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9月28日報導(文/朱騰飛)
近日,獵雲網獲悉,由66hao&雲定製聯合冠名的後網際網路時代的「旅遊+」暨第五屆全球資源商對接大會於9月26日在北京圓滿落幕。
本屆大會主辦方旅業傳媒創始人雷蕊女士表示,這次峰會旨在探討未來,未來是由年輕人塑造的,大咖也好,老炮也罷,靜下心來傾聽新咖新秀的聲音,看看他們的價值觀能否引領國家旅業的未來。
在關注他們的同時,還更加關注女性企業家和創業者,攜程的孫潔,66號的張煥誼、指南貓的任靜、無二之旅的蔡韻、還會來的張汐銘、億世的相紅,不僅是會場上和文字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是傳承商業的思想,光輝經典價值的旅業新視力。
她們身上所體現的溫情、職業、堅韌、向上和責任感,放在世界格局中,也是旅業核心價值觀的載體和動力。越是開放與融合,越是需要價值觀,這樣才能走的更遠!
旅行商新物種的旅遊市場增長與變化
任何適應大眾旅遊、全域旅遊、智慧旅遊發展所需要的旅行服務的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新技術和新人物都是國家旅業所呼喚的旅行商新物種。
在嘉賓座談中,joymaster人生玩家大龍寬認為,要做好旅行社,需要跟用戶持續發生關係,所以必須做造物和嚴選,把世界上歸納整理,我們叫旅行發現,把所有好的東西拿回來快速商品化,以買賣的方式給用戶,讓用戶持續選擇。
山東嘉華董事長張明,闡述了自己對後網際網路時代的理解,定好位,聚好焦,做好深耕,傳統旅行社才能活的好,活的久。張明認為,那些迅速成長的,必將迅速滅亡。做大不如做強,做強不如做長,所以需要我們扎紮實實做好產品、做好服務。
美團旅行運營總監劉燕翔認為,在網際網路時代,相對標準的和相對的單品還是有非常大的空間,在這個市場裡面做人群的細分,做差異化的運營和差異化的服務模式,是有非常強的競爭力的。這些在美團旅行的平臺上有無數的案例去驗證。
後網際網路時代的旅行服務
在權威對話點評環節,戴斌博士認為,在商業領域中間可能不需要太多情懷和理想,我們可能更需要邏輯,這個邏輯就是於總說的,不管任何時候,安全、便捷、品質、尊嚴,永遠都是人在旅行生活方式體驗當中永恆不變的追求,誰能夠滿足人們這種追求,誰就能夠引領市場。
於寧寧董事長認為,不管時代如何變化,做好旅行社,首要之重,便是考慮客人的安全。另外在服務的過程之中也有兩個永恆的話題,即便捷、質量。這兩個話題不會隨著後網際網路時代消失。有些東西可以變,比如說產品的更新換代,這些需要我們不斷的創新。但是服務的安全、質量才是永恆的話題。
戴政認為網際網路有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獲客的方式,第二個是獲取信息流方式。獲客的方式和獲取信息流的改變就是PC網際網路到手機。除此之外,戴政認為旅遊有兩個維度,第一個維度是旅遊市場,一種是旅遊加教育,旅遊加遊學。這些其實是在細分市場。
如何全新運作旅遊服務體系
在有關全新運作旅行服務的演講中,66hao創始人張煥誼認為,現在傳統旅行社主要的傳統跟團遊產品,雖然有很大的市場存在,但已經滿足不了飛速發展,且不斷升級的消費用戶需求。66hao也聽到了市場的聲音,看到了市場的變化,也深知窮則變,變則通的發展規律。
講到定製遊如何實現快速地增長的話題時,雲定製聯合創始人張辛欣認為,需要做到三點。其一,業者需要團結聚力;其二,有情懷做十年;其三,迎難而上給客戶提供完整的服務。
從看山看水看見景,到購物、美食、美容、教育,從跟團遊到定製遊,再到說走就走的任性,旅遊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入、這樣廣泛地融入目的地生活。當我們把視野從傳統的包價觀光團轉向當代生活,就會發現一個星辰大海般的旅行與旅遊市場機遇就在面前展開了。
