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危機、羅斯福新政和戰後資本主義新變 析真題講考點 高考預測

2020-12-19 大聖話教育

(一) 高考考點一覽

1.(2019全國卷Ⅲ 35)考查20世紀7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的「滯漲」現象。

2.( 2018年全國卷Ⅲ 34)考查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影響。

3.(2017年全國卷Ⅲ 35)考查20世紀7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的「滯漲」現象。

4.(2015年全國Ⅰ卷 34)考查羅斯福新政的措施。

(二)高考考點概述

近五年來,對於經濟危機的爆發、羅斯福新政、戰後資本主義的新變化都有所涉及,但考查不夠頻繁,考查的角度是經濟危機的影響,羅斯福新政的內容,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帶來的滯漲現象的出現等。

(三)高考真題我來試

1.(2019新課標全國卷Ⅲ,35,4分)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法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由2.6%下降到1.3%,物價上漲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總統後,推行包括國有化在內的一系列措施,其結果

A.加劇了經濟惡化 B.實現了物價下降

C.推動了通貨緊縮 D.放棄了經濟自由

考點應知道:考了什麼

考查戰後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

考查方向應知道:從哪個角度考

考查20世紀7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的「滯漲」現象。

設問方式應知道:問什麼

其結果

要求考生回答的是這種做法帶來的影響

正確答案:選A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二戰結束後,國家對經濟的幹預在一定時期促進了西歐國家的經濟恢復與發展,到了20世紀70年代,西方國家對經濟的過度幹預,導致出現「滯脹」的現象。滯漲誘因之一就是政府對市場的過度管制,這一時期密特朗進一步實行國有化措施,必然會惡化經濟形勢,A項符合題意。

B錯誤類型:與材料不符

解析:法國國內生產總值下降和物價上漲,說明法國出現了「滯漲」現象,應該減少國家對經濟的幹預,而總統仍然推行國有化,會導致物價繼續上漲,而不是下降,所以B項排除。

C錯誤類型:與材料不符

解析:法國國內生產總值下降和物價上漲,說明法國出現了「滯漲」現象,應該減少國家對經濟的幹預,而總統仍然推行國有化,會加劇滯漲現象,所以是引起通貨進一步膨脹而不是緊縮,所以C項排除。

D錯誤類型:與史實不符

解析:西方國家沒有放棄經濟自由,D項排除。

2.( 2018年全國Ⅲ卷文綜歷史34) 表3 1929~1931年美國部分行業工人周工資變化表(單位:%)

據表3可知,當時美國

A. 最低工資標準失效 B. 產業結構迅速調整

C. 經濟危機不斷加深 D. 政府財政支出銳減

考點應知道:考了什麼

考查1929-1933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

考查方向應知道:從哪個角度考

考查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影響。

設問方式應知道:問什麼

當時美國

讓考生回答的是當時美國的狀況

正確答案:C

解析:由表中的數據可知,該時期工人工資在逐漸減少,反映了當時經濟危機的影響不斷加深,C符合題意。

A錯誤類型:與史實不符

解析:1931年羅斯福新政還沒有開始,規定工人工資最低標準的是1933年的《全國工業復興法》與時間不符,A不正確;

B錯誤類型:與材料不符

解析:材料所述工人工資的降低是由於經濟危機的影響所致,從材料中無法推出產業結構調整,B不正確。

D錯誤類型:與材料不符

解析:付給工人工資的是資本家,不是政府,材料所述現象與政府財政支出無關,故排除D項。

3.(2017年新課標全國卷Ⅲ,35,4分)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聯邦政府機構臃腫,財政支出龐大。總統尼克森在諮文中呼籲,應當「使權力和資源開始從華盛頓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體人民手中。我們要使各州和地方擔負更多的責任,我們將同他們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國聯邦政府試圖

A.消除國家幹預經濟的弊端B.將權力下放到州政府

C.擴大福利政策的覆蓋範圍D.恢復自由放任的傳統

考點應知道:考了什麼

考查戰後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

考查方向應知道:從哪個角度考

考查20世紀7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的「滯漲」現象。

設問方式應知道:問什麼

由此可知,美國聯邦政府試圖

讓考生選擇的是美國的目的

正確答案:選B

解析:戰後,西方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幹預,但是到了70年代,出現了滯漲現象,從而減少國家對經濟的幹預,消除國家幹預的弊端。

