、王塞北和王俞瑜三位老師赴怒江州開展教育幫扶行動。兩個多月來,他們面對著極其艱苦的生活條件,面對著佔學生總數98%的傈僳族、白族、怒族的學生,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在福貢縣第一中學默默奉獻著自己的智慧才能,得到了當地領導的讚譽、同行的認可、學生的愛戴。我們選編了我校王塞北老師的支教日記,以饗讀者。
  • 初中生寫的「情書」看哭老師,老師激動給批語你把我感動了
    初中生寫的「情書」看哭老師,老師激動給批語:你把我感動了這天在網上一封情書火了,是一個初中的班主任發出來的,原來這封情書是夾在孩子的作業本裡一起交上來了,只不過老師卻被這個情書整的眼淚汪汪的不得不說沒有點文化水平都不知道什麼意思,並且這短短的幾句話,並沒有你請我愛的表達,卻滿滿的渲染了悲傷的氣氛,表達了兩個人愛而不得的心情,老師激動地在青樹下面給了批語:「你把我感動了
  • 大學研究:家庭作業對小學生的影響
    研究表明,小學階段的孩子們通過課堂學習收效甚高,而其餘家庭作業卻不過是多餘的勞動。甚至在初中階段,家庭作業和學業成功之間的關係也非常小。只有當孩子們進入高中,家庭作業才對學業有益處,但也要注意適度。每晚兩小時的作業量已經是極限了,超過這個限度,其益處逐漸減少。「研究結果十分明確,」亞利桑那大學的教育學教授艾塔·卡洛維奇也同意,「在小學階段沒有任何好處。」
  • 海澱區小學生家庭教育環境現狀調查研究
    (科爾曼,1966)魏斯曼(S.Wiseman)在曼徹斯特的調查研究中也發現,「小學生的成績與環境因素的關係中,最重要的是兒童的家庭環境。按份量說,家庭是鄰居和學校兩者影響之和的二倍」。(吳奇程,袁元,2003)這些都充分地說明了家庭教育環境對兒童的身心發展有著何等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