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沒人能解決的「簡單」數學問題

2021-02-15 環球科學

數學有時候會變得特別複雜,然而幸好不是所有的數學問題都晦澀難懂。這篇文章將會向大家介紹數學領域中五個有趣的問題,問題本身簡單易懂,但迄今仍未被數學家們解決。

撰文 Avery Thompson

翻譯 張奕林

審校 丁家琦


圖片來源:Justin Lewis

1. Collatz 猜想


圖片來源:Jon McLoone

隨意選一個整數,如果它是偶數,那麼將它除以2;如果它是奇數,那麼將它乘以3再加1。對於得到的新的數,重複操作上面的運算過程。如果你一直操作下去,你每次都終將得到1。

數學家們試驗了數百萬個數,至今還沒發現哪怕一個不收斂到1的例子。然而問題在於,數學家們也沒辦法證明一定不存在一個特殊的數,在這一操作下最終不在1上收斂。有可能存在一個特別巨大的數,在這一套操作下趨向於無窮,或者趨向於一個除了1以外的循環的數。但沒有人能證明這些特例的存在。

2. 移動沙發問題


圖片來源:Claudio Rocchini

你要搬新家了,想把你的沙發搬過去。問題是,走廊有個轉角,你不得不在角落位置上給沙發轉方向。如果這個沙發很小,那沒什麼問題。如果是個挺大的沙發,估計得卡在角落上。如果你是個數學家,你會問自己:能夠在角落上轉過來的最大的沙發有多大呢?這個沙發不一定得是矩形,可以說任何形狀。

這便是「移動沙發問題」的核心,具體來說就是:二維空間,走廊寬為1,轉角90°,求能轉過轉角的最大二維面積是多少?

能轉過轉角的最大二維面積被稱為「沙發常數」(the sofa constant)——這是真的,我不是騙你讀書少。沒人知道它到底有多大,但我們知道有一些相當大的沙發可以轉得過去,所以我們知道沙發常數一定比它們大;也有一些沙發無論如何都轉不過去,因此沙發常數一定比這些轉不過去的面積小。迄今位置,我們知道沙發常數落在2.2195到2.8284之間。

3. 完美立方體問題


圖片來源:Gfis

還記得勾股定理,A2 + B2 = C2 嗎?A、B、C三個字母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三邊長。畢達哥拉斯三角形指的是三邊長都是整數的直角三角形,即滿足A2 + B2 = C2且A、B、C都是整數。現在我們將這個概念擴展到三維,在三維空間,我們需要四個數A、B、C和G。前三個數是立方體的三維邊長,G是立方體的空間對角線長度。

正如有些三角形的三邊都是整數一樣,存在一些立方體的三邊和體對角線(A、B、C和G)都是整數,但對於立方體來說還有三個面對角線(D、E和F),這就帶來一個有趣的問題:有沒有立方體滿足這個7個邊長都是整數的條件呢?

問題的目標在於找到一個立方體滿足A2 + B2 + C2 = G2,且全部的邊和對角線長度都是整數,這種立方體被稱為完美立方體(perfect cuboid)。數學家們測試了各種不同的可能構型,還沒找到任何一個滿足條件的情況。但他們也不能證明這樣的立方體不存在,因此搜尋完美立方體的工作還在繼續。

4. 內接正方形問題


圖片來源:Claudio Rocchini

隨手畫一個閉合曲線,這個曲線不一定要是圓,可以是任何你想要的形狀,但曲線的起終點必須重合且曲線不能穿越自身,在這個曲線上可能找到四個點連成一個正方形。內接正方形假設的內容就是,每條閉合曲線(確切來說是每個平面內的簡單閉合曲線)一定有一個內接正方形,這個正方形上四點都在這個閉合曲線上的某處。

許多閉合曲線上內接其他形狀的問題都已經得到了解決,例如矩形或者三角形等,但正方形卻有點複雜,至今數學家們還沒有搞明白這個問題的正式證明。

5. 美好結局問題


圖片來源:David Eppstein

這個問題之所以被命名為「美好結局問題」,是因為它促成了一對數學家的美好姻緣:數學家George Szekeres和Esther Klein都曾致力於解決這一問題,他們最終結婚了(而這個問題仍未解決)。概括來說,這個問題是這樣的:

在一張紙面上隨機放置5個點,假設這5個點排布不特殊(比如排在一條直線上),你總能找到其中四個點構成凸四邊形,也即四個邊夾角小於180°的四邊形。這個定理的要點在於,不管這5個點的位置排布如何,你總能在5個點中構造一個凸四邊形。

這是四邊形的情況,而數學家發現,為了確保構造出一個凸五邊形,似乎需要9個點;對於六邊形則需要17個點,但此外更多邊形的情況我們不清楚。構造七邊形和更多變形需要多少點,依然是個謎。更重要的是,理應有一個公式告訴我們對於某一邊數,需要多少個點。科學家們認為這個公式可能是M=1+2N-2,其中M是點數而N是邊數。但至今為止數學家們能夠證明的也就是上述這些有限範圍內的結論了。

原文連結:http://www.popularmechanics.com/science/g2816/5-simple-math-problems/

轉載請先聯繫newmedia@huanqiukexue.com。

歡迎關注環球科學的微信公眾號(ID: huanqiukexue),《環球科學》11月號已上市,點擊文末讀原文即可進入微店購買。《環球科學》年度巨獻黑洞專刊同步熱銷中!

