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老媽給我打電話讓我周末回趟家,她之前去郊區的姥姥家幫忙打掃衛生,回來的時候順便帶了一些農村的土特產,家養的雞肉和鴨肉,還有農家雞蛋。雖然現在物料供應和食材選擇越來越多,但是真正的農家純綠色食品還是比較少的,姥姥家自己養的家禽和自己的種的蔬菜,都是純天然的,只為了自己吃,所以從不用添加飼料和農藥,吃著特別健康。
平時吃我們在家豬肉、牛肉、雞肉、魚肉吃的比較多,鴨肉還真的比較少吃,所以這次拿回來之後,本來計劃是燉湯,但是因為知道老鴨燉湯滋味更好,而嫩鴨肉燉著吃有些浪費,所以改成了燜燒鴨肉的做法。
鴨肉屬於涼性食材,有涼血清燥的功效,但是冬天食用擔心胃寒,配上生薑一起,既能生熱中和鴨肉的涼性,又能提增鮮美清爽的口感,也更加養生滋補,一舉多得。
【菜名】:滋補仔姜嫩鴨肉煲
【所需食材】:
嫩鴨肉四分之一只、嫩薑一大塊、冰糖粒適量、醬油適量、老抽適量、料酒適量、食鹽適量、食用油適量。
【烹飪過程】:
1、挑選肉質鮮嫩的嫩鴨肉四分之一只,用刀斬剁成大小合適的鴨肉塊之後,放在清水盆中浸泡出血水,然後再用乾淨的水衝洗乾淨,控幹水分備用,生薑削掉外皮衝洗乾淨備用。
2、先把生薑切成較大較厚的薑片,再把炒鍋空鍋燒熱,倒入比平時炒菜多一倍的食用油,加熱之後,倒入大約三分之二的生薑片,用大火進行煸炒。
3、當生薑片的清香味道被被充分炒出並且薑片的表面顏色變成金黃之後,再向鍋中倒入控幹水分的嫩鴨肉塊,繼續使用中火不斷的進行翻炒。
4、用慢火將鍋內的鮮嫩鴨肉煸炒至肉質緊實收縮,鴨皮微幹焦脆,鍋底炒出香鬱的鴨油以後,向鍋中加入適量的醬油、老抽和料酒,充分炒拌均勻,使每一塊鴨肉都能均勻上色。
5、中火煸炒,直到鍋內的湯汁被吸收幹,然後再向鍋中加入幾顆冰糖粒,提前燒一壺開水,將熱水添入鍋中,水量覆蓋住鴨肉塊即可,充分攪拌直到冰糖粒融化,開大火將鍋燒開。
6、然後再根據個人的喜好鹹度,可以適當的向鍋中撒入少許食鹽進行調味,然後把全部食材倒入砂鍋中,蓋上鍋蓋,小火燜煮六十到七十分鐘左右。
7、臨出鍋前,將砂鍋蓋子打開,把之前切好剩下的三分之一份生薑片,加入砂鍋中,翻拌均勻之後,再次蓋上砂鍋蓋子,繼續燜煮十五分鐘左右,生薑的清香味道煮出即可食用。
【烹飪竅門】:
1、鴨肉性質偏涼,搭配能夠生熱養生的生薑食用正好起到中和的作用,如果家裡脾胃不適,或者體質陰寒的人群也不宜過多食用,或者可以將鴨肉換成雞肉或者其他肉類製作。
2、鮮嫩的鴨肉肉質滑嫩易熟,皮脂的豐富,所以在煸炒的時候,儘量煸炒的時間久一些,將鴨肉中的油脂充分煸炒出來,既有鮮香的鴨油底味,又能使鴨肉口感更加清爽不油膩,煸炒的時候全程使用中火慢炒,火力過高過猛極易造成糊鍋。
3、燉煮肉類食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提前準備一壺開水,用溫開水進行燉肉,這樣肉質才能更加軟嫩和入味。如果中途添加了冷水,則會使肉質發柴,燉不進去味道;煲湯的話則正好相反,食用冷水最為激發食材的滋味和營養。
【文案編輯】:目海食我心向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