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後,對於不少新手媽媽來說,會顯得手忙腳亂,有的媽媽衝泡好奶粉,有的媽媽們則母乳餵養,這時候媽媽會疑惑,寶寶第一口到底該吃什麼?
寶寶的第一口吃什麼是非常關鍵的,這關乎寶寶的健康發育,有的媽媽的體質不行嗎,在寶寶出生後不能分泌乳汁餵養寶寶,這時候該給寶寶餵什麼好呢?
寶寶出生後多久可以餵奶?
不管媽媽分娩方式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在寶寶出生後,在生完寶寶後的2小時內,醫護人員會把寶寶抱給媽媽抱,目的就是讓媽媽給寶寶餵奶,這時候寶寶會自然地尋找到媽媽的乳頭,寶寶的第一口奶很重要。時間最長不超過6小時,第1次給寶寶餵奶時,儘量不要讓寶寶吃太多,這時寶寶的消化系統非常脆弱,不適合吃太多而導致出現消化問題。
同樣寶寶第一次吸吮還可以幫助媽媽開母乳,媽媽分泌的初乳營養高,所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且低脂低糖,很適合寶寶,對寶寶今後的抵抗及免疫力提供很好的幫助。
儘早開奶對媽媽和寶寶有哪些好處?
1、促進母乳分泌
寶寶吸吮能促進乳汁分泌,開奶後前2、3天,奶水很少,需要寶寶吸吮使乳頭神經末梢受到刺激,從而使乳汁大量泌出。如果不給寶寶儘快開奶,會影響正常奶水分泌,這會使乳汁分泌越來越少。
2、促使寶寶排胎便
儘管初乳量很少,但其含有輕瀉成分,能使寶寶體內胎便完全排出。大約在寶寶出生後1-2天排出,如果不排出會使寶寶血液變得混濁,血液循環受阻,影響寶寶的健康。
3、幫助子宮恢復
吮吸乳頭可以使子宮收縮,減少產婦產後出血,促進子宮恢復。另外,在吸吮過程中,寶寶會聞到媽媽的氣味,對媽媽產生依賴和信任,並獲得安全感。
產後遭遇奶水足,哪些原因導致?
分娩方式不同,奶水分泌也會有差異:
1、順產
選擇順產的媽媽,有的產婦分娩前身體比較弱,加上分娩過程中耗費體力多,也會影響產後奶水分泌。
2、剖腹產
剖腹產是不利於母乳分泌的。剖腹產的媽媽都會用到止痛泵,還有輸液抗生素,加上插有導尿管,活動會受到限制,麻藥在體內還有殘留,藥物的作用會影響乳汁的分泌。剖腹產的疼痛可以促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加,抑制乳汁的分泌,分娩會讓媽媽神經緊張、焦慮、憂鬱都會抑制催乳素分泌,造成產後乳汁分娩少的情況。
該如何解決產後媽媽奶水少的問題?
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寶寶頻繁吸吮母乳,通過吸吮來刺激乳房,這是促進奶水分泌的關鍵。另外,通過寶寶吸吮乳頭和乳暈,刺激產婦乳頭上的感覺神經,經神經反射刺激腦垂體後部分泌催產素,通過血液流至乳房,引起子宮收縮且當嬰兒吸吮時在催產素的作用下產生噴乳反射,讓奶水噴出來。
讓寶寶勤吸吮,一般3天左右奶水就會逐漸增加,如果奶水量很少,就要找靠譜的催乳師來催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