B錯誤類型:與材料不符

解析:材料內容強調的是要使各州和地方擔負更多的責任,而不是要把權力真正的下放到地方,這是手段不是目的。

C錯誤類型:與材料不符

解析:擴大福利政策的覆蓋範圍會更增加政府的財政支出,與題意要求不符合。

D錯誤類型:與史實不符

解析:還權於州,不等於恢復自由放任,而是便於聯邦政府有力地宏觀領導美國經濟。

4.(2015年新課標Ⅰ卷文綜34)1935年8月,美國國會通過法案,其中規定凡年滿65歲的退休人員,根據原工資水平每月可獲得一定數額的養老金。與該規定屬於同一法案的是( )

A.制訂公平經營章程 B.建立失業保險制度

C.提供農副產品補貼 D.規定最低工資水平

考點應知道:考了什麼

考查羅斯福新政的措施。

考查方向應知道:從哪個角度考

考查羅斯福新政建立社會保障的制度。

設問方式應知道:問什麼

與該規定屬於同一法案的是

讓考生回顧新政的史實

正確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羅斯福新政。由材料信息「年滿65歲的退休人員,每月可獲得一定數量的養老金」可知,這體現的是羅斯福新政中的社會保障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建立失業保險制度屬於社會保障,所以本題正確答案為B項。

