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汽車完全能滿足人們的基本出行需求之後,新車型就逐漸開始了細分演化:有的車型能提供很好的經濟性,這就能吸引普羅大眾消費者;有的車型卻更注重運動性,這樣很容易打動那些硬核的性能控。在設計師、工程師的妙手調校之下,同一個技術架構或平臺上,往往能衍生出性格各異的「多胞胎」——譬如MQB平臺上的大眾高爾夫和奧迪A3,UKL平臺上的寶馬2系旅行車和MINI CLUBMAN——這樣的事情,現在已經見慣不怪了。
但是我們想要更深入一點去考究這個問題,從外觀深入到內部。同一套技術原理和基本構造,也可以細分演化為性格各異的動力系統嗎?比亞迪非常肯定地告訴我們:真的可以!
從動力性到經濟性,比亞迪的「急轉彎」
比亞迪DM混動技術,以後將分化為兩個方向。以高性能為取向的架構,將被歸類為DM-p;以經濟性為取向的架構,也被賦予了一個全新名字DM-i。
F3 DM是比亞迪混合動力的元祖,第一代技術從2008年正式發布上市算起,比亞迪發展混動技術面市已經12年有餘。而第二代混動技術路線確定以後,比亞迪隨後發布的混動車型,都以動力性能見長。比如漢DM,綜合功率可以達到321kW,系統綜合扭矩是650Nm,0-100km/h加速時間為4.7秒;比如唐DM,2.0T缸內直噴發動機最大功率151kW/5500rpm,最大扭矩320Nm/1750 -4500rpm,前電機110kW、250Nm,後電機180kW、380Nm,0-100km/h加速時間為4.5秒。在漢DM、唐DM面前,百萬性能車無不汗顏。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是性能玩家。對於混合動力系統,更多普通的消費者期待的是經濟性,而非純粹的動力性。比亞迪即使推出DM-i超級混動系統,看起來像是一個「急轉彎」,實際上更是迎合了絕大多數消費者的真實訴求。你需要一塊新能源牌照,同時也想要兼顧很好的經濟性,然而你又缺乏便利的充電條件…… 這種情況下,一款經濟性取向的插電混動系統,無疑是最理性、最恰當的選擇。
油耗3.8L/100km,續航1000公裡
DM-i超級混動系統,基本上由一款全新的1.5L驍雲自然吸氣發動機,加一套類似E-CVT的動力分流機構,再加一套高容量刀片電池組成。
目前大多數插電混動車型,都是以一套雙離合機構作為動力分流裝置,比如榮威、吉利、沃爾沃、大眾,自主品牌和歐系車企大部分都採用這種方案。但比亞迪DM-i混動系統,卻走上了另外一條路,利用E-CVT作為動力分流裝置。這其實不是一套變速箱,而是一個動力分配機構,它能實施對發動機、電機進行調控,什麼時候用電,什麼時候用油,什麼時候油電混合,混合的比例是多少,全看E-CVT做決定。理論上,這是一種更先進的混動方案,只要油、電配比達到最優化,DM-i超級混動就可以最大程度接近3.8L/100km的虧電狀態油耗,同時還能超過1000公裡的滿油滿電續航。
關於DM-i超級混動系統,核心部件包括:雙電機的EHS超級電混系統、專用功率型刀片電池以及整車控制系統、發動機控制系統、電機控制系統、電池管理系統。首先不得不提的,便是比亞迪全新研發的驍雲1.5L插混專用發動機。
驍雲1.5L插混專用發動機,打一開始就瞄準了超低油耗為目標進行開發,其最大功率為81kW,峰值扭矩為135N.m。通過「阿特金森循環+高滾流進氣道+超高壓縮比+冷卻EGR技術+高能點火」的先進燃燒系統,成功將壓縮比提升到了行業領先水平的15.5:1。
同時,通過升級進氣控制模型,做到了對阿特金森循環的深度進行精確控制,滿足了車輛在不同工況下的油耗和動力需求。由於採用了超高壓縮比,控制策略建立了新的爆震閾值標準,在滿足發動機可靠性的前提下,實現高效可控的先進燃燒,讓發動機熱效率達到了驚人的43%,比豐田TNGA架構下的M20C發動機(41%)熱效率還要高,讓它成為了目前全球熱效率最高的量產汽油發動機。為比亞迪DM-i超級混動技術的「超低油耗」夯實了基礎。
這款發動機還充分地利用了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優勢,將附件電氣化,取消了傳統發動機前端輪系,進一步降低了動力損耗,提升了傳動效率。而在NVH方面,這款發動機同樣針對插電混動系統的工作特點,對缸體、進氣歧管、曲軸、軸承、油底殼、缸蓋罩蓋、正時罩蓋等零部件進行了優化設計。