中青旅(遨遊網)營運長廖偉勇表示,雖然網際網路非常重要,但並不是我們的唯一,我們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用戶需求的。
關注兩塊人群,一老,一少。一老,我們逐漸的看到,第一批中國勞動人民已經開始慢慢退休了,有點像日本,在日本你會發現,人群大部分是選擇在退休了之後出去旅遊,他們關注的點包括健康、觀光、家庭出行。
一老在市場是非常好的機遇。一小,大家都非常關注親子遊學,中國人家庭願意為自己孩子付出,遠超過這個家庭所能夠承受的,他們願意跟孩子互動,他們願意讓孩子接受更好的知識,他們願意讓孩子在起跑線上比別人多跑兩步。所以我們在這個市場有非常大的機遇。
凱撒旅遊副總裁張蕤認為,網際網路只是大的時代背景,它是移動網際網路也好,後網際網路也好,這些只是時代的變化。凱撒一方面輸出自己的單向資源,另一方面,也在跟更多的同行合作,這是行業的趨勢。
與此同時,凱撒引入很多其他類型的企業的資源作為供應商,分銷旅行社的產品,分銷海外當地遊,甚至一些系統的使用,都是大家在配合完成的,大的背景下大的行業都在多元化,大家互為經銷商,呼為營銷商。在傳統背景下「旅遊+」這個概念特別好,不管往旅遊上加什麼,但其實萬變不離其宗,就是做好服務。
海德集團北京操作中心總經理閆瑞認為,雖然「旅遊+」的概念不斷清晰,但真正要做好旅遊,還需要做減法,要從初心開始,我們為什麼要做旅行,客戶真正的需求在哪裡,要立足根本。如果定位在體育方面,就專注於做體育。
在「鏗鏘玫瑰」環節,主持人勝景旅遊總裁李力,嘉賓為66hao全球目的地參團供應商創始人張煥誼、無二之旅聯合創始人蔡韻、譜時圖片直播平臺聯合創始人陽曦曦、還會來創始人&CEO張汐銘、義大利環意單團地接社中國區負責人張環、億世公關總裁相紅。
張環說作為女性創業者,在創業路上,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都不重要,把細膩比作陰,什麼是陽?品牌、方向是陽。一個人沒有那麼很強的能力,但是在一件事情專注十幾年,即使再平凡的人也變成專家了,這便是戰略、品牌和行業是陽。
張汐銘在平時會有意去性別化,避免將自己標籤化,在工作中她會用PV測試和紫薇鬥數來作為人事管理方面的參考,用感性的手法做人,用科學的手段衡量標準。
最後北京春秋國旅總經理楊洋對這個環節進行了點評,天下沒有好做的旅遊,而且會越來越難做。各位業者並非因為旅遊好做才來旅遊業,是因為我們熱愛旅遊、愛生活,才加入這個行業,我們一定要堅定的做下去,共同做好最難做的旅遊。
大小交通痛點發現與解決
無論在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間的大交通,還是在目的地各要素之間的小交通,都是旅行服務不可或缺的基礎條件。
作為重點解決遊客的票務預訂、更改、銜接、乘行等環節的安全、便利性等問題,設計了「大突圍」環節,以「海外消費升級與資源轉型」為話題,深入探討,邀請中航之旅董事長常山、以色列航空公司中國區總經理黃芸、唐人接創始人CEO安晶、在路上旅業副總裁焦笑斐、Hertz國際租車中國區高級總監、元鈦長青基金合伙人遊磬基參與討論。
海外目的地消費升級與資源轉型
隨著國人旅行的經驗越來越成熟,消費更融入當地的生活體驗,還有國家對旅行社的監管新政和執法合作,都需要目的地國家和地區在旅遊形象推廣、資源整合、產品研發和商業接待方面開拓創新。陽光、沙灘、海島是資源,市民生活也是資源,購物店、酒店、演出是產品,文化、時尚、教育、醫療美容也是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