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7 15: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用自己的身份證申辦營業執照、註冊對公帳戶
還能買賣賺錢?
小心!
這波看似「穩賺不賠」的交易背後
很可能讓不法分子
利用對公帳戶營業執照從事詐騙活動!!!
這不
6月30日
永年區公安局再破一起買賣國家機關證件案
嫌疑人賀某到永年區公安局投案自首
事情是這樣的
近日,永年區公安局反詐部門在偵查中發現:發生的多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所使用的帳戶均為對公帳戶,一批對公帳戶所對應的公司是空殼公司,登記地址不存在,資金流轉異常。其中一個帳戶為永年區賀某使用實名註冊的工商營業執照開戶。
獲此線索後,民警立即展開調查,原來,賀某在朋友的唆使下,在辦理營業執照、開通對公帳戶後,將對公帳戶材料以每套700元的「好處費」賣給他人使用。
在強大的抓捕壓力和政策感召下,6目30日,賀某主動到永年區公安局投案自首,目前,嫌疑人賀某因涉嫌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已被永年區公安局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近年來
買賣營業執照和對公帳戶
已經成為了為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
提供幫助的「黑灰產業」
對此
永年警方將加大力度對此類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
同時蜀黍也提醒廣大群眾:
切莫貪圖小利、以身試法!
什麼是買賣帳戶?
買賣帳戶包括買賣、出租、出借帳戶,具體指個人或單位未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將自己的個人帳戶或單位帳戶以賣、租、借的方式給予他人使用的違法行為。
買賣帳戶的危害有哪些?
有害於社會秩序
買賣、出租、出借帳戶為電信詐騙、洗錢、逃稅、行賄、受賄等犯罪行為提供了滋生土壤、協助不法分子轉移資金,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合法權,損害社會誠信和社會秩序。
有害於自身信用風險
買賣、出租、出借帳戶為不法分子提供作案工具,給自己帶來巨大的信用風險、法律風險,涉嫌違法犯罪。
個人信息被利用於違法犯罪
帳戶信息中包含大量個人信息,可能導致個人信息洩露後,被不法分子用於從事違法犯罪活動。
如何避免上述風險?
妥善保管好憑證和帳號
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證、銀行卡、網銀U盾、支付寶等,注意登錄帳戶和密碼等個人信息保密,對於廢棄不用的銀行卡,應及時辦理銷戶業務,並將卡片磁條毀損,不隨意丟棄。
不要貪圖「小惠小利」
拒絕出租、出借、出售個人銀行卡、身份證、支付寶和網銀U盾等帳戶存取工具,以免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並承擔法律責任。
如遇違法行為應及時舉報
發現買賣帳戶的犯罪行為,應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共同維護公平誠信的良好社會秩序。
警方提醒您
詐騙分子無孔不入
防不勝防
切勿貪圖蠅頭小利
反被詐騙分子利用!
原標題:《【亮劍2020】非法買賣對公帳戶,永年警方再破一起買賣國家機關證件案!》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