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治理的條件性反映了其對系統化原則的要求,但從根本上來說,系統性作為高等教育的基本存在方式,決定了高等教育治理必須遵從系統化原則才是有效的。高等教育治理失靈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背離系統化原則的結果。而高等教育治理系統化,是我國高等教育有效治理的重要條件。
一、系統化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存在方式
從治理的本質來看,高等教育治理就是承認高等教育利益相關者或權力主體的多元化,由各利益相關者或權力主體共同參與高等教育決策和管理過程。真正意義上的高等教育治理是一個歷史概念,它來源於高等教育的日漸複雜化,即高等教育由最初的相對單一化的構成、角色及功能,逐漸變得不僅體量龐大,而且角色、功能及內外部訴求高度多元化,高等教育機構由封閉走向開放,與社會其他領域之間建立起了複雜的交互關係,而且這種嬗變或進化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內在需要與社會選擇共同促成的。為了適應這種複雜交往趨勢和發揮多樣化功能的需要,高等教育機構內部出現了組織、群體和權力的分化。一方面,高等教育系統內外部各要素之間形成了一種多向的、耦合的關係,相互嵌入,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共同服務於高等教育的發展及其社會價值的實現,這是高等教育系統的理想存在狀態;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各利益相關主體由於存在不同的利益訴求,相互之間存在著權與利上的矛盾甚至衝突,需要通過制度和文化等進行協調,從而維繫組織的存在、運行及其目標實現,並且這種矛盾關係以及相應的理念、制度和文化革新構成了大學組織或高等教育演變的根本動力,這是高等教育系統的現實狀態。概言之,高等教育在演變進程中進化成為一個複雜系統,並有機地嵌入了社會大系統,此即高等教育的系統化屬性與存在方式。
二、高等教育有效治理必須遵循系統化原則
高等教育的系統化特徵要求高等教育改革必須秉持系統論的方法,從宏觀上高等教育布局與結構的調整,到微觀上高校內部的院系與學科的協作等,都體現了這一指導思想。黨的十九大以來,實現內涵式發展成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標,而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基本要義在於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正是在此導向之下,高校的課程、教學及教師的教學使命得到空前重視,回歸課堂、回歸教學成為高校關於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教師管理的共識。一方面,教學是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環節,但並非唯一環節,高校的制度與文化、管理與服務都負有教育之責,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強調用「本科教育」概念來代替「本科教學」,就是要建構一個「全域」育人體系。另一方面,教師能否回歸課堂,不是教師單方面強化立德樹人使命、重拾教學信念就可以決定的,更不可能通過行政權力強行將教師逼回課堂。而是要看高校的教師評價體系能否由偏重科研走向標準多元,要看教學在教師評價體系中佔據何種位置;從更加宏觀的層面講,要看政府及第三方機構的院校評估、學科評估、專業評估以及大學排名是否重視教學指標,是否將教學績效置於評估體系的核心,政府的資源配置是否能夠擺脫片面的科研導向,為教學提供充分的資源保障。顯然,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強調教師回歸教學,是一項系統性工作,需要高校內外多重要素協同變革、系統優化,在整體上為教師積極投入教學提供一個良好環境。從這個意義上說,高等教育治理必須遵循系統化原則,通過有效治理來推動高等教育系統的整體優化。
三、治理系統化是我國實現高等教育有效治理的重要向度
高等教育有效治理需要遵循系統化原則,但實踐往往違背這一原則,導致高等教育治理失靈。如前所言,當前我國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要求教師回歸課堂教學,這是一項系統性工作,但反觀現實,從教師評價到院校、學科評價,從教學管理到教師職務評聘,從教師專業發展到薪酬分配,各個領域和環節始終存在重科研輕教學問題。換言之,輕視教學的傳統制度體系落後於重視教學的內涵式發展新理念,以促進教師教學為中心的各相關要素未能同步優化,在此條件下單純強調教師回歸課堂的職責,讓教師承擔因制度缺陷而產生的風險和損失,是不合理的。即使教師在行政權力驅動下被動回到課堂,也會因包括學生評教等一系列不合理制度的負面影響而難以重建教學信念,教學改革、教學創新仍缺失必要基礎。由此可見,系統化原則在我國實現高等教育有效治理中有著特殊意義。然而,在「項目偏好」作為我國在舉國體制下國家治理的普遍特徵[4]的情況下,高等教育治理亦廣泛採用「項目式」的管理方式,從而阻礙了系統化治理的實施。項目式管理一方面有助於集聚資源集中攻堅,實現個別突破,但另一方面,項目式管理易導致「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難以實現整體優化和長效發展,單線思維容易造成高等教育結構失調,甚至整個教育生態會失衡。在高校內部,由於缺乏系統化思維而導致的弊端同樣不一而足,目前深刻影響高校辦學效益的一個弊端就是行政管理機構、院系等不同部門間缺乏統一目標和價值的統領,缺乏基於共同使命的協商機制,各自為政,甚至職責模糊、相互矛盾,這背離了日益強調協同創新的學科生態和組織生態要求。所以,我國高等教育治理現代化的內在規定性之一就是治理的系統性,唯有切實踐行系統化治理思想,才能破除治理失靈,走向高等教育有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