相關焦點

  • 5個沒人能解決的"簡單"數學問題
    數學有時候會變得特別複雜,然而幸好不是所有的數學問題都晦澀難懂。數學家們試驗了數百萬個數,至今還沒發現哪怕一個不收斂到1的例子。然而問題在於,數學家們也沒辦法證明一定不存在一個特殊的數,在這一操作下最終不在1上收斂。有可能存在一個特別巨大的數,在這一套操作下趨向於無窮,或者趨向於一個除了1以外的循環的數。但沒有人能證明這些特例的存在。2. 移動沙發問題
  • 4個看起來極為簡單但沒人能解決的數學問題
    我們每個人經常都在和數學及其數字打交道。有的數學問題很簡單不難解決,有的很複雜難於解決。可是,卻還有一些數學問題,看起來出奇地簡單,任何一個稍具有基本數學知識的人都可以理解它們,可是事實證明,至今無人能解決。
  • 5個看似「簡單」的數學問題至今卻無人能破
    今天要講的是5個有趣的問題,問題本身簡單易懂,但迄今仍未被數學家們解決。因為根本就沒人知道它到底有多大,但我們知道有一些相當大的沙發可以轉得過去,所以我們知道沙發常數一定比它們大;也有一些沙發無論如何都轉不過去,因此沙發常數一定比這些轉不過去的面積小。迄今為止,我們知道沙發常數落在2.2195到2.8284之間。
  • 5個看似巨簡單的數學問題至今無人能破
    這篇文章將會向大家介紹數學領域中五個有趣的問題,問題本身簡單易懂,但迄今仍未被數學家們解決。圖片來源:Justin Lewis1. Collatz猜想圖片來源:Jon McLooneCollatz猜想是一個簡單有趣而又沒有解決的數學問題。
  • 小學數學之認識平均數,能解決一些簡單的與平均數有關的實際問題
    1、教學目標:認識平均數,能解決一些簡單的與平均數有關的實際問題。 2、教學重點:了解平均數的意義。 3、教學難點:能解決一些簡單的與平均數有關的實際問題。口算:20÷4= 100÷5= (7 + 6 + 2 )÷ 3 = (4 + 2 + 6 + 18)÷ 5 = 二、探究、嘗試。自學內容一1、淘氣能記住幾個數字?我知道淘氣平均每次記住( )個數字。自學內容二2、平均每次記住6個數字是怎麼出來的?
  • 數學為我們解決的八個問題
    可以理解,數學是一門複雜的學科。即使我們從直覺上講是數學上的存在,我們大多數人也根本不願意做大量的事情。我們一直在腦海中加,減,乘和做更複雜的方程式。但是,這是一個問題,一旦在紙上將其翻譯成複雜的符號和諸如「衍生物」之類的外來詞。
  • 6個尚未解決的數學問題——每個都值100萬美元
    這些問題被稱為「千禧年問題」,因為到2000年還沒有解決。即使對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來說,他們似乎也不可能做到。時至今日,仍有許多學者畢生致力於破解這些問題的答案。這些問題是由劍橋大學克萊數學研究所提供的,答對一道題的人將獲得100萬美元的獎金。
  • 這幾個看似簡單的數學問題,其實難倒了幾代數學家
    歷史上,在哥德巴赫猜想提出的幾百年裡,數學家們一直都沒放棄過理論上來解決它,尤其在20世紀前半葉,關於哥德巴赫猜想的突破幾乎是隔幾年來一次。在這裡中國解析數論學派取得了重大成就。王元,潘承洞,潘承彪,華羅庚,陳景潤都有相當大貢獻。
  • 初中數學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第一,初中數學學習方法方面的問題。表現在:  (1)做幾何題時候不會做輔助線  原因:對於幾何模型認識不充分  解決方案:每一種基本的幾何模型都有定義、性質和判定三方面,要將這三方面知識熟記於心。一般來說應用的過程是:判定是哪種模型→此模型有何性質→此性質能不能直接用→若不能,則作輔助線體現其性質。例如:平行四邊形模型→對角線互相平分,對邊平行且相等,對角相等。
  • 高中數學秒殺方法:如何徹底解決外接球問題?全在這5個公式裡了
    大家好,我是青蒿數學的宋老師,今天我們分享的主題是高中數學的空間幾何體的外接球問題,這個專題曾經做過視頻課程,今天以圖文的形式,把其中關鍵點呈現出來。若是在看的過程中有疑惑,可以翻看宋老師發布的視頻課程。
  • [趣味數學]數學問題解決及其教學
    1988年發表的美國《21世紀的數學基礎》認為,問題解決是把前面學到的知識用到新的和不熟悉的情境中的過程,而學習數學的主要目的在於問題解決。    最近20年來,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把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作為數學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
  • 處理微觀世界的數學方法,能解決「不確定性」的問題?沒錯