此外,驍雲1.5L發動機首次採用了分體冷卻技術,可以有效降低爆震趨勢和發動機摩擦損失,保證了發動機的高效工作。相比上一代發動機,這款發動機摩擦損失減少10%、整機輕量化減重10公斤。這款發動機的量產,將有效解決用戶裡程焦慮的痛點,打造更高效、更卓越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解決方案。
即使是在渦輪增壓遍地開花的時代,自然吸氣發動機仍然有熱效率方面的優勢——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更通俗易懂的說法是,省油。即使在虧電狀態行駛,DM-i系統也能將油耗控制在4L/100km以內,同時排放滿足國6b法規,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
電量充足時,DM-i超級混動就是一臺純電動車;而在電量不足時,倚靠43%熱效率的驍雲1.5L自然吸氣發動機,DM-i超級混動就是一臺超低油耗的混合動力車。在市區行駛,有99%的工況下是用電機進行驅動,駕乘體驗無限接近純電動車,有81%的工況下發動機處於熄火狀態,完全零油耗;高速行駛,以並聯直驅為主,發動機在高效區間驅動,簡化了能量傳遞環節,實現超高效率和超低油耗——這就是DM-i超級混動系統油耗可低至3.8L/100km,滿油滿電續航不低於1000公裡的秘訣。
續航焦慮?油價焦慮?不存在的!
DM-i超級混動系統發布之後,比亞迪也迅速布局,秦PLUS DM-i、宋PLUS DM-i、唐DM-i三款車型已經啟動預售,預計在3月份陸續上市發售。
秦PLUS DM-i補貼後預售價格為10.78-14.78萬元;3月中旬上市的宋PLUS DM-i補貼後預售價格為15.38-17.58萬元,3月下旬上市的唐DM-i補貼後預售價格為19.78-22.48萬元。此外,購車用戶可享:2年4次免費常規保養(首任個人用戶)、6年或15萬公裡質保(非營運用戶)以及免息或超長低息金融方案等。
身處頂流的唐DM-i氣勢恢宏,其長寬高尺寸分別為4870/1950.1725mm,軸距達2820mm。值得一提,因為該車搭載1.5T發動機,受益於基礎排量的小型化,燃油經濟性有相對不錯的好表現。具體信息如下:52km版零百加速8.7s,虧電油耗為5.3L/100km,滿油滿電的綜合續航裡程達1010km。而112km版車型的零百加速則為8.5s,虧電油耗5.5L/100km,綜合最長續航裡程達1050km。
作為燃油版的補充,兼顧效能和性能的宋PLUS DM-i勢必更討廣大家庭用戶歡心,其長寬高尺寸分別為為4705/1890/1680mm,軸距達2765mm。同樣具體信息如下:51km版零百加速8.5s,虧電油耗為4.4L/100km,滿油滿電的綜合續航裡程達1150km。而110km版車型的零百加速則為7.9s,虧電油耗4.5L/100km,綜合最長續航裡程達1200km。
定位緊湊型轎車的秦PLUS DM-i依然精緻優雅,其長寬高尺寸分別為4765/1837/1495mm,軸距達2718mm。官方給出的參考消息如下:55km版零百加速7.9s,虧電油耗為3.8L/100km,滿油滿電的綜合續航裡程達1180km;而120km版車型的零百加速則為7.3s,虧電油耗3.8L/100km,綜合最長續航裡程達1245km。
寫在最後
從1月11日比亞迪DM-i超級混動發布會透露的信息來看,這是一套很有革新意義的插電式混動系統。對於普通的純電動車消費者,續航焦慮是目前還處於「無藥可救」的階段;對於普通的燃油車消費者,油價焦慮和使用成本持續增加又是無法避免的。比亞迪DM-i超級混動卻有辦法取長補短,讓你無憂無慮地用電,卻側身一閃避開了「續航焦慮」;同時讓你無憂無慮地用油,3.8L/100km虧電油耗,這個成績至少不比豐田、本田的混動車型差。
新車試駕:《汽車Let『s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