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樹平
編輯:初夏
鵝口瘡又名雪口病,新生兒發病率高,尤其多見於營養不良、體質衰弱、慢性腹瀉、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或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患兒。
鵝口瘡多因產道或汙染的乳具上的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白色念珠菌是條件致病菌,免疫力正常時不會發病,在上述因素作用下機體免疫力低下時才會引起鵝口瘡。
臨床表現
本病特徵是在口腔黏膜上出現白色乳凝塊樣物,微微高出黏膜面,初起時呈小片狀,逐漸融合成大片,形似奶塊,但與奶塊不同,奶塊易擦掉,鵝口瘡則不易擦掉,強行剝落後,局部黏膜潮紅粗糙,可有滲血一般不影響吃奶,也無全身症狀。
少數嚴重者全部口腔黏膜均被斑膜覆蓋,甚至可累及咽部、食管、腸道、喉、氣管、肺等,出現嘔吐、吞咽困難、聲音嘶啞或呼吸困難等症狀。
以下是臨床治療鵝口瘡常用的幾種局部用藥配方,供選擇。
1.用2%蘇打水溶液少許清洗口腔後,再用棉籤蘸1%甲紫溶液(也稱龍膽紫溶液)塗在口腔中,每天1~2次。
需要注意:用甲紫溶液要注意濃度和用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不良反應,因為其具有腐蝕性,用量過大會對食管及咽喉部出現損傷)。
2.用制黴菌素片1片(每片50萬單位)研碎,溶於10毫升生理鹽水中,然後塗口腔,每天3~4次。
3.用制黴菌素片1片(每片50萬單位)溶研碎,與10毫升魚肝油或香油,混勻後然後塗口腔,每天3~4次。也可用華素片替代制黴菌素片,華素片活性成分為分子碘,在唾液作用下迅速釋放,直接滷化菌體蛋白,殺滅各種微生物,對念珠菌有殺滅作用。
4.自配冰硼散混懸液:取生理鹽水100毫升,冰硼散1支,5%碳酸氫鈉10毫升,複合維生素B3片(研碎)。將生理鹽水撬開,將複合維生素B研粉倒入,將冰硼散和碳酸氫鈉分別倒入,蓋往後搖勻,配成混合液。
使用時用無菌棉籤沾混合液塗於患處,用藥前三天可2~3小時1次,以後一日三次。較重者可同時備用一支冰硼散直接塗於患處。混合液現配現用,使用時間最長不要超過一周。
5.嚴重病例需口服制黴菌,每日5~10萬U/kg,分3~4次。可適當補充維生素B和維生素C。給予微生態製劑,糾正腸道菌群失調,抑制真菌生長。
鵝口瘡治療注意事項
1. 母乳餵養者,每次餵奶前後,母親均應洗手、洗乳頭。人工餵養者,對用過的奶嘴、奶瓶,應先用4%的蘇打溶液浸泡消毒半小時現清洗,煮沸消毒後備用。患兒的洗漱用具(臉盆、毛巾、漱杯等)和食具應單獨使用,用畢煮沸消毒15分鐘。
2. 不要用力擦拭感染處,防止損傷口腔黏膜、出血,繼發細菌感染甚至敗血症。
3. 塗藥後不要馬上餵奶,建議在餵奶後或兩餐奶之間塗藥。
4. 大部分患兒的鵝口瘡在用藥後不久就會消失,此時家長不要因為顧忌藥物副作用而隨便停藥。局部用藥療程一般應1~2周。
5.鵝口瘡如果不及時治療,白念珠菌還可能由感染口腔發展到感染咽喉、氣管等部位。患兒會出現聲音嘶啞、犬吠樣咳嗽(咳嗽聲像狗鳴)、呼吸困難或吞咽困難等症狀,此時應立即到醫院就診,不要自行處理。
6. 注意避免長期使用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劑,積極治療營養不良、慢性腹瀉等原發疾病,以提高嬰兒的免疫力,避免復發。有免疫功能缺陷的患兒經常反覆發生鵝口瘡的必要時可用免疫增強劑,如斯奇康、胸腺肽、轉移因子等。
喜歡我,就點一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