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重細節,勿以惡小而為之

2020-12-20 太平洋親子網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是劉備臨終前對兒子劉禪的勸誡,講的是做人的道理,不要因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為壞事小而去做。

大多數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好人,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願意堅持「小善」的人不多,慣常做「小惡」的人倒是不少,他們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作惡。

帶著孩子逃票進地鐵的人,公共廁所順手牽羊拿走廁紙的人,撿到財物私吞的人,酒後駕駛的人,在網上隨意謾罵攻擊別人的人 …… 只要留意一下,生活中這樣的行為如此常見。

01

小惡小善最能體現教養

不久前就有中國遊客在俄羅斯的葉卡捷琳娜宮殿地板上為孩子把尿的新聞,新聞爆出時不少評論都在辱罵,大聊「素質」。

可就在超市門口、飯店門口、大馬路上、花園小區,孩子隨地大小便的現象很少發生嗎?為什麼會覺得在那些地方大小便就是小事?因為孩子小,就可以讓他隨地大小便嗎?孩子憋不住,為什麼不帶尿不溼出門?憋不住就如此教導孩子解決嗎?讓孩子當街大小便,家長沒有羞恥心,是否也要考慮一下孩子的感受?小區電梯都粘貼著「請正確引導孩子不要隨處大小便」的公告,看著就心寒。

小時候隨地大小便,雖不意味著長大後會傷天害理,隨地吐的一口痰對吐痰的人來說也不算什麼,但是它就是影響了你的形象,體現出你的素質。彎腰撿起一張紙片,不會對你造成多麼大的損失,但會給別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說到底就是教養。

02

對於善惡分明的堅持是信念

我們能舉出很多例子來論證「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正確,但很不幸,不以為然的人還是一堆堆,為什麼?因為小惡小善大多時候是沒有回報的。

一個叫瑪麗·班尼的小女孩,給《芝加哥論壇報》兒童版的主編庫斯特寫信,她很疑惑,上帝是不是真的公平,為什麼她幫媽媽把烤好的甜餅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誇獎,而那個什麼都不幹只知搗蛋的弟弟卻得到一個甜餅。

其實類似於「上帝為什麼不獎賞好人和懲罰壞人」的問題也困擾了庫斯特多年,他感到很沉重,不知道怎樣來回答。

一次偶然讓他得到了答案,庫斯特去參加朋友的婚禮,新娘和新郎互贈時戒指陰差陽錯地把戒指戴在了對方的右手上,於是牧師幽默地說:右手已經夠完美了,我想你們最好還是用這戒指來裝扮左手吧。