A錯誤類型:與材料不符

解析:A項是規範工業生產,是復興工業的措施。

C錯誤類型:與材料不符

解析:C項是調整農業生產的措施

錯誤類型:與材料不符

解析:D項是調整勞資關係,是全國工業復興的措施。

相關焦點

  • 部編版:九下歷史第13課《羅斯福新政》
    1、了解1929—1933年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特點及其影響,從而認識羅斯福新政的背景;2、掌握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內容,認識羅斯福新政的特點;3、分析羅斯福新政的影響
  • 新中國歷史教科書曾一度不寫「羅斯福新政」
    從今天人們對羅斯福新政的認識看,誕生於經濟危機背景下的羅斯福新政不僅是學術界研究的熱點,也是中學歷史教科書的「座上賓」。許多研究者認為,羅斯福新政的重要性不僅在於當時所起的作用,而且還在於它的歷史影響,並因此對新政推崇有加:「『新政大夫』救了如履薄冰的美利堅合眾國,使其社會經濟體制愈趨穩健、日漸成熟,在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認為羅斯福新政標誌著『新』『舊』兩個美國的重大分野。
  • 優質課| 必修2第18課:羅斯福新政
    而對於重點和難點的分析,教師通過投影補充材料,讓學生感受羅斯福新政的內容和作用。 (1)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給美國造成的危害  (2)胡佛政府反危機政策的失敗  (3)羅斯福上臺————實幹家羅斯福(「獅子」和「狐狸」)投影顯示羅斯福的生平和就職演講部分演講詞來總結羅斯福的優點,有利於展開後面的新政內容;(通過對這一部分學習,讓學生學習羅斯福直面人生、直面社會、身殘志堅愛國為民、樂觀自信改革創新、樂觀豁達
  • 【教案】部編歷史九下第13課《羅斯福新政》
    認識新政在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歷史作用;通過對羅斯福的評價,培養學生辯證的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如何看待「新政」中「最高工時」和「最低工資限額」規定?  提示:《國家工業復興法》。美國政府實施「最高工時」和「最低工資限額」的規定,在一定程度上協調了勞資關係,緩和了階級矛盾,有利於恢復和發展生產,克服經濟危機。但是,這些調整是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對生產關係進行的局部調整。【圖解特點】(引導學生解讀「新政」中工業、農業、金融等舉措,總結「新政」的特點)
  • 初中教師資格考試常見知識點「羅斯福新政」練習題
    A.羅斯福新政是在資本主義框架內革除弊端的一次經濟和社會變革B.羅斯福新政使美國經濟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C.羅斯福新政改變了公眾的生活狀況,緩解了社會危機D.羅斯福新政使經濟危機完全在美國消除3.針對羅斯福新政,史達林曾指出:「如果羅斯福真的企圖犧牲資本家階級的利益來滿足無產者階級的利益,那麼資本家就會拿別的總統來代替他。」
  • 九年級下冊歷史第13課《羅斯福新政》同步練習
    羅斯福新政的「新」主要體現在(  )A.用改良而不是擴張的方式克服經濟大危機B.採取國有化的道路C.採用國家幹預手段來扭轉經濟形勢D.興修公共工程,減少失業隊伍6.下列有關羅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使美國經濟擺脫了危機並逐漸復甦B.徹底根除了資本主義的經濟大危機
  • 新自由主義與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新自由主義與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2018年08月15日 08:1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張靜 孫立冰 字號 內容摘要:危機由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蔓延到發展中國家,
  • 2020教師招聘面試經典說課稿——《羅斯福新政》
    一、教材分析   《羅斯福新政》是人教版必修二的內容,主要闡述羅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影響,凸顯了「市場調節」和「國家幹預」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從知識體系來看,該內容處於自由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與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之間,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並且其創立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模式影響深遠。
  • 第三章新航路開闢、荷蘭英國的殖民擴張 講考點 析真題 高考預測
    一、2021/2022年高考考什麼1.考點透視荷蘭、英國等國的殖民擴張2019全國Ⅰ卷·33 早期殖民擴張的影響3、高考真題我來試1.(2019·全國卷Ⅰ)有研究認為,美國獨立後不到半個世紀,拉丁美洲經過獨立戰爭,推翻了殖民統治,但拉美國家並沒有像近鄰美國那樣獨立後進入現代化的快車道,而是發展停滯,究其原因,殖民統治難辭其咎。
  • 高考歷史卷:如何評價西歐國家的福利制度
    福利制度是戰後資本主義政策調整的重要內容,其實質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局部調整。主要是想著通過政府擴大財政開支,拉動消費,刺激經濟增長。但是福利制度的評價應該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是確實有助於在一定程度上穩定社會秩序,緩和社會矛盾,但另一個方面也降低了人們的工作積極性。
  • 教師招聘面試真題你見過嗎?來看看鄭州的真題吧
    ;2、理解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的新變化,能列表歸納;3、理解:國家幹預經濟、福利國家制度的概念,能通過情境做選擇題。4、通過對本課學習,理解戰後資本主義經濟調整的本質是資本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講授新課】師:通過上節課我們知道了,羅斯福新政,假請了國家幹預經濟的新時代,進入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時期,請同學們仔細閱讀教材,思考並歸納,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產生的原因有哪些呢?師:請第一排這位那同學先來回答,請坐。
  • 資本主義揮之不去的幽靈 百年經濟危機脈絡大梳理
    中國人這麼淡定,和我們過去兩代人受的義務教育有關係。大家都聽過狼來了的故事,一句話講三遍沒應驗,發預言的人就是被狼分屍了也沒人理睬。中國的歷史課本上反覆說:「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是垂死掙扎的資本主義」。政治課本一遍遍的講:「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解決不了的基本矛盾」。
  • 2021屆高三歷史一輪複習單元測驗(十):世界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的調整和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農業集體化帶來了生產力的極大浪費        B.政府調整供求關係以穩定農產品價格C.羅斯福新政進一步加劇美國農業危機        D.政府對農業幹預舉措違反了經濟規律 12、「羅斯福新政通過法律形式,把國家保障經濟穩定和發展的責任固定下來,在不觸動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對美國經濟制度進行了深刻改造
  • 高考歷史二輪複習,世界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的調整
    歸納總結:  資本主義經濟政策及運行機制的變化  (1)19世紀中期以來,資本主義一直推行傳統的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危機後,羅斯福新政開始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幹預,開創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新模式
  • 初中歷史考點:資本主義發展史
    4.總結以上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鞏固和擴大了資產階級統治,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範圍內最終確立下來。四、資本主義的調整與進一步發展1.1933年開始的羅斯福新政(資本主義的調整)是美國資本主義制度的一次自我調節,開創國家幹預經濟的新模式,使美國渡過了危機,被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繼承和借鑑,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
  • 【考點匯總】世界近現代史主幹知識和重點知識
    ;經過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最終確立史達林模式(2)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調整:面對1929~1933年經濟危機,美國實行羅斯福新政,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幹預,開創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的新模式,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深遠影響思想由自由主義到凱恩斯主義,凱恩斯主義為國家大力幹預經濟奠定了理論基礎文學藝術
  • 2017年成人高考高起點歷史地理綜合考試真題及答案
    [導讀]湖北成人高考網權威發布《2017年成人高考高起點歷史地理綜合考試真題及答案》,由胡老師整理髮布,更多2017年成人高考高起點歷史地理綜合考試真題及答案 相關信息請訪問湖北成人高考史地頻道
  • 是羅斯福新政讓美國擺脫了大蕭條嗎?事實情況或許有待商榷
    因為第一他任期非常長,第二功勞太大了,把全世界人民從法西斯的鐵蹄下拯救出來,更別提還把美國人民從大蕭條的陰影中拯救出來,這就說到羅斯福新政。在歷史上我們通常認為羅斯福和胡佛(胡佛任上爆發了經濟危機)這兩個人,簡直就是一張撲克牌的兩面完全相反的。確實這倆人關係也不好。
  • 一故事一考點|01牛奶倒進河裡與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
    02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課堂上,老師給你念PPT,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相對過剩是指相對於消費者有效需求來說社會生產的商品顯得過剩①首先,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本質上先是一場危機,這個先記住。②其次,我們再來理解這場危機有怎樣的特點呢?——生產相對過剩。