    相干數學是以實體觀物理哲學為理論基礎,研究物質實體要素的量化數模,彼此相干對應的數位化模型以及它和精確數學、隨機數學的關係等的學科。其相干數論可以構造出現實世界中大量確定性的相干變化數模,能夠對看來相當複雜的模糊系統進行量化的分解,從描述和處理微觀世界的數學方法,能解決「不確定性」的問題。如對微觀世界的量子及其佔有空間等,進行具體測量、數學描述,精確反映量子動態。他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量子相干論的數學理論。「數」是用來表述「量」的符號。
  • 世界七大數學難題與Hilbert的23個問題
    世界七大數學難題,這七個「千年大獎問題」是: NP完全問題、霍奇猜想、龐加萊猜想、黎曼假設、楊-米爾斯理論、納衛爾-斯託可方程、BSD猜想。千年大獎問題  美國麻州的克雷(Clay)數學研究所於2000年5月24日在巴黎法蘭西學院宣布了一件被媒體炒得火熱的大事:對七個「千年數學難題」的每一個懸賞一百萬美元。
  • 42年前的大學數學課本,能解決今天的實際問題,還能賣錢嗎?
    在網上找了半天,沒找到全面的計算方法,於是找出了42年前他讀大學時購買的數學手冊(78年出版,當時是0.5元購買的,好像當時還算蠻貴的),以前的高校數學課本都不叫高數,也不叫微分和穩中積分,叫數學手冊?
  • 徹底解決數學問題-《機器學習的數學》出版了
    目標函數的構造需要數學,對於有監督學習、無監督學習、半監督學習、強化學習都是如此。如果構造出了目標函數,你就成功了一半。3. 最優化問題的求解/訓練算法的設計,需要數學,比如梯度下降法,牛頓法,擬牛頓法,SMO算法。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分析機器學習算法的特性和問題,並有針對性的給出一些解決方案。除了實驗之外,最有力的工具就是理論分析,這通常依賴於數學。
  • 你試過建立一個神經網絡模型來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嗎
    圖源:unsplash你試過建立一個神經網絡模型來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嗎?比如兩個數的乘法或一個數的平方?如果有,那麼你可能會意識到神經網絡模型並不是用來解決這些簡單問題的。你通過一個相對複雜的模型得到類似一個數的平方的問題,這也不盡人意。今天,在任何尖端技術中,數字的精確性非常重要,結果的一個微小變化可能會導致部署人工智慧的系統出現極大的故障。
  • 一年級數學,連減在解決數學問題上的優勢
    解決連減同數的問題,可以採取分一分、圈一圈的方法,還可以用連減解決一些數學問題。比如下圖,我們就可以用分一分,圈一圈的辦法來裝盤子。拼圖型首先,我們要弄清楚拼成這樣或那樣一個圖形需要幾條小棒,再用連減的辦法計算一共能拼多少個。這個沒有問我們最多能拼多少個,所以,默認拼的都是單獨的圖形,沒有共著邊的圖形。這個題型也可以用圈一圈的方法來做。
  • 數學教育|為什麼美國學生學的數學比我們簡單卻能做出很牛逼的東西?
    AP Exam 統考的難度,個人覺得數學比較簡單,物理則很難。。。當然也可能因為我抽象思維能力太差了。。。即便這樣,小弟我全考了個5分也是沒有壓力的。(滿分5分)說到這就差不多了,中心思想和開始提到的一樣,可能論數學物理的平均水平,美國學生確實遠遠不如中國學生,但是談到「給天才 / 有興趣的人的教育」時,中國的教育制度,則還停留在解放前。
  • 二年級下冊數學:利用餘數解決排列問題
    利用餘數解決排列問題大家都知道在有餘數的除法裡,餘數要比除數小。利用餘數,我們可以解決許多有趣的實際問題。解答習題時,我們會碰到一種類型的題目,當一些數據重複的出現,但是需要我們按照要求找出排序時,我們可以把重複出現的部分看成一組,再想總數裡有幾個這樣的一組。可以用除法計算,如果相除有餘數,那麼餘數是幾,某個物體(或數)就是一組中的第幾個,如果相除沒有沒有餘數,說明某個物體或數是一組中的最後一個,從而解出所求問題。
  • 提高小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兩個案例思考
    影響小學數學學困生數學問題解決有多重因素,如認為主要包括學校和教師,學生校外活動,家庭背景因素等三個方面。包括社會環境、學校環境和家庭環境三個維度的因素——其中社會環境包括社會變革、社會風氣、媒體的價值觀導向、教育的導向,家庭環境包括家庭關係、父母的數學觀、家庭教養方式、父母的文化水平,學校環境包括校園文化環境、學校教育環境、校園群體環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