庫斯特立馬有了頓悟,馬上給瑪麗·班尼回了信「上帝讓你成為一個好孩子,就是對你最高的獎賞」。

我們堅持一件事情,並不是因為這樣做了會有效果,而是堅信,這樣做是對的。

—— 捷克前總統哈韋爾

相關焦點

  • 教育重細節 , 勿以惡小而為之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是劉備臨終前對兒子劉禪的勸誡,講的是做人的道理,不要因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為壞事小而去做。 大多數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好人,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願意堅持「小善」的人不多,慣常做「小惡」的人倒是不少,他們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作惡。
  • 勿以惡小而為之 勿以善小而不為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出自典故《三國志·蜀志傳》,意思是不要因為是件較小的壞事就去做,不要因為是件較小的善事就不去做。 注釋: 勿:不要。以:認為善:好的行為,和「惡」相對。為:做,行。
  •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周易·繫辭下傳》「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是劉備臨終前對其子劉禪的殷切囑託。百年來,代代人也通過實際行動踐行著這句人生哲理,即便是小惡也不應抱有僥倖心理,而善事本身也並無大小之分,但行好事,莫要計較。
  • 二年級傳統文化第1課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第2課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教材分析本課選自山東教育出版社第一單元「尚德修身」第二課,出處是晉朝陳壽的《三國志 蜀書 先主傳》。2.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這句話出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重難點1.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 讀「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感悟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漢語諺語,意思是不要因為小惡無害而做惡,不要因為善事太小而不做,比喻壞事、善事不分大小。出自《諸葛亮集》:「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結合我正在學習的《王陽明全集》我對「善」和「惡」有了更新的解讀,陽明先生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知善去惡是格物」從這四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人誰都有良知,根據自己的良知我們可以判斷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如果我們沒有因為物慾的牽累和蒙蔽,我們全憑良知,也就是良心去做事,那麼做出的事兒我覺得應該都是善的,看到老人過馬路,我們本能的去扶一下,這就是發自內心的善舉
  • 《菜根譚》: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謹德,須謹於至微之事;施恩,務施於不報之人。要想敦品勵行,必須從小事做起;要想幫助別人,因該幫助那些無法回報的人。常言道:「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小事可於細微處見精神。很多時候,小事不一定就真的小,大事不一定就真的大。關鍵在做事者的認知能力。不要小看做小事,不要討厭做小事。只要有益於工作,有益於事業的事都是應該做的事。那些一心想做大事的人,常常對小事嗤之以鼻,不屑一顧。
  • 許可馨們要記牢: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改過自新!
    這些話竟然出自一個留學生之口!顛覆了大家對留學生的印象!留學生本應是:溫文爾雅、文質彬彬,淑女形象,高智商,高學歷,修養極高的人!許可馨咋就說出了這些沒教養、修養的話?跟我們過去罵大街的村婦有過之而無不及!讓人大跌眼鏡!怎麼會出現這種結果呢?
  •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善良是天性,也是美德!
    那些大奸大惡之徒 ,並不是生下來就是為非作歹的惡人,他們之所以為惡,定是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或是遭受了很大的刺激。只不過這類人,沒有加以適當的引導,隨產生扭曲變態的心理,一條道走到黑,最後步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聖人說的話,總是有道理的。要想喚起人們的善良心態,就得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抓起。
  • 勿以惡小而為之 有一天我們把自己搞丟了?
    中國人所熟知的「勿以惡小而為之」出自《劉備敕劉禪遺詔》,也即蜀漢皇帝劉備病逝前頒發給太子劉禪的詔書。其中有一段切切叮嚀:「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這段譯成白話大意為:你要努力,要努力啊!
  • 《夷堅志》:勿以惡小而思之
    你知道善和惡有重量嗎?古時候,翰林院有一個官員,名叫衛仲達,字達可。一天陰司派小鬼把它的魂魄索到了陰間,讓手下把記錄衛仲達陽間所做善惡之事的檔案拿出來給他看。等到冊子送來,嚇了衛仲達一跳。只見記錄他作惡的檔案堆積如山,而他做善事的檔案只有一小卷。老衛心想自己平日為人老實,哪兒做出過這麼多惡事呢?陰司又命小鬼拿秤來,稱量做惡事和善事的卷宗。令老衛意外的是,那一大堆做惡事的卷宗竟比那一冊善事的還要輕。老衛感到大惑不解,問陰司官員:「我年紀還不到四十歲,哪裡會有那麼多罪過呢?」
  •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1+1+N」校班會一體化實踐研究(第3期)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次級會就從我們耳熟能詳的這句名言開始。這句話出自《三國志·蜀書·先主傳》,是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劉備去世前給其子劉禪的遺詔中的話。這句話的意思是: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只要是「惡」,即使是小惡也不能做。什麼是「小善」?什麼是「小惡」?
  • 【凱叔講故事】勿以惡小而為之!這個成語教育意義竟然這麼大
    ②箭鏃(jiàn zú),就是金屬箭頭的意思,古時有青銅質,後改進為鐵質。鏃通簇為通假字。③倀(chāng)鬼,原意指被老虎吃掉而變成老虎的僕役的鬼魂,品行卑劣,常引誘人使其被老虎吃掉。④攥(zuàn),用手緊緊抓著,握住或抓穩某物。用手緊緊抓住。
  • 在書法中解釋勿以善小而不為 勿以惡小而為之,也是可以解釋通的
    勿以善小而不為 勿以惡小而為之是人生中經常來教導人們做人做事的行為準則,那麼作為書法行業的人,碰到過很多人經常拿著兩句話,寫成書法來懸掛進行警示自己,時刻告訴自己,不要因為利小就不去做正確的事兒,不要感覺這是小錯就可以違犯
  • 善人者,人亦善之,可何為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中峰告之曰:「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惡。」 ——明代袁了凡《了凡四訓》最近在看電視劇《青青子衿》,劇中的歐陽博士在教課文「大善人孟知年」的時候,作為世家子弟的傅遠之認為孟知年因為在家門口給乞丐施粥,所以是為善者。
  • 「勿以惡小而為之」更勿以小孩的惡小而由之
    這些惡,有的是他們真的不懂得利害關係,有的卻是故意而為,因為他們知道,只要他們不足14歲,那麼殺人也不會被處罰。當然,我們更多的疑問是每一次出現校園欺凌或者惡性案件,處理方法都是對該學校校長撤職停職,對該班班主任老師警告處分或者撤職。於是,每一次校園欺凌都是學校老師和校長背鍋,而霸凌者批評教育,責令其監護人好好管教。
  • 「勿以惡小而為之」,李玫瑾:未成年犯罪的根源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聽朋友說起一件事:她孩子班上,有個淘氣的小男生,經常招欠。聽完這個故事,我的第一反應是:男孩媽媽不是更應該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嗎?本身有錯在先,媽媽不賠禮道歉,反而如此猖狂。這樣一來,給女孩造成的心理傷害,也一定是加倍的。
  • 勿以惡小而為之,看清華學姐鹹豬手事件有感
    學姐人品一般,做事有瑕疵,但到了網絡上,一切東西都被放大,懲罰巨大,在我看來,已經超出她的那點惡了。 所以,人還是要善良,勿以惡小而為之,否則後果會難以承擔。 另外,網友們非常義正詞嚴。不過,我想請網友們冷靜一下,隔著網絡,你對事情的了解有多少?
  • 《釜山行》「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突然想起的一句話
    直到快到釜山時,接到金代理的電話,他才明白因為自己的一念之差,釀成了多大的災難。他拼命洗手,想洗掉罪惡和血腥。看到這裡,我想起一句話,「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道理講出來很俗,能做到的人卻不多。
  • 麗江「反殺」案:勿以惡小而不懲,勿以善小而不揚!談教化論善惡
    中國有句古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大善之人之所以能夠成就「大善」,那是因為他們能夠做到「積小善,成大善」,最後修為成無意識的一心向善,最終成為後世敬仰的楷模。同理,大惡之人之所以能夠淪為「大惡」,就在於他們平素便「明知惡行而偏為之」,最後「積小惡,成大惡」,最終淪落為萬世唾罵的對象。他們的故事便是這句古語的最好注釋。
  • 企業高管去故意「漏刷」商品只為尋刺激,法官提醒:勿以惡小而為之
    案例1企業高管盜竊只為尋刺激一名被告人是某知名合資企業的高管,研究生學歷。法官提醒勿以惡小而為之順義法院刑庭庭長宋素娟介紹,此類盜竊,被告人不需要夾帶藏匿商品,而是在自助結算設備前只拿少數商品掃碼,如果不是後期查看監控錄像很難發現。被告人一般是超市常客,熟悉結算流程,偶然或有意試探得手後便開始連續作案。他們有人是為了貪圖小便宜,有人則是為了宣洩情緒、尋求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