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朋友說起一件事:她孩子班上,有個淘氣的小男生,經常招欠。這天放學,一個經常被他「欺負」的女孩的奶奶,找到這個男孩媽媽,希望她能管好孩子,不再「欺負」自己孫女。
誰知男孩媽媽一上來,就不分青紅皂白的破口大罵……
當時在幼兒園門口,很多家長圍觀,影響特別不好。
朋友形容,周圍的老師、家長都覺得這個奶奶人很好。而且那個男孩的確招欠。
聽完這個故事,我的第一反應是:男孩媽媽不是更應該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嗎?
本身有錯在先,媽媽不賠禮道歉,反而如此猖狂。這樣一來,給女孩造成的心理傷害,也一定是加倍的。
其實,小孩子之間的矛盾,本身就是小事。
相信男孩也不是故意招欠,只是想跟女孩交朋友,卻不懂正確的表達方式而已。
發現問題後,家長及時教育才是關鍵。
但男孩媽媽,如此做法,真是讓人大跌眼鏡。
試想一下這次小男孩,能從媽媽身上「學」到什麼?
首先,他一定會認為自己沒做錯。
同時,因為有媽媽給「撐腰」,以後真有可能,會變成有恃無恐,專欺負人的「小惡霸」。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幼兒園階段,正是塑造人格的關鍵時期。
要教育孩子:「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家長唯有先以身作則,才能更正確地幫助孩子樹立人生觀、價值觀。
前不久,大連一個13歲男孩,殘忍殺害了10歲女童。但由於男孩沒達到法定年齡,國家只能收容教養,並判決公開賠禮道歉,以及支付128萬元的賠償款。
但受害女孩的母親,一直沒有收到道歉,及任何形式的賠償。
更甚至,小男孩還在班級群發表:「我虛歲14歲,我一個小孩懷疑我」等言論。
他父親還買蛋糕,給兒子在收容所裡慶生。
父母及孩子絲毫沒有愧疚心、同情心及同理心。不但,不承擔相關責任後果,甚至還大張旗鼓地給兒子慶生,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嘴臉。
而另一邊則是一個家庭的支離破碎,一個母親的悲痛欲絕……
這樣的「殺人小惡魔」背後,根本上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現在,很多家長過度的寵溺嬌慣孩子,其關注點都在孩子的衣食住行上,很少關心孩子心理髮育,道德情感,人格是否健全。
也正因為有很多家長,沒有真正盡到教育的義務,才致使社會上,此類事件頻發。
其實,對待此類「問題孩子」,家長的態度及做法,十分關鍵。
如果,家長先以身作則,積極賠償道歉。那我想這個13歲的男孩出來後,很大概率會改過自新,重新做人。
但家長反應,如此漠然,甚至沒有絲毫同理心、同情心。那麼即便這個孩子出來了,也極可能再次做出傷害別人的事。
一次次血的教訓,更是一次次家庭教育的失職。
同時,作為一個女孩家長,更要從小對孩子有效灌輸自我保護意識:
父母切忌教育女孩,善良、大度、容忍、用愛感化這樣的男孩等等。
而是堅決告訴孩子,千萬不可默默隱忍。隱忍便是縱容罪惡,當爆發時即爆發,要勇敢堅強,抗爭到底。
要知道,這個社會就是這樣,你越軟弱,壞人越多。
最好的態度是:不主動去欺負別人,更要保護好自己,不被人欺負。
最後,用最近熱播劇《黑色燈塔》中楊法官一句話:道德無法保障公平正義,只有司法才是最公平正義的,必要時,一定要拿起法律的武器,